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明禮
-
2 # 香茗史館
東漢、唐朝和明朝可以說是宦官干政最為嚴重的朝代,其中尤以唐朝最為嚴重,唐末時期的宦官甚至可以隨意廢立、殺害皇帝。唐朝宦官的崛起,主要源於他們掌握了軍權,在藩鎮割據的特殊形式之下,他們不僅擺脫了皇權制約,權力甚至已經凌駕於皇權之上,皇帝實際已經淪為了他們掌中的傀儡。
從受寵干政到掌握軍權,唐朝宦官早已擺脫皇權制約唐朝宦官崛起源於安史之亂,不過此時的宦官還受到一定程度的皇權制約,直到“奉天之難”後宦官掌握軍權,幾乎已經徹底擺脫了皇權的制約。
安史之亂時,太子李亨在馬嵬驛兵變後北上靈武稱帝,魚朝恩等太監因為一直隨侍李亨身邊,因而深受其寵信。安史之亂期間,魚朝恩憑藉唐肅宗的寵信,開始頻頻插手軍政,並多次擔任監軍隨軍出征,甚至被加封為鄭國公。魚朝恩被殺之後,唐肅宗又開始重用李輔國和程元振等操縱軍政大權,使得宦官勢力日益高漲。
直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鎮士兵發生兵變,並隨即攻陷長安,唐德宗被迫倉皇出逃奉天,卻被叛軍包圍長達一個多月。在這次兵變中,因宦官竇文場、霍仙鳴護駕有功,而各地將領和官員則反覆無常,導致事後李適開始為人宦官擔任禁軍統率,並由此成為定製,宦官由此開始掌握軍權。
安史之亂後的宦官雖然已經開始崛起,但當時的他們不僅有大臣分權,而且權力主要源自於皇帝的寵信,這使得他們必須牢牢依附於皇權。而掌握軍權之後的宦官們,實際上已經開始擺脫皇權的束縛,成為了較為獨立的一支勢力。
藩鎮割據局面的加劇,掌握軍權的宦官已經凌駕於皇權之上唐朝藩鎮的出現,本是唐朝邊地戰略防禦的需要,然而為了保證邊地軍隊的作戰,唐玄宗李隆基採取了一些錯誤的政策,使得各地節度使透過軍屯制度開始逐步掌握財政大權,又透過兼領採訪史、處置史逐步掌握行政權,從而使得邊鎮開始逐步坐大。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由於中央朝廷權力的喪失,以及部分將領的離心離德和叛軍將領的投降,導致朝廷再度冊封了一批節度使,例如典型的“河北三鎮”。此外,由於擔心邊地藩鎮做大內外不夠均衡,朝廷又開始在中原腹地設立藩鎮,意圖形成內外牽制的均勢。此舉雖然一定程度上使得各藩鎮之間形成了相互牽制的局面,但卻為最終的藩鎮滿天下的局面埋下了禍根。
隨著藩鎮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中央朝廷直接控制的力量則相對的越來越小,進而使得中央朝廷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對藩鎮進行制約,反而形成了藩鎮與中央相對立的局面。隨著中央朝廷的持續衰弱,藩鎮坐大的局面已經不可逆轉。
中央朝廷實力本就孱弱,其他掌控兵權的大臣又野心勃勃,到後期禁軍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皇權的最終保障,但這股勢力卻偏偏掌握在了宦官手中。握有中央朝廷安危的宦官,豈能不權勢滔天?
由於以上兩點原因,唐朝宦官專權的方式實際上極為直接,他們不僅可以直接越過皇權插手朝政,甚至隨意廢立廢殺皇帝。
-
3 # 道聞四海
唐朝中後期宦官專權,皇帝的廢立和生殺都由宦官掌握,共有9位皇帝由宦官擁立登基,6位皇帝由宦官直接或間接殺害。黃巢起義後朱溫的藩鎮勢力崛起,掌握皇權誅殺大臣和宦官,宦官自此退出唐朝的權利舞臺。
下面總結一下唐中後期的歷代皇帝和宦官的關係,就能看出來宦官在唐中後期的為所欲為。
唐朝第八位皇帝---唐肅李亨。
肅宗開始信用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等操縱軍政大權,宦官勢力日益囂張。肅宗同時又寵信皇后張良娣,縱容她干預政事。張皇后和李輔國起初連成一片,結為一黨。後來,張皇后恨李輔國專權,欲謀立越王李係為嗣君,張皇后、李系與李輔國、程元振開始對立。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殺張後等,擁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肅宗憂驚而死。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由宦官擁立稱帝。
李豫是唐肅宗長子。由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擁立稱帝。所以唐代宗對宦官很是優寵,特別是派往各地出使的宦官,任由其公開索賄、大肆搜刮。
死因:病逝於長安宮中的紫宸內殿。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適。
唐德宗在遭遇“涇師之變”出逃避難的過程中,身邊最可以依靠的,竟然是自己在東宮時的內侍宦官竇文場和霍仙鳴及其所率的百餘名宦官,由此逐漸開始信任宦官。此後,德宗開始將統領禁軍、神策軍的事宜交付宦官竇文場和霍仙鳴等人。795年5月,德宗還將宦官任各地藩鎮監軍的辦法固定下來,專門為擔任監軍使的宦官置印,不僅提高了監軍的地位,也使之制度化。史學家往往把宦官專權稱為唐晚期政治腐敗和黑暗的表現之一,這一狀況的最終形成,與德宗對宦官態度的改變有直接的關係。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順宗李誦。
死因:病逝於會寧殿。
順宗做太子的時間長達26年,唐朝中位居儲君時間最長,但在位時間還不足200天就被宦官逼迫退位。
死因:被宦官逼迫退位後病死,終年46歲。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憲宗李純。由宦官擁立稱帝。
唐憲宗在消除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時候竟任命心腹宦官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將軍、兼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和招討處置使等要職,作為統帥帶兵出征,使宦官勢力增大。819年信仙好佛的憲宗開始服用長生藥,性情變得暴躁易怒,經常斥責或誅殺左右宦官,導致宦官集團產生謀殺之心。
