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無邪
-
2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其實這就是一種尊稱了吧,畢竟漢獻帝劉協活著的時候就被成為獻帝了,感覺有點穿越了,筆者最近還在重溫老版《三國演義》,故截圖給大家看。
其實說白了《三國演義》是後人寫的,畢竟那時候的皇帝都已經作古了,用他們的諡號或尊號來稱呼他們在世的日子其實就是一種尊敬罷了。
例如劉備在世的時候,《三國演義》就已經稱呼他為“先主”了,這個似乎無可厚非,畢竟他是蜀漢第一任皇帝。
待到敘述劉禪的時候就已經稱呼為“後主”了,其實這就是後人寫書的原因,如果是當時之人寫實錄自然寫不出後主,畢竟不能預測蜀漢是二世而亡的。
比如趙雲就阿斗的那一章(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劉禪就被稱作後主了,其實如果以當時的環境來說誰知道他將來當皇帝,只不過是後來當了皇帝才有了後主之名,所以也不能怪誰錯誰對。
其實《三國演義》中這些錯誤是不少的,但是並不妨礙他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其例項如正史中也是以“為尊者諱”來寫皇帝的,司馬昭根本沒當過皇帝,可是《晉書》中就稱呼他為“文皇帝”。
柏楊先生的在寫《白話資治通鑑》的時候就稱呼那些諸侯王和皇帝用身前的名字,比如“晉文公”他寫“姬重耳”,“齊宣王”他寫“田嬰齊”,雖然一點錯都沒有,畢竟“文公”、“宣王”等都是死後的諡號,不過你讀起來卻缺少了很多代入感,甚至覺得莫名其妙,你不知道姬重耳是誰,但晉文公一定是知道的。
老版《三國演義》最後一集中稱活著的司馬炎為晉武帝,其實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但是非要論個對錯的話,那麼就應該稱呼晉帝司馬炎。
-
3 # 大國布衣
“三分歸晉,天下一統”,魏蜀吳三國相愛相殺數十年,最後為晉朝做嫁衣,司馬炎這個官三代靠著父祖輩的兩代經營,終於代魏,滅蜀,吳,建立了統一的王朝晉朝。央視《三國演義》只用一集就帶過了司馬炎從受禪到滅吳的整個過程,至於為何要稱活著的司馬炎為“晉武帝”,這可能是為了方便觀眾理解,央視是不大可能犯這種常識性錯誤的。
“晉武帝”是司馬炎的諡號,我們都知道廟號和諡號都是皇帝死後他的繼任皇帝給上的,廟號最早起源於殷商,此後一直延續到清代,古代皇帝死後要入太廟,廟裡頭要有個神主,一個牌位來祭祀他,要給他取個稱號,這就叫廟號。中國皇帝的廟號還有一個明顯的風水嶺,在唐朝以前多叫什麼什麼帝,比如漢武帝劉徹 魏文帝曹丕,宋武帝劉裕,齊高帝蕭道成,而從唐太宗開始以後的皇帝的廟號基本都是什麼什麼宗了(五代有個別皇帝除外)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後周世宗柴榮,宋徽宗趙佶等,但開國皇帝的廟號基本都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什麼什麼祖,比如漢高祖劉邦,曹丕給曹操追封的太祖武皇帝,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
皇帝死後不僅有廟號,還要有諡號,尊號,唐以前皇帝的諡號都比較簡單,比如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追),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拔圭,到了唐代後諡號就開始變長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給李淵上的諡號是“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宋仁宗的諡號是“仁宗體天法道極公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至於尊號嗎,就隨性的多了,宋徽宗趙佶嗜通道教,還給自己上了一個道教尊號叫“長生大帝君”。
-
4 # 燕都易水寒
首先說:弄錯了
諡號是死後後世根據個人功績而諡的,這個錯誤古裝劇經常犯,包青天裡面直接稱呼趙禎為仁宗皇帝,仁宗是廟號,也是死之後才有的。
“獻帝”也是諡號,但這個時候漢獻帝還是活著的,而且,就算漢獻帝駕崩了,劉備以及蜀漢政權都不會稱呼劉協為漢獻帝的,為什麼呢?這就關係到政權的合法性問題了,劉備向來以大漢正統自稱,在劉協駕崩後他也是給劉協上過諡號的,劉備給劉協的諡號是:孝愍皇帝,曹丕上的諡號是:孝獻皇帝,劉備以及蜀漢上上下下肯定不會認可心中的篡漢奸賊-曹魏的諡號,所以一般稱呼劉協應該是先帝或者愍帝,蜀漢一直說自己是漢室正統,但是在電視劇中被導演安排的自己打自己臉了:諸葛亮在北伐中多次打了“蜀”字大旗。還有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黃蓋走進來說吳蜀聯盟共同抗曹,那時候劉備和“蜀”有什麼關係?請劉璋抗曹嗎?
