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俗人張先生
-
2 # 良笙寫小說
你問的是哪個時代的?
因為不同的時代,才女的普及率差異很大。現當代的才女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古代才女也不少,在此,我們只列舉有具體作品的才女。
古代有文采的才女,第一人應該是李清照。
封建男權時代,能在男性才子濟濟的社會名聲顯赫,唯有李清照。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佔據重要地位的,唯有李清照。
李清照的詞,婉約,細膩,情感豐富,用詞樸素自然,意象悽美清新,細節刻畫生動傳神。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是少女時期的李清照。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是婚後的李清照。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是靖康之變後的李清照。
細細品味,李清照的文采,是借用工筆細刻營造出來的,用此熨帖,形象,傳情深刻淋漓。
古代第二人,當屬蔡文姬。
蔡文姬,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
蔡文姬一生顛沛流離,婚姻多折。
以其代表作《悲憤詩》來看,蔡文姬的文學風格沒有脫離漢賦的痕跡,其文采多體現在疊詞疊句,迴環復沓,多用駢句整句。讀來朗朗上口,氣勢跌宕,悲憤磅礴,略顯大氣豪放。
《悲憤詩》節選: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3.第三位古代才女 班昭
史學家班固之妹。
著有《東征賦》、《女誡》
先來欣賞一下班昭的文采:“惟永初之有七兮,餘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
班昭的詩文是典型的“騷體”,有文雅之風。敘事舒緩,情感細膩。
4.第四位才女 卓文君
代表作《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卓文君的文采,體現在景物的形象描摹上。文字較淺顯,畫面感比較突出。
5.第五位才女 朱淑真
南宋詞人,朱淑真作品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風和煙暖燕巢成。小院湘簾閒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
朱淑真的文采,體現在用詞的精巧和意象的選擇上,詞風婉麗,清新。
6.第六位才女 薛濤
唐代詩人薛濤,據說是元稹的情人。雪濤作品欣賞: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雪濤的詩,意境蒼涼,清新雋永。文采斐然,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只因出身不好,與元稹一場姐弟戀蕩氣迴腸。
7.第七位才女 謝道韞。
東晉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謝道韞沒有什麼代表作,但她的文采我們可以,由一斑而窺全貌。《詠雪》中“未若柳絮因風起”即是她的名句。
8第八位才女 柳如是
明末清初女詩人,柳如是。作品欣賞:
“雨中游斷橋
野橋丹閣總通煙,春氣虛無花影前。北浦問誰芳草後,西泠應有恨情邊。
看桃子夜論鸚鵡,折柳孤亭憶杜鵑。神女生涯倘是夢,何妨風雨照嬋娟。”
柳如是的詞,用詞典雅,工麗,詞風婉約,多用典故,含蓄內斂。
-
3 # 來聽大可白話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到底有著怎麼樣的才情,能在男性文人主導的宋朝文壇一人撐起半邊天,並稱“蘇、辛、柳、李”宋詞四大家?
