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市教育研究員
-
2 # 樂樂丑牛
讓老師瞭解家裡的狀況,瞭解父母是否有時間、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功課,孩子在家裡的生活習慣如何,平時孩子由誰來管教,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如何。特別是要和老師建立長期和隨時性的溝通渠道,如透過微信或qq,要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積極協助老師教育孩子。
-
3 # 職業遊民W
希望教師在向父母反映問題的同時,也向父母多說一些肯定我成績的話,不要對我在學校的表現全盤否定,讓我的父母對我能報一點希望,不會太傷心。也讓我有一個奮鬥的方向。
-
4 # 桐珈語教育手記
我記得自己唸書的時候,第一位來家訪的是我的初一班主任何老師,當天她來我家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老師來家訪,可以迅速縮短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尤其是小學、初中或者高中的新生),讓老師能真實地瞭解學生在家的狀態,包括生活、學習的狀態!
所以,若老師來家訪,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老師上門之前,做好學生基本情況的瞭解,如家庭成員、父母的婚姻狀況,家庭的特殊性,如父母的職業,身體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2、老師應瞭解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如入學成績、文理科情況、性格特點、思維習慣、特長愛好等,這些都可以在學生檔案中獲取,老師只要有心,肯定能找到相關資料;
3、瞭解學生的特殊情況。
這些問題,包括身體問題、精神問題,對特殊學生應該提前做好思想和知識的準備,有的放矢地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這樣能提高家訪效率;
4、預約好時間。
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以免上門的時候家裡沒人,浪費了老師的時間和精力;
5、傾聽為主。
家訪的老師多傾聽家長和學生的需要,看看他們的實際問題,思考這個學期如何幫助學生取得大的進步;
6、家訪後做好記錄與思考,建立和整理學生個人檔案與備忘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7、做好定期回放制度,建立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機制,保證學生在上學路上遇到問題及時解決,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
5 # 吉他與詩
瞭解孩子在學校課堂,課間的行為,習慣,
在學習中有哪些不足。家長需要從哪些方面配合老師,學校工作。跟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平時多溝通,交流,一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6 # 教師老李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來過家裡進行家訪。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白老師為什麼要家訪,家訪的目的是什麼?
哪怕對老師家訪的具體目的不是特別清楚,作為家長也要大體做一個估測。下面我談談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考慮做準備。
1、基本禮節方面
學校老師來家訪就好比家中來了客人,最起碼的要求是打掃好屋子再迎客。
所以,家長一定要把家裡面收拾的乾乾淨淨,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透過和孩子一起勞動,一方面可以起到鍛鍊孩子勞動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這次勞動對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
放上幾盤新鮮的水果,洗乾淨,老師吃不吃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禮節上的需要。
把沙發上凌亂的東西收拾一下,地面拖得乾乾淨淨。把臥室裡收拾的漂漂亮亮的,尤其是孩子的臥室,讓孩子一定自己收拾,把被子疊好枕巾放到位置。
2、提前準備好幾個問題,以免老師家訪的時候回答的倉促。
第一個問題,一般老師會問孩子在家裡的具體情況。比如說孩子吃飯怎麼樣,休息怎麼樣,幾點鐘睡覺,晚上回到家做不做作業?能做到幾點鐘?
第二個問題,老師可能會問一些孩子有哪些好的行為習慣?孩子愛看什麼書?平時孩子報了哪些興趣班?週末時間怎麼安排?
第三個問題老師可能會問一問大人們的情況。比如說父母的工作忙不忙?平時父母雙方有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陪伴的時間有多少?家裡老人是不是帶孩子?
3、當然老師家訪,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幫助孩子提高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主要目的。
老師們可能還會問一些孩子在學校裡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家長對於學校的建設有哪些良好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現在實行的課後輔導,家長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包括老師們上課的情況,孩子聽不聽得懂,還有哪些其它方面的需求等等。
其實家訪就是老師和家長聊聊家常,透過家訪建立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密切聯絡。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全面的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面貌,為搞好家校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是我為您提供的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
7 # 語文思維
我本是老師,我換個角色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更有針對性,更具有現實意義。
如果老師到我家家訪,我希望老師能做以下這些:
能告訴我孩子學習過程情況,知識掌握的具體情況。平時孩子報喜不報憂,孩子的課程當家長的也弄不懂,只是大型考試才知道孩子的成績。如果孩子考差了,還不敢問。平時想打電話問問這些,又怕打擾老師,給老師添麻煩。還特別想老師講講我的孩子學習中的故事,驕傲的、丟醜的都可以。
能告訴我孩子人際交往的情況。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合作的社會,一個人能夠與周圍人和諧相處,遇事能主動求助人,見別人有難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是多麼好哇!我多想自己的孩子是這樣!但是,事實上他是怎樣的呢?我多希望老師多告訴我一些我的孩子與同學的關係情況,和參加各種活動的情況,對班集體關心的情況。
能聽我介紹孩子的成長經歷,以及現在在家裡的表現情況。我多希望老師能聽進去我介紹的孩子的情況,並在學校教育中多些有針對性的關注,能給予我孩子更多積極的暗示或者鼓勵,給予我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
能聽聽我對教育、對學校的意見,並且能反應給學校、反應給上級。現在孩子學習負擔重,能不能稍微少一點啊?現在孩子好多知識在課堂上都消化不了,能不能課堂容量小一點啊?這樣,我們也少讓孩子上補習班。如果我的孩子是優生,我會說:老師能不能給我的孩子多佈置點學習任務?如果我的孩子是差生,我會跟老師說,老師能不能多關注一下像我孩子一樣的差生?