死因:被宦官王守澄,陳志宏等潛入寢宮謀殺。享年43歲。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李恆。由宦官擁立稱帝。
唐穆宗26歲時由宦官集團擁立即位,年輕的穆宗沒有勵精圖治,卻整天和宦官們在後宮縱情享樂,致使國力更加衰弱。穆宗在一次與宦官打馬球之時,突然中風,然後就臥病在床一命嗚呼了。
死因:病逝又傳被宦官所害。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
唐敬宗即位後,奢侈荒淫。沉迷蹴踘(馬球),喜歡半夜在宮中捉狐狸(打夜狐)。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結權臣李逢吉,排斥異己,敗壞綱紀。導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動攻入宮廷的事件。後為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年僅18歲。
死因:為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由宦官擁立稱帝。
唐文宗是穆宗次子、敬宗二弟,並不是既定的繼承人選。是由宦官王守澄、梁守謙擁立稱帝,改年號為“大和”。835年“甘露之變”後文宗就被宦官軟禁,國家政事由宦官集團專權,朝中宰相只是行文書之職而已。宦官氣勢凌人,威脅天子,藐視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帶著無限的惆悵病死於長安宮中的太和殿。
死因:被宦官軟禁,抑鬱得病而死。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由宦官擁立稱帝。
唐武宗是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異母弟。文宗病重時,宦官仇士良、魚弘志,他們假傳聖旨,將文宗的五弟潁王瀍立為皇太弟,從十六宅迎入宮中。文宗駕崩之後,潁王柩前即位,這就是唐武宗。
死因:病逝。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由宦官擁立稱帝。
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為宦官馬元贄等所立。宣宗本人是被宦官所救,又是被宦官所擁立,所以他只能在一些較小的範圍之內對宦官勢力做一些儘可能的約束。不過由於宣宗處置得當,大中年間宦官勢力沒有過於膨脹,也沒有對國家造成較大的危害。
死因:病逝。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被宦官迎立為帝。
宦官左神策護軍中尉王宗實、副使丌元實在宣宗病重時矯詔立李漼為皇太子。癸巳,宣宗病死後,被宦官迎立為帝,是為唐懿宗,改元“鹹通”。在位14年,終年41歲。
死因:病逝。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由宦官擁立稱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儼,懿宗病重彌留之際,他在宦官的支援下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李儇。僖宗即位時還是個幼弱的孩子,自然缺乏必要的理政能力,政事處置全部聽由宦官之口。僖宗在位期間最信任的宦官是田令孜。僖宗自幼就由田令孜照顧起居,感情上很是有些倚賴,並稱呼田令孜為“阿父”,即位後便任命他做了神策軍中尉。這樣,僖宗朝的重大決策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了。
死因:病逝。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曄。宦官恭請立昭宗即位。
唐昭宗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唐昭宗一直受制於宦官、李茂貞與朱溫。天祐元年(904),為朱溫所弒,時年三十八,諡號聖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葬於和陵。
死因:被藩鎮勢力朱溫所殺。
唐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朱溫所立。他是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即位時,不過是藩鎮手中的一個傀儡皇帝。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實際權力的梁王朱溫(朱全忠)見廢帝滅唐時機已到,便先將唐朝朝臣全部殺光(見白馬驛之禍),接著在天祐四年(907年)又逼李柷禪位,降為濟陰王,自己做了皇帝,改名朱晃,是為後梁太祖,建國號“大梁”。
死因:被藩鎮勢力朱溫所殺。
回覆列表
總體上來說,的確可以為所欲為。
唐朝中後期的皇帝,從唐順宗李誦開始,一直到唐哀帝,都是非常可憐的,基本如同傀儡,隨便任宦官撥弄。
下圖是唐朝中後期的11個皇帝(箭頭表示繼位順序,?號表示疑為宦官毒死,X表示被宦官害死),只有1個是病死的,其餘的10個人裡,明確記載被宦官殺的有1個,疑似宦官害死的有4個(官方記載暴卒,暴疾),唐穆宗則是和宦官打馬球中風死的,剩下4個皇帝,兩個是吃丹藥中毒死的,兩個被朱溫派人殺了。
而這些皇帝是怎麼上臺的呢?基本上都是宦官擁立的!!!
從唐順宗李誦說起。
李誦是正常繼位的,但是他繼位之後就中風,話都說不清(這是啥皇帝),才幹了幾個月的皇帝,就被宦官逼著內禪,又過了幾個月他就over了,官方說法是病死,但是又被逼著下臺,死的又這麼快,被宦官害死的可能性更大。
唐憲宗李純,靠著宦官上位,於是重用宦官,但是晚年他常吃丹藥,責打宦官,暴死。他疑似被宦官毒死。
唐穆宗被宦官擁立,在某次和宦官打馬球的時候中風死。(宦官有毒啊,和他們打個球都能死~~~~~)
唐敬宗李湛,正常繼位,宦官殺死。
唐文宗李昂,被宦官和朝臣兵變擁立,死前遺詔都被宦官改了,他無可奈何當晚就死了。(疑似被害死)
唐武宗李炎,宦官擁立,服丹藥中毒死。
唐宣宗李忱,宦官擁立,服丹藥中毒死。
唐懿宗李漼,宦官擁立,病死。
唐僖宗李儇,宦官擁立,暴死。(疑似宦官害死)
唐昭宗李曄,宦官擁立,朱溫殺。
唐景宗李柷,朱溫立,朱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