1. 如夢
北宋晚期,禮部員外郎李格非得一女,書香四溢的李家又充滿歡聲笑語。李家藏書頗豐,李父亦是著作等身。李清照小時候生活優渥,也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青少年時期,李清照便表現出出眾的文采,一闕小詞,寥寥數語,將一幅少女生活畫卷活靈活現地鋪展到你面前。順便也給你看看,第一才女和普通女子差別何在。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天晚上風聲急雨點小,懶床多時也沒從宿醉中恢復。突然想起窗外的海棠花不知怎麼樣了,丫鬟說:還行,沒事兒。
李清照搖搖頭:應該是花落滿地,綠葉鮮明。
想來,同樣雨打風吹,“捲簾人”是眾生,是“綠肥”,才女李清照卻是飄零久。
2. 眉頭心頭
同樣是年少成名的趙明誠讀了這首《如夢令》以後,頓時被李清照的才情所蟄伏。便暗示三品官員老爹趙挺之夢見自己成了“詞女之夫”,老爹一看,既然三公子有意又是門當戶對,隨即便去提親。
兩家淵源頗深,李父曾是趙明誠的老師,李家一位堂哥與趙明誠又是同窗。等不及趙明誠就藉著登門拜訪的名義,實則是想偷看幾眼心上人。
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此時李清照正在盪鞦韆,客人的突然到訪給她個措手不及,顧不上穿鞋狼狽逃走,金釵都掉落下來。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一“溜”一“倚”,現在回看,兩字就把畫面勾回當年:小女孩兒害羞得溜走,不多時又自以為不露聲色的偷看。靠著門扉,半露秀容,假借嗅嗅青梅的功夫,也要張望一下客人。
二人新婚甜蜜不久,趙就出差外地,這可苦壞了李清照。心中苦悶憋屈,就算郊遊玩耍,表面說
說笑笑,心裡始終掛念趙郎。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輕輕地脫下外衣,怕驚動別人又要過問,只想一人泛舟求個清淨。為啥自己啊?能專心想著自己的郎,受這甜蜜的苦唄。
每每想到你,都使我心頭一緊,心真的疼得我一皺眉。可我偏偏止不住這無限的思戀啊!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 晚來風急
蔡京上任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變革,趙明誠也捲入其中被貶山東。
在山東青州的十年,夫妻倆不用忍受分離之苦,沒有雜事分心,還能一起繼續金石收藏的愛好,這是他們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他們將書房起名【歸來堂】,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二人互相幫助,完成各自的學術作品。也專心整理收藏的金石,有15間房子之多。
爾後,命運之神再度翻臉,趙被召回官場後,二人又是聚少離多,最後簡直持續異地戀。可惜啊可惜,男人啊男人,趙納了妾,對李逐漸冷落了。
風雲突變,舉國南逃。
趙明誠也在紛亂中患病死了。留下無助的李清照,和成千上萬的文物藏品。
李清照晚年悲慘,無家無國,無夫無子。後來下嫁張汝舟,此人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得到李清照的文物,可他不知一路顛沛流離,寶物所剩無幾。見居心未滿,便對李清照拳打腳踢,暴力不斷,甚至一度起了殺心。
李清照可是寫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什麼沒見過?下了決心——休夫!
在當時做出這個決定,註定需要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她也終於換回了自由。
重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節,我還是要注意身體啊。花開了,我也不想去採了。唉~好像又到黑天了,這光景,一個“愁”字怎麼夠呢?
不知道晚年的她會不會想起“溪亭日暮”、“誤入藕花深處”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呢。
歸去難歸,易安未安。
-
4 # 強哥有話說6
01
李清照——最有才華的女人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人稱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讚。朱弁《風月堂詩話》捲上說,李清照“善屬文,於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說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朱彧《萍洲可談》別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於古之作者”。
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在她的筆下,曾寫下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可謂是將疊字運用到了千古無人能及的地步。
02
卓文君——西漢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是西漢四大才女之一,是一名大家閨秀,其父親卓王孫是一名鉅商。卓文君為了愛情,與一貧如洗的司馬相如私奔,不過到了最後,卻被飛黃騰達後的司馬相如所背叛,其愛情之路,可謂艱辛。留下的三首詩詞《白頭吟》、《訣別書》、《怨郎詩》被稱為愛情三部曲。其中一句“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成為了千古絕唱。
卓文君是聰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後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卓文君,一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才女。從來未見記載卓文君對丈夫功名的渴求,倒是看出她非常會享受和司馬相如在一起的不同生活形態。卓文君大膽的追求愛情,這在封建社會是離經叛道的行為。她當壚賣酒迫使父親承認她的婚事說明她很機智。從前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馬相如移情別戀的時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樣逆來順受,也沒有被傷害喪失理智成潑婦,而是以詩來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愛情。卓文君的經歷為後代的知識女性樹立了自由戀愛的榜樣。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併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
03
蘇小妹——聰慧女子的象徵
