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侃熱劇
-
2 # 最後的騎兵90
崇禎接手的明朝千瘡百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崇禎繼承萬曆的遺產和抄沒魏忠賢的家財真的改變財政的匱乏?如果真的富足崇禎又何故畏手縮腳。
一、萬曆帝遺留的財富有多少?
萬曆帝前期有張居正改革,使國庫充裕,後期萬曆帝又到處斂財,派出太監收取礦稅、商稅,說萬曆是明朝最有錢的皇帝也不為過。
萬曆積累的財富,大半也用於自身揮霍,修建豪華陵墓、嫁公主、求仙問道,發動三大徵,這都是真金白銀的耗費。
明朝皇帝都有自己的私房錢——內帑,每年有約一百萬兩收入,後宮開支、賞賜、官員工資都是由其中支付,依照萬曆嗜財如命的本性,甚至都想把國庫的錢也據為己有。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財政稅收》:萬曆帝駕崩時,國庫僅有700萬兩白。萬曆留給後繼之君的只有這麼多,泰昌、天啟二帝又只會花錢,沒有進賬,到崇禎接手時幾乎沒有多餘的財富。
二、查抄魏忠賢
至於查抄魏忠賢家財,因為沒有詳細記錄,但可以參考其他權宦官被查抄的記錄。
嚴嵩,被抄家時有黃金三萬,白銀二百萬,田地二萬七千三百畝;馮保,抄家時也有百萬之巨。
由此而知,魏忠賢權勢遠超嚴嵩、馮保,透過各種手段,巧立明目收受賄賂家財只多不少。
這裡面還包括東西二廠、錦衣衛人員維護支出,抄家時再有中飽私囊,即便還剩百萬家財對崇禎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三、滿朝裝窮
崇禎為應對時局,增加賦稅,增加三餉,可以有2100萬兩收入,而實際連百分之六十都沒有,各地還會拖欠,就算收上來了各個官員也會上下其手,從中吞沒一部分,到崇禎手裡也沒多少。
崇禎被逼急了,讓官員捐款,個個哭窮,捐也是象徵性得拿點出來,改心疼的要命。
四、真的沒錢嗎?
滿朝朝文武,貪汙成風,在皇帝面前哭窮,北地裡過著奢華無度、花錢流水的生活,崇禎好面子敢誅殺魏忠賢,拿文官卻沒辦法。
李自成攻入京師,對文官嚴刑拷打,短短几天就有了七千多萬兩白銀,這還是冰山一角。
五、崇禎的錢哪去了?
皇帝富有四海,一草一木都是皇帝所有,崇禎多次拿出私房錢填補國用,文武官員世受國恩,卻不肯為國分憂。
也不怪崇禎,自萬曆帝之後明朝再無能臣,明朝國庫成了文武官員的私家樂園,使勁貪汙,崇禎又不能拿文官開刀,自然是沒錢用。
萬曆沒有多少遺留,查抄魏忠賢彌補不虧空,文官隨意貪墨,整個崇禎朝始終因為財政難題造成惡性迴圈。
-
3 # 國史春秋
崇禎與萬曆中間還隔了一個天啟皇帝呢!天啟皇帝朱由校是崇禎的哥哥,一共在位七年。即使萬曆皇帝真有遺產也輪不到崇禎繼承,再說所謂萬曆皇帝的遺產到底有沒有還是個未知數。(萬曆皇帝劇照)
萬曆皇帝確實有錢,因為他一輩子始終為撈錢而活,他還是第一位派人主動去民間收刮財富的皇帝,公主出嫁還要全國百姓隨份子。而省下就是掙下的,萬曆皇帝精通理財,為了省錢乾脆將六部官員裁減,致使朝廷中杻癱瘓。
那麼,萬曆皇帝的錢都那去了?一部分用於揮霍,一部分修建陵墓,另一部分帶進墳墓,當然打仗也用去一少部分。萬曆皇帝死之前,努爾哈赤已經成了氣候,薩爾滸一戰,十幾萬將士陣亡,明朝元氣大傷,而元氣正是用錢養出來的。(天啟皇帝劇照)
天啟皇帝朱由校繼位後,明朝用錢的地方更多,除了對付努爾哈赤、修建寧遠防線、採購戰備物質等,還要剿滅李自成的起義軍,這一切都需要用錢來支撐。最重要的是沒錢就發不了軍餉,沒有軍餉士兵都成了逃兵,這也是後來明軍佔鬥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從萬曆末到崇禎繼位,連續十多年的軍費支出,國庫幾近枯竭,因此崇禎不得不哭窮。歷史上有兩位窮皇帝,都穿過補補丁的衣服或內衣,一位是隋文帝楊堅,另一位就是崇禎皇帝。隋文帝是聽老婆的話,崇尚節儉,而崇禎是真窮。(魏忠賢劇照)
