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狼文史工作室
-
2 # 靜話詩詞
說的複雜一點各種理由多的是,估計夠一諾寫半年了。但是這裡還是簡單點說吧。有一個重要的考證雖然沒有什麼歷史依據,卻超乎你的想象。
我們係數歷史投入三十萬人以上的戰爭,指揮將領打勝戰役少之又少。不過是王剪,白起,韓信,幾人而已。也就是說能夠指揮三十萬人以上隊伍作戰的將領為數不多,而這幾位在人們心目中早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我們在說幾個三十萬人以上的例子。首先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坑死了秦軍40萬。
第二個鉅鹿之戰,項羽五萬對 40萬,結果也是以少勝多。
第三個,曹操的官渡之戰,還是曹操以少勝多。
第四還是曹操赤壁之戰,結果曹操差點丟了老命。
第五夷陵之戰,陸遜一把火把劉備直接燒死了。
從上面的資料我們不難看出指揮三十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戰爭,對將領的軍事才能的確是一種考驗。
曹操雖然能夠奠定統一的基礎,但是其軍事才能也只是二十萬以下的戰爭,項羽雖然大破秦軍,其軍事才能也不可能達到三十萬。劉備軍事能力應該十萬左右。至於苻堅的淝水之戰,苻堅軍事能力三十萬未知能過與否,況帥百萬人?
-
3 # 月望與東山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表面上看這些以少勝多的戰役都不可思議,甚至十分荒謬,可是深究以後就會發現,其以少勝多的背後都有其勝利的強大邏輯。比如秦朝末年,項羽以五萬雜牌軍打敗秦朝二十萬主力部隊,看起來也是不可思議,事實上其背後的邏輯是秦朝失卻人心所致。同樣,淝水之戰,東晉王朝以八萬之兵對付號稱百萬大軍的前秦苻堅並且取得勝利,其實也有勝利的內在強大邏輯作為基礎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當時雙方對作戰的準備情況。
公元383年7月,苻堅下令進攻東晉。
作戰前在全國開始徵兵,規定在統治區域內,所有公私馬匹全部徵用,是年八月二十六日,苻堅命令苻融為前鋒都督,指揮慕容垂等所率步騎二十五萬先行。九月初二,苻堅從長安出發,史書說當時兵卒六十萬餘,騎二十七萬,前後千里,旗鼓相望。這支聲勢浩大的百萬大軍,在出師前被苻堅吹噓為“投鞭於江,足斷其流”。事實上,據統計投入戰鬥的,只有苻融指揮的到達潁口的三十萬先遣部隊。
而當時東晉王朝任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謝琰等率眾八萬抗擊秦軍。又命將軍胡彬率水軍五千增援淮南重鎮壽陽,而謝玄率領的北府兵,便成為淝水之戰中晉軍的主力。
就兵力而言,東晉似乎沒佔上風,但是有一點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
這就是這場淝水之戰,雙方到底是為什麼而戰?
先說前秦苻堅一方。
苻堅當時剛統一北方,當然是渴望趁熱打鐵,一戰而定江南,以實現他統一天下的大夢。但是他卻忽略了一點,當時他剛統一的北方,人心尚不穩,諸多少數民族首領及百姓,迫於苻堅淫威而表示臣服,事實上他們心裡都是各懷鬼胎。他們的盤算當然就是如果前線情況不妙的情況下可以趁機倒戈,收復自己的國家。
也就是說,從前秦內部情況來看,苻堅作戰集團並不團結,且被征服的少數民族首領都還掛著將領的名號,他們隨時都可能做出不利於苻堅之策。事實上,當時苻融也看到這種情況,但苻堅志得意滿,不把潛在危機放在心裡。
反觀東晉一方,當時主持東晉朝政的是謝安。謝安為人得體,任上甚得士族敬重,而東晉的大將軍,多數是謝氏家族子弟。也就是說,從軍心團結這方面來看,東晉上下鐵板一塊。而且東晉大士族們經營江南多年,如今面對前秦苻堅來攻,他們是以誓死保衛國家之心準備投入戰鬥的。
以誓死之心對付心懷鬼胎及指揮不當的部隊,戰況可想而知。
其次,我們再看作戰時雙方的指揮策略。
儘管初戰之時,苻堅佔為上風。
然而其部隊裡面卻出個內奸,這個人叫朱序,苻堅派朱序前往江南勸降,但朱序卻主動給謝石出謀劃策說,苻堅後頭部隊還沒來得及集結,東晉部隊可以趁他們還沒站穩腳跟之際突襲對方,挫其鋒芒,然後趁機破其大軍。謝石本來要加強防守的,聽朱序一言,改為主動出擊,派前鋒劉牢之率北府精兵五千,奮勇渡河,斬殺前秦將領梁成及其弟梁雲,前秦部隊一時崩潰,士卒溺死者一萬五千人。
