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翊翊浩浩尉尉

    馬陵之戰發生在逢澤會盟後一年。逢澤會盟應是馬陵之戰的直接起因。魏公決定稱王,在宋國都城外擺出天子儀仗,效法齊桓公九合諸侯,自稱“夏王”,包括秦國在內的列國皆赴會,但是南韓、齊國並沒有赴會,於是魏惠王於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

    戰國初期,魏國魏文侯率先進行變法,然後富國強兵,成為戰國初期的超級強國,在魏武侯時期,吳起率領魏武卒曾經一度打的秦國差點滅國。魏文侯在位時,魏國和南韓、趙國保持著聯盟的關係。正是因為對三晉力量的整合,促使魏國戰勝了秦國、齊國、楚國等強國。但是,在魏惠王在位時,相對於之前的魏文侯和魏武侯,魏惠王雖然將魏國的霸業推向了頂峰。但是,魏惠王想稱霸天下的野心,使得魏國、南韓、趙國之間的聯盟關係走向破裂。魏國多次和南韓、趙國爆發衝突,導致自己處在一個四面樹敵的格局中。

    在馬陵之戰中,龐涓率領十萬魏武卒和齊國開戰,要知道吳起五萬魏武卒曾經就打敗秦國,龐涓這十萬可以說很有分量了,結果在馬陵被孫臏利用有利地形打了一場伏擊,最終殲滅魏軍十萬多人,俘虜魏軍主帥太子申。魏國的這十萬人並不是普通的十萬士兵,是精銳的魏武卒,魏武卒在當時的戰國初期,是重金打造,最能征善戰的重灌甲兵,可以說是魏國舉國之力培養的軍事力量,所以,馬陵之戰後,魏國再也培養不出這麼多的魏武卒了。

    第二是,各國已經相繼變法,逐步趕超,很多人認為如果魏國留住商鞅,留住孫臏,秦國和齊國就不可能強盛,魏國會一統天下,這是痴人說夢,魏國之強,在於率先進行變法,可以說佔得先機,但是魏國的變法不是專利,不是壟斷,他國肯定要模仿,要學習,要借鑑的啊!正是因為魏國變法的成功,變法的成果開始外溢,比如商鞅到秦國,孫臏到齊國,申不害雖然不是來自魏國,但是也借鑑了魏國變法的成果,到馬陵之戰的時候,魏國雖然強盛,但是各國奮起直追,齊國和秦國也都發展起來,而楚國更是變得強大,戰國初期可以說是魏國一家獨大,桂陵之戰到馬陵之戰可以說是一超多強,馬陵之戰後就是群雄並起了。

    第三是,魏國地理位置尷尬,四戰之地馬陵之戰後,可以說是群雄並起,按理說魏國依然可以保持大國的地位,但是魏國地處戰國時期四戰之地,強則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弱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魏國在東線戰場敗給齊國之後,秦國在商鞅變法大成之後,收回了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魏一直爭奪的領土)。楚國在吳起變法之後也有窺視中原之意,而魏國在強盛時期,得罪了南韓和趙國,外交上已經很被動了。史論縱橫認為,魏國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因為地處中央,所以變得沒有縱深。

    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對於魏國來說,馬陵之戰的失敗,不僅損失了龐涓等將領,更讓魏國精銳力量——魏武卒損失殆盡。所以,馬陵之戰也許對魏國的傷害很大,但是更多的是馬陵之戰只是一個標誌,一個位置魏國霸主時代的終結!

  • 2 # 鍾躍民說電影

    其實魏國的衰落和魏武卒實力的下滑並非在馬陵之戰後才開始的。早在馬陵之戰前,魏國就已經先後進行了魏趙邯鄲之戰、齊魏桂陵之戰、魏齊襄陵之戰,到了馬陵之戰後的魏國一度出現了國庫空虛、補兵困難、軍械不足的窘境.魏國是戰國中第一個實施變法圖強的諸侯國

    魏國在初期的時候,國家內部保守勢力比較小,所以變法順利的實行起來,這裡要說下魏文侯,他執掌魏國時期,廣納賢臣,力圖變法強國,重用法家李俚、西門豹制定法經,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極大的激活了生產力,魏國社會轉型較早,所以在戰國初期優勢非常明顯,正是因為魏文侯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才奠定了魏的強盛之基.