瑕不掩瑜,《三國演義》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全域性多次引用原著對白,古人的神韻被演繹的活靈活現,彷彿再現了歷史,就這點已經超越大部分像現代人穿著古裝說話的古裝劇了,何況後面還有央媽撐腰的強大背景。
-
5 # 羽書遲
錯了就錯了,不要去無視著去把錯當成對。拍電視劇的導演很多對歷史常識不太清楚,弄錯了很普遍。但犯這樣常識性錯誤,只要不去深究,絲毫不影響我們觀看電視劇。總比一些導演天馬行空把歷史改的一塌糊塗好的多。而亂改歷史現在有加劇的趨勢。看一看《軍師聯盟》就知道了。
-
6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其實不只《三國演義》,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也犯了這個錯誤,比如《康熙王朝》裡康熙的皇祖母自稱孝莊太后,要知道孝莊這個諡號是她死後,康熙帝親自上的,也就是說,這是不應該掛在老太后自己嘴邊的。
電視劇喜歡用諡號和廟號來代指人物,這就是最搞笑的錯誤。為了避免一笑再笑,我們要先弄懂諡號和廟號是什麼?
諡號也叫“諡號”,就是古人去世後依其生前的功勞大小所立的稱號。皇帝的諡號一般由專門禮官或者後繼之君決定;臣民的諡號則多半由朝廷賜予。最早的諡號記載出自《史記·鄭世家》:“乃更立昭公弟亹為君,是為“子亹”也,無諡號。”晉武帝就是司馬炎的諡號。
那麼廟號呢?廟號是皇帝駕崩後,後繼之君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唐朝前廟號一般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才能有廟號,唐朝後廟號幾乎皇帝人手一個,像唐太宗,宋徽宗都有。
這就是廟號和諡號的意義,各位客觀明白了嗎? -
7 # 西府趙王爺
“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
這句話用來形容94版《三國演義》中的“司馬炎”和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孝莊皇太后再適合不過了。
在94版《三國演義》尚且活著的司馬炎,竟被他人用諡號“晉武帝”來稱呼? 無獨有偶,而《康熙王朝》中的聖母皇太后,也在活著的時候說出了死後的諡號“孝莊”。
難道古代帝王、后妃的諡號,在他們尚在人間時,就已經封好了嗎?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謂“諡號”意為“死後的追諡”。 拿魏武帝曹操來舉個例子。曹操生前挾天子以令諸侯,掌重兵主朝政,世人皆罵他是漢賊,但是曹操直到死前,也沒有篡漢稱帝。
“魏武帝”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后,對父親曹操的“追諡”,並非是曹操往自己個臉上貼金所起的“雅號”。
①讚美性的諡號—— 由上圖可見,諡號並不是古人“胡亂”追諡的,每一個“諡字”其中,都有它深刻的含義。 例如“武”號,君王在它生前必須要有“威、強、睿、德”四大成就,在死後才可以被諡號為“武”。
就“漢武帝”劉徹來說,漢武帝在位54年期間,開疆擴土抗擊匈奴,在漢武帝統治下的漢朝版圖不斷擴大甚至超過秦始皇時期版圖的1.5倍,漢武帝“諡號為武”可謂是名副其實。
“漢文帝”劉恆,鞏固了漢朝統治,發展經濟、農業開創了“文景之治”,帶領漢朝走向盛世,可謂是“經天緯地之帝”死後“諡號文帝”。 由此可見“諡號”對一個帝王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聖君明主會被讚美,無道昏君會被批判。 ②批判性的諡號 “靈、厲、煬(yang4聲)”這些諡號都是具有批判性的。
例如漢靈帝劉宏,他在位期間荒淫無度,劉宏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縱慾淫色將自己“掏空”而死的皇帝。 所謂“亂而不損為靈”的意思是:國家混亂,為帝者卻只顧享樂,不去管理的皇帝。
漢靈帝劉宏為帝期間,漢朝宦官當政,朝中買官賣官,百姓苦不堪言,劉宏死後,後人為了批判他,將他的諡號稱為“靈帝”。
如果作為一個帝王,到了被後世同情的地步,那麼這位帝王也太慘了。 比如說漢哀帝劉欣,劉欣這位帝王非常複雜,他早年勤政治國,立志要扶正漢朝衰落的局面, 然而“奮鬥”了一陣子過後,他的氣勢逐漸被消磨殆盡,最後淪為一代庸帝。
他有治國之志卻無治國之才,他廣選後妃卻喜歡男人,最後僅在位7年就死了,後人同情他,將他的諡號追為“哀帝”。的確,漢哀帝太悲哀了!
