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傑哥聊家庭教育
-
2 # 一醴泉
我覺得一年級還是習慣培養期,寫作業還是要定時的,當天的作業數量是固定的,給他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約定,做完作業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提高他寫作業的積極性。寫作業時讓他自己一個人在房裡,父母不需要坐在旁邊盯著,但家裡不要有電視或者其他聲音干擾他,吸引他的注意力。每天迴圈漸進慢慢來,讓他寫作業的時間慢慢減少。祝培養良好習慣一切順利!
-
3 # 倩倩老師談教育
生了孩子,才知道做女人不容易;孩子上學後,才知道做家長更不容易!每天陪孩子寫作業是我最頭疼也最煎熬的事。孩子寫作業磨蹭不是個性問題,是共性問題。每個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不同,家長要找到根本原因,不能一味的批評打罵,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父母要改善家庭環境,孩子寫作業時,要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家長認真看書,孩子寫作業也會認真。你在玩手機,讓孩子寫作業,孩子怎麼會專心寫呢?
二、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要引導孩子珍惜時間。孩子磨蹭短時間內是很難改正的,要有耐心,讓孩子明白道理,自己願意去改正。打罵是徒勞的,治標不治本。每次寫作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獎懲有度。
三、從生活方面入手,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要求孩子做事要有條理,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生活習慣培養好了,寫作業也能自己計劃先後順序了。
四、讓孩子承擔寫作業拖拉的後果。家長可以放縱一次,讓孩子自己處理作業,不提醒也不催促。正常點睡覺,孩子如果因為想不起來寫作業或者拖拉磨蹭沒完成作業,在學校一定會受到老師的教育與訓斥。老師對不完成作業的現象都是零容忍的,孩子也很在意老師的看法,經過一次訓斥後,孩子瞭解到拖拉的後果,就會意識拖拉磨蹭的嚴重問題。
五、加強練字的速度。有的孩子就是寫字慢,才導致作業完成的慢,那就要在練字方面下功夫,規定時間內完成多少漢字,每天都堅持去做,長期會看到效果,寫字速度快了,作業就不會磨蹭寫的慢了。
六、保證孩子的睡眠。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不要過大,否則會適得其反。孩子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寫作業也會有精力、有計劃、有條理。
家長要不斷改進方法,找準原因,下對策, 需要家長長期堅持,好習慣益終身。
-
4 # 學個習
首先, 題主所描述的這個問題,孩子做題總是磨磨蹭蹭。然後家長就會特別生氣,可能還會說孩子幾句,孩子就開始哭,但是作業卻依舊不寫。這可能會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
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場景躍然眼前,彷彿眼前就有一個生氣的媽媽,氣呼呼地盯著眼前一點也不著急,磨磨蹭蹭寫著作業的孩子。孩子還動不動就自己拿手指頭指下題目,“媽,這道題怎麼做?”他自己卻連題目都不看。媽媽實在受不了了,大吼一句,“你自己不會看題目嗎?”
這個時候孩子就開始哭,但是行動上依舊我行我素。因為哭只是一個緩解捱罵的策略。不影響做題磨蹭。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幫大家分析下孩子做作業磨蹭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改變現狀呢?首先分析下這個問題的原因,相信很多家長對於這個問題的原因應該也有所瞭解。
關於孩子做題磨蹭的原因首先,關於孩子做題磨蹭,媽媽生氣的根源在於媽媽。這位媽媽肯定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剛開始做作業的時候,就太過於主動。
可能包攬了一切問題。比如如何讀懂題目的意思、如何思考、如何解答……等問題。 如果不信我們可以試著自己回憶下,是不是在孩子以前做作業的時候,我們不管孩子會不會做,都是手把手教?乃至於有時候還會親自動手幫他們寫呢? 這樣,長時間堅持下去,孩子在做作業這一問題上就徹底對家長產生了依賴。
要是沒有家長,作業不管會不會做,反正就是寫不了。孩子只能等著家長陪著他們,一道題一道題的盯著,他們才能做完,不然家長怎麼生氣也沒用。因為他們可能壓根把媽媽生氣與他做題磨蹭聯絡不起來。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家長長期陪同孩子寫作業。長期以往,孩子在做題的時候一直處於被動思考中,因為,都是家長思考以後給予他們提醒,他們會順著家長的思路再去做題。可能連題目都是家長理解以後再告訴他們,他們連題目都讀不懂。
時間長以後孩子基本上就喪失了主動思考做題的能力。也許他們很想做,但是確實不會自己思考。
所以說,以上兩個原因,長期以往,就養成了問題中家長媽媽描述的情況了。孩子對於家長的依賴性太大,孩子不著急是因為有人替他急。這個人就是媽媽。可謂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到底如何解決呢?