這場戰役對淝水之戰起到了關鍵作用。晉軍水陸並進,苻堅同苻融登上壽陽城,看到晉丘佈陣嚴整,又見八公山上草木搖動,以為是晉兵。苻堅害怕了。
等到雙方在淝水陳兵要開打時,苻堅又犯了一個錯誤,不顧屬將的反對,命令部隊後撤,允許謝玄率軍渡江。
他以為,只要謝玄部隊渡江,即可按孫子兵法說的半渡而擊之打敗對方。可他沒想到的是,當苻堅命令部隊後撤的時候,晉軍內應朱序趁機在陣後大喊:“秦兵失敗了,秦兵失敗了。”
本來前來攻打秦軍的部隊都是些拼湊起來的不懷好意的雜牌軍,他們聽此一叫,便心生一樂各作鳥獸散了。而這時謝玄又成功渡江,一時秦軍亂成一團,潰不成軍。
終於,在這場混戰中,苻融被殺,苻堅中箭逃回長安,東晉趁機光復部分領土,取得了巨大勝利。
-
4 # 秦野雁
淝水之戰,是發生於公元383年,前秦討伐東晉的決定性戰役。參戰雙方在淝水(今安徽省壽縣)展開決戰,最終,東晉以八萬人馬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戰例,這個人數比例是10:1呀!那麼,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為什麼敗了呢?
第一 戰前準備不足。前秦的百萬大軍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新兵,沒有戰場經驗,又沒有經過軍事訓練,把這樣的軍隊送上前線無異於驅犬羊與虎豹鬥,沒什麼戰鬥力。
第二 急於求成,組織能力太差。大軍人馬還未聚齊,秦軍的前鋒已經迫不及待在壽陽戰場拼殺了,而他的後續部隊還在千里之外的涼州、咸陽一帶。這樣的“百萬大軍”史上絕無第二支。
第三 分散兵力,自毀優勢。抵達淝水的秦軍主要以苻堅苻融兄弟的隊伍為主。當時,淝水前線的苻融傭兵25萬,苻堅手握10萬精銳駐河南項城指揮。當他得知晉軍人數少的可憐時,又分兵10多萬去攻荊州和洛澗,在淝水的兵力也就10萬左右,基本上和東晉對等了。
第四 原東晉大將朱序復叛,梁成驕兵輕敵,首戰失利。朱序原是東晉大將,在襄陽戰敗被秦軍所俘。此次,苻堅派他去勸降東晉。到晉營後,朱序不但沒有勸降,反而給晉軍提供攻破秦軍的建議,讓晉軍偷襲秦軍前鋒梁成。梁成跟隨苻堅南征北戰,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也是一員虎將。此時駐軍洛澗,他的5萬大軍被劉牢之的5000北府兵偷襲成功,梁成自己也命喪黃泉,秦軍慘敗,開始人心浮動。
第五 軍心不穩,主帥動搖。首戰失利的陰影迅速蔓延前秦全軍,包括苻堅苻融。他們登高遠望,發現八公山上錦旗招展,佈陣嚴密。遂山上草木皆以為兵,以為晉軍漫山遍野,心生畏懼。
第六 謝玄用計得當,秦軍退兵致敗。秦晉雙方隔水對峙,無法決戰。這時,晉軍謝玄提議,秦軍稍作後退,騰出些地方給晉軍渡河之後立足,以便決戰。苻堅想在晉軍渡河之時半渡擊之,以殲晉軍於突然。所以不聽眾臣勸阻,令軍隊後退。這一退便不可收拾,後面的誤以為前面戰敗,所以後退變成了逃跑,前秦大軍就這樣敗了。
-
5 # 史之旅
淝水之戰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的統一政權東晉發起的吞併戰爭。
前秦擁兵80萬,東晉僅有8萬。雙方實力懸殊,戰爭結果卻令人意外。絕對的劣勢方東晉大敗前秦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絕對勝利。
雙方有著如此懸殊的兵力差,加上武器裝備沒有絕對的差距,東晉可以以僅僅傷亡5000人的代價取得大勝,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瞭解一場戰爭,我們首先需要知道戰爭背景。
前秦是少數民族政權,苻堅統一北方只有短短的六七年,北方只是形式上的統一,內部並不穩定,加上連年征戰導致的人心渙散。苻堅雖有80萬軍隊,戰鬥力卻並不高。
東晉軍民則不同,他們經歷了西晉末年至今的五胡亂華時期,好不容易衣冠南渡逃到南方。要是被前秦侵略吞併,北方漢族的慘劇就會在南方上演。所以,對於東晉來說,這不僅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漢民族的自救。
前秦軍民是一盤散沙,東晉軍民則是眾志成城。苻堅雖有80萬軍隊,真正能發揮出的戰鬥力可能都不足三成。
即便如此,前秦還是佔有絕對的主導權,但是卻因為苻堅的冒失衝動葬送了好局。
有人勸過苻堅長江天險,易守難攻。苻堅卻道:“我坐擁百萬大軍。只要我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的鞭投入區區長江,足可把江水斷流,長江天險還有什麼好怕的?”
