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墨濃香

    增強父母養育的“能力”是關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如果沒有養育的“能力”,僅僅掌握一些養育的“知識”,而所謂的“知識”,常常只是一些育兒竅門的堆砌,既難以實施,又易於遺忘。而父母常常因家庭和工作的焦慮而迷失方向。

    我的外甥今年剛5歲,從幼兒園拿回來兩個變形玩具,但他沒有告訴爸爸媽媽。媽媽很奇怪,家裡的玩具一向都是她買的,心裡有數。問他是哪裡來的,他說是自己的。媽媽說不對,他想想說從幼兒園拿的。媽媽很恐慌地對我說:洋洋偷東西說慌怎麼辦?我問他,拿之前有問過老師嗎?老師同意了嗎?他說有。媽媽否認。我說:“如果喜歡學校的玩具,可以跟老師講,問問老師能不能拿回家玩,第二天再拿回學校。老師同意才能拿走。現在沒有經過老師同意就拿走學校的玩具,這是不對的,明天一定要帶給幼兒園老師。”學齡前孩子的心裡並沒有“說慌”和“偷”的概念,他只是很喜歡而已,他把自己想要的物品想象成自己的。特定年齡段的孩子說謊其實很正常,他們常常把自己的想象跟現實混淆,有時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內容當作真實的。就如從幼兒園小朋友經常拿玩具回家。做媽媽的很恐慌,怕孩子變壞,因為不瞭解孩子處於這個階段的認知思維方式。如果大人因為害怕孩子變壞而責罵或打,都可能會強化“說慌”或“偷”的概念。《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書中指出,不瞭解孩子的性情和成長過程,父母就不能更好地教導孩子。如果父母因為對孩子的秉性不瞭解,對特定時期孩子的某些特徵不清楚,父母的言行將表達出不信任,對孩子可能會是一次嚴重的傷害。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是美國三位教育專家賽西·高夫,戴維·托馬斯,梅麗莎·切瓦特桑透過十堂心靈成長課,希望父母檢查並反思自己養育孩子的思維方式,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只有透過不斷學習,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教育孩子是出於愛還是害怕?一,梅麗莎說,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我們害怕孩子偏食吃不飽,害怕孩子營養不良,害怕影響孩子智力和健康發育,於是孩子不吃飯,就追著喂,看著電視喂,一邊玩著一邊喂,即使是哭泣的時候也趁著張大嘴順勢喂一口。我們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期的身高體重到開始走路說話,都要與別人家的孩子比,害怕自己孩子不如別人長得高,長得胖,走路比別人晚,說話也不清楚。害怕孩子讓我們丟臉,家裡來了小朋友,想讓3歲的寶寶分享玩具給客人玩,孩子不願意,覺得自己面子受損,自己的孩子沒教育好。現在流行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孩子寫作業都成了一件高危工作,害怕孩子不好好學習,成績不好,考不上重點高中,考不上大學。如果父母出於害怕而教育子女,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從家長身上學不到多少好的東西,家長也起不到示範作用。《在養兒育女中長大》一書的作者丹.阿蘭德說:“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高貴,最令人欣然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與之相比。養兒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滿激情,有些父母可以將美好的人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可以表現得像個十惡不赦的魔鬼。”有了孩子之後,作為父母,特別是媽媽都是心甘情願的奉獻自己,但有些時候會發現自己真的很恐怖。到底該怎麼辦呢?梅麗莎說:我們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

    做個主動型的家長,父母主動透過學習增強養育能力。

    做一名學生,父母要向孩子學習:就得首先做自己的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性格(比如MBTI其中一個型別維度:內向和外向。內向的人相當自給自足,一般先想再做,喜歡深度勝過廣度,說話之前,需要不受干擾地在腦海中學習。聽的多,說的少,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等),看看在為人父母方面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內向的媽媽不願意交際,宅,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格偏害羞,媽媽經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孩子可能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更多的哭鬧等),瞭解孩子們的看法等;