那麼魏忠賢的家產那去了?魏忠賢不是和珅,也沒錢。魏忠賢的生財之道就是截留一部分稅收,或是靠一些依附者仨瓜兩棗的灰色收入。但是他手下還有近十萬捧臭腳的徒子徒孫需要吃飯,他需要一筆寵大的開支來維持自己的虛榮,因此魏忠賢最多也就是一個入不敷出,不會有什麼餘資。
誰是明朝的有錢人?東林黨人、江南的世家大族、達官顯貴,但是他們不給崇禎用。天啟二年,廣寧被後金攻陷,正在京城述職的各地官員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都恨不得趕緊逃出京城,然後插上翅膀飛回家守業。後來崇禎皇帝為籌集軍餉開口向大臣們借錢,大臣們都裝窮,每人只拿出數十量銀子敷衍了事,而當劉宗敏的皮鞭和刑具擺在面前的時候,這幫昔日在崇禎面前“身無分文”的大臣竟然闊氣的交出八千多萬兩白銀。
崇禎為什麼沒錢?一、祖業飄零,百姓窮苦,沒有稅收;二、軍費開支甚巨,入不敷出;三、國庫空虛,捉襟見肘;四、內帑薄微,沒有創收。前三項都容易理解,重點解釋一下第四條。明朝的錢不是歸皇帝一個人所有,也就是說皇帝不可以隨意使用國庫的錢,只有內帑(俗稱皇帝的小金庫)的錢可以自由支配。
內帑的錢是怎麼來的?靠種地,皇帝也有一塊地,地裡的收成變現後充入內帑,然後供皇帝的日常生活及後宮的一切開銷使用。如果趕上風調雨順的太平盛世,皇帝的收入也相當可觀,除了日常開支,也能結餘一部分。但是明末戰亂四起,天災人禍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崇禎皇帝的地也只能荒廢了,這樣一來只能坐吃山空內帑的錢了,所以崇禎哭窮就很正常了。
-
4 # 風林火山
萬曆和魏忠賢留給崇禎的遺產?
萬曆皇帝前期國庫的確很充盈,這主要得益於張居正的改革,但是張居正死後,其為人與政策皆被批倒批臭,一條鞭法的執行大打折扣,隨即而來的萬曆三大徵空耗國庫,萬曆及後繼者都沒有有效的手段來應對危機,國庫一直處在消耗狀態,導致薩爾滸大戰為求速勝反至大敗,引發了財政上新的無底洞--遼東危局,隨著努爾哈赤不斷對明朝發動攻擊,萬曆所謂的遺產在天啟年間就已經耗光了,至崇禎年間,位於抗金第一線的遼西已欠兵餉四年,其餘各地就更不用說了,惡性迴圈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
相比之下魏忠賢還是有點錢的,可是魏忠賢的貪汙手段並不高明,中間環節太多,他為人又不拘小節,導致很多中間商在裡面賺差價,就連東林黨有時候也走魏公公的門路,多數時候雖然害苦了百姓,但很多錢並沒有到魏公公手裡,讓中間商給分了,加上魏公公文化程度有限,對軍國大事的敏感度不高,所以往往魏忠賢捅了很大的簍子,結果卻沒弄到多少錢,全便宜低下辦事的那幫孫子了。
所以崇禎登基的時候,與其問萬曆和魏忠賢留給他多少遺產,倒不如問萬曆和魏公公留給他多少孽債。
-
5 # 歷史課課代表
明朝在亡國時崇禎皇帝選擇自縊身亡,對於帝王來說,沒有什麼比亡國更加殘忍,崇禎皇帝當時也是懷著滿腔的遺憾和悲憤離開了人世,自此明朝終結了。崇禎皇帝的結局確實悽慘,而實際上他在位時日子也不太好過,崇禎皇帝一直都在哭窮。
在崇禎皇帝之前,萬曆皇帝還是留下了很多遺產的,而且崇禎皇帝還制裁了魏忠賢,並抄了他的家,魏忠賢是一代貪官,他所有的財產自然也充公了,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還一直聲稱國庫已經空了呢?首先要從崇禎皇帝時期的財政收入說起,當時明朝一年可以徵收一百萬兩的稅款,這些錢都是從百姓身上壓榨而來的,雖說數目龐大,但是朝廷上用錢的地方也是很多的,這些錢要分給將士們,宮中還有很多嬪妃要養活,哪一處都是要用錢的,在發生災荒時也需要動用國庫來賑災,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皇帝是入不敷出的,他的哭窮是比較有理由的。
