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哥哨位
-
2 # 使用者94691098004
實際上蘇軍坦克設計更加符合蘇聯的實際情況和生產水平,簡單實用的坦克讓蘇軍用絕對的數量優勢,碾壓了德軍不絕對的技術優勢。
-
3 # 利刃號
蘇聯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數量,更因為蘇聯坦克更加的務實,更加的貼近戰爭的需要,更加貼近軍隊的使用狀況。
而德國坦克早期攻打西歐地區的時候勢如破竹,他們使用的1/2/3/4號坦克戰鬥力並沒有碾壓一切,甚至在歐洲戰場早期有些落後,但正因為他們的戰術思想與坦克相契合,因此戰鬥能夠更加持久的堅持下去。
德國早期的戰術思路非常清晰:就是飛機轟完炮兵轟,炮兵轟完坦克衝,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奪得目標,以最快的攻勢瓦解對手的意志。而此時德國擁有高機動能力的1號2號坦克就可以完成快速穿插包圍,而三號四號坦克一個反坦克,一個支援步兵作戰,簡直不要再流暢。
然而德國進入蘇德戰爭之後見到了T-34後就放棄了自身的機動優勢(在俄羅斯他也機動不起來)。為了能夠對抗數量眾多的坦克,他們研發了虎式、豹式等單車戰鬥能力強悍的坦克,然而這些坦克極高的造價、較低的通用性導致這些坦克除了能夠反坦克作戰以外啥都幹不了。而厚重的裝甲雖然保證了坦克的生存能力,卻也降低了坦克的機動能力和作戰持續能力。
相比之下,無論是蘇聯的T-34還是IS-2斯大林坦克,亦或是KV坦克,這些坦克的特點就是能夠同時兼顧反坦克作戰能力和步兵支援能力,無論是76mm主炮還是122mm主炮都能給步兵部隊帶來沉重的災難。蘇聯坦克的製造思路非常清晰:我們需要一種結實耐用,火炮口徑大,且易於大規模生產裝備的坦克。而且這個思路從T-34開始就從未改變,中間沒有扯過什麼么蛾子,甚至在後期把75mm主炮升級為威力更大的85mm火炮。
此消彼長之下,德國坦克雖然單車質量上去了,卻在空襲中,在機動過程中,甚至是在步兵的圍攻當中被一輛一輛的損失,還無法快速補充。相比之下,蘇軍的坦克簡直就是噩夢,打爛了一輛還有兩輛,在田野裡,草垛邊,房屋裡甚至是殘垣斷壁之下都有他們的身影。
這說明一個問題:
堅持道路有多重要!
-
4 # 寶貝飯菜
一個是以人為本,一個是以權為本。
都不一樣,就像零式飛機一樣,
生產出來就是為了自殺用。
-
5 # 浴火
這屬於德國與蘇聯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所作出的不同選擇吧,不僅僅他們的技術水平的差別,更是理念上的差別。
從各方面條件來說,德國擁有最佳的條件,當時的德國機械製造業非常發達,擁有大量的先進裝置,高階的技術工人也不缺少。
相比之下,蘇聯相差很遠,整體技術水平要低得多,不僅裝置不行,工藝整體水平也不行,裝置水平不高,工人素質不佳,幾乎是德國的反面。
這樣在坦克技術發展上,德華人有條件追求精益求精,德制坦克往往有精品之說,相比之下,蘇聯由於沒有條件,像德國那麼講究製造精良,蘇聯人只能採取另一個策略,那就是數量,也就是說,透過放棄對質量的要求,以求獲得更高的產量,至於質量的問題,只要透過設計思路的變更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坦克設計上,德國可以說是精良的代表,蘇聯可以說是數量取勝的代表,蘇聯的這種數量是以保障基本的效能為前提,不是說這種坦克很落後,像T34坦克還是很出名的,其實生產工藝可能讓德華人看不上,但是從實際效果上來說,蘇聯選擇符合自己的實際需求的道路,在大規模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
-
