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課外有償輔導大量興起,家長們反應大多數知識點都是課堂上該講的知識,為什麼會放到課下有償輔導!
3
回覆列表
  • 1 # 春風化雨花草香

    課外輔導機構越來越壯大,歸根結底還是廣大家長的支援。孩子剛出生,就處處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早教課,上各種興趣班。剛入幼兒園就開始報英語班,思維訓練班……到了入學年齡又是幼小銜接班。

    以為進了小學終於可以安安穩穩地學習了。實際上很多孩子會上更多的輔導班,成績差的要提高,成績中等的要趕超,成績好的要培優。家長們更是爭先恐後,覺得別家孩子上了,自家孩子不去就會落後啊。尤其是暑假期間,都開始報輔導班學習新學年的功課,我們一直在趕,不能停歇……這種奇怪的教育現象,真是有些可悲!

    課外的輔導機構本來是給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孩子準備的,沒想到現在的學生是全員上輔導班。學校專業的老師講授的知識,孩子還鬧不明白,輔導班沒有資質的老師就有法術讓孩子弄懂?依我看,孩子上輔導班提前學了,認為自己什麼都懂了,到了老師的課堂上,就很難專心了。要麼覺得上課不聽也可以,還有輔導班老師講解。很多學生陷入了這種惡性迴圈,學校放學接著上輔導班,一天天累得夠嗆,成績也不能盡如人意。

  • 2 # 吃葡萄的小狐狸

    有需求就有市場,那麼輔導機構就應運而生了。

    先來說學校吧,那個城市沒有一個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就是大學還有985,211還有排名,家長都希望上好學校,好學校畢業會有好的前程。這就是最原始的需求了。

    現在的孩子個性很強,自尊心也強,在學校裡不喜歡一些老師的為人連帶著不喜歡這門課程,但是考試還要考,在學校裡挑老師是不大可能,換個班都困難,所以只能找輔導機構,輔導機構是服務性質的,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看著順眼,喜歡的老師去上課,喜歡上課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輔導機構就能有更廣的市場了。

    所以輔導機構就這樣出現了,時代的發展必然會有新生事物產生,改變不了就慢慢適應吧!

  • 3 #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首先說句題外話。從提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提問者是在說在職教師課堂上不講該講的知識,在職教師參加有償輔導,從中謀取利益。我覺得這樣講有失偏頗,對廣大教師是不公正的。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何況全國教師幾千萬,更是一片大森林,肯定有有違師德的,但那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老師是高尚的。我敢說,在所有行業中,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絕對在上游,您若不信,請說出你的職業。

    言歸正傳。有需求就有市場,校外有償輔導機構就是適應市場需求而誕生的,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它不是違法的,它們也是需要資質的。

    我認為校外教育輔導機構是正規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它一定會存在,並且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消。由於正規學校教育資源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就像太陽一樣,它也不可能照射到每一個角落。恰好,校外教育輔導機構就像月亮,像星星,像燭光,起到有益的補充。

    當然,校外教育機構肯定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完善。國家一定會出臺政策檔案去規範它。就像大禹治水一樣,去疏導,而不是去堵塞。

  • 4 # 曉亮160395900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市場問題;有需求,就有資本投入,資本是遂利的,所以就有了有償教育。從教育角度看,國家也鼓勵民間資本共同參與教育的投入,使教育多樣化;現行教育體制,學校班級教育顯然有很大的侷限性,需要多層次的教育作為補充,所以說課外輔導也是合理。很多人都認為學校應當擔負所有教育責任,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每一個學生個體都有其個性特徵,同樣班集體教學結果就出現了不同層級,有優秀有普通,有能力強有能力差,這就需要課後輔導。其實每位學生成長過程都會出現生理、心理和人生觀問題,這都需要及時、正確的指引和合理調節,很多時候都是靠學生自行調整,如果遇到水平高的家長和責任心強的老師,這樣的學生最後才成為了優秀。當我們家長在這方面做不到時,就需要藉助輔導機構了,當然是資質強有實力的輔導機構!最近,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規範課外輔助教育,說明也在重視這個問題。謝謝!

  • 5 # 忙人說事

    我覺得這個現象非常正常,只是我們要正確對待而已!

    1.存在就有道理

    我個人認為,課外有償補課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有“供需雙方”。

    有一個事實是不容置疑的:供需雙方中首先產生了“需”方。人民“需求”,而且是正當的需求,我們為什麼不能“供給”呢?供需雙方都有,這就是存在的“鐵”道理!

    2.好處大於弊端

    當然,毫無疑問,為了社會安定團結,有些不正當的需求,我們是不能“供給”的。但是“我的孩子需要補習功課”,這樣的“需求”不正當嗎?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飛快,年輕的家長們都把自己牙牙學語送到各種各樣補習機構去,為的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人是因為家裡沒人看孩子或者是自己圖暢快!

