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共享投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好我是梓豪君。在世界歷史上軍事實力問鼎世界之巔的恐怕就是秦始皇跟亞歷山大了。兩個都是當時完成大統的帝國,但是第一隻能有一個,就有歷史愛好者提出如果亞歷山大當年繼續東征遇到秦始皇,兩個人會是什麼情景?誰又能征服對方呢?

    亞歷山大被譽為歐洲世界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所建帝國橫跨歐亞洲非三大洲,被侵略的國家中不僅有各種番邦小國還有四大文明古國的三個,埃及,印度,古巴比倫。而且亞歷山大出征有一特徵,他的王牌象徵就是大象部隊,打起仗來以體型直接壓迫敵人。可以說常勝的關鍵

    那麼遇到秦軍呢?不好意思你們不堪一擊。第一亞歷山大東征長途跋涉後勤肯定比不過巔峰時期的秦國。第二秦國當時已經使用弩在西方還並未擁有,弩的威力十分巨大,亞歷山大的軍隊還未過來就死傷過半了。第三,史書記載亞歷山大出征軍隊數頂多數十萬,而王翦當年攻楚帶了60萬人。有網友曾調侃如果給秦始皇當時的世界地圖,秦始皇恐怕能幹穿整個亞歐大陸。各位網友你們覺得呢?

  • 2 # 平田君Bellatores

    亞歷山大大帝vs秦始皇的跨時空對決一向是歷史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我也來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吧。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亞歷山大大帝(前356-323年)和秦始皇(前259-210年)並非同時代的人,只有透過時空穿越才能讓他倆碰上面。如果亞歷山大繼續東征的話,他將碰上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惠文王(前338-311年在位)。在秦惠文王統治時代,尚未統一全國的秦國只是一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並未確立對其他諸侯國的壓倒性優勢,其實力顯然無法與地跨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相提並論,亞歷山大擊敗秦惠文王時代的秦國並不困難。透過下面這張地圖,我們就能看出同時期兩國明顯的實力差距(紅圈部分為秦國):

    再回到問題本身。筆者認為,假如亞歷山大大帝真的與秦始皇發生戰爭的話,國家實力、統帥才能、軍隊水平都更勝一籌的亞歷山大大帝將贏得最後的勝利。

    國家實力對比

    誠然,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堪稱當時東亞最強大的國家,但亞歷山大大帝一手締造的亞歷山大帝國則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其實力還要更勝一籌。一些網友在討論國力問題時錯誤地將其簡化為“馬其頓王國vs秦帝國”,這明顯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亞歷山大東征後,馬其頓王國只是他龐大帝國極小的組成部分、並不能夠代表當時亞歷山大大帝所能動用的所有資源。因此,“亞歷山大帝國vs秦帝國”才能更好地反映兩國的實力狀況。

    我們先來看看秦帝國的情況。作為中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國,其疆域大致覆蓋漢地十八省。與今天的中國版圖相比,主要缺少了新疆(166萬平方公里)、西藏(120萬平方公里)、內蒙古(118萬平方公里)、青海(72萬平方公里)、黑龍江省(47萬平方公里)和吉林省(19萬平方公里)的全部或大部分領土,據此可以計算出,秦帝國的最大疆域約為418萬平方公里。秦帝國並沒有留下準確的人口普查資料,只能根據後世學者估算。據《中國通史》、《華人口史》等著作,秦帝國的人口大致為2500萬人。

    相較而言,亞歷山大帝國的疆域和人口都勝於秦帝國。從地圖上看,亞歷山大帝國基本繼承了波斯第一帝國的版圖,其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伊朗、埃及、土耳其、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19個國家的全部或部分領土,西起希臘、東抵北印度,疆域達到55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我們也可依據波斯第一帝國的人口狀況大致推算亞歷山大帝國的人口。據現代學者研究,波斯帝國的人口數量約在2000-3500萬人之間;考慮到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期間極少殺戮、且當時波斯帝國並未發生大規模瘟疫的情況,亞歷山大帝國的人口數量應與上述數字相差無幾。若按平均值計算,亞歷山大帝國的人口約為2800萬人。