    軍事上魏國湧現出來了李悝、吳起兩位人才,李悝在軍事上採用了武卒制,在當時使得魏國的軍事力量變強,史稱魏武卒,隨後吳起進一步進行了軍事變革,建立了以精銳武卒為核心的常備軍。魏軍內部等級森然、分工明確,且數量龐大;魏襄王時期,魏有武卒(重灌步兵)二十萬;奮擊(輕銳步兵)二十萬;蒼頭(裹頭巾的待選新兵)二十萬;廝徒(軍工、勤務兵、輜重兵)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軍事實力可謂雄厚。故蘇秦語:魏乃天下之強國也。魏軍精選武卒成為各代定製,魏武卒披重甲,持戈配劍,操12擔之弩,負矢囊內裝弩箭50枝,攜三日口糧,半天能走一百里(荀子議兵篇),可見魏軍士兵正規化及軍事素養極高,戰鬥力較強有點像現在的特種兵,戰場上基本所向披靡,因為軍事力量的強大,因此其他國家在和魏國戰鬥的時候都比較心驚膽戰.

    政治方面的原因,晉被韓趙魏分家之後,形成了統一戰線,魏國更是軍力之盛、連三晉之勢,兼弱攻昧,橫行天下,終於在魏武侯時期,坐了中原霸主的寶座。三家同盟的形成更加利於大國的霸權統治,魏國將主要作戰目標對準了東方的齊國和西邊的秦國。一時間齊國被壓制慘烈,秦國更被奪走了河西之地.

    天下大勢久強必衰

    強大的魏國之所以衰落,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原因:

    1.魏國是一個人才運輸的國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國很快走向衰落,最終滅亡.

    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魏華人才眾多,但同時又是一個人才流失大國,這也說明了魏國為何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在整個魏國期間總共有大約六位主要人才的流失,其中商鞅、范雎、張儀三人流入了秦國,在秦國統一天下的程序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另外吳起變法觸犯了魏國一些貴族的利益,遭到貴族的排擠。吳起於是逃往了楚國,信陵君也是遭到了秦國的離間計從此鬱鬱而終

    最重要的就是孫臏的流失.他對魏國影響最大,也最直接,他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公元前354年,魏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孫臏圍魏救趙,在桂陵一戰中大破魏軍,給龐涓當頭一棒。十餘年後魏國又入侵南韓,齊國出兵相救,在馬陵之戰中孫臏透過逐日減灶的策略,誘使魏軍深入,全殲魏軍主力,俘虜魏國太子,魏軍主帥龐涓自殺,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從這些人才的流失我們也看得出魏國簡直就是一個人才輸送大隊長!

    2.魏強盛時,蠶食天下,兼併中原但主要戰略方向不明,屬於那種東打一棒,西敲一棍,竟然還有越境滅國,盲目擴張毫無方略可言,就像一隻沒頭蒼蠅亂叮.

    3.三晉勢分後,魏國依託三家同盟,所以基本上輕外交伐謀,而且因為自己地處中原,姿態十分的傲慢,以至於樹敵過多:魏後期驕橫,攻趙、伐韓、防秦、迫齊、逼楚。魏雖稱雄一時,但無地利之險可為屏障,且四面受敵,一直未能擺脫內線作戰的不利態勢,魏國為維護霸主地位,兩個拳頭欲擊天下之人,魏是四戰之地、四戰之國,豈能長久。尤其是同盟被破壞以後,齊秦兩國相繼崛起,對魏國已構成東西夾擊之時,魏不合與齊,齊攻其東,魏不合與秦,秦攻其西。以魏國一國之力而與二強爭衡,魏軍窮於奔命,故此失彼,併力於西則東虛,併力與東則西虛,幾個回合下來,魏國就招架不住,一敗塗地了。

