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子衿書法

    隨心流露。

    書法中的情感,不可以強求。我們以顏真卿《祭侄兒文稿》來說,他在寫這篇千古絕作時,是在痛失親人,滿含悲憤的一種心情中奮筆疾書而成。假如在這樣的心境下,卻以平穩、溫和的書體來寫,就不可能把心中的悲痛情感表現出來。

    我們寫字時,內心本無激情昂揚之事觸發情感,卻偏愛揮舞巨筆,一瀉千里般的狂書。你的情緒是強裝的,表現在作品中,便是做作的。分明現在的心情很平和,卻想在作品中表現出悲憤、激昂的情緒,別人怎麼可能感受得到?

    即便如趙孟頫這樣的超一流高手,也不能夠把無感的情,貫注於作品中。他的名篇《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他已經盡力寫的比他平時妍麗的書風剛健了許多。但畢竟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是抄寫嵇康寫的文,和顏真卿發自內心的情感,在情緒上完全不一樣。

    我們再看王羲之的《蘭亭序》,這是在極其暢快的心境中,融天時,人和,地利,於一體。正如孫過庭《書譜》中,神怡務閒,感惠徇知,時和氣潤,紙墨相合,偶然欲書,五合集於一身,才鑄就了這一天下第一名篇。在其後,王羲之多次書寫,終不及當初之作。原因便是時移境遷,內心沒有彼時彼境的感覺。

    作品的情感,必須是有感而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兒文稿》,蘇軾《寒食帖》,都是他們自作自書。他們的情感,都是發自於切身的感受,才會體現於作品之中。

  • 2 # 隨興吧啦

    心之所至 筆走游龍

    在臨摹時最能體會到書寫者當時當地的心情。或激烈,或沉靜,或慌亂,或飛揚……

    書寫的過程不只是傳達的文字上的意思,更能夠讓閱讀者感受到那一抹心境,以書會友,意味無窮。

  • 3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是一個很玄乎的問題,不能正常的回答。

    為什麼書法總有人喜歡,弄一些虛和玄的詞。

    所有“書法作品”,都是以所寫的內容為基礎的,文字內容帶來情緒,而不是技法。傳世的書法作品,都是書法家們在非常自然的狀態寫出來的,沒有可以“做作”出來。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文字以內容表達情緒。

    每當說到這樣玄乎的問題,我總是會想到書聖王羲之。

    因為世人皆知的《蘭亭集序》,相傳是王羲之微醺之後所做。

    王羲之在寫的時候,有沒有故意使用什麼技巧。因為王羲之的基礎非常紮實。有點醉照樣寫出天下第一行書。

    這個時候,王羲之是在寫一個序,而不是在“做作”的創作。

    再比如說,一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

    顏真卿,在極度極度極度悲痛的情況之下,寫了下面的天下第二《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寫的狀態,他怎麼還會想用什麼技巧。

    這個時候顏真卿寫《祭侄文稿》,只是為了寫文稿,而不是“做作”的創作。

    再比如說,文曲星蘇東坡。

    蘇東坡在極其不得志、窮苦的狀態下,寫下了天下第三《寒食帖》。

    這個時候蘇東坡寫《寒食帖》,如果要說創作也是寫這兩首詩,而不是“做作”的一件書法創作。

    書法不需要那麼“做作”,所謂的書法作品更加不是“刻意做作”出來的。

    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他們能夠留下書法史名篇,最根本的原因他們的字都很不錯,不是他們會“做作”。

    一人有感

    不要把書法當成繪畫,或者當成什麼西方思維中的某個“藝術創作”。

    歷史留名的書法作品,基本上是一段連貫的文章,有些也是歷史著名的文章。

    書法說到底就是寫字,書法必須是在寫字,不要想太多。

  • 4 # 翰墨書道

    下面這段話翻譯與《書譜》:寫《樂毅論》時心情不舒暢,多有憂鬱;寫《東方朔畫贊》時意境瑰麗,想象離奇;寫《黃庭經》時精神愉悅,若入虛境;寫《太師箴》時感念激盪,世情曲折。

    這說明書法是可以寄情和陶冶情操的,不同的心理環境或狀態下,作品的整體格調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個人,甚至不同的年齡段也有很大的變化。

    書法可以寄情的首要條件就是技法嫻熟,能夠做到心揮手運而無不合乎規矩。

    那麼,書法是如何表現書法家的個人的思想情感的。這讓首先我想起人喜努哀樂的狀態,不同的狀態下,人的言、行、氣色、精神狀況是鮮明不同的,鬱悶時沉默寡言,高興時喜形於色或手舞足蹈。至於書法,書法家的心理狀態,也會在作品中有所體現,主要體現在:

    一方面是作品的氣息格調,心情愉悅時的作品帶有喜氣,心情哀傷時有一種凝重遲緩之氣,激動是時,書法的格調變化莫測。“志在流波之時,始能奏起和緩的樂章;神情馳騁之際,才會思索華翰的詞藻”。這在我們的《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等作品中都有體現。

    二是點畫呈現出的運筆節奏不同,雖然一個書法家由於長時間的臨摹學習鍛鍊,可能會形成固定的書寫節奏,但由於字乃心畫的因素,不同的狀態下,整體或細節上,作品的節奏是不同的甚至細到一個字的內部,“豈知情趣有感於激動,必然透過語言表露” ,如《祭侄文稿》的前、中、後三部分,就有明顯的不同,不但字形有工穩到草率的變化,隨著情感的起伏,出現書寫失誤的機率也越來越多越嚴重,這和作者的心理狀態的情感變化密切相關。如果我們和《蘭亭序》、《黃州寒食帖》進行比較一下,其情感脈絡更清晰鮮明。

