一: 依戀模式
金·巴塞洛繆認為每個人的依戀風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多慮型、超脫型與恐懼型。
安全型的人對親密關係和相互依賴感覺很自在,他們樂觀外向,並且願意參加社交活動;
多慮型的人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刻都會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們很希望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一旦自己的親密物件與其他人有密切關係,他們就會心生嫉妒;
超脫型的人喜歡依賴自己,對親密關係沒有多大的興趣,往往表現得冷漠而獨立;
而恐懼型的人則總是擔心遭人拒絕,不能相信別人,同時他們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B:嬰兒依戀型別的個體差異
鮑爾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動力機制概括了依戀行為系統的常模動力過程,但他也認識到,在兒童如何評價依戀物件的可親近性、以及兒童面臨威脅時如何調整自己的依戀行為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
直到鮑爾比的同事MaryAinsworth開始對嬰兒-雙親分離進行系統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現對這些個體差異的正式解釋。
Ainsworth和她的學生創立了一種叫做陌生情境的技術——這是一種實驗正規化,用以研究嬰兒-雙親依戀。
在這種陌生情境中,對12個月大的嬰兒和它們的父母進行實驗,系統地安排分離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數兒童(約60%)的行為符合鮑爾比的“常模”理論。
當父母離開房間時嬰兒變得心煩意亂,但當父親或母親返回時,嬰兒主動尋找父母,並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靜下來。
表現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兒童通常被稱為安全型。
另一些兒童(約20%或更少)最初會不安,在分離後會變得極為痛苦。
而更重要的是,當重新與父母團聚時,這些兒童難以平靜下來,並經常出現相互矛盾的行為,顯示出他們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懲罰”擅離職守的父母。
這些兒童經常被稱為焦慮-抵抗型。
Ainsworth和同事們記錄到的第三種依戀模式被稱為迴避型。
迴避型兒童(約佔20%)顯得不會因分離而過於痛苦,並在重聚時主動迴避與父母的接觸,有時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玩實驗室地板上的物體。
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這至少有三個原因。
首先,她用實驗揭示了在安全和驚嚇情境中的依戀行為型別的真實存在。
第二,她最早對嬰兒依戀型別的個體差異進行了經驗性分類。
她在研究中發現存在至少三種類型的兒童: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感到安全的兒童、焦慮-抵抗的兒童、以及焦慮-迴避的兒童。
最後,她表明這些個體差異與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內在家庭中的嬰兒-父母互動相關聯。
例如,在陌生環境中顯得有安全感的兒童的父母,一般會及時地對兒童的需要做出反應。
而在陌生環境中顯得無安全感的兒童(即焦慮-抵抗或迴避)的父母常常對兒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覆無常或遺棄的方式照顧兒童。
C:嬰兒依戀模式影響寶寶未來
明尼蘇達大學少兒發育研究所的專家進行了一項最全面的長期研究,來考察早期嬰幼兒與其照顧者形成的依戀形式,以及這種依戀與其後來的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對174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6年的考察。
他們首先考察了孩子們的家庭背景,諸如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家庭的整體狀況,以及母愛程度等。
隨後,他們又考察了這些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考察他們在學校環境中的適應程度,以及在數學、閱讀能力、閱讀理解、拼寫等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
結果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
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況下,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與程度是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的因素。
許多專家都指出:
嬰兒與父母和照顧者之間健康的關係,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對權威的尊重與同情心的流露,對於領導者來說,還包括與同事融洽相處的能力。
總之,嬰兒對父母的依戀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密切相關,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同樣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有密切的關係。
二: 嬰兒依戀
嬰兒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實踐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
在嬰兒同主要撫養者的最多、最廣泛的相互接觸中,在同母親的最親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嬰兒與母親之間逐漸建立起一種特殊的社會性情感聯結,即對母親產生依戀。
依戀對嬰兒整個心理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嬰兒是否同母親形成依戀及其依戀的性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嬰兒的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性格特徵和對人交往的基本態度的形成。
依戀不是突然發生的,依戀的性質也是有所不同的。
根據心理學家特別是鮑爾比(J.Bowlby)、安斯沃斯等的研究,依戀是嬰兒在同母親較長時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建立的,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無差別(出生到3個月)
