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修行26
-
2 # 無條件養育學習
我覺得這個要分階段來講。
孩子1歲以前,他無法理解吃藥會讓他的病快點好得時候,他只知道這是苦的東西,本能的抗拒,那麼這時候,喂藥就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喂一次藥,每每都要全家總動員,一個抱著,一個壓著腳,一個喂,還要經驗豐富,知道什麼時候喂藥孩子能順利的吞下,不吐出來,往往喂藥藥,所有人都精疲力盡 。
到孩子大了,你可以慢慢和她溝通之後,喂藥就變得簡單很多,你可以在平常講繪本的時候,挑一些關於吃藥,身體的秘密,疾病從哪裡來等內容,讓孩子來了解吃藥的重要性,並可以透過遊戲,角色扮演等,讓孩子體會生病後吃藥的必要性,這樣,當孩子生病需要吃藥的時候,他自然而然的少了抗拒,多了配合。
-
3 # 艾達呀艾達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恐懼”兩個字。是孩子對藥對未知的恐懼。
我最近也在每天給孩子喂藥,口服液,有甜味的,醫生當時開藥的時候就說不難喝。可是從醫院回來要開始喂藥的時候還是經歷了該有的哭鬧,掙扎。孩子完全不理會你說的“甜的藥”,她只知道那是藥,而且那是一種未知的味道。從小她就知道藥是苦的,是生病時候吃的,而且沒吃談到吃藥身邊大人的神情都是緊張的。這一切讓她感到恐懼。
後來也是做了很多工作,鼓勵,讓她嚐了嚐,她感覺還好就沒有太掙扎。然後就數著數讓她喝,跟她說看看下次能不能更快,這樣像遊戲一樣,她也接受了。只要她第一次接受了她就不會害怕了,因為她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所以我覺得首先要想辦法打消她的緊張恐懼。家長可以先做個榜樣讓她覺得吃藥沒那麼痛苦。
另外平時也不要總嚇唬孩子“再不聽話就吃藥就打針”,這種話無非是家長自己給自己挖坑,下次吃藥打針會更費勁。
-
4 # 全能超市歡迎你
我認為孩子不吃藥有兩種,一種從小家長嚇唬孩子,引起孩子極度反抗心理。他一看到藥物就有種恐懼感。還有一種就是從小就一直生病,才一直吃藥。這種只能循序漸進,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讓孩子知道只有吃了藥才會有強健的體魄!
我認為從小體弱的孩子家長應該多帶孩子戶外運動,從平時抓起,而不應該等到病了才著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愛上運動,才是給孩子創造的最大的財富,才能讓孩子再今後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5 # 小錦年華
孩子生病不愛吃藥應該是很多爸媽非常頭疼的事情,孩子對吃藥都是非常恐懼的,基本上在你沖水準備藥的時候小傢伙已經開始嚎啕大哭了。
有一個場景應該是父母們心疼又無奈的,媽媽抱著孩子,把孩子手和頭都夾得緊緊的,爸爸抓緊兩條腿防止亂踢,奶奶手上端著藥,捏著孩子的鼻子,撬開嘴巴,狠狠心把藥強灌了下去,結果孩子嗆到了,咳得眼淚都流出來,費盡了洪荒之力,還是沒有成功,這一刻還變成孩子心裡巨大陰影,對吃藥會越來越牴觸。
其實如果孩子已經懂事了,要讓他知道吃藥是為了讓他快快好起來,不吃會更嚴重要打針住院更麻煩了,可以和孩子說生病了是因為身體裡住了一個小的怪獸,吃藥是要趕走小怪獸,我女兒生病的時候我就和她這樣說,現在每次吃藥都會乖乖的吃,還說要和小怪獸大作戰。