    可見,亞歷山大帝國(550萬平方公里、2800萬人)在國家實力上對秦帝國(418萬平方公里、2500萬人)具有一定優勢。

    統帥才能對比

    統帥才能方面,身經百戰的亞歷山大大帝顯然遠勝於從未率兵征戰的秦始皇,他的部下同樣不乏當世名將:如馬其頓軍隊的副統帥帕曼紐、左翼方陣指揮官克拉特魯斯、夥友騎兵統帥赫費斯提翁、大弗裡幾亞總督安提柯等人同樣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並不亞於秦始皇麾下的王翦、王賁、李信、章邯等戰國名將。

    秦始皇的優勢在於治理政事,但他在消滅六國的戰爭期間從未領兵打仗、統治期間的所有軍事成就都是部下獲得的,可見其統帥才能並不出眾。相較之下,堪稱古代世界最強軍事統帥的亞歷山大大帝則要厲害得多:16歲時,他開始在父親出征時治理國政;18歲時,亞歷山大在喀羅尼亞戰役中擊敗了著名的“底比斯聖隊”、一戰成名;即位後不久,亞歷山大又擊敗了挑戰馬其頓主導地位的希臘三大強國——雅典、斯巴達和底比斯,確立了馬其頓在希臘世界的主導地位;東征期間,亞歷山大大帝更是展現出超人的統帥才能,贏得了伊蘇斯會戰、高加米拉會戰等重要戰役的勝利。贏得軍事勝利之後,亞歷山大大帝又以籠絡人心的手段贏得波斯貴族的支援、穩定了社會秩序,使他的力量在無形中不斷擴大。可以說,沒有亞歷山大大帝這位智勇兼備的軍事天才,希臘人根本不可能征服波斯帝國。正如軍事史學家阿徹·瓊斯所言:

    “亞歷山大創造了合成軍隊,使重型步兵對重型步兵戰鬥時的這種協同方式的實用性黯然失色。他靈活使用四種武器系統的每一種:在以輕型步兵與敵人進行前哨戰的同時,依靠重型騎兵擊敗敵人的騎兵,並攻擊敵人步兵的後方,然後運用重型步兵與敵人的步兵進行正面交戰,並以輕型騎兵與敵人的某些騎兵作戰。”

    另外,從亞歷山大大帝豐富的軍事經驗來看,他有著極強的應變能力,在應對不同對手時都能夠戰而勝之。可以說,亞歷山大幾乎與當時歐亞大陸所有型別的軍隊都有交手,他對於攻城戰、野戰、海戰、渡河戰等形式都得心應手、由此才鑄就了他一生無敗績的傳奇。簡單梳理一下,他的對手包括:海軍與重步兵強國(希臘城邦);海軍強國(地中海東岸的希臘化城邦);海陸複合型強國(波斯帝國)、輕騎兵強國(斯基泰、粟特)、騎兵和戰象強國(帕拉瓦)。在與這些對手交戰的過程中,馬其頓軍隊同樣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實戰經驗。

    軍隊水平對比

    在作出結論之前,筆者謹在此列舉下列事實、批駁一些謬論:

    1、後勤問題對馬其頓軍隊的困擾並不像許多人所預想的那樣嚴重,馬其頓軍隊的行軍能力更勝於秦軍。從下圖中可以看到,馬其頓到北印度的航空距離就已達到4900公里。考慮到古典時代的交通條件,亞歷山大大帝遠征軍的實際行軍里程顯然要大於5000公里,他們一路上也已見識過各種複雜地形、體驗了內陸地區的惡劣天氣,我們不應懷疑這些職業軍人的吃苦耐勞能力。另一可以作為佐證的事例是:在跨越5000公里的廣大地域後,遠征軍的核心——馬其頓軍隊的數量並未明顯減少。而秦始皇時代的秦軍則顯然不具備進行如此遠征的能力。

    2、亞歷山大大帝可用的軍隊不止4萬餘馬其頓軍隊,他在征服波斯和中亞之後,同樣能徵召波斯本土部隊和希臘其他城邦的僱傭軍、組成一支數量較為龐大的部隊作戰。許多網友之所以輕視亞歷山大大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所有部隊”。當亞歷山大大帝后期對中亞地區發起進攻時,他的軍隊規模已經接近10萬人級別。另外,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戰期間從未出現過秦帝國那樣“傾全國之兵”的情況,這也容易給人造成他的可用之兵不多的錯誤印象。亞歷山大大帝不願動用大軍的原因也不難理解:既然只用數萬人就足以戰無不勝,又何必增加國家負擔召集更多部隊呢?考慮到亞歷山大帝國的體量,亞歷山大大帝如果願意進行大規模動員的話,組織一支20萬人的軍隊並不困難。繼業者戰爭中的伊普蘇斯戰役便可作為旁證:在帝國已經瓦解的情況下,各自為政的繼業者們還能集結近16萬軍隊(安提柯8萬人、塞琉古7.5萬人)進行大會戰,那麼在帝國維持統一的狀態下,亞歷山大徵調20萬可用之兵當然不成問題。