能給予家庭教育的建議和指導。我與很多家長都不是搞教育的,我們對教育一竅不通,我只知道叫孩子努力學習。考得好,我會表揚他;考得不好,我會著急,一著急就會一頓的吼罵,甚至動手,搞得親子關係緊張,教育的力量用不到刀刃上。希望老師能給我一些專業的、可操作的建議。
我的觀點小結:我希望老師來家訪,會成為我孩子成長的新起點,會讓孩子成長的方向更明確,成長的動力更充足。
-
8 # 王老師談語文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資深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初中學生的家長,我可以同時站在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來比較客觀中肯地回答此問題。
一、希望家訪不是“例行公事”
我希望老師是有準備而來的,而不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家訪任務,走走過場,流於形式。
目前很多學校開展了“課內比較學,課外訪萬家”“千名教師訪萬家”的系列活動,學校為了響應教育局的號召,每個學期都安排老師定期去家訪,並且達到一定的人次。
現在由於手機、電腦網路比較發達,加上每個班都建有一些班級群,老師和家長互存電話,互加微信好友,所以平時家長和老師聯絡的途徑是比較便捷暢通的,隨時保持著互動交流。因而現在一般老師到學生家裡造訪,這種必然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如果老師確實要到學生家裡去登門拜訪,那就說明這個孩子可能在學習或者遵守紀律,或者其他方面已經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透過電話或簡訊息已經難以有效解決,所以必須要到學生的家裡來。
但是我不希望老師是為了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到家裡走個來回,見面就拍照留痕跡,匆匆地來,急急地去。而是有著明確的目標,詳細的規劃,提前做足功課,即有備而來。
二、希望家訪不是“上門告狀”
目前老師到學生家裡訪問,基本上都是學生出了一些問題,老師和家長之問,無法進行聯絡,或者溝通不暢,必須要到家裡去,當著父母的面來解決教育中的問題。
學生在學校裡存在的問題或者犯的錯誤,形式很多,比如學習不用功、經常遲到,上課不認真聽講,課間瘋狂打鬧,損壞公物,還有和其他同學矛盾衝突等等。
如果對於這些差生或者問題學生、留守兒童甚至“熊孩子”,在學校老師已經對其進行過反覆的批評教育,然後又到家裡當著父母的面再次對其進行告狀,申訴他的過錯、毛病,可能會激發學生對教師的反感和對抗情緒,也會讓家長感到很沒有顏面。
對於出現問題的學生,教師在家訪的時候不應該本著去告狀,讓家長髮脾氣,對孩子嚴厲訓斥,甚至打罵他們,而是應該本著和父母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交談,共同想辦法來解決孩子的一些問題,讓他變得更好一些。同時也讓學生看到,老師的對他的關心和誠懇的態度,為了自己而耽誤寶貴的時間,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和家長進行交流,共同來教育、幫助自己。如此以來,學生可能會領情並心存感恩,家長也會從心底裡對老師充滿敬意,並受到觸動,發自心底地配合老師的教育,確實履行自己當父母的職責。
這樣家訪的作用就出來了,也絕對不是老師打一個電話,或者在群裡發一個資訊這種簡單形式所能替代的。
三、希望家訪不是“一言堂”
我希望,老師在家訪的過程中,能夠清楚地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尤其是學生存在的問題,並能促膝談心,坦誠溝通。而不是來給家長上政治課,讓家長和學生當聽眾,卻不給家長一個發言傾訴和辯解的機會。
只有傾聽 ,老師才可能更深入地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父母的情況,學生在家的表現,從而找到學生習慣、性格、心理、學習成績的成因,找到某些問題的根源,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多一些理解和寬容,並採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也將減少老師對學生的一些誤判。
這樣的家訪才是接地氣的,真正架起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橋樑,把家訪做到了家長的心坎上。
回覆列表
教師家訪!
從我個人來看,只記得小時候老師來過家裡!初中以後,從來沒有老師來家訪過!
小時候學習非常好,老師也很喜歡!當然,小時候學習好不代表以後學習好!那時,小夥伴們都比較貪玩,而我比較安靜一點,只要自己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也就自然上來到前面。記得,老師家訪就是為了讓我的父母想方設法把我送到縣級初中,告誡我們千萬不要去鄉初中,否則可能真的不會學出什麼成績來!
到了今天過去了二十多年,結果充分驗證了小學班任的建議是很不錯的!至少我透過父母的支援,學校的培育,老師的關心,自己的努力,跳出了農門!實現了自己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