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羅馬帝國450

    我最愛《龍貓》,不知道別人為什麼喜歡,我只覺得宮崎駿大師的動漫可以我心靜平和,彷彿能找回童年最真的最純的那種樂趣,每個動漫角色得設定都那麼真實,那麼親切,鄉村寧靜平和的生活、村民的樸實良善、主人公純真的笑。彷彿告訴我,不管社會多麼險惡,世界的一角總會給你留著最純真的淨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啦

  • 2 # 動漫線上集中營

    因為他不僅僅為日本的動漫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推進了整個世界的動漫程序,他的動漫是屬於老人和孩子還有青少年都可以看的,每一部動漫都意義深刻給人一種很純潔很清新唯美的感覺,要知道日本本來就被稱為動漫的天堂在這裡幾乎十個人裡面就會有一兩個漫畫家或者動漫師,所以要想脫穎而出真的很難。

    但是宮崎駿做到了他不僅僅做到了還讓整個世界知道了他的名字,在他的動漫裡我看到了專屬於孩子的那種簡單快樂,宮崎駿的動畫一直經久不衰,時隔多年去看依舊不落伍,最為經典的是所有畫作都是超級精細的。他有著很多的作品像《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幽靈之城》等等,他的作品每一部都是特別的經典拿出來都是可以當做教科書的,你可以去看一下他的任意一部作品我相信你最後還會去一部部把他的作品都看完,並且還會喜歡上這種型別的動漫電影。

    並不是稍微有點成就就可以被稱為大師的,作為大師你要從各個方面無論是人品還是作品亦或者是對於這個行業的貢獻還有精神都是要考慮的,而宮崎駿就達到了這些要求他對動漫的熱愛真的是陷入骨髓的,他並不只是把動漫當做了一職業而是當做了自己的生命。雖然現在宮崎駿已經不再出動漫了,但我真的還是很期待他能夠再為動漫界留下一部無法讓人忘記的動漫。

    一個漫畫家被稱為大師,一是在自己終身熱愛的領域裡面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二是傳遞了非常正確的價值觀並且為之努力。《千與千尋》則教會了人應該時刻的保持善良的內心,要勤勞並且勇敢,不要畏懼前方的困難,要時刻的記住自己是誰,不要被外物所迷惑。

    宮崎駿現實一直在呼籲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並且譴責了日本當局想要抹掉歷史的做法,呼籲政府應該向華人道歉。

  • 3 # 漫殤

    宮崎駿老爺子為什麼會被稱為動畫界最偉大的動畫大師,不僅僅是因為其為動畫界做出的貢獻,更加的是因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共鳴。

    《千與千尋》一位神隱少女拯救父母的動畫。但這部動畫為什麼吸引了那麼多人,千與千尋美妙的畫風,豐滿的人物形象,還有最最關鍵的是隱藏在動畫電影中的種種寓意。小時候吸引我們的是他的動畫好看,長大後吸引我們的是其中的大道理。白龍的無私與愛、千尋的成長與堅強、無面男的孤獨與憤怒、湯婆婆的壓榨與溫柔。

    《風之谷》1000年後的人類居住在以菌類為森林的腐海中,女主娜烏西卡則是一濱海國家裡的一個公主。為何人類文明會消失殆盡,人類的愚蠢與貪婪造就了火之七日這場戰爭,環境被破壞,以至於不能生存。腐海並沒有在殺害人類,他只是在淨化人類造下的罪。人類抓來王蟲幼崽誘導王蟲群去風之谷只是為了消滅其中計程車兵,但這傷害了誰,是娜烏西卡。滿目瘡痍的娜烏西卡感動了小王蟲,並且也感動了王蟲群,暴走的王蟲們平靜了下來,救治了死亡的娜烏西卡。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那段音樂,只有啦啦啦的歌詞卻譜寫出了一首絕美的歌曲。