6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戰時期德國和蘇聯的坦克感覺是殊途同歸,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是最後被德國虎式坦克的刺激下雙方都往重炮重甲方向發展,特別是崇尚大炮兵主義的蘇聯,德國在後期更注重加強防禦,而蘇聯在防禦一定的基礎上更注重的是加強火力。所以它們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是最後卻都走向了重炮重甲這一方向。
其實直到1942年德國用的最多的坦克還是3號和4號,特別是在閃擊西歐的時候德國坦克的單車效能都沒有英、法、蘇的坦克好,但是德國就是靠著優秀的坦克車組乘員以及先進的坦克戰術取勝。說德國閃電戰在蘇聯沒用那是放屁,你也不看看從1941年6月到11月打下多少蘇聯的領土,面積幾乎等同於歐洲,在基輔會戰後德軍光是俘虜蘇聯國防軍就多大139萬人,而德國戰前國防軍人數也不過100多萬。而在前期不也同樣用3號和4號奪取了大半個蘇聯。
而在德國虎式坦克的刺激下,蘇聯雖然擁有龐大的T-34坦克群,但是都是靠數量優勢取勝,所以也在往重炮重甲方向走,而其代表作就是IS系列坦克,崇尚大炮兵主義的老毛子更是喪心病狂的給IS系列安上了122毫米大根。而德國也在虎王坦克上花了大心思,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哪個國家的主戰坦克的重量超過它,至於鼠爺那還是實驗品就不算入了。所以這個思路也一直影響到戰後的蘇聯,幾乎都是小車扛大炮。
-
7 # 紙上的宣仔
蘇聯和德國在坦克方面真正不同的是工業體制不同,對坦克製造的資源調配上力度不一樣,導致蘇聯和德國的坦克產量嚴重不成比例,且戰爭後期工業區被戰略轟炸機摧毀後的德國坦克產量進一步下降,無法再支撐大規模作戰。
如果你說技術方向,那麼我可以說:蘇聯和德國在坦克的技術方向上幾乎完全相同。坦克不外乎追求,機動性,火力和防護,蘇聯和德國在二戰期間都是玩了命的在各型別坦克,殲擊車,裝甲車上挖空心思提升以上三個關鍵指標,雙方的技術進步都是呈螺旋上升的態勢,這是激烈的軍事競爭下的必然結果。舉一個例子,二戰之前蘇聯和德國37mm炮,57mm炮滿地跑,到了二戰後期,德國給四號坦克也裝上了75mm炮,T-34則裝上了85mm炮。IS-2則裝上了誇張的122mm炮,德國的獵戶殲擊車上則裝上了更誇張的128mm炮。
IS-2和獵虎殲擊車,二戰長身管火炮的口徑巔峰
蘇聯的坦克生產是由全國的各個拖拉機廠承擔的,全國上下可以同時生產一型坦克。大大小小的工廠能力肯定也是相差懸殊。為了保證各個工廠都能生產製造出合格產品,蘇聯的坦克在設計上就偏向使用更少的零件,工時更短的製造工藝和技術,結果就是產量更高;而德國的坦克生產製造還是由企業承擔的,而且希特勒為了兌現許諾給民眾的福利,把相當一部分汽車工業用在了生產民用小轎車上,比如大眾集團和New Beetle汽車都是這個特殊時期誕生的;這個資源傾斜力度比蘇聯差了太多了吧。而且德國坦克上花的工時更多,技術更先進,效能自然更好,但產量比蘇聯要低了太多,戰損率雖然比較低,但是架不住總數偏少。要知道這可是生產武器,用來打仗的,數量不夠怎麼打仗?可是嚴謹到一根筋的德華人就是認死理,堅持要質量不要產量;而且更奇葩的是德國在二戰期間的軍工廠居然實行8小時工作,週末雙休。。。一直到1944年德國全面動員工業能力保障武器生產才改變了現狀。
仗已經打起來了,德華人還有心思造小汽車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坦克是由像保時捷這樣的汽車公司承接生產的
蘇聯的T-34僅用8000工時就能生產一輛,而虎式則需要15萬工時。所以T-34能匯成鋼鐵洪流,德國坦克不能,最終以中型坦克為主的蘇聯裝甲力量徹底壓制住了德國。