這個時期的嬰兒對人的反映的最大特點是不加區分、無差別的反映。嬰兒對所有人的人影幾乎都是一樣的,喜歡所有的人,喜歡聽到所有人的聲音、注視所有人的臉,看到人的臉或聽到人的聲音都會微笑,手舞足蹈。
同時,所有的人對嬰兒的影響也是一樣的,他們與嬰兒的接觸,如抱他、對他說話,都恩能夠引起他高興、興奮,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滿足。此時的嬰兒還未有對任何人(包括母親)的偏愛。
2☞有差別(3~6個月)
這是嬰兒對人的反映有了區別,對人的反應有所選擇,對母親更為偏愛,對母親和其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煩請是不同的。
這是的嬰兒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學語、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員面前這些反應則要相對少一些,對陌生人這些反應就更少。
但是此時依然有這些反應,嬰兒還不怯生。
3☞情感聯結(6個月到2歲)
從6~7個月開始,嬰兒對母親的存在更加關切,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與她在一起時特別高興,兒當她離開時則哭喊,不讓離開,別人還不能替代母親使嬰兒快活。當母親回來時,嬰兒則能馬上顯得十分高興。
同時,只要母親在他身邊,嬰兒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圍環境,好像母親是其安全的基地。
這一切顯示嬰兒出現了明顯的對母親的依戀,形成了專門的對母親的情感聯結。與此同時,嬰兒對陌生人的 態度變化很大,見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而是緊張、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4☞夥伴關係(2歲以後)
2歲後,嬰兒能認識並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願望,知道她愛自己,不會拋棄自己,並知道交往時應該考慮她的需要和興趣,據此調整自己的 情緒和行為反應。
這時,嬰兒把母親作為一個交往的夥伴,並認識到她有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交往時雙方都應考慮對方的需要,並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
這時與母親的空間上的臨近性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
比如,當母親也需要幹別的事情,要離開一段時間時,嬰兒會表現出能理解,而不是大聲哭鬧,他可以自己較快樂的在那兒玩或透過言語、目光與母親交談,相信一會兒母親肯定會回來。
嬰兒對母親依戀的性質並非相同。
安斯沃斯等透過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據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應,認為嬰兒依戀存在三種類型。
a☞安全型依戀
這類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安逸地操作玩具,並不總是依偎在母親身旁,只是偶爾需要靠近或接近母親,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親、對母親微笑或與母親有距離的交談。
母親在場使嬰兒感到足夠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映也比較積極。
當母親離開時,嬰兒的操作、探索行為會受到影響,嬰兒明顯表現出苦惱、不安,想尋找母親回來。
當母親回來時,嬰兒會立即尋找與母親的接觸,並且很容易經撫慰兒平靜下來,繼續去做遊戲。
這類嬰兒約佔65%~70%。
b☞ 迴避型依戀
這類嬰兒對母親在不在場都無所謂。母親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
當母親回來時,也往往不予理會,表示忽略而不是高興,自己玩自己的。
因此,實際上這類嬰兒對母親並未形成特別密切的感情聯結,所以,有人也把這類嬰兒稱為無依戀嬰兒。
這類嬰兒約佔20%。
c☞ 反抗型依戀
這類嬰兒在母親要離開前就顯得很警惕,當母親離開時表現的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暫的分離都會引起大喊大叫。
但是當母親回來時,其對母親的態度又是矛盾的,既尋求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當母親親近他,比如抱他時,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
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遊戲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時地朝母親這裡看。
所以這種型別又常被稱為矛盾型依戀。
這類嬰兒約佔10%~15%。其中,安全型依戀為良好、積極的依戀,而回避型和反抗性依戀又被稱為不安全性的依戀,是消極、不良的依戀。
依戀是嬰兒和母親或親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聯結,是嬰兒的一種重要的情感體驗。
它的形成與母親或親人經常滿足嬰兒的需要,給嬰兒帶來了愉快、安全等的感覺有關,也是嬰兒在與人的交往中出現了傾向性選擇的一種表現,是嬰兒認識能力提高的結果。
依戀的情感使嬰兒喜歡同經常照料他的人接近,和他們相處在一起,嬰兒會表現出安靜、愉快、情緒積極,而當他們離開他時,嬰兒則表現出似乎瘋狂地尋找,尤其是對他最依戀的人——母親,會出現哭鬧,焦慮不安、不思飲食等的消極情緒,這種現象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尤為明顯。
因此,滿足嬰兒的這種依戀情感對嬰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種依戀的情感能使他獲得安全感,能給他帶來勇氣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幫助他在陌生的環境中消除緊張、懼怕、焦慮的情感,能使他更好地與外界交往,更好地適應環境,還能使嬰兒產生對人信賴、產生自信,和同伴和睦相處,將來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小缺乏依戀情感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不善於與人相處,不能很好地面對現實,不適應環境的後果。
要滿足嬰兒對父母或親人的依戀情感,父母必須要和孩子多相處、多交流,建立好早期的親子關係,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能僅僅滿足於孩子的餵養需要,情感需要對孩子的身心發育來說也同樣重要。
僅供參考!!!
月子中心其實在我看來,並不好!!!!