萬曆皇帝在位期間大明風調雨順沒有什麼災難,所以萬曆皇帝確實比較有錢,他也留下了一些遺產,但是萬曆皇帝是一個非常奢侈的帝王,他雖然對外花錢謹慎,但是對自己非常大方,加之萬曆三大徵,雖然留下了一些遺產,但是數目並不大。在崇禎皇帝繼位之前,萬曆皇帝留下的這些遺產基本上已經被其他帝王給敗光了,所以到了崇禎皇帝這一朝所剩無幾,崇禎皇帝是無法指望著依靠這筆遺產保江山的。當時崇禎皇帝所面臨的不僅是國庫緊張的問題,還有內憂外患,這些都讓崇禎皇帝感到身心俱疲,無論是打仗還是賑災都需要調動大量的銀錢,崇禎皇帝還曾經讓官員們捐錢,可是官員們聽到了這樣的動員後也沒人響應,畢竟在大明快要滅亡時,官員們也只想著如何活命,早已不再將大明放在首位了。
魏忠賢雖然是貪官,但是據說在抄家時也只有一百萬兩銀子,這些錢後來填補了國庫,但是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這些錢根本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打幾次仗基本上就耗光了,所以崇禎皇帝的哭窮是真的窮,在朝代滅亡之際這種情況也是比較普遍的,只不過崇禎皇帝太倒黴,當了個亡國之君。
回覆列表
關於明朝的沒落滅亡的結局,對崇禎皇帝來說是可悲的,自盡而死,這種無奈和絕望是任何一種其他形式朝代沒落的君王所無法體會和理解的。一國之君,歷來都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在古代一個國家貧窮或富有取決於國庫的充盈或虧損,而國庫裡面的銀兩來自於天下百姓百官各種繳稅。除國庫外,皇帝也有屬於自己個人的小金庫。
那麼,崇禎皇帝的小金庫到底是金銀成山還是銀兩空虛呢?有一種說法是明末崇禎的存款還是非常多,而有種說法卻是崇禎皇帝“哭窮”,即小金庫已是“空庫”。在明朝面對軍事危機國家危難的時候,崇禎提出讓朝廷眾官“捐款”充盈國庫,卻受到了眾人的冷漠與無動於衷。
我們來算一算關於崇禎皇帝的“小金庫”,正常情況下,一國之君每一年透過各種百姓賦稅或徵收官員的稅收得到的收入差不多是100萬兩。而這100萬兩的支出卻要涵蓋方方面面,都城的將士需要發20多萬兩的工資,後宮佳麗三千日常奢侈生活要保障,宮裡定時不定時的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如此一來,一百萬兩再扣除各種支出,最後君王實際的純收入其實也挺少的。也就是說,如果崇禎皇帝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話,他的小金庫確實存不了多少金銀。但歷史的事實是,明朝歷代皇帝都得到萬曆帝的不少遺產。
由於萬曆帝黨政期間,沒有內憂外患,國家安定平穩,沒有戰亂,不需各種軍事開銷,這種情況下,國庫自然就有錢了。而作為一國之君,萬曆帝私自動用國庫並將一部分銀兩補充到個人的小金庫裡面,而且下令官員到全國各地直接收礦稅,減少中間環節的“運輸成本”,如此一來,他每年的純收入就破百萬了。
千萬富翁的萬曆帝對國家開支是各種“摳門節省”,但是在個人的開支上卻毫不吝嗇,皇室生活奢侈,開銷巨大,直到最後萬曆帝駕崩的時候留下的遺產價值大概有七百多萬銀兩。但是經過各代皇帝的消費,崇禎繼位的時候這筆鉅款已經所剩無幾了。
當然,後代也傳言大貪官魏忠賢死後他的家財萬貫也落入崇禎皇帝的小金庫,至於數目多少一直以來也沒有記錄,但是少說也有上百萬兩。但是明朝後期的內憂外患、軍事危機,單靠魏忠賢的這些錢也是起不了什麼作用。來時風光,走得淒涼,煤山的一聲嘆息,成為為千古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