    3、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不僅具備強大的近戰能力,其攻城能力和遠端打擊能力也勝於當時的秦軍,所謂“秦弩可以壓制馬其頓方陣”一說則純屬胡扯。拜某些極不靠譜的紀錄片和文學作品所賜,許多人認為所謂“秦軍箭陣”獨步天下、甚至弄出了“秦弩射程超過AK47”之類的神話,然而秦弩的威力被嚴重高估了。2016年發掘兵馬俑時,考古學者發掘出一副完整的秦弩(下圖),它屬於典型的單體擎張弩,屬於秦軍騎兵和步兵最廣泛使用的型別,根據學者復原,秦弩的射程不過70-100米,其威力與當時的弓箭相差無幾。

    相較之下,亞歷山大大帝的遠端力量則十分多樣,希臘世界最優秀的克里特弓箭手自不必說,波斯、敘利亞、埃及等地都能為他提供足夠的弓箭手輔助部隊;另外,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中同樣有著當時最為先進的攻城兵器、其遠端打擊能力顯著勝於秦軍。公元前4世紀時,強大的扭力弩炮和投石機等裝備已經在希臘世界普遍使用,馬其頓軍隊的扭力弩炮可以在400米外擊穿一個人的盾牌和鎧甲;他們使用的投石機可以將重達80公斤的石塊投擲到300-400米之外;除了弩炮和投石機之外,攻城塔也是馬其頓軍隊攻城時的常用裝備。亞歷山大大帝不僅會在攻城戰中使用這些武器,他也是第一位在野戰中將攻城器械當作炮兵使用的統帥。面對扭力弩炮+投石機+弓箭手的組合,秦軍的弓弩方陣顯然處於下風。

    克里特弓箭手復原

    威力巨大的扭力弩炮

    馬其頓軍隊使用的大型投石機

    4、以馬其頓方陣為代表的希臘重步兵方陣在正面攻擊力和威懾力方面均勝於秦軍步兵,秦軍的戰車+騎兵模式也很難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騎兵部隊抗衡。從兵馬俑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秦軍使用的大多還是青銅兵器、鐵兵器數量不多,這與馬其頓軍隊的情況較為類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古典時代的戰爭中,步兵的肉搏能力往往對戰役勝負起著決定性作用。希臘重步兵使用的長矛比秦軍步兵使用的戈、戟等兵器具有更大的攻擊範圍,其方陣縱深和防護也都勝於秦軍。一旦兩軍步兵正面作戰,秦軍將難以突破希臘方陣。

    秦軍在騎兵方面同樣落後。公元前4世紀時,當時的世界主要文明基本都已經淘汰了戰車,只有波斯、印度和中國還在使用戰車。從亞歷山大大帝在波斯和印度的作戰情況來看,這些戰車對亞歷山大的騎兵基本上毫無辦法:在高加米拉會戰中,200輛波斯刀輪戰車要麼被標槍兵所殺、要麼在透過重步兵方陣有意製造的缺口後被後備力量擊殺;從秦兵馬俑和戰國後期史料記錄來看,戰車仍然是這一時期十分常用的主流武器,“胡服騎射”的成果實際上十分有限,戰國騎兵的戰鬥力也顯然不能取代戰車。可以預見的是,一旦秦軍的戰車+騎兵遇上騎兵戰的高手亞歷山大大帝,不僅在機動性和戰鬥力上處於下風,他們也很難保護己方步兵的側翼。

    高加米拉戰役中的刀輪戰車

    綜上所述,在國家實力、個人能力和軍隊水平三方面都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亞歷山大大帝將能夠在與秦始皇的對決中勝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總冠軍的球隊居然沒有一人入選新一期國家隊大名單,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