一: 依戀模式
金·巴塞洛繆認為每個人的依戀風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多慮型、超脫型與恐懼型。
安全型的人對親密關係和相互依賴感覺很自在,他們樂觀外向,並且願意參加社交活動;
多慮型的人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刻都會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們很希望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一旦自己的親密物件與其他人有密切關係,他們就會心生嫉妒;
超脫型的人喜歡依賴自己,對親密關係沒有多大的興趣,往往表現得冷漠而獨立;
而恐懼型的人則總是擔心遭人拒絕,不能相信別人,同時他們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B:嬰兒依戀型別的個體差異
鮑爾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動力機制概括了依戀行為系統的常模動力過程,但他也認識到,在兒童如何評價依戀物件的可親近性、以及兒童面臨威脅時如何調整自己的依戀行為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
直到鮑爾比的同事MaryAinsworth開始對嬰兒-雙親分離進行系統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現對這些個體差異的正式解釋。
Ainsworth和她的學生創立了一種叫做陌生情境的技術——這是一種實驗正規化,用以研究嬰兒-雙親依戀。
在這種陌生情境中,對12個月大的嬰兒和它們的父母進行實驗,系統地安排分離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數兒童(約60%)的行為符合鮑爾比的“常模”理論。
當父母離開房間時嬰兒變得心煩意亂,但當父親或母親返回時,嬰兒主動尋找父母,並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靜下來。
表現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兒童通常被稱為安全型。
另一些兒童(約20%或更少)最初會不安,在分離後會變得極為痛苦。
而更重要的是,當重新與父母團聚時,這些兒童難以平靜下來,並經常出現相互矛盾的行為,顯示出他們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懲罰”擅離職守的父母。
這些兒童經常被稱為焦慮-抵抗型。
Ainsworth和同事們記錄到的第三種依戀模式被稱為迴避型。
迴避型兒童(約佔20%)顯得不會因分離而過於痛苦,並在重聚時主動迴避與父母的接觸,有時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玩實驗室地板上的物體。
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這至少有三個原因。
首先,她用實驗揭示了在安全和驚嚇情境中的依戀行為型別的真實存在。
第二,她最早對嬰兒依戀型別的個體差異進行了經驗性分類。
她在研究中發現存在至少三種類型的兒童: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感到安全的兒童、焦慮-抵抗的兒童、以及焦慮-迴避的兒童。
最後,她表明這些個體差異與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內在家庭中的嬰兒-父母互動相關聯。
例如,在陌生環境中顯得有安全感的兒童的父母,一般會及時地對兒童的需要做出反應。
而在陌生環境中顯得無安全感的兒童(即焦慮-抵抗或迴避)的父母常常對兒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覆無常或遺棄的方式照顧兒童。
C:嬰兒依戀模式影響寶寶未來
明尼蘇達大學少兒發育研究所的專家進行了一項最全面的長期研究,來考察早期嬰幼兒與其照顧者形成的依戀形式,以及這種依戀與其後來的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對174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6年的考察。
他們首先考察了孩子們的家庭背景,諸如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家庭的整體狀況,以及母愛程度等。
隨後,他們又考察了這些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考察他們在學校環境中的適應程度,以及在數學、閱讀能力、閱讀理解、拼寫等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
結果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
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況下,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與程度是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的因素。
許多專家都指出:
嬰兒與父母和照顧者之間健康的關係,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對權威的尊重與同情心的流露,對於領導者來說,還包括與同事融洽相處的能力。
總之,嬰兒對父母的依戀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密切相關,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同樣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有密切的關係。
二: 嬰兒依戀
嬰兒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實踐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
在嬰兒同主要撫養者的最多、最廣泛的相互接觸中,在同母親的最親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嬰兒與母親之間逐漸建立起一種特殊的社會性情感聯結,即對母親產生依戀。
依戀對嬰兒整個心理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嬰兒是否同母親形成依戀及其依戀的性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嬰兒的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性格特徵和對人交往的基本態度的形成。
依戀不是突然發生的,依戀的性質也是有所不同的。
根據心理學家特別是鮑爾比(J.Bowlby)、安斯沃斯等的研究,依戀是嬰兒在同母親較長時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建立的,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無差別(出生到3個月)