    《螢火蟲之墓》這是我到現在為止都不敢在看多一次的電影。我對其只有一個評價,真實,太真實了,真實的有點殘酷。清太的父親是二戰時期日軍海軍的一個艦長,但是死了。他的母親也因為燃燒彈的緣故全身大面積燒傷逝世了。剩下清太跟他妹妹投奔到了親戚家,但是被嫌棄走了,他們兩個不斷的尋求生存,最終妹妹病死,清太走下山去,在城市的街道上落魄死去。用高畑勳的話說“這是兩個孩子走向死亡的故事,其他什麼也沒有”。看這個的時候我沒哭,因為我被驚到了,這是真正的死亡過程,這是死亡。我不敢看,是因為我害怕面對死亡。

    《哈爾移動的城堡》戰爭無情,人有情。戰爭中譜寫的一首愛戀之歌。被詛咒的蘇菲,與惡魔簽下契約的哈爾,相遇了,卻在戰爭中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好美,真的好美。

    兩部與環境關聯,兩部與戰爭關聯。宮崎駿老爺子的動畫再帶給我們美妙的同時也在告誡我們,他每一部電影都蘊含著大道理。這就是為什麼他會被稱為動畫界最偉大的動畫大師。

  • 4 # 檸檬17Clannad

    講宮崎老師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大眾對“大師”是如何定義的。在大多數華人心中,曹雪芹和魯迅先生應該可以算是中國的文學大師。那麼,這兩個人有什麼共同點?

    第一是他們的文學境界;第二是他們作品的影響力;第三是他們的態度。那麼宮崎老師又是否擁有這三個因素的?

    動畫和文學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人藉助外物來表現自我的形式。但區別在於人們的偏好。有人喜歡直接的表達,有些人喜歡委婉的表達。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對歷史稍微有點影響的人,應該對這個年份特別敏感,世界第二次大戰在1937—1945年,美國對日本發射核彈之後,1939年亞洲的二戰以日本為領導國全面展開。

    都說時勢造英雄,時勢也見境界。在日本陷入戰爭的困境時期,宮崎駿的父親宮崎勝次借老婆孩子為自己打庇護,同時又發展著家族質量不行的飛機尾翼。憑著戰爭財,宮崎一家的日子過得是無憂無慮。國民的命運,國家的災難似乎完全影響不到宮崎一家,罪惡和可恥感的種子在小小的宮崎駿心中默默埋下了,這也完全可以解釋他後期的左翼傾向,反戰心理。

    宮崎的人生是先踏入了漫畫,才步入了動畫師,再走進了動畫。因為母親多病,父親執迷不悟與自己相背而馳,宮崎駿小時候特別喜歡窩在室內畫畫。

    就這樣,一直到他長大,碰到了日本第一部長篇男女情愛古裝動畫《白蛇傳》,後來他接受採訪,也坦言這部動畫是他人生的啟蒙篇,讓他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直接讓他的人生軌跡換位了。他說: 我本來想成為漫畫家,刻畫世間流行的荒誕故事,可我看了這部電影,我才認識到自己的愚蠢。其實我最嚮往的是低俗愛情劇的世界——它俗套但它純粹。

    所以即使後來跟自己最敬愛的漫畫家手冢合作了,宮崎駿依舊保持著自己對動畫的態度,他想創造一個“宮崎式”的童話世界,他想打破手冢黑暗故事中的“無常觀”。

    《風之谷》就來了,打破以往青漫的收視率,竄入了日漫的排行榜前20,時代的風向變了。在紛擾的時代裡,人們還是更願意期望美好。宮崎駿只是讀懂了,時代對戰爭的態度,人們對美好的渴望。

    我曾經在知乎看到一篇很優質的文章,裡面提到了無戰爭無宮崎,有人覺得誇張了,因為宮崎駿的才華能力就擺在那裡!

    如果有細看過宮崎老師的作品,你會發現戰爭的蹤影無處不在,以及《天空之城》中借女主角希達之口——提到了人類之根是土地。藝術源於生活,和平時代裡的“反戰意識”少了“真情實感”的硬性!

    宮崎駿的作品一直強調了萬物有靈論,同樣的,以浪漫的色彩去描繪一個科幻式的世界,將先進的文明當做魔法,選擇讓主角去適應不是為他們所創造的世界,這是宮崎駿對自然的態度。

    這是境界!

