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觀史以明智

    李淵退位肯定是被逼迫的,古往今來,有多少皇帝能夠在死之前心甘情願的禪位,即使禪讓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在玄武門之變後的幾個月內,李淵完全消失在了朝廷上,只留下一份軍國大事全交給太子處理的詔書,實際上這幾個月,李淵是被李世民軟禁了。

    李世民對李淵也不太好,每到夏天,李世民都會出去避暑,卻把李淵留在低悶熱的宮殿裡,以至於大臣們都看不過去了,勸李世民對李淵好點,李世民才想到給李淵修宮殿,結果宮殿才剛開始修,李淵第二年就死了。

    在李淵死之後,李世民也沒有顯得有多少悲痛,甚至有記載說根本都沒有流淚,可見這對父子之間關係實在是不怎麼樣。

  • 2 # 錦翼

    嘻嘻,你說呢?當然是被自願的了。

    讓我們回到唐朝,看看吧。

    為了避免危險,我們可以來到626年7月3日的長安城,因為玄武門之變發生在7月2日(農曆六月初四)。

    這時候你會發現大街上秦王府的兵丁來往賓士。

    大街上懸掛標語:李建成、李元吉餘黨速速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

    還有的標語寫著“秦王是大唐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還有寫的寫著“沒有秦王就沒有大唐的現在,有了秦王大唐才有未來”

    這個時候閃過一群民眾,走在街上高喊“除了秦王我們誰也不認!除了秦王我們誰也不認!”

    這個時候開啟電視,播出的畫面,正在採訪秦王府的發言人。

    發言人說:“這次事變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個逆黨蓄謀已久的叛亂,這兩個人一貫花言巧語矇蔽當今聖上,在聖上面前多次詆譭秦王,甚至對秦王屢下毒手,來我們看看這匹馬,這匹馬是太子李建成送給秦王想要摔死秦王的,再看這瓶藥,這藥是極品鶴頂紅,他們把秦王叫過去吃飯,給他下了毒藥……這次他們在玄武門對秦王下毒手,秦王一貫孝悌,本想自己一死換取天下太平,奈何兩個逆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們是要對太上皇動手……無奈之下,奮起反抗,平定了這次叛亂。”

    然後畫面一轉,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家的僕人正在痛哭流涕地揭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行,表示要和李建成和李元吉劃清界限。

    然後所有大螢幕開始播放李世民講話:“大唐的子民們,這次兩個逆黨叛亂,已經被平定了,發生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始料未及,我想說三點,第一大唐是十分穩定的,第二所有逆黨限期必須投案,第三聖上已經被我派尉遲敬德保護了起來,目前很安全。”

    這個時候鏡頭一轉切換到稍前畫面:

    尉遲敬德帶著兵進入皇宮,李淵問:“你來幹什麼”

    尉遲敬德說:“李建成李元吉作亂,已經被秦王誅殺,請你下令讓所有逆黨兵士放下武器”

    李淵一臉驚慌。

    尉遲敬德跪倒喊道:“陛下不要再等了!”

    李淵點頭:“好好,傳秦王來吧”

    李世民大步進入,一把撲進李淵的懷裡,吮吸李淵的乳(《資治通鑑》裡的話啊),像個孩子一樣放聲大哭。

    李淵喃喃地說:“我差點信了李建成李元吉的話”

    然後這幾天的電視新聞基本上都是這些畫面,當然隨後幾天,會陸續有這樣的新聞:

    長安百姓自發遊行,呼籲秦王治理國家。

    尉遲敬德、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程知節等一干大臣紛紛上書,稱:“秦王功蓋天下,率土歸心,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陛下如釋重負,蒼生自然乂安。”

    終於到了7月5日,李世民被確定為皇太子,李淵表示:“朝政由他處理,給我說一聲就行了。”

    到了9月4日,李淵正式傳位給李世民,自己退休。

    那麼李淵退休後,李世民是否孝順呢?