    不論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是為了讓人看孩子,課外輔導機構都不是解決了家長的實際困難嗎?

    所說弊端,只能是有人賺了錢,有人花了錢。對於花錢的人來說,應該也是“無傷大體”。

    再要說,那就是有人羨慕嫉妒恨?這我真不知道了。

    3.政策予以規範

    面對亂象,我們只能政策規範。比如,輔導機構的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怎樣的資格,輔導機構的場地必須符合怎樣的規定,甚至收費必須在怎樣的一個範圍等等。

    4.家長量情而定

    現在有些家長,圖自己省事,把孩子送到輔導機構;也有些家長倒真是給孩子輔導不了家庭作業,才把孩子送到輔導機構;還有些家長,則可能是盲目跟風。

    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進輔導機構,自己的經濟狀況到底允許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到底學什麼(文化課?繪畫?鋼琴?)比較好?這些問題,家長一定要考慮清楚,根據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情況而定,不要“一窩蜂”,最後花了錢,沒效果,出來就罵人。

  • 6 # 草狼的平淪

    有償課外輔導存在即合理。現在初、高中課本編的有問題,教的課程內容極古怪!孩子回家根本沒法做作業,父母即使是大學學歷的,也輔導不了孩子,文科內容尚可百度,理科則不行,只好去補習班了。

  • 7 # 依挑仙羽

    大家如何看待課外的有償輔導機構?

    我只能感嘆一句,唉,這一切都是因為金錢惹的禍。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很多自由職業者的工資收入比以前的鐵飯碗靠譜多了。

    課外輔導,是機構和一些已經離職的老師,為了金錢而奮鬥。

    雙方的合作,對他們來說,是互惠互利的事兒。

    不過這樣一來可就苦了家長們了,畢竟課外輔導需要不少錢。

    而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讀書是改變普通人命運的唯一機會。

    雖然這些年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當如果不讀書,那這個出貴子的機會都沒有了。

    人家有權有勢的都在補課,都在學習,你一個普通人家的如果不學習,不補課,就更加沒有出頭的機會了。

    而,現在各行各業,尤其是政府以及各事業單位,都是要先看文憑,沒有文憑,你連參與考核的資格都沒有。

    這樣就更加重了普通人想要讓兒女多學習的原因,想改變他們的命運。

    實際上,這樣改變命運的機率有多大,每個人心裡都清楚,但如果不參與,卻完全沒有機會。

  • 8 # 鄭老師回頭客

    課外輔導機構怎麼樣

    當前嚴格限制學校組織有償補課,同時有些同學又有相應的需求,所以,課外輔導機構的產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課外輔導班很多,學生如果需要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和需要決定上何種輔導班。按正常情況,課外輔導班應該能夠把學生上課聽不明白的知識給補充上,另外,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深度提高知識的廣度。

    輔導班的老師應該側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課堂的教學效果調節最適合學生學習,能進一步鍛鍊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輔導班上課的次數一般視學校作息時間來定,任課老師也應該把自己授課的精華部分拿出來講。學生如果專心聽講,總該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走在街上特別是學校附近,課外輔導班的牌子幾乎都數不過來。那麼他們靠什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或者說他們拿什麼取悅家長和學生呢?大多數課外輔導機構採用的對策是講學校已經學過的東西,學生肯定會,以此證明他們的教學水平高。他們的收費標準不低,這種講會的策略實際是和明搶沒有差別,甚至比明搶更惡略,是逼家長自覺主動地把錢交到他們手裡,而且沒有換回任何有用的東西。

    學校老師進行有償補課的時候,家長已經有辦法有效地阻止了,想必家長們還會有聰明才智改變現在的局面吧。

  • 9 # 一心唯公

    正規、合法的輔導機構,不管是專業性比較強的興趣班,還是課外輔導班,都是對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是對孩子成長的助力。其它,都是單純為了錢。

    一、從功能分類,輔導機構可以分為兩大類:1、興趣班:書法、美術、樂器等。

    2、課外輔導班,數、英、物、化等,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或者針對學生某項弱項進行的專門訓練。

    二、從規模和資質來分:1、大型培訓機構,這類機構資質較全,不過也就那樣,前一陣子四部委大督查,新XX90%以上的分支機構被曝都沒有相關資質。

    3、教師辦的課後有償補課,一般都是自己學校的幾個、十幾個人,在自己家的客廳,或者找個小地方就可以營業,嚴重違規,卻大行其道,以後這類教師要注意了,抓到一個處理一個,別丟了飯碗。

    4、一對一家教,上門服務,收費高,針對高消費階層。

    有償補課,無論是興趣班,還是課外輔導班,都是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盡力培養孩子的業餘愛好或者強化學業知識,初衷是好的。隨著國家計生政策的影響,和國民收入的提高,家長對孩子培養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大。