透過上文的講解,可以瞭解道所謂“諡號”是帝王死後,朝廷根據他生前的所作所為,作為評價而追加的稱號。
由此可見,歷史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是普普通通的百姓,還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都逃不過歷史這面,可以看清一切“汙濁”的鏡子。
-
8 # 若羿文學屋
這應該是戲劇界的慣例,不該放大看。
元雜劇裡,西廂記開頭老夫人道白:今貞元十七年,德宗天子在位 。
睢景臣《高祖還鄉》:喚作漢高祖。後世人為了表達自己學問,多說:這些人傻逼,犯了低階錯誤。
其實,當時是這麼解釋的:凡是指令碼,演義某一朝事,莫不書當時皇帝廟號,以備考證。以為慣例。
那句“德宗天子在位”,不是劇中人物對白,而是扮演老夫人的伶人以伶人身份說與觀眾聽的,交代故事背景。“喚作漢高祖”,也如此。戲曲講究雅俗共賞,而觀眾文化修養不齊,必須要做到叫人“聽”懂。
即使再沒有學問的人,聽了“德宗天子在位”,也知道西廂記發生在唐德宗時期。“喚作漢高祖”也有同樣效果。
而對“換姓更名喚作漢高祖”大加批判,“夏蟲豈可語冰!”
可以看做沿襲戲劇慣例,不必過度解讀。
-
9 # 葬心5491
老三國沒看過,但是司馬炎本來就是晉武帝啊。鹹熙二年,司馬昭病死之後,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經過精心準備,同年12月,仿效曹丕,為自己登基做準備。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後,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將軍賈充等人,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後,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司馬炎於鹹熙二年,登上帝位,國號晉,史稱為西晉。改元為泰始。不就是稱帝了嗎。明顯是活著的時候稱帝的。然後晉兩個皇帝就亡了。第二個皇帝就是那個說何不食肉糜的那個極品,接著就是司馬倫也就是司馬懿的一個兒子引起的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搞得漢族差點滅族,然後好像是冉閔救世吧。不是很確定,不過司馬炎肯定是在世的時候稱帝的。
-
10 # 考古軍中馬前卒
不過,美玉微瑕,這部電視劇中還是存在著一些錯誤疏漏。
題主的問題,是在《三國演義》第84集,這一集叫《三分歸晉》。
這一集的大部分篇章,其實都圍繞著姜維的假投降以及鍾會密謀造反而展開,也符合《三國演義》原著在這裡的內容。
到這一集大約進行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演到了鍾會被殺,姜維自殺,也就等於宣告蜀漢復興徹底無望了。筆者每看到這裡,都不得不為之遺憾、難過,又是一出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
演義原著裡還有一段這裡沒有演,那就是魏兵剖開姜維腹部,發現其“膽大如雞卵”。在電視劇中採用了比較尊重姜維的處理方式,厚葬了姜維,儘管不合原文,但這個處理更合適,值得稱讚。
姜維死後,劇情立刻轉入了著名的樂不思蜀。歷史上,一代奸雄司馬昭是病死的,不過編劇在這裡又做了小改變,直接安排憨態可掬的阿斗逗樂,引得司馬昭哈哈大笑,結果一口氣沒上來,直接噎死了。。。這個改變,既有趣,又不違背大的歷史脈絡,還暗地裡替蜀漢出了口氣,一舉三得。
接下來,就要出問題了。
司馬昭死後,兒子司馬炎繼任為晉王,沒多久,司馬炎就用“禪讓”的手段,逼迫魏帝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是為西晉王朝之創立。
電視劇為此專門搭建了一座受禪臺,演司馬炎登基的場景。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下面這一幕。