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給孩子注意到藥的事情,給孩子看喜歡看的動畫片,玩有趣的玩具,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候,趕快給他吃掉,可能吃了都不會注意到自己吃了什麼,特別是現在孩子的藥大都是甜甜口味的。
使用喂藥器,現在有一些標有刻度線的針頭注射器和滴管喂藥器,把喂藥器的尾端放到大牙旁邊,因為味蕾都集中在舌頭前部和中部,讓孩子少感受苦味,也會樂意一些。
總之在孩子不願吃藥時,家長千萬不能焦躁,嘗試各種方法,看孩子更適應哪種,更順利喂藥。
-
6 # 萌萌習語趣味啟蒙英語
小兒出生至1週歲以前為嬰兒,1~3週歲以前為幼兒,故3週歲以前的小兒統稱為嬰幼兒。嬰幼兒吞嚥能力差,比較任性,喂藥時很難配合,所以要選擇適宜的劑型,否則可能造成吞嚥困難。更為重要的是,有些非小兒專用藥物劑型,家長無法準確計算用藥劑量而影響療效,或引起不良反應。因此嬰幼兒用藥,可根據下面常見劑型特點進行選擇。
1、糖漿劑
糖漿中的糖和芳香劑能掩蓋某些藥物的苦、鹹等不適的味道,小兒易接受,如葡萄糖酸鋅糖漿劑。
2、顆粒劑
藥物與適宜的輔料製成的乾燥顆粒狀製劑,其中可加入芳香劑、矯味劑和著色劑,使其成為色、香、味俱全的製劑。臨用時可將顆粒劑混懸或溶解在水中,喂服方便,小兒樂於服用,如乳酸菌素顆粒劑、碳酸鈣泡騰顆粒劑。
3、口服溶液劑
由藥物、糖漿和防腐劑配製成的水溶液。口服易吸收,起效快,對胃刺激小,分裝單位小,易於貯存和使用,如布洛芬口服液。
4、滴劑
將口服的液體制劑裝在軟膠囊或附有滴管的容器中(滴管帶有刻度可控制劑量),一般用量較小,適合於1週歲以內的嬰兒。給藥時須嚴格遵照說明書規定的用量,可混合在食物中或滴在乳汁、溫開水中喂服,如對乙醯氨基酚滴劑、維生素AD滴劑。
-
7 # 笨點點
那就是孩子不配合啊。小孩子最討厭的就是吃藥吧,苦苦的,還經常被父母逼著吃。
在瞭解如何給孩子喂藥之前,兒童藥的選擇也是讓孩子接受吃藥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兒童藥的選擇
目前兒童藥物多以液體或者顆粒製劑為主。此外還有滴劑、混懸劑、咀嚼片、泡騰片等以方便患兒口服。為了減少藥物的不良味道,很多藥品都採用糖漿或者加入甜味劑和香味劑的製劑、或者包以糖衣來增加寶寶的喜好,以達到安全、順利口服藥物的目的。所以,為了讓寶寶更好的接受藥物,家長首先在藥品的選擇上最好選寶寶易於接受的。
此外,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寶寶的器官都尚未完全成熟且還在繼續不斷的發育,尤其是肝、腎、血液以及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用藥不當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甚至是一些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家長在給寶寶用藥前,務必向醫生了解藥物的效能、作用及適應症、毒性反應以及禁忌症,做到合理用藥,正確喂藥。不可盲目用藥或是肆意拿成人藥品減半餵給寶寶!