    面對這樣一塊大蛋糕,各類課外輔導機構如雨後春筍,一湧而起。由於應試教育的需要,課外有償輔導和教師課後輔導,也迅速遍地開花。

    由於發展過猛過快,相應的人才儲備不到位,各類輔導機構良莠不齊,一間小房子,幾張桌子,一兩個人,就敢長年辦班,還絡繹不絕。有關部門監管力量不足,監管不到位,家長大受其害,半輩子積蓄,不夠培養一個孩子的。培訓機構人員個人年入百萬等傳言,更是四處傳揚,推波助瀾。私立民辦學校集團隨之出現,一邊高額收費,一邊插手學區房建設。而隨著學生減負,三點半放學,各類託管班又成為新的熱點,勢必又給家長增添沉重負擔。

    有償補課,規範、立法、從嚴審查,勢在必行,不然必成大害。教育不均衡、因學返貧等,不符合國家政策。西安市教育問政後,迅速出臺小升初不考試,就近入學,不許先招,不許掐尖,不許分快慢班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10 # 突然時課

    中國教育培訓業規模增速不斷提高,潛在市場規模巨大,並保持著迅猛的發展態勢。培訓市場的辦學主體由最初的學校和行業企業辦班,開始逐步擴大到社會力量、培訓公司或個人辦學等。同時,隨著外資企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以及留學人數的不斷攀升,眾多外資培訓機構也陸續進入中國,與國內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展開競爭。教育培訓市場增速放緩,增量擴增加大。教育培訓行業可以分為體制內公立教育和體制外培訓機構兩大類,其中體制外市場化的教育培訓機構包括K12輔導、嬰幼兒教育、興趣輔導等,合計所佔市場規模為8700億元,佔比52.80%,是整個教育培訓最主要組成部分。

    2018年教育部三大動作助力教培市場的規範化發展。一是《民促法(送審稿)》釋出,收購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受限;二是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全國展開排查;三是學前教育推出重磅新規,民辦園資本化路徑被堵。粗略估計全國接近27萬家機構受政策整改,導致培訓機構的存量減少,增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市場的需求量並末受到影響。有資料表明,2018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68萬億元,至 2020年民辦教育的總體規模將達到3.36萬億元。

    據專家預測,二胎政策放開將帶來每年500-600萬的新增出生人口,這將帶來千億的消費市場,充分打開了幼兒教育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據統計,教育支出在中國已經超過其他生活費用成為僅次於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很多家長甚至願意為了孩子的教育投資下“血本”,而隨著80後、90後等年青一代陸續升級為父母,教育培訓市場逐漸向著幼兒化和素質教育方向發展,素質教育和早教托育最有望成為未來的投資機構的“寵兒”。同時教育行業在資本市場的助推下必然也會帶動教育消費升級。目前三大股票市場教育上市公司合計超過70家,海外市場教育IPO也逐漸常態化,其中港交所成為大陸民辦教育企業上市的首選之地。一級市場的價格逐漸迴歸理性,資金量的減少會使教育市場的馬太效應凸顯。教育的消費升級體現在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促進教育行業產生更精準的教學服務,從而在整個教育行業產業鏈中消費需求會不斷升級。

  • 11 # balabala吧啦吧啦

    課外有償補課這件事就是割韭菜的事兒!

    1,先說說,課外輔導班!

    販賣焦慮,製造恐慌,給家長些壓迫感!你敢耽誤你家孩子?不敢吧?那好,報名唄!可以說90%的家長根本不知道哪個輔導班好,也不知道哪個老師好!只看大家在哪報,就給孩子在哪報!結果成績沒提前,孩子學膩了,習慣養差了,徹底把孩子廢了!

    老師水平魚龍混雜,輔導班的老師,有非師範專業的三本甚至大專的大學生,剛畢業不久,拿了個教師資格證,甚至有的教師資格證都沒有,在自己的專業混不下去了,在機構來當個老師,再報考公務員或者教師資格證,或者等著找到更合適工作!騎驢找馬!這種心態的老師有能力教好學生?所以教育機構的老師流動性非常大!

    有學校裡的老師偷偷出來任教的,這類老師一般都不敢公開身份,怕教育局查,怕學生家長舉報!這種心理的老師擔驚受怕,能教育好學生?

    也有真正師範類專業的老師,真心想從事教育的老師,這類老師最終的歸屬95%會考入公立學校或者私立學校去,不願意在培訓機構裡的,因為哪沒有歸屬感!

    所以大家請認清事實吧,你還覺得培訓機構能讓你的孩子成績提升,那就等著被割韭菜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放狠話!杜蘭特稱去年或許會是猛龍最後一次進入總決賽了,該怎麼解讀他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