    然後動手去研究孩子,瞭解他們的性情和成長過程:比如內向的孩子一般都需要一段安靜獨處的時間來充實能量,過多的人來人往和忙碌的活動對內向的孩子來說是過度刺激。有時候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像不活潑,不喜歡社交,仔細觀察下孩子的性格特徵就會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世界相處的獨特模式。根據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2-7歲屬於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的一個特點是非常的自我中心,也就是他們還不會從他人的角度看事物。由“自我中心”這一概念可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兒童有時會顯得“自私“或給人搗亂。比如孩子站在電視機前,擋住了你的視線,其實是他以為你看到的和他看到的一樣。如果你讓他挪一下,他也許會動一下,但他還是以自己能看的更好為目的。這不能算作我們平常說的”自私“,孩子只是意識不到你的視野和他的視野不同。兒童之間經常會因為一些“瑣事”而發生衝突,甚至還會出現相互撕打的情況,而父母卻常常過度介入。這一階段的兒童回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時有時是(並非總 是)準確的。有可能對完全錯誤的事件進行潤色,也是幼兒脆弱,易感,不準確記憶的一個特點。幼兒可能相當錯誤地回憶了事件,但是卻很確信地聲稱發生了並未真正發生過的事件,並忘掉真正發生過的事件。而且兒童的記憶很容易受到成人提問中的暗示影響,這一點在學前兒童身上特別明顯,他們比成人或學齡兒童更易受到暗示的影響。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將人的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其主要的發展任務,如青春期(12-18歲)最重要的發展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青春期的主要危機是“自我認同感”與“角色混亂”的衝突。青春期階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以前只是對遊樂場感興趣,遇到的問題也很簡單,現在,突然要應付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了,這種跨越造成的混亂使青少年感到煩惱甚至痛苦。年輕人開始提出這樣一個重要問題:“我是誰?”如果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成功的,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就形成了,他們對個人價值和宗教問題能獨立做出決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樣的人,接受並欣賞自己。但是,很遺憾,有許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感,相反,他們出現了角色混亂。判逆是這一時期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因為青春期的特殊性導致父母會發現跟孩子說話都愛理不理,甚至說東就去西,不斷的發生衝突。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乖孩子”,他們在青春期缺乏對自我的探索,往往遵循父母或他人的安排,變成他人期望變成的樣子。家長有時還很驕傲,覺得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實際上是不好的,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同一性早閉”。同一性早閉的孩子難以完成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任務,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家長如果瞭解為什麼某些事件必定會在孩子生活的某個階段發生,順應孩子生理上,認知和情感上的成熟期,將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完成每個成長階段的任務。

    只有瞭解每個孩子的不同,及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對孩子有充分的認識,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做父母的有心理準備,才可能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害怕,不恐慌。

    發脾氣是因為孩子做錯了還是自己本來就比較心煩?父母可以問問自己,發脾氣的時候到底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還是因為自己本來就比較心煩,因為我們常常會混淆這兩種情緒。“一點小毛病就請假,你看看你的成績,150分你考五六十分,你到底怎麼想的?腦子鏽逗了?老師都跟我反映了,讓我很丟臉”父母這麼想: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代表了我是什麼樣的人,孩子的失敗,意味著我的失敗,孩子成績不好,我會很沒有面子、很丟人。一感覺到丟臉,家長的火就上來了。家長髮脾氣是因為自己的正面形象有可能倒塌,而不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家長這種意圖得到他人肯定的渴望,將自己的沮喪和困擾轉嫁到孩子身上,將可能導致孩子學不會成長和承擔責任。現代家長都焦慮,焦慮可以說是整個社會普遍存在的情緒,有一篇文章《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成功引發了一大波人的焦慮情緒。《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是引發了家長的普遍焦慮。焦慮的本質就是一種輕微的恐懼,它比恐懼的程度弱。它來自於對恐懼的想象。因為是想象,所以無從逃避,所以是一種持續的恐懼,從而內化為焦慮。焦慮情緒出現時伴隨的思維內容往往是一種廣泛或針對性的持續不斷,毫無意義地擔憂,總是擔心孩子不如別人、自己不如別人的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擔心、著急、焦慮,對自己的現狀焦慮,最終會因為一些小事引發對孩子發脾氣。《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書中寫道,我們真正長大有兩個標誌:1. 發現生活並非按照我們所預想的那般運作;2. 發現我們並非按照自己所計劃的那般生活。這意味著孩子不是用來爭高低,起跑線不能決定孩子未來,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是你起跑助快就可以的。放開手腳去愛孩子,欣賞孩子,不要糾結於“應該如何做才會成功”之類的問題。孩子的未來父母不可能預設,不可能將孩子打造成心目中的模樣。育兒沒有正確的答案,關鍵是自己把握好方向,《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提供了教育過程中的父母教育思維方式的轉變,而不是涉及具體的問題怎麼解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父母也都是不同的,處於家庭關係中的人都是相互影響的。養育,從來都不是父母對孩子單身的施予,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人生旅程。

  • 2 # 快樂庭院

    教育孩子,父母一定最好先懂點教育。為什麼如此說,估計很多人都能理解,如何更好更形象地說明?先舉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掙錢很少的媽媽想要給孩子化花大錢天天吃大餐,能做到嗎?

    當然做不到。

    一,是她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做支撐。

    二,是她也不可能有那個膽量做出吃大餐的行動。

    因為她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

    那如何才能達到目的呢?

    她有了這個經濟能力同時又有這樣的消費觀。

    教育也是這樣。

    父母受了合適的好的教育,他自己受益了,有了這個能力,他才可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因為他具備了這個能力。

    這個道理很好懂,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並不以為然,也是由於種種現實條件的限制和干擾。英國BBC公司跟蹤14個孩子56年的結果顯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也可以從自己身邊看到這樣的例子。大多來說,父母受過高等教育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有著很大的不同,後來孩子的發展也會不同,當然這種不同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父母給予的家庭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

    猶如專家培養果樹和只有一點簡單經驗的人種果樹是不 一樣的。種樹這棵不好,我們重新再種,可孩子不能重新來養,一次性地養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要想把孩子養育的更好,父母一定要自己先懂一點教育的理念,逐步地在實際中再繼續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負槓桿效應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