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張醫生 Dr. Zhang

    通常放射治療的病人最大劑量是5500CGr. 經過放射治療的病人,五六年後在身體其它部位再發生腫瘤的機率要高几倍。

    射線對身體的損傷很大。

    特別提醒,避免過度檢查。例如所謂的豪華體檢中,不必要的增加PET-CT,PET-磁共振等。

    其它的自己手中缺少資料,不好胡亂講話。

    希望各位朋友,依照自己的判斷力去做決定吧。

    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 2 # 胡洋

    腫瘤的病因目前不甚清楚,是諸如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吸菸等),病毒感染,硝基苯、苯並芘等化學物質,X線、粒子形式的輻射等物理因素等長期、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有資料顯示80%以上歸因於生活與環境,而只有1%歸因於放射。

    X線和CT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檢查手段,可以幫助醫生診斷、評估病情,治療部分疾病。此外自從胸部CT應用於人們日常體檢後,也提高了部分早癌的檢出率,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然而任何事件都是雙面的,X線、CT產生的電離輻射可以損傷人體的細胞,造成DNA損傷,當然人體有正常監測、修復、修補程式,可以減輕及完善這些損傷,如果損傷已產生,我們人體內的正常免疫細胞也可以清除這些“壞”的細胞。因此,無需過度擔心。

    如果我們知道放射線導致腫瘤的劑量,豈不是可以放心使用。然而事實是殘酷的,沒有這樣一個閾值。研究顯示放射線誘導腫瘤風險並不隨劑量增加而增加,而是存在一個“轉折點”。但這樣一個“轉折點”,科學家們透過無限調整照射劑量實驗,仍未找出。但資料告訴我們有一些相對危險係數高的器官,例如胃腸、乳腺、食管、肺、紅骨髓等。因此做檢查時,非該檢查部位的器官可以注意防護以下。

    國家以及醫療單位均對放射損傷予以高度重視,任何放射機器均需透過安全檢測及定期檢修,對於醫療場所也有放射劑量檢測,放射防護人員定期參與培訓並需佩戴個人放射防護監測儀。對於輻射劑量也有限制:對於日常工作於放射場地的工作人員要求連續5年年平均有效劑量是20mSv,任何一年的有效劑量為50mSv;孕婦是2mSv;學生則是6mSv。而日常我們所做的胸片一次僅為0.1mSv,四肢拍片0.01mSv,頭顱CT 2mSv,低劑量肺部CT 2mSv,腹盆部CT 7Gy。這些輻射相對於每天一包煙的菸民要少很多,其因吸菸所受輻射約每年35mSv。因此,偶爾因診斷需要做幾次X線,小於20mSv的CT受輻射量,誘發癌變風險還是很小的。如果真正因為治療需要,對於此種不確定的導致癌變的風險和治療自身疾病所獲得的益處而言,患者應該可以拎清輕重。

  • 3 # 又在划水

    CT會增加一些,尤其是多次檢查時。

    咱們的文章不是用來嚇唬人的,而是把事實擺出來,讓大家知道,選擇更好的、損害最小的檢查。

    目前醫用的x線、CT檢查都挺安全的,普通x線拍片,基本不太考慮腫瘤風險性。對於CT檢查後,目前研究認為其會提高腫瘤的風險,一次CT還好,增加的風險比較低,但是多次檢查時,就會導致風險增加20%到2倍。

    所以,兒童能不用CT時,就不用,必須用時才用。

    之前用過CT檢查的,不用太害怕。

    第一,國內全部人群癌症的患病率在1.45%左右,兒童更少,即使增加了,孩子們的整體發病率也不會太高,還是老人癌症率高。

    第二,這個輻射也不是癌症發生的決定性問題,積極健康規律生活,就OK了,讓孩子遠離菸酒、避免亞硝酸鹽、黃麴黴素等攝入更重要。不僅咱們國家,老美那兒童使用CT比咱們還多。

    目錄

    一、什麼檢查會導致腫瘤風險增加?

    二、有電離輻射的檢查有哪些?

    三、 那x線和CT都一定導致腫瘤風險增加嗎?

    四、這麼小的增加風險,無所謂吧?

    五、那兒童中,CT檢查後,孩子們的風險會增加多少呢?

    什麼檢查會導致腫瘤風險增加?

    能產生電離輻射的檢查,都可能導致腫瘤的風險增加。

    電離輻射是指射線(x射線、γ射線等,這些本質都是一種電磁波)進入細胞後,能讓組成人體細胞的原子或者分子裡面的電子離開它們,如下圖右側所示。

    這種電離作用,會導致DNA突變、損傷或細胞死亡。DNA是管理遺傳的,是負責以後新形成的細胞是什麼樣子的。所以DNA改變後,新的細胞可能像腫瘤細胞轉型,從而增加未來腫瘤的風險。

    當然,這個效果不是立即形成的,有可能在5年、10年之後才發生。

    這種損傷在細胞更新快的組織、器官最明顯,比如造血器官,導致白血病、骨髓瘤、甲狀腺癌、乳腺癌、面板癌。

    有電離輻射的檢查有哪些?

    大家熟悉的有電離輻射的檢查,也就是拍片(x線)和CT了,這兩個使用的是x線或者伽馬射線(γ射線)。哈哈,看到射線就感覺神秘和害怕嗎?其實大可不必,這些線和咱們熟悉的Sunny本質上都是電磁波,只是它們波長更短、能量更強。

    大家記住哦,超聲 、核磁(MRI)檢查沒有電離輻射,不會導致腫瘤風險增加。超聲利用的是超聲波、核磁用的是磁場成像。

    那x線和CT都一定導致腫瘤風險增加嗎?