    首先李淵並沒有被殺死啊,這就很孝順了。

    其次李淵被李世民送到了長安城外的弘義宮,恩,必須解釋一下,這裡原本是李淵給李世民蓋的房子,現在李世民讓他住,彰顯了他的孝心。不過這個地方在城外,往來的使節都容易看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李世民給他蓋了一座城樓。

    還有啊,李世民一到天熱,就要去九成宮避暑,但是呢讓自己親爹還住在城外這宮殿裡。

    你說他孝順不孝順。

  • 3 # 唐風宋月

    當然是被逼的,退位後李世民對他還不錯。

    玄武門事件發生後,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渾身是血的進宮來見父親李淵。李世民一見父親就跪在他面前,含著他的乳頭拼命吮吸,以示不忘養育之恩。

    見木已成舟,李淵也只有順水推舟,強打精神宣佈立李世民為皇太子,“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一個月後,乾脆傳位給李世民。在交出所有權力後,李淵被尊為太上皇,徹底成了一個閒人。

    無事小神仙的李淵,並沒有從此退出天下臣民的視野,時不時會出現在聚光燈下露露臉,接待一下外賓。貞觀八年(634)三月,李淵宴請西突厥使臣,想起當初太原起兵時,自己曾卑躬屈膝的向突厥稱臣,而今突厥已經臣服,兒子更是為北方遊牧民族尊稱為“天可汗”,不由頓生恍如隔世之感。

    想到這裡,李淵扭身對身邊侍臣道:“現在蠻夷相繼歸順,這可是亙古未有之事啊!”

    李世民在一邊聽了,連忙上前向父親敬酒祝壽,並恭維道:“如今四方賓服,都是遵照您老人家旨意辦的,不是兒臣我有什麼能力啊。”長孫皇后也過來湊趣,勸公公多喝幾杯。等李淵將酒一飲而盡,又奉上為他新做的衣服。

    李淵接在手中,不禁開懷大笑。

    這年十二月,李淵再次大宴賓客。席間,突厥頡利可汗翩翩起舞,南越酋長馮智戴吟詩助興。李淵高興的眉飛色舞,群臣則知情識趣的連呼萬歲,一直鬧到半夜這才興盡散去。

    從史料記載來看,李世民對待李淵還算是盡了人子之孝的,李淵對自己的一切也很滿意。畢竟,這個兒子替自己了了一樁心願,令突厥稱臣,等於是為他洗刷了恥辱。

    李世民孝養父親,原因則是多方面的:一者,畢竟他出身名門,從小受過些教育,自己又是九五至尊,就是裝也得在天下臣民前裝出個孝順兒子的樣子來。另外,他弒兄殺弟,難免心底愧疚,面對父親的時候難免心中覺得有虧欠的。

    李淵畢竟是大唐江山社稷的締造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無須立新功,只是老本也足夠他吃的了。

  • 4 # 臣妾沒空

    大家好,我是歷史真鑑。

    玄武門之變不久,李淵就成了太上皇,李世民當了皇帝。至於其中的過程,有人認為是李淵自覺年歲已高,再加上一下死了兩個兒子,難耐其中苦楚,故傳位給次子。又有人說是李世民當時已經控制了京城,以武力強行逼迫老爹讓位的。事實是這樣的嗎?

    其實是自願還是被逼迫,都不重要。問題是皇帝再當下去也沒意思了,成了傀儡,受兒子操縱,多尷尬!唐高祖向來是識時務之人,看他造反前的裝模作樣,受賄,洶酒騙過了楊廣,在天下大亂時先用小皇帝作保護傘吸引舊王朝勢力,後來又搶先自立為皇,吸引新的人才。絕對的識時務者。當時他應該是主動讓位的,大勢已去了。不讓位也必定是個傀儡。

    李淵的退位是在情理之中的,太宗的才能他是知道的,他有再多的兒子,眼前能即位的也只有太宗一個。建成死了,世民就是嫡長,能不是他即位麼?再說了,李淵當皇帝后,也沒有什麼建樹,不過是發發號令而已,看看秦始皇做了那麼多事情,劉邦至少也有白登山之圍(至少是自己征討匈奴了),劉秀的江山完全是自己打下來的了,楊堅好象也做了很多事情。後來的宋太祖請大家喝酒了,明太祖也狠心拿大家開刀了。可以看出來李淵是自己根本就不想做什麼事情,皇帝癮過了一下,看到幾個兒子搞的這麼不安寧,還不見好就收,還要搞什麼事情,難道還要等著搞出更大的事情嗎?