這個時期的嬰兒對人的反映的最大特點是不加區分、無差別的反映。嬰兒對所有人的人影幾乎都是一樣的,喜歡所有的人,喜歡聽到所有人的聲音、注視所有人的臉,看到人的臉或聽到人的聲音都會微笑,手舞足蹈。
同時,所有的人對嬰兒的影響也是一樣的,他們與嬰兒的接觸,如抱他、對他說話,都恩能夠引起他高興、興奮,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滿足。此時的嬰兒還未有對任何人(包括母親)的偏愛。
2☞有差別(3~6個月)
這是嬰兒對人的反映有了區別,對人的反應有所選擇,對母親更為偏愛,對母親和其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煩請是不同的。
這是的嬰兒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學語、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員面前這些反應則要相對少一些,對陌生人這些反應就更少。
但是此時依然有這些反應,嬰兒還不怯生。
3☞情感聯結(6個月到2歲)
從6~7個月開始,嬰兒對母親的存在更加關切,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與她在一起時特別高興,兒當她離開時則哭喊,不讓離開,別人還不能替代母親使嬰兒快活。當母親回來時,嬰兒則能馬上顯得十分高興。
同時,只要母親在他身邊,嬰兒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圍環境,好像母親是其安全的基地。
這一切顯示嬰兒出現了明顯的對母親的依戀,形成了專門的對母親的情感聯結。與此同時,嬰兒對陌生人的 態度變化很大,見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而是緊張、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4☞夥伴關係(2歲以後)
2歲後,嬰兒能認識並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願望,知道她愛自己,不會拋棄自己,並知道交往時應該考慮她的需要和興趣,據此調整自己的 情緒和行為反應。
這時,嬰兒把母親作為一個交往的夥伴,並認識到她有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交往時雙方都應考慮對方的需要,並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
這時與母親的空間上的臨近性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
比如,當母親也需要幹別的事情,要離開一段時間時,嬰兒會表現出能理解,而不是大聲哭鬧,他可以自己較快樂的在那兒玩或透過言語、目光與母親交談,相信一會兒母親肯定會回來。
嬰兒對母親依戀的性質並非相同。
安斯沃斯等透過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據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應,認為嬰兒依戀存在三種類型。
a☞安全型依戀
這類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安逸地操作玩具,並不總是依偎在母親身旁,只是偶爾需要靠近或接近母親,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親、對母親微笑或與母親有距離的交談。
母親在場使嬰兒感到足夠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映也比較積極。
當母親離開時,嬰兒的操作、探索行為會受到影響,嬰兒明顯表現出苦惱、不安,想尋找母親回來。
當母親回來時,嬰兒會立即尋找與母親的接觸,並且很容易經撫慰兒平靜下來,繼續去做遊戲。
這類嬰兒約佔65%~70%。
b☞ 迴避型依戀
這類嬰兒對母親在不在場都無所謂。母親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
當母親回來時,也往往不予理會,表示忽略而不是高興,自己玩自己的。
因此,實際上這類嬰兒對母親並未形成特別密切的感情聯結,所以,有人也把這類嬰兒稱為無依戀嬰兒。
這類嬰兒約佔20%。
c☞ 反抗型依戀
這類嬰兒在母親要離開前就顯得很警惕,當母親離開時表現的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暫的分離都會引起大喊大叫。
但是當母親回來時,其對母親的態度又是矛盾的,既尋求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當母親親近他,比如抱他時,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
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遊戲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時地朝母親這裡看。
所以這種型別又常被稱為矛盾型依戀。
這類嬰兒約佔10%~15%。其中,安全型依戀為良好、積極的依戀,而回避型和反抗性依戀又被稱為不安全性的依戀,是消極、不良的依戀。
依戀是嬰兒和母親或親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聯結,是嬰兒的一種重要的情感體驗。
它的形成與母親或親人經常滿足嬰兒的需要,給嬰兒帶來了愉快、安全等的感覺有關,也是嬰兒在與人的交往中出現了傾向性選擇的一種表現,是嬰兒認識能力提高的結果。
依戀的情感使嬰兒喜歡同經常照料他的人接近,和他們相處在一起,嬰兒會表現出安靜、愉快、情緒積極,而當他們離開他時,嬰兒則表現出似乎瘋狂地尋找,尤其是對他最依戀的人——母親,會出現哭鬧,焦慮不安、不思飲食等的消極情緒,這種現象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尤為明顯。
因此,滿足嬰兒的這種依戀情感對嬰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種依戀的情感能使他獲得安全感,能給他帶來勇氣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幫助他在陌生的環境中消除緊張、懼怕、焦慮的情感,能使他更好地與外界交往,更好地適應環境,還能使嬰兒產生對人信賴、產生自信,和同伴和睦相處,將來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小缺乏依戀情感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不善於與人相處,不能很好地面對現實,不適應環境的後果。
要滿足嬰兒對父母或親人的依戀情感,父母必須要和孩子多相處、多交流,建立好早期的親子關係,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能僅僅滿足於孩子的餵養需要,情感需要對孩子的身心發育來說也同樣重要。
僅供參考!!!
月子中心其實在我看來,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