    按照理論,這二者都會產生電離輻射,都會導致腫瘤風險增加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給出的標準中,x線和γ射線都是1類(Group 1)致癌物質。“1類”的意思就是對人類有確定風險的致癌物質,這裡面的黃麴黴和亞硝酸鹽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提醒一下,1類裡面還有香菸和酒精。

    同樣,能致癌不是代表一定會導致癌症出現,和劑量、時間、個人易感性等有關係,但到底多少量會致癌?多久後出現?這個現在都不明確。

    這些有輻射性的檢查,是否導致人體癌症風險增加,不是實際測量出來的,之前是根據日本原子彈爆炸後,對受到輻射的人群進行最終觀察,估計出來的。FDA估計,如果接受的有效輻射量為10mSv,那麼以後生命中患癌症的風險增加1/2000。

    還有些研究,是追蹤了進行放射學檢查的人群,觀察他們中多年的癌症發病人數,結合模型,給出的大體資料評估。

    因為沒有明確的研究資料,目前單次放射學檢查估算髮生癌症的風險存在爭議。但是,目前認為,不管該風險有多小,它都是真實存在的。

    目前認為,普通的x線導致癌症風險增加的可能性很小,因為x線屬於極低的輻射量的檢查,做一次人體接受的有效劑量為0.1mSv(梅奧診所給的資料是0.02mSv),一部分專家認為這不會導致腫瘤的風險增加。

    但是有一些研究認為,如果進行了透視(就是不拿片子、便宜的那種,現在用的不多了)、脊柱的x線檢查,之後數年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

    所以,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普通的x線拍片,導致腫瘤增加的風險可能性小,特殊的檢查需要注意。

    CT產生的輻射是x線片的100-400倍,進行CT檢查後,每次的有效輻射量在1-10mSv之間,比如頭部CT是2mSv,其和某些腫瘤的風險增高有關。目前認為,進行一次頭顱CT檢查,能將兒童一生患有癌症的風險增加2600/1,老年人的風險增加10000/1。

    這麼小的增加風險,無所謂吧?

    我們知道,人只要活著,就有發生癌症的風險,活得越久,發生癌症的風險就越大。因為細胞不斷地分裂,次數越多,就越容易出錯,導致癌細胞生成。

    那人自然情況下,發生癌症的風險是多少呢?40%左右,對,沒有看錯,不是4%,而是40%。那這個比例就大了。是不是嚇一跳?這樣高風險,人不得滅絕了?

    哈哈,不是這麼解釋的,40%的自然癌症風險只是一個機率,這是一種可能性,但並不能保證一定會發生。這和擲硬幣相似,硬幣正反面的風險都是50%呢。

    圖片來自

    https://ourworldindata.org/cancer

    所以這個和一個人實際發病關係不大,個人癌症的風險,和家族遺傳、飲食、生活工作環境等相關。如上圖所示,咱們國家2017年癌症人數佔全華人數的1.45%,美國的是大約5.42%。

    圖片來自:

    https://ourworldindata.org/cancer#all-charts-preview

    上圖是2017年,世界範圍內的各年齡段的患病率,比如最下面5-14歲的患病率在0.2%左右。

    回到題目,這樣看來,即使增加2000/1,那自然風險加上這個得出總的風險:40% + 2000/1=40.05%,是沒怎麼增加,但是咱們看實際癌症發病是否增加,不看這個。

    那兒童中,CT檢查後,孩子們的風險會增加多少呢?

    兒童處於快速生長中,其細胞分裂迅速,所以對電離輻射敏感,尤其是甲狀腺、性腺等組織。另外,孩子在輻射暴露後的剩餘的壽命更長,從而有更長的時間給細胞癌變的機會,所以,孩子們的風險更大。

    咱們對比下使用CT的兒童和沒有使用過的,在以後的時間裡,發生腫瘤的可能性。

    澳洲進行的一項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接受CT掃描輻射的研究,調查了1090萬18歲以下兒童,發現68萬人進行過CT檢查,這些人群中的腫瘤發病率,比沒有進行過CT檢查的,高24%。

    2018年的一個系統綜述的結論是,進行一次或者多次頭顱CT檢查的0-18歲人群,其發生新腦部腫瘤的風險增加,是沒有接受過頭顱CT檢查孩子的2.29倍,(RR:2.29,95% CI 1.66-2.93),增加1.29倍,(ERR:1.29 ,95% CI 0.66-1.93)。

    腫瘤發生和累積劑量也有關係,英國的一項研究提示,22歲前接受過CT掃描的人,累積輻射劑量大於等於30mSv(mGy)的,之後出現白血病的風險,是小於5mSv的人群的3.18倍,大於等於50mSv的,隨後出現腦腫瘤的風險是2.82倍。

    以上文章,研究了1次或多次CT後腫瘤的機率,家長可能看到這麼多的倍數會很擔心,這裡給大家寬下心——單次CT雖然也會導致風險增加,但比較小。有研究提示,對兒童進行的每10,000例CT掃描中有大約有1例癌症,看到這裡能安一點心吧?

    基於在兒童中進行CT檢查,會導致以後孩子腫瘤機率增加,所以現在各大放射組織、FDA、AAP等都建議儘量減少孩子受到這些輻射,透過避免不必要的CT檢查,透過使用適合兒童的放射量進行檢查,降低CT的輻射等來避免孩子受到損害。

    所以,如果不是必須使用CT檢查的時候,就別用,能用核磁、超聲檢查的,那就換成這兩個,如果實在不能換,再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搞懂《伯夷列傳》是讀通《史記》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