    李家有那麼一個有能力的兒子,已經足以讓他放心地享福去了。恐怕在玄武門之變沒有發生之前,他最煩的還就是可能虧待了老二了。

    他沒有必要,他自己恐怕也沒有興致把著皇位了。

    而且很難說玄武門之變的挑釁者是建成元吉,我覺得單就這個事件來說是世民先下手為強的。即使是建成元吉挑釁,也不能說建成的能力就肯定不行,畢竟當時他們所面臨的威脅是巨大而現實的,要是對這個威脅不管不顧那才是有問題。

    但是就世民這方面來說,以他的功績和聲望,要不謀求帝位那就必死無疑,這是之前之後的歷史事實所證明的了。兄弟之爭不可避免。而一旦殺了兄弟,那逼宮也就是必然。當時的情況,很難說李淵的退位沒有被迫的成分。不過與其說是武力所迫,不如說是情勢所迫。玄武門事變當天李世民就拿到了“諸軍並受秦王處分”的手敕,三天後被立為太子又是“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此時李淵不退位也沒啥意思了。當時李淵已經六十歲了,又挺喜歡享樂的,個性上也不是那麼爭強好勝,退下來享福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其實李淵要是能想得開應該過的蠻幸福的。什麼事情都不用操心,自然有兒子幫你把國家治理的好好的。看他在破突厥後說的話,挺高興的嘛。

    換個角度想,本來他是想搞二面均衡,讓二個兒子不要太作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一開始是想降李建成為蜀王,一會兒又開天策府,讓李世民分主洛陽,建天子禮儀。後來又是靠攏李建成。來來去去的,結果反而讓二派的矛盾激化了。要是一開始就定下李建成為接班人,並且大力培養其個人功績,控制李世民的勢力。不定不會搞到這種地步。

    其實李淵退位表現的很主動的,但實質上一來是不退也不行,連自己的孫兒們都保不住,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即便兒子不會動自己,可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們哪個是好惹的?二來是這個皇帝當著也實在沒有意思,當時天下之事除了大事需要向他奏報一下(其實也就是告訴他一下發生了什麼,怎麼解決就不勞李淵費心了),基本上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整個大唐。因此李淵退位是很識時務的。

    另外,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很快控制了局面,基本上半年之內就消除了這件事所帶來的很多影響,這個事實說明了他的確很有能力,那麼李淵是可以放心的把國家交給他的。我認為,李淵於六月十九說要退位而沒有退成,一方面是李世民不想太快的把老爹趕下臺,二來李淵也應該顧及到一旦自己退位,如果形勢不穩,那麼對於李唐政權是很不利的,因此此時還需要他這個空頭皇帝穩定一下形勢,事變後他下的很多加強李世民權力的詔書無疑為李世民控制形勢提供了名正言順的政治保障,因此即使不服李世民(事實上也很少),那麼也無法用皇帝的名義來討伐他,而且李淵下這些詔書未必全無自願。無論如何事已至此,就算再怎麼可恨也是自己的兒子,難道真要弄的天下大亂社稷不保才能滿意?還有,早生的幾個兒子中只剩下李世民了,其他後來生的小兒子們還都太小,無論年齡威望等等都無法與李世民抗衡,就其親疏來講只怕也是對以前的孩子更親一些,因此說,讓李淵把心一狠連李世民也殺掉然後另立小王是肯定不成立的(主觀、客觀都不可能實現)。既然如此,那麼可以想象,李世民雖然是逼著李淵下有利於自己的詔書,但也並沒有到讓人拿著刀架在李淵脖子上的地步,李淵的確是有主動成分在內的,那麼也就不難理解他的主動退位。

    總之,這主動之中有被動,而被動之中也有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目前的排名形勢看,火箭最終排在第幾對他們更有利,首輪對陣誰比較容易橫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