“蘇小妹”這個名字,在中國民間知名度極高。她的名字最早見於南宋無名氏的《東坡問答錄》(又名《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東坡之妹,少遊之妻也。”明末清初作家馮夢龍的《醒世恆言》裡,有“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清代文人李玉的《眉山秀》裡,濃墨重彩地描寫了蘇小妹的才華橫溢、文思敏捷。近年來,一些影視作品更是將傳說中的蘇小妹塑造得富有傳奇色彩,她成為聰慧女子的象徵。
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一叢哀草出唇間,鬚髮連鬢耳杳然;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鬍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凹下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鬍鬚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隻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滋滋地再佔一詩: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象。
04
魚玄機——唐代女詩人
晚唐詩人魚玄機五歲便能背誦數百首詩,七歲開始作詩,十二歲時她的習作就以傳遍長安城,一次著名詩人溫庭筠前去拜訪,以“江邊柳”為題,魚玄機立馬作詩一首:“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魚玄機後嫁於李億,但卻被拋棄,被棄後仍深愛前夫,後來寫下:“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的名句,出家為尼。魚玄機之詩存世一卷,收詩49首,國家圖書館(北區圖書館)藏的是南宋刻本《唐女郎魚玄機詩》。此外,在《文苑英華》中收有魚玄機《折楊柳》一首,不見於集中,故世存魚玄機詩50首。北區圖書館所存宋本《唐女郎魚玄機詩》,乃宋陳起陳解元書籍鋪所刻,卷尾鐫有“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此本,明代曾先後為朱承爵、項元汴等藏書家收藏。至1803年(清嘉慶八年),又為大藏書家黃丕烈所得。1916年(民國五年),又落入袁克文之手。其後散出,為北圖收藏,終成國家藏書。
05
上官婉兒——唐代著名才女
上官婉兒設立修文館,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婉兒在這期間主持風雅,與學士爭務華藻,寫詩賽詩,對文人提拔獎掖。近代文藝理論家謝無量稱“婉兒承其祖,與諸學士爭務華藻,沈、宋應制之作多經婉兒評定,當時以此相慕,遂成風俗,故律詩之成,上官祖孫功尤多也” 。此外,上官婉兒還在開拓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多有貢獻,如《遊長寧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寫景狀物的宮廷詩歌形式,寓情於景,卻更具有自然山水味。清代文人陸昶在《歷朝名媛詩詞》中稱讚道“昭容才思鮮豔,筆氣舒爽,有名士之風”。
才華詩文不讓鬚眉男子,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她不僅以其詩歌創作實績,而且透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 成為中宗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對於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古往今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名字有很多,她們充滿智慧,自信賢良。作為新時代的女性,除了形象得體,更需要的是內在的提升。自信獨立勇敢也會是女性的代名詞!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直掛雲帆,乘風破浪。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增加的只是人生閱歷,讓每一位女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知性優雅、自信獨立。無論何時何地,希望大家都有乘風破浪的勇氣!
回覆列表
古代才女有很多,首推“四大才女”
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班昭。她們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才華橫溢、德才兼備。
蔡文姬: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學能文。創出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
李清照:南宋傑出女文學家,以詞著名,兼工詩文。李清照文詞絕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人, 唐代女詩人、政治家,有巾幗宰相之名。
班昭:字惠班,又名班姬,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女史學家、文學家,且是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主要作品有《東征賦》《女誡》,因嫁與曹世叔為妻,故後世稱其為“曹大家”。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班昭奉旨續寫《漢書》,鄧太后臨朝後,班昭曾參與政事。
“四大才女”之外,尚有才女多多,
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貌美如花。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在得卓文君幫助後也終得成名天下。
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薛濤:字洪度,京兆長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
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浙江嘉興人。 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秋瑾,初名閨瑾,乳名玉姑,字璇卿,號旦吾,東渡後改名瑾,字競雄,自號“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生於福建雲霄,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