筆者小時候看,也不懂,覺得沒任何問題。後來讀了書才知道,所謂 武帝,其實是皇帝的諡號,也就是在帝王去世後,大臣們根據他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評定諡號有一套法則,根據這套規矩,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
司馬炎在位期間,西晉統一中國,所以他稱得上武。不過這個諡號,是太熙元年(290年),他去世後才得到的。
所以,在他登基的時候,既沒人知道他的諡號,也沒人敢稱呼他的諡號,電視劇的這個錯誤很嚴重,堪比《康熙王朝》裡出現的“孝莊皇太后”。
順便一提,在這個場景裡,還有別的錯誤。
比如下面的,根據電視劇的一般設定,黃褐色衣服的乃蜀漢士兵,綠色衣服的為吳國士兵,導演在這裡安排這兩國士兵下跪,是想表現對兩國的征服,實現了三分歸一統。
然而在歷史上,司馬炎在公元266年登基,而吳國是公元280年才滅亡的。換句話說,司馬炎當皇帝的那天,人家孫吳根本沒有投降呢。導演大概是覺得西晉滅吳的戲已經沒必要再演,因此給它提前安排了。
-
11 # 手機使用者5922218113梅
我沒看過《三國演義》,也沒看過《晉書》。至於司馬炎為什麼能在還在世時就結他加了諡號,這得由晉史深厚大神們來解釋。帝王的諡號,從秦開始,至清末,一直都是崩後,由後世以他一生功業來加諡。而司馬炎還活著,就被加諡,而從諡號上可以顯示他的功業。這有兩種可能,一,是他虛榮心太重,有攀比魏武帝曹搡之謙,二,是他的老臣及子孫想拍他的馬屁。其他人由此也可顯示忠心孝心。
-
12 # 火炎焱206397249
電視劇裡出現漏洞不奇怪,比如劉備的政權叫漢,不叫蜀,旗子上更不會寫個蜀字。一般無非是是主動(為了方便觀眾理解,比如蜀)或者被動(確實搞錯了)。個人感覺這裡是前者的可能大一些。畢竟最後那個三國拜晉的場景本來就是虛構的,無非是讓大家更好理解而已
-
13 # 靈敏星星iz
這個問題不奇怪。老版《三國演義》的最後一集我看過,二十年前的事了,當時也沒什麼疑問。因為旁白明顯是後人對過去很久的是情緒的描述,當時的電視劇旁白都是這樣,沒有什麼即時感。電視劇結尾雖然說到晉武帝滅吳的事,也就是在旁白裡那麼一提,實際上並沒有拍到。所以稱晉武帝也很正常,因為不是臺詞,而是旁白。
-
14 # 綠茵守望者
舊版三國演義也難免有些失誤的地方。
比如說劉備在煮酒論英雄後跑路,曹操的兵馬來追,劉備自稱自己已經“稟明獻帝”。
舌戰群儒時,黃蓋說要“吳蜀聯合”。
諸葛亮六出祁山,有人傳令“後主有旨”。
還有司馬炎活著的時候,就是“武帝萬歲。”
-
15 # 聽泉Rit
這種事情就不要太糾結。
司馬炎的確是在太熙元年(290年)病逝之後,才諡為武皇帝,史稱晉武帝的。
但是,影視劇作本來就是給老百姓看的,就得用老百姓更瞭解、更容易接受或者更能產生深刻印象的語言或者稱謂。或者,叫做“篩選觀眾”?^_^
就像《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老師一口一個“我孝莊”一樣。
“孝莊”也是諡號,康熙27年10月(1688年),才上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的。
孝莊太后本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劇中,孝莊太后一口一個“我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畫面
-
16 # 西蒙小歌
答案很簡單:寫錯了唄。
雖然老版《三國演義》很經典,基本符合原著和史實,但不意味著沒有錯誤。晉武帝的“武”是皇帝 的諡號,是皇帝駕崩以後才起的名號,當然不可能在他活著的時候就知道。《三國演義》這樣表達,的確是有問題的。
描述司馬炎稱帝登基,直接說“今上”“皇上”就行,這樣才符合真實的歷史。不過,考慮到很多觀眾的水平,也搞不懂諡號和名字的區別,不會太重視其中的區別......如果不是較真和專業水平高的觀眾,說不定還看不出來其中的錯誤呢......
