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麗敏
-
2 # 魏牧童
坦率的講,到目前都不喜歡,如果從沒有看過書,或對中外文學沒有什麼瞭解的話,《紅高粱》,《活著》還算是文章,但你讀中外文學方面的書多了,你就會感到《紅高粱》,《活著》最多顯示兩位二十幾歲東方青年的“文學的可能性”,是無法進入“真正的文學史”或“傑作”之列的,當然,有了“傑作”,那些不入流的作品,仍有其存在的“意義”......
-
3 # 使用者1578998521113
更喜歡《活著》,可能是故事發生的年代離現在比較近吧(相對而言吧)比較好理解,兩者的不同之處還這於,社會對於個人命運影響的表述更加精彩,引起共鳴。
-
4 # 草軒客
影視劇和原著是有差異的,大多數影視劇都拍不出原著的那種味道,那種場景,不過也有拍的好的!對於莫言的作品,從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貫穿所有作品的寫作風格。
《紅高粱》可以看作是帶有地域風情的一部抗戰作品,餘佔鰲從一個轎伕逼迫成為一名悍匪,再轉變成一位抗日英雄的一個完整過程!他和九兒的愛情,九兒最終捨棄兒女情長獻身於抗戰大義的選擇!從餘佔鰲從九兒身上體現了獨特的地域之間,普通人對侵華日軍的態度!其中不管是餘佔鰲還是九兒,或者是縣長都有過是否與日本人合作的艱難選擇——即,他們是否願意當漢奸!
《紅高粱》中有非常多的日軍對中國平民無惡不作的行為的種種冷靜的細緻描寫,這有可能會引起讀者的種種不適——不過,就一部文學作品而言,能夠不帶著任何波瀾的情緒,不基於任何來自主觀上的情感選擇,如此理性地描寫某個場景——莫言試圖用一種更加公正的態度去梳理這段歷史,不管他達到怎樣的效果,不過就這種定力來說非常難得!
作家在描寫某種場面的時候往往帶著判斷,他圍繞著他的思想去放置素材!莫言的作品中的描寫,很多都是有意冷靜的,他只是試圖不帶著任何主觀色彩地將某個場景描寫給讀者看,他沒有包辦讀者的情緒,而是讓讀者透過這種描寫自己進行判斷!
再說說餘華的《活著》吧,這部小說可以視作餘華的代表作,非常棒!全書基調憂鬱傷感,和莫言的書不一樣的是,這部作品帶著濃郁的個人情感,帶著悲憫的力量!
富貴在將家產敗光卻能夠得到自保,這可視作對那個不分青紅皂白,不問是非曲直的時代屬性的諷刺!還有有慶獻血給學校老師,醫院卻因為這位老師是縣長的愛人,醫院為了討好縣長在輸血的時候卻抽光了獻血者有慶的血——這種特定體制下對一些社會部門的本職揭露與清算刻骨銘心,發人深省,它是辯證的,非常有力量!
但是對於富貴的一生,那整個結合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再多的不平不幸也只是他不幸慘淡的一生中的其中一個痕跡,新的憂傷很快就能填平舊傷,不管舊傷在當時來說有多麼銘心刻骨,但是在新的同樣深刻的傷處,那些傷害就輕易地抹平了,以至於最終麻木了,也平淡了!
——有一些境界靠修煉得來,但有一些可是因為承受過太多的傷害,打擊,是他一生都逃不掉的衰讓他無所謂了,透過不幸,人也可修煉的百毒不侵刀槍不入——但能夠確定的是這也是一種境界!
富貴也最終得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他就是從他受到的無窮打擊中才最終無所謂了!
因為生命就是這樣!