戰爭最忌諱的就是戰術上藐視敵人,苻堅想的很簡單,就是靠人數優勢平推過去。這種過於簡單的戰術是很容易被找到擊破點的。
苻堅作為總指揮官過於冒進,以至於和大部隊脫節,明明是帥,偏偏把自己當將用。大臣希望他留在後方“為六軍聲鎮”,他卻是不聽。
老天也不站在苻堅這邊,他居然派了朱序出使晉營。朱序沒有給苻堅帶來他想要的情報,反而給晉軍帶來了苻堅和大部隊脫節的訊息。
得到訊息的晉軍部隊意識到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他們迅速部署軍隊向苻堅的前鋒軍發起衝擊,一舉擊潰了前秦軍。
可以說,苻堅就是前秦軍中的那個豬隊友。
-
6 # 火垚陶社
淝水之戰和歷史上的赤壁之戰,鉅鹿之戰,官渡之戰合稱以少勝多的四大戰役。很奇怪都是南勝北。原因就在鉅鹿之戰前項羽面對舉步不前的北方諸候講餘皆鼠輩耳。
-
7 # 一目了世界
“淝水之戰”是經典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發生在公元383年,前秦一統北方後,出兵伐晉,東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境內)迎擊,東晉以八萬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如此巨大的兵力懸殊,勝的實在過於匪夷所思。
“淝水之戰後”,前秦迅速衰敗,分裂為多個政權,東晉趁機北伐,把邊界從長江推到黃河,此後數十年,外族不敢入侵。
我來捋一下前因後果。
首先說晉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昏聵、腐爛的一個時代,沒有人喜歡它。
漢末黃巾起義諸侯割據,曹操迎天子以令諸侯,一統北方建立魏國,進入三國時期,曹丕死後,託孤司馬懿,司馬懿子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史書詬之得位不正。
得位不正也還罷了,司馬氏得國後大開歷史倒車,廢除了秦漢時代的郡縣制度,恢復西周時期的封建制。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司馬與士族共天下,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士族壟斷了文化、經濟、政治、乃至軍事,徹底遏制了普通人的崛起之路,與印度的種姓制度有的一比。士族流病直至隋唐,大多數時期,王朝也要看士族的臉色,唐末黃巢起義大殺四方,士族才徹底沒落。
司馬家族為了使自己的家族血統不外流,奉行近親結婚,西晉很多皇帝弱智、短命,例如“何不食肉糜“的智障皇帝晉惠帝。內亂、外亂,貫徹了整個晉朝,晉朝統治期間,中原大地數百年的時間,多數時間哀鴻遍野。
秦漢時期,北方胡人被打的歸順,到了晉朝,胡人紛紛起兵造反,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最黑暗時期,北方的漢人淪為兩腳羊,什麼是兩腳羊,胡人軍隊以漢人為食,每逢出征,多喜歡押漢人女子隨軍以供淫樂,缺食物宰而殺之。北方的漢人幾乎被屠戮殆盡。
長江以北被胡人佔領了,晉朝計程車族逃跑到長江以南,即所謂的“衣冠南渡“,建立了東晉。晉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滅國的國家,神州大地,烏煙瘴氣。
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個週期。
再說苻堅,是氐族人(源於四川一代),五胡亂華時期,苻堅祖父建立前秦。苻堅即位後,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國力日漸強盛,接著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攻佔蜀地,統一北方,與東晉南北隔長江而對峙。
此時的苻堅,東征西討無往不利,人稱戰神皇帝,也難免膨脹了。
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堅召集(苻融率25萬先鋒軍隊,苻堅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超過百萬大軍,發動伐晉大業,揮師南下,意圖一統天下。