類似的情況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也出現過。比如孝莊皇太后的“孝莊”也是死後的稱號,怎麼可能讓演員斯琴高娃在劇中自稱“我孝莊......”呢?
這種細節上的真實,很考驗電視劇的文化功底,也考驗觀眾的水平。我覺得,即使是戲說歷史劇,在細節上也應該力求真實,換言之,就是在情節上可以虛構,但在細節上要符合當時的歷史真實。如果完全架空,就跟胡編亂造沒什麼區別了。而對《三國演義》《康熙王朝》這樣嚴肅的歷史正劇來說,就更加講究真實性。
八九十年代拍的很多歷史劇,還會請史學家來做顧問。這是一種嚴謹的精神,既是對自己拍攝的作品負責,也是對觀眾負責。最近熱播的《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就是這樣,雖然在劇情上有很多編劇隨意新增的內容,但在劇中涉及的歷史細節,還是大體靠譜的。而那些特別考究的歷史劇,比如《貞觀之治》《大明王朝1566》《成吉思汗》等等,也因為與歷史細節吻合而受到觀眾好評。
-
17 # BuildingMr王
我想說的是拍中國歷史電視電影導演編劇哪個是懂歷史啊,這個早期的三國演義還算可以的,往後看特別是現在拍的,都是什麼玩意,丟人啊就當個笑話看了。現在所以關於歷史的電影電視我都不看了,在看我都懷疑人生了,誰在說謊啊?
-
18 # 使用者1006278552525
關於這個問題,老版的《三國演義》最後一集為什麼稱活著的司馬炎為晉武帝?
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這裡是電視劇中的一個錯誤。因為晉武帝是司馬炎去世之後,後人給司馬炎加上去的稱號,用來表彰司馬炎這一生。
其實這種問題有很多,我們可以在電視劇裡看到很多歷史錯誤,這似乎都成為了一種常態,希望我們的編劇可以認真一點,不能只顧著吸引觀眾去看,更要去尊重歷史,讓觀眾可以瞭解到更多真實的歷史。
回覆列表
這應該是個歷史性錯誤。“晉武帝”的“武”是司馬炎的“諡號”,勘定戰亂,是為‘武’,這是帝王死後,大臣和下一任皇帝尊奉的名號,活著的時候就稱諡號的,便會鬧成笑話。
古代的帝王有很多“號”,比如我們知道的“武帝”“文帝”“宣帝”等,這都是諡號;而高祖、太祖、太宗等都屬於廟號,按照正理,這些都是身後之號,可其中也有特例。例如殷商開國者成湯也被稱作‘武王’,但這不是死後諡號,而是活著的時候他自己封自己的“吾甚武,故號之曰武王”。至於司馬炎是不是也和成湯一樣,生前也有過自封的行為,這個在史書中並無記載,我們也只能暫時當做沒有來看。
至於廟號,大部分也是死後神位入宗廟時後人所敬奉的,可是有的皇帝也喜歡生前給自己弄好廟號。三國曹魏的魏明帝曹睿便是一個例子,他在尊奉曹操為魏太祖、曹丕為魏高祖後,竟然順便給自己來了個“魏烈祖”,生前給自己起廟號,這似乎比成湯還要厲害一層。
老版三國演義最後一集說的是“大晉武皇帝”,如果從諡號來看,這就是歷史錯誤;但如果發散思維來看,會不會司馬炎和成湯有過一樣的行為覺得自己“甚武”也來個自己封自己呢?然而這毫無歷史根據,我們只能暫且當做一個歷史性錯誤來看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