針對孩子做作業磨蹭的解決辦法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由於這個依賴過程可能也是經過長時間形成的。
所以說,著急也沒多大用,還有可能會氣壞了家長的身體。還是得循序漸進,一點一點來解決。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階段一:培養孩子主動做作業的習慣
首先,家長要懂得適當放手,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這個也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主要透過限制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並且家長遠離他(她),讓孩子自己把題目做完。告訴孩子,即使是做錯也沒關係,放心大膽去做,去思考。等到孩子做完以後家長再檢查。
把做錯的或者不會的題目統一給予講解或者提醒。切忌一定不要自己動手幫孩子做題。那樣對於改變現狀沒有任何幫助,還會繼續加深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這個時候肯定有做不完的情況,或者孩子壓根不做,那麼好了,既然他(她)不想做,那好辦。
家長也不用給他(她)講解了。這個時候家長也不要覺得不忍心之類的。 直接把作業給孩子收拾起來,然後準備睡覺吧,也許一次兩次他無所謂,但是幾次以後,他(她)自己肯定會知道利害之處了。
畢竟,作業做不完第二天去學校首先老師肯定會找他(她)麻煩,當然,估計家長肯定也脫不了干係,還是得忍著,老師罵也得忍著。 就算老師不懲罰他(她),小夥伴們之間的嘲笑也會讓孩子自尊心深受打擊,估計用不了幾次。孩子就會追著你做作業,而不是你追著他做作業了。 當作業做不完的時候,相信孩子比家長還著急。
這個時候,即使是他(她)思維上比較懶惰,或者懶於動腦思考。但是,行為上肯定會很勤奮,說不定變成他(她)主動來要求家長幫忙指導寫作業。
階段二: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 。
這個時候,我們的目的就初步達到了。 接著就開始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對於題目,首先讓他(她)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即使是做錯也沒關係,等他(她)做完以後,家長再做檢查。還是讓他自己思考,讓他自己把思路、想法講出來,家長再給予糾正。
千萬不要主動去告訴他(她),不然的話孩子還是處於被動思考階段。當然最多給予適當提醒,然後再讓他(她)獨立去完成作業。 這個過程主要是在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再碰到題目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去思考怎麼做。
當然做題速度也會不斷地得到提升。 透過以上兩個階段,孩子做作業磨蹭以及不主動思考的問題就基本上得到了解決,當然,一切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來,關鍵還是在於能否長期堅持。
只要家長下定決心去執行。才有可能真正的從給孩子輔導作業中解脫出來。
回覆列表
孩子寫作業哭鼻子,媽媽著急,孩子更著急。因為寫不完交不了差,媽媽也不能饒了自己啊。不過這題也太難了吧,老媽也太兇了吧。。。。
媽媽也著急,怎麼這麼簡單的東西老是弄不成呢?就在那兒磨磨蹭蹭,就不能快點!明天還得一早起來給你準備早餐,還得送你上學。幼兒園的時候不這樣啊,怎麼一上小學就變了呢,快點寫完不就得了嗎。。。。
這是孩子和媽媽比較正常的心理活動的描述,我們發現好像都沒錯,孩子是現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的,媽媽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考慮的,都不能說是錯誤。
可是問題和矛盾就產生了呀,我們必須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那我們先從孩子這裡說起哈,孩子雖然上小學了,但是他其實並沒有脫離幼兒園的感覺,總是想著做一點事情就得個小紅花,老師和爸媽都表揚自己,多快樂啊。因為孩子判斷事物好壞的能力就在那個層面,他還沒有形成邏輯思維能力。這需要時間的過程,和父母耐心的陪伴。
再說學習上的那些作業,孩子在幼兒園接觸的小學的東西,會在很短一陣子就消化完了。而他的那種對學習的新鮮興趣也會隨著這些變化,而消彌無形。因為畢竟小學和幼兒園所學習的內容還是天差地別的,對於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而言難度還是有的。如果這時候再棍棒相加,那他想逃離的心理就很正常的了,因為人都是有趨利避害的天性的,孩子也一樣。
再說媽媽,記憶裡自己的孩子又聰明又可愛,從很小的時候就是這樣,不管什麼一教就會,一學就會,怎麼看都惹人愛憐,而且是疼愛有加的那種!
可一上小學,孩子就變了,這麼簡單的題教了這麼多遍,卻仍然搞不定。估計不是變笨了,應該是懶,不認真。
其實不是孩子懶或者笨,而是因為孩子需要適應過程而已。而媽媽在一定程度上的耐心的缺失,是建立在自己情緒失控的基礎上,沒有同理孩子,沒有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一味的呵斥非但起不到效果,還會讓孩子討厭學習,這才是問題產生的根源,才是讓情況慢慢惡化、累積的重要因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孩子不學習,抵抗學習,拖拉,手機成癮等等,而這些現象都與當下的問題密切相關!
那應該怎麼做呢?
這時候的媽媽就應該把自己的情緒壓低,去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對於媽媽看來很簡單的問題,對於孩子就是一道難題。就需要爸爸媽媽耐心的引導,而不是急於把他教會。因為你教會的方式也許就是直接告訴他答案,那不是教會他,而是扼殺了孩子思考的天性和動力,就開始依靠父母的支援。而當你有一天輔導不了了,一切都會回到孩子沒有真正學會的本質上,都會迴歸到“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畫面裡。
所以,耐心的引導,啟發性的引導,讓孩子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自己去解決的習慣。請注意這個習慣非常非常重要,那才是孩子愛上學習的第一步。
當孩子養成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的肯定他付出的過程,而不是誇獎他聰明,而是肯定他努力的過程。孩子就會知道只要努力,就會有好的成果。
哪怕孩子遇到“無法完成的任務”,也要咬牙堅持住,不要急躁,不要給答案。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天性就凸顯出來了,就越來越好。因為他在學習這個層面裡,慢慢收穫了自信和成就感,而這些都是他自己奮鬥得來的,他就明白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這個人生道理。
有時候看似是我們在教孩子,其實是孩子在教我們如何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