每種藥的作用和副反應不同,家長應遵循醫囑或說明書上的建議。大多數藥因為有胃腸道反應,所以在飯後1小時喂服比較適合,以防損傷胃黏膜。如果是小嬰兒,可在餵奶前或兩次餵奶中間服藥,但絕對不可以把藥混在奶裡,且不說這樣做可能會出現凝結,降低藥物的療效。如果寶寶一次吃不完,還會導致藥量不夠。
注意
當醫生告訴家長,此藥需要每天吃三次,每次一片時,那麼以每日24小時計算,應當每間隔8小時吃一次(即:早8點、下午4點,夜間12點各口服一次);每日2次用藥指的是間隔12小時口服1次,以此類推。而非早晨吃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吃一次。這種吃法就是錯誤的,它不能保證藥物在血液中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也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喂藥的方法
01、從“下頜部”喂藥不會嗆咳
給孩子喂藥,成人都是參照自己吃藥的方式———張口、灌藥、吞下。但半歲以下的孩子吞嚥功能不完善,灌藥雖然簡單,卻難免太急引起嗆咳和嘔吐,並不是好方法。要讓小寶寶比較輕鬆地吃藥,姿勢一定要正確。先把寶寶的頭抬高,讓臉側偏,然後將勺或吸管從下頜部(口腔靠下牙的一側)伸進去慢慢喂藥,勺或吸管不要急著拿出來,等孩子把藥吞下了再拿出來。
02、孩子吃藥嘔吐咋辦
孩子小時吞嚥功能不好,吃奶都會吐,吃藥更是如此。這種嘔吐是無意識的,只要是喂藥後不久,吐掉的藥量都要及時補回,否則達不到藥效。
但3歲以上的孩子吃藥嘔吐常常是家長慣的,孩子不願意吃,吃藥就覺得噁心,這個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所以也要從小引導,方法和上面講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實在不肯吃藥,嫌藥苦,特別是片劑的藥,可以用孩子愛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兌著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上的量來控制,否則也會失效。牛奶可能和藥物起反應,不建議和藥物摻在一起。
03、鼓勵大孩子自己吃藥
孩子到了2歲,多半已經學會自己用勺。這時孩子生病,除非身體很虛弱,如果精神和食慾還不錯,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吃藥並給予讚揚。一旦孩子覺得自己吃藥是很勇敢的事,今後就不害怕吃藥了。不過,這有賴於從小的潛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時,不願意吃藥,家長不忍心強迫,想著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針,結果強化了孩子不吃藥的想法,畢竟打針的副作用和風險性要比吃藥高很多。有的家長則把吃藥當成懲罰手段,孩子不聽話就嚇唬說要吃藥,還強調是苦藥,孩子當然更加不願吃藥。
喂藥的劑量
3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好不要用片劑,應首先選擇液體制劑、泡騰片、幹糖漿劑、沖劑或果味型咀嚼片,對於嬰兒尤適宜滴劑,劑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輕的父母喜歡用普通湯匙或茶匙量藥水喂寶寶。但是普通湯匙不易掌握藥量,給的藥物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療效。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總之功能是比較全的。
回覆列表
始終堅持理性應該挺難的,因為要放棄我們的不捨。
已經三十多歲的人了,我始終記得一個畫面:我媽摟緊我,捏著鼻子,奶奶端著滿滿一湯勺用各種苦藥片碾碎沏好的藥水,咕咚一口全都灌下去,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嗓子眼兒裡像是掛著藥渣兒,苦的噁心。
不過我還是覺得這個土辦法挺神奇的,居然能灌下去而且不會嗆著。養兒方知父母恩,如今,我家裡有三個兒子,每每孩子生病吃藥,尤其當用盡了各種方法,威逼,利誘孩子依然拒絕,都讓我深刻體會當時媽媽和奶奶的無奈與心疼。
灌藥的人換成了愛人和母親,掙扎的換成了我的兩歲的小兒子。每次看到這樣,我都忍不住伸出雙手,兒子也會意的喊著爸爸扎進我的懷裡。在孩子面前我多時是嚴肅的,唯獨生病的時候我會和顏耐心哄勸,慶幸的是孩子們都比較聽話,我告訴他吃了藥就給糖吃,他就鞥,喝了藥即使苦的乾嘔著掉眼淚,還會都喝完,我也一定會剝開一塊糖自己咬下一大半,把一小塊兒塞進他的嘴裡,馬上破涕為笑了,糖對孩子多數是萬能的,但同樣的方法愛人和媽媽同樣使用卻不起作用,這總是讓我最驕傲的。
但是也有難辦的時候,老大七歲的時候過年放呲花,手腕上被燒了雞蛋大的一塊,每天都要擦去膿水重新擦藥,即使灌了兩代人的媽媽一樣下不去手。糖也失效了……我不得不像擒拿一樣按住他,任憑他哀嚎哭求,藥棉每擦一下,就像針尖在我手指上使勁兒紮了一下……
小兒乖甚病不嫌,囈語啼吟刀刀尖。冀望早成耐疾邪,又盼時間慢一點。
最難的還是我們的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