    在日本經濟百廢待興,幻想著“打造東方迪士尼”的東映公司贏來了宮崎駿。“宮崎駿”這一品牌崛起於日本泡沫經濟崩潰時期——《紅豬》就提到了人如何活下去現實問題。

    宮崎駿的動畫背景大多都輻射到了日本侵華戰爭,但在他的作品中,不是沒有痛覺的模型操作,而是展現了他“浪漫主義”的一面,對生命存在形式的探索,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戰爭的態度。

    他的生態觀,政治觀,宗教觀都是由特立獨行的思想組成,而這是他滲入內心,找到了屬於自己看世界的角度,並透過動畫形式給大眾展現了一個別於現實的夢幻世界。

    漫畫《風之谷》確實為宮崎駿圈了不少粉,但《魔女宅急便》才使得他在票房上一枝獨秀,並獲得了極高的社會地位。

    不比同期的動畫作品,宮崎駿的電影受眾是全日本。像《龍貓》是站在小孩的角度出發,但他並不把小孩排出這個新世界,尊重各類群體,是宮崎駿作品獲得共鳴的重要因素。

    宮崎駿的成功必須提到他的“伯樂”——德間康快,德間社長本身對動畫電影並不感冒,更何況將《風之谷》這部知名度不算高的作品改編成電影的策劃遭到動畫製作公司的強烈反對。後來是因為德間社長破例為這部作品爭取到了4億日元製作費和10個月的製作時間,《風之谷》才誕生了。

    《風之谷》的成功也引來了另一大事,就是吉卜力工作室誕生。經營動畫工作室的出版社是史無前例,但對於宮崎駿的要求,德間社長還是拍板過了。

    吉卜力工作室的成立當然有德間社長識千里馬的功勞,但無疑也證明了宮崎式的招牌正式推出了。

    這是市場影響力!

    藝術家連同它本身的產品都不是孤獨的。

    宮崎駿雖然能夠做出好的作品,但那個時候市場不景氣,動畫製作工作人員的流動又十分大。工資低工作量大,很多人即使心有餘卻力不足,還是選擇了離開。後來,為了穩定人心和考慮到作品的質量保障,吉卜力工作室選擇了正式簽訂合同,確定人員,這也是宮崎駿對合作夥伴的態度。

    看過《千與千尋》的小夥伴,應該對裡面的建築構架印象深刻,典型的日式建築。高畑老師曾經說過:保證一部作品的質量,要保證它的真實性。

    故事可以虛構,情感可以虛構,時空可以創造,但背景還是原滋原味。為了作品的親切和真實感,在充分調查現實的基礎上,動畫才開工。

    沒有堅定的意志,在動畫製作這條道路很快就會被淘汰。沒有資質的人執導動畫電影,也會辜負眾多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但資質不是與生俱來的!紀錄片《不了神話 宮崎駿》提到了宮崎駿的一部作品《毛毛蟲波羅》。這部作品因為經費還有其他因素,也只在京都博物館上映,所以我們也只能無緣。

    隨著科技的進步,動畫製作水平越來越精湛了,cg製作成為一個不可避免與時俱進的工具。如果機器可以完成的工作,還需要人嗎?可如果機器缺乏了細膩,人要旁觀嗎?至少宮崎駿旁觀不了,他坐不住,面對他摯愛的東西,他還是上手了。

    78歲的宮崎駿多次在息隱的界限徘徊,正如他所說的——我想描繪眼睛看不到的,讓更多人看到這世界多美好。做什麼都想親力親為,是因為不想辜負動畫電影,更不想辜負觀眾。既然要做了,哪怕修改無數次,也要做徹底。

    知曉自己時日無多,堅持手繪的他最終還是嘗試了新科技,這對年輕人無疑都是一種挑戰,更何況是高齡老人。由於長期的手繪,宮崎駿有嚴重的腰傷,但在動畫面前,他只是忍忍就過。

    這是態度!

    宮崎駿為什麼能成為日本最偉大的動畫大師之一?

    無疑是——

    境界,也可以理解為能力,前期高投入的付出和學習,後期慢性的輸出;影響力,無論是《龍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都拿下空前絕後的戰績;態度,凡事如果可以親力親為,宮崎駿絕對不會推脫。作者對作品的態度,完全可以作為衡量電影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個有能力有功底的人把一生給了他最熱愛的東西,他還能不優秀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可口可樂賣的那麼好,還要繼續做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