我也知道虎式是優秀的重型panzer,但是德國佬整個二戰生產了才1354輛
戰場上誰見了都發抖的虎王,總共生產了489輛
費迪南殲擊車,蘇聯人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戰場上擊毀了500多輛蘇聯坦克。但玩意一共就生產了90輛
各衍生型號的四號坦克一共生產了8000多輛
T-34二戰期間一共生產了56000輛。。。
德華人瞧不起M4,把M4叫朗森打火機,但是美國佬生產了49000多輛,連每個步兵師都有配備,狂虐德國的步兵師,氣不氣
回覆列表
兔哥回答。一個國家的工業製造也是有其特定的文化低蘊的,就像我們掛嘴邊的什麼“酒文化”,“茶文化”,“吃的文化”等等,這也可以稱之為傳統風格。從這些所謂的“風格”反應出對作品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設計製造的觀念。德華人的風格是“精工”,“嚴謹”。對武器的觀念是善於創新,精益求精,因此德國製造的產品都具有明顯的“工匠精神”。雖然二戰德國失敗了,但從其武器的研發不難看出這些武器的超前效能,在戰爭吃緊,物資潰乏的情況下,不是去生產廉價便於大量生產的裝備,反而卻繼續新武器的研發,說白話點,火燒屁股了,不是生產能救火的水桶水盆,而是研究當時沒有的滅火器。先進的東西固然好,但也複雜,複雜的東西都有其“嬌氣”的一面。平時好說,慢慢改進,可戰時則不同。特別是二戰時間發展太快了,你還沒改進好,結束了。反觀蘇聯,作事風格粗況,大大咧咧,什麼東西都是快工粗活,就連莫斯科大街上的護欄都是很粗糙但卻很結實。能用,管用就行。二戰時的T34坦克,鑄造時的鑄痕都無需打磨就送到前線。生產一輛“虎式坦克”的用時可以生產出兩位數的“T34”。二戰中德國的坦克始終是以徹底壓制蘇聯坦克為指導思想,從未考慮採用數量優勢取勝決策,但質量是用時間來保障的,德國坦克雖然是精工製造,但武器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用來觀賞的。虎式坦克和T34坦克的效能對比,虎式的裝甲鋼板是經過幾道熱冷處理的,就是加熱冷卻扎制反覆數次,因屈服強度高,抗彈效能好,表面平滑,美觀,但費時間。T34炮塔是鑄造成形,鑄造時會產生氣泡,因此會影響屈服強度,表面滿臉“麻子”,不美觀,新坦克看著就像廢舊的破坦克。虎式的火力強過T34--85,為88毫米炮。虎式是燒汽油的,聲音悅耳,振動小,加上虎式本身就重,乘坐,開著都舒服。反觀T34,柴油動力,噪音大,特別是駕馭員,沒點勁根本就玩不轉,兩個操縱桿幅度很大,油門剎車離合都這樣,因此開T34就好像一個人悶在很小時空間裡跳舞一樣,混身亂動才行。但也有好處,耐用,皮實。兩輛坦克戰場對比,虎式和T34戰損比達到了1:4--5的比例。但數量上T34卻是絕對優勢,僅T34這一型別的坦克就達到了5萬多輛,超過德國所有坦克的總和。而德國的虎式各型坦克才不到2000輛,其中虎王489輛。二戰期間德國共計有各型坦克不到5萬輛。蘇德兩國的坦克生產走了兩條不同的路線。蘇聯由於戰爭初期損失了大量的裝甲力量,因此坦克的生產是本著製造簡單,價錢低,便於所有能生產拖拉機的工場也能加入到坦克的生產,這就不能技術含量太高了,同時工人的技術也不能要求太高,於是蘇聯人的快手出粗活的長處被開發出來,短時間就製造了大量的坦克。德國在戰爭中依然保持了“慢工出細活”的“紳士風度”,追求完美。等他們發現問題了要改變時,卻因為坦克複雜的製造工藝,能生產的工廠太少了,僅管德國採取24小時連週轉,婦女也被動員加入坦克生產,但因為技術,工藝等原因限制,數量依然滿足不了需求。正是兩國坦克上的思想關念不同,最後造成了不同的結局。戰爭就是比後勤,武器不看你有多少,而是看你戰爭中能生產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