當時的東晉皇帝是司馬曜,耽於享樂,沉湎酒色,實權被陳郡謝氏給掌握。指望皇帝是不可能的。晉朝腐敗人所共知,人人自危,只等跪降。但此時,保司馬家就是保謝家自己,控制了東晉實權的謝家挺身而出,主導了抗秦戰爭。相謝安膽略過人,安排謝石、謝玄統帥東晉僅存的八萬北府兵北上抗擊前秦。
中國永遠不乏勇者,特別是為自己的利益拼命的時候,陳郡謝氏是竭盡全力的要打贏這場戰爭,不勝利、毋寧死。
後面的事情,簡直是狗血電影了。
苻堅命令朱序去勸降,這是個關鍵人物,要圈起來,朱序本是晉臣,出身將門,屢有戰功,太元二年(377年)鎮守襄陽,太元四年,前秦破襄陽,朱序詐降。苻堅以為能夠兵不血刃拿下東晉,沒想到朱序身在曹營心在漢,叫謝石先下手為強,自己做內應。
獲得了情報的東晉軍以少勝多,阻絕淮河渡口,到了十二月,符堅等不下去了,令十五萬大軍為先鋒半渡淝水。
史載符堅:“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
符融叫已經前進太多的前秦軍稍微往後退一退。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前秦軍一退,朱序在後面大叫“秦軍敗了”,謝玄、謝琰和桓伊趁機率領七萬晉軍衝殺,前秦軍大亂潰敗,自相踩踏,晉軍乘勝追擊......。
這場戰爭的因素多多,朱序是個因素,謝家的北府軍也是關鍵因素,北府兵是一支僅聽令於謝家的私人武裝部隊,可以說是傾盡整個東晉國力給謝家培養的私人軍隊,戰力卓絕。北府軍是377年謝玄組建的,379年謝玄就帶領五萬北府兵四戰四勝,全殲十七萬前秦部隊。
最後一個因素,前秦軍太混雜了!五胡亂華之後,北方几乎全部被胡族佔領,也就是說前秦統一的大多是胡族,以及投降的晉軍,根本不是一條心,多族混雜,隊伍混亂,各族族長只為自己利益著想,不願意損失自己的族民,能混就混。遇到一條心的謝家軍,還真不是對手。
所以朱序一喊前秦敗了,百萬大軍就作鳥獸散,攔都攔不住。
指望吃人的胡族啃硬骨頭,不可能的。歷史上,漢族強勢的時間,胡族都老老實實的,突厥都被趕到土耳其去了。
回覆列表
淝水之戰中戰敗的一方苻堅是前秦的第三個皇帝,雖然他在淝水一戰中走了麥城,在此之前他可是一直凱歌高唱,從沒吃過敗仗。為什麼苻堅在淝水會被東晉軍隊打得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呢?除了驕傲輕敵,軍心不齊,朱序倒戈等老生常談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身邊沒有了四世紀的諸葛亮——政治家王猛。
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王猛卻是自己送上門的,他以“捫蝨談天下”的名士風采和高瞻遠矚的政治見解征服了前秦皇帝苻堅,從此君臣二人魚水相得,親密合作,共謀前秦的發展強大。在王猛的輔佐下,苻堅先攻滅了東邊的前燕,接著拿下了西面的前涼,後來又佔領了西南的巴蜀地區,至此,十六國涉及的地盤已經被苻堅完全統一在前秦的旗幟之下。
可惜的是,大業尚未成功,王猛中途病逝。
王猛臨終前猶以前秦內部各族豪酋勢力為憂,以東晉為正朔所在,並勸苻堅勿進攻東晉,然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苻堅沒有聽從王猛最後的建議。
王猛去世後,苻堅的事業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直到在淝水之戰中損兵折將,一敗塗地,繼而國勢驟衰,叛亂四起,最終自己也在被俘後被後秦的姚萇縊死。
淝水之戰後,十六國曆史進入了超級大分裂的時期,在短短的三年內,從前秦政權分裂出了六個小朝廷,按照先後順序分別是:後燕、西燕、後秦、西秦、後涼和北魏,中國進入了八國並立的特殊時代。
憶江南,歷史學者。原名張恆濤。出版作品《歷史開卷有疑》、《歷史的傷口》、《歷史江湖》、《並非“史”無對證》等書。代表作《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1、2、3部暢銷不斷,第四部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