    4.魏趙邯鄲之戰、齊魏桂陵之戰、魏齊襄陵之戰,全部是由於自己四處樹敵造成,尤其到了戰國中期,魏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土地和功勳去供養魏武卒這支立國之本的軍隊了,由於具有較高的素質要求和優厚的獎勵機制,魏武卒在馬陵之戰遭遇損失之後補兵困難。 此後的魏國陷入了戰敗割地求和,失去土地的魏國軍事力量繼續下滑的惡性迴圈之中,直至滅亡

    所以,雖然魏國自馬陵之戰後,逐步衰落下去。但其實自戰國中後期的魏國,早已失人和、喪天時、無地利、輕外交、少伐謀、在具體戰役指揮上,簡單機械。原先稱霸的有利條件均已不復存在了。而自己不思進取,還沉醉在自己雙拳打四方的昔日霸主的幻想當中,終歸變成中原裡那一抹被他國戰馬飛踏而過的黃煙,霸主之夢也隨之消散~

  • 3 # 朝史暮想

    馬陵之戰對於魏國,最大的損失就是龐涓率領的魏軍被齊軍全部殲滅。

    你知道龐涓當時率領的魏軍是什麼軍隊嗎?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魏國著名的改革家和軍事家吳起一手創立的。在戰國初期,就是吳起帶領著這支部隊,南征北戰,攻下過函谷關,奪取了秦國五百餘里的土地。

    “魏武卒”這支部隊,曾經創下過“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傲人戰績。這支部隊就沒輸過,以至於以虎狼之師聞名的秦軍聽到魏武卒三個字就會寒顫。

    我們可以看看“魏武卒”的選拔標準:

    負重20公斤,急行軍六十公里,每公里8.5KM/H的速度。

    臂力相當於能舉起180公斤槓鈴。

    會武術,能熟練列陣,堅決執行將令。

    這樣的一支類似特種兵的部隊,魏國是在整個所有諸侯國裡招募的,所耗費的財力和精力是無法想象的。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在馬陵之戰中全軍覆沒,這對魏國的軍事實力的損害無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動搖國本的。而這樣的兵員,在以後你不是簡單用金錢就能僱傭到的。

    這就是為什麼馬陵之戰後,魏國的軍事實力忽然一闋不振的原因。

    而從宏觀上來看,魏國後來的失勢還有如下一些原因:

    身處四戰之地,很難有連貫長期的外交政策。

    遷都大梁,大平原地域無險可守。

    變法不夠徹底,老舊派貴族勢力依然強大。

    人才大量流失,國內派系眾多,互相傾軋嚴重。

    等等。

  • 4 # 見識不只是行萬里路

    魏國的衰落實屬必然,有人說人才凋零;有人說是樹大招風;也有說是府庫空虛。其實對也也不對,為什麼這麼說!

    翻開戰國地圖就會發現,齊楚秦燕趙魏韓,只有魏韓居中,不居一角。齊楚趙燕秦都居於邊角之地,這就是兵家所言的據根基以爭天下,反觀魏國居中原處於四戰之地,強大尚好可以依託于軍力可以碾壓四方,統一天下。可是一旦內部矛盾激化外部勢力崛起則極易亡國受辱。魏惠文王繼位之初就因韓趙干預而險些滅亡魏國。正是這種地緣格局,導致魏國四面受敵,滅趙滅韓,合縱分秦具是出於這種考量,然則時世紛紜變幻,變則通,通則久。魏國在文侯改革後缺乏繼續改革的動力,沒能抓緊列國矛盾的視窗期,導致軍功授爵制和自耕農改革沒能真正的貫徹到位,這在國家動員能力上就漸漸落後於後發國家。近代的德國也遭於了此種困境,以武力縱橫了半個世紀後終究被後發國家打得好不悲慘。魏國也是於斯,地緣困境使得滅中山,三晉聯盟,合縱分秦,統一三晉,半個多世紀魏國三代君主,試圖在地緣困境上的努力最終付諸東流,空為他人做嫁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雛雞如何進行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