-
5 # 釋放你的味
《紅高粱》和《活著》這兩部小說我都喜歡,這兩部小說讓我瞭解了書中人物在那個時代的生活艱辛。
莫言和餘華都是當代知名作家,恰巧《紅高梁》《活著》闡述的都是強大的人類堅強生命力的主題,其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緩緩把尊重生活,尊重生命的一幕幕感人畫面活靈活現的透過文字來展演,直映我的視神經,觸動我的內心。
《紅高梁》《活著》是兩部通俗易懂的小說,都不是雅文學,不雅既俗的兩部小說,讀起來十分輕鬆。
強烈的時代感讀起來輕鬆的文字我是非常愛讀的。
-
6 # 和光同塵SYZMD
相對而言喜歡餘華‘’活著‘’這部作品。
作品透過第一人稱的敘述,告訴我們活著要學會忍受、並承受生命中給予的巨大苦難、折磨、無奈和平庸……。
忍受並承擔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
7 # 使用者111076947924張華
我早就以為,《活著》可抵半部《紅樓》。我是十多前年遇到《活著》的,看得我淚流滿面,而後又淡然發笑。它們的藝術成就高低我不敢妄評,要說喜歡,我更愛《活著》。因為《活著》更接地氣,煙熏火燎,是芸芸低層人的呻吟悲歌,引我共鳴,為此,我還寫了首所謂新詩,如下:
秋牧讀餘華
千山草黃,我靠在土坎邊
落日溫涼地靠在我身邊
老黃牛在大地上尋找青春
或呆呆她望著蒼茫天際
南方天空下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著
此時,福貴從《活著》裡伸出手來
揩拭我臉上的熱淚
-
8 # 田野無垠AAA
更喜歡餘華的《活著》,可能與喜歡餘華這個人有關。
也不知道為什麼,凡是莫言的作品,閱讀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總有一種擔心,生怕被他帶溝裡。
-
9 # 作家鬼譚
餘華的《活著》和莫言的《紅高梁》,都是很有影響的作品,都被拍攝成影視作品,傳播很廣。兩部作品在語言風格和故事結構以及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說更喜歡哪一部,在我自己來說,更喜歡餘華的《活著》。
為什麼呢,我們把兩部作品來做個分析、比較。
《紅高粱》從頭至尾洋溢著浪漫而又殘酷的色彩。莫言運用語言極富張力的特長,把作品寫的恣意汪洋,把“我爺爺”餘佔鰲和“我奶奶”兩人的愛情寫的放縱而奔放,個體生命自由張揚,灑脫無羈,衝破了一切羈絆,衝破一切倫理約束,除了“情”與“善”的底線,他們幾乎為所欲為,以一種野性的釋放,用叛經離道,來突顯個體生命的自由,以野蠻與邪惡,來突顯生命的勃勃生機。莫言在這裡過於理想化的描寫,幾乎超越了歷史現實。他用餘佔鰲這個人物身上的獨特強悍的生命力,來反諷華人身上幾千年來的奴性。這是《紅高粱》的藝術上的成功。
但同時,《紅高粱》西方式的長語句,書面化的描寫與地方俗語、俚語、髒話、粗話的混合,使作品的語言在閱讀中產生了一種既有美感,同時又有醜陋不適的感覺,在描寫人物身上對生命力張揚時,選取了過多粗鄙的語言、動作,比如張口罵人,往酒缸裡撒尿,在高粱地裡野合等,一方面不適合華人閱讀習慣,一方面會在閱讀中帶給讀者不適的感覺。
《紅高粱》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很獨特的一部小說,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具有開創性,這是它畢竟要進入中國文學史的理由。但它讓中國讀者有許多難以接受的“梗”。
餘華的《活著》,是餘華由先鋒文學回歸現實主義創作(當然還不是完全迴歸,這部長篇小說中仍然保留著餘華某些先鋒文學的影子)的第一部小說,也是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作者站在平民的視角,用一種非常冷靜客觀的語言,敘述著人物的命運和故事。用零度介入的方式,展現了“活著”的悲劇美。整部小說,作者都只是在講富貴的故事,富貴的命運,展現了一次次個體生命的死亡,用一次次的死亡來表達一個似乎很淺顯的主題:活著是多麼美好的事,活著是多麼艱難的事。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而不是其他。但是,由於作品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在閱讀過程中,讀者的靈魂在生活的苦難中得以昇華,同時,每個人都會不由去認真思考“活著”的真正意義。作品在描述人物命運的同時,展現了幾個不同的時代,以及人物在各個不同時代中的命運,透過人物的命運故事,不露聲色地深刻而犀利地批判了時代的弊病,揭露了時代對個體生命的摧殘。
(作者餘華)
《活著》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語言純淨流暢,閱讀有很強的快感,更符合華人的閱讀習慣。所以我還是更喜歡《活著》這部小說。
-
10 # 元元的天下
要問莫言的《紅高粱》和餘華的《活著》更喜歡哪一部,那得看什麼年紀讀的書。
《紅高粱》里人物青春恣肆勃發,浪漫野性十足,旋律悲壯慘烈,"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哇……“的調子,中老年人大抵難以唱得好,也不喜歡的。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一望無垠的高梁地仍在,歷史遠去,"我爺爺我奶奶”英雄已逝,只剩懷想,哪有力氣去追尋他們風雲歲月之足跡?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活著》與之張揚激烈不同,生命的蕭瑟凋零,暗示著時代命運的乖張多譎,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無力掙扎,甚至不可吐槽,四面模糊的背景之牆,順從是活著的唯一抉擇。
一個熱血,有著無數人生期待的年青人,如何承受得住福貴的壓抑和絕望呢?
一個積極抗爭,一個消極認命,雖然兩部書故事以及背景完全不同,但同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之說相似,青年時愛《紅高梁》,中老年喜《活著》,應當各有所好吧!
回覆列表
喜歡(活著),首先標題一看就會引起讀者的注意,並想一探究竟,人只有活著才有可能去向往對生活的願望,活著才有希望,活著是人最基本最渴望的真實需求,只有活著才能去體會其他的事情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