    三是字的結構空間處理。空間處理也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字形結構緊密這和字形疏散者,在這方面如柳公權的中宮緊密,歐陽詢的緊俏險絕,蘇東坡的“紙壓蛤蟆”和黃庭堅的僵蛇掛樹,還有《懷仁集王聖教序》的疏散錯落斜結,同樣是思想感情的抽象表達。概括起來說按照筆跡心理的觀點來說,不同的點畫造型和結構處理往往代表不同的心理環境和情感狀態。如結字的重心問題,重心偏上和偏下都代表了不同的心靈狀態和審美體驗語言。

  • 5 # 我們一起寫書法

    書法是如何透過技法來表現思想情感的?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書法,作為傳承幾千年的藝術形式,即使是在毛筆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棄用——它已經基本失去了它的實用性的前提下,仍然有大批的擁躉,自有其優勢,並且往後看,也不存在消亡的趨勢。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反之,有多少藝術包括書法藝術中的多少作品,已經淹沒在歷史洪流中?

    以詩詞為例,幾千年下來,有多少首詩已經不可尋?

    這樣的結果,與作品本身是否具有藝術性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在欣賞詩詞的時候,一定會考慮它的內容,考慮它的內容,一定會考慮這個內容所表達的情感。

    就如我們抄錄一首詩搞書法藝術創作,一定不會選擇惡俗無趣的,而選擇自己喜歡的或大家喜歡的。

    書法也是一樣。書法藝術傳遞情感,一是透過內容本身,另一個就是“點畫性情”。在後一項,必然是透過一定的書寫技巧來完成——即書寫技法。

    這裡的書寫技法,就包括:

    一、點畫的形態:細勁的、粗壯的等;

    二、單字的結體:恣肆開張的,內斂緊緻的等;

    三、通篇的安排:舒朗的、緊湊的、連綿不絕一氣呵成的等等。以上這些無不需要靠技法來完成。

    有人舉例《蘭亭序》、《祭侄文稿》,這是比較典型的。比如趙孟頫、米芾,他們的書法藝術,無不展示了其本人的情感、情緒。他們的作品之所以被大家公認,也是因為他們的技法即藝術表現手法手法完全符合自己的情感表達。他們都找到了“我手寫我心”的平衡點。

    為什麼從選帖的時候就要考慮帖子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就是要從開始時就具備這種一致性。透過臨帖,習得帖子的點畫性情、單字結體、通篇安排,同時能最大程度地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和情感表達。

    掌握了這些以後,一旦發現有些技法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時候(因為你就是你,不是其他任何人),再重複一個“我手寫我心”,所謂的“創新”,就水到渠成了。

    這個過程,必然也會帶來技法的變化——互相改變嘛。

    我以前講過,用蘭亭序的技法寫祭侄文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書法技法的的最高境界,是“無法之法”,事實上就是在技法上的“了無障礙”。祭侄文稿的最後部分,“無意於書”,但技法由心,仍然不出規矩,反而增強了感染力。

    中國古代關於技法,有“技近乎道”的說法,就是類似於“無法之法”,無論怎樣,都“不逾矩”。

    要達到這一點,首先要盡得古人法,然後化出自己法。因為“自己法”,才是最符合自己表現需求的。不得古人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往往不得要領,事倍功半。

    近代的李叔同弘一法師,圓寂前所書的“悲欣交集”四個字,就很有無法之法的意味了,並且已經不能用常規的書法藝術標準來衡量了,完全是感悟,完全的精神,完全的思想感情。

    至於書法是如何透過技法來表現思想感情,前面已經多有論述。

    在學古人法的時候,我們是隱藏了自己的情感的,需要帶入到所臨之帖的情感表達中,才能體會到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即他的技法的本身的根由。以趙孟頫為例,他的處境導致了他的情感世界,他的情感世界反過來影響了他的書法:嚴謹、規矩、線條的粗細變化少、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即使偶有放浪的,也是一時之間的“小情緒”。

    還有一個人:倪瓚。他有嚴重的道德潔癖和生活潔癖,所以他的書法包括繪畫就是平淡自然,乾淨利索的。其書寫技法完全為他的這些需要服務。

    所以呢,書法要盡得“儘可能得”前人法之後,變化出自己的法,自己的法寫自己的“胸臆”方為正途。

  • 6 # 書山勤為徑

    技術和情感是對立統一的。初學書法,先學用筆,也就是技術。只有在掌握用筆的情況下,才可能表現你的思想情感。古人云,下筆有由。不是說每一筆都有出處,是要每一筆都落在傳統審美範疇之內。

    那麼情感一定要有技術嗎?不一定。任何一個自然的書寫都能表達情感。但書法不僅僅有情感,還要有美感。所以一個好的書法作品,一定是透過技術來實現情感的表達。沒有技術的表達均不入流。那麼有技術就能表達情感嗎?不一定,只有你練到心手兩忘的時候才能自然的抒發。當你頭腦中想著這個筆畫怎麼寫?那個結構對不對?這一行應該擺動等等的時候,其實你真正想表達的內容就被淹沒了。

    學習書法都有過程,先掌握技術沒有錯,抒情是隨之而來的

  • 7 # 若水書法工作室

    首先書法是可以表現乃至表達個人情感的。就像唱歌,彈鋼琴。然而五音不全,不著調的唱歌,如同亂彈琴一樣,是不能給他人以美的享受,也不能準確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書法亦然。每個人的字都帶有自我特徵,書法更甚。這只是個書寫習慣而已。還不足以表達自我情感。

    就像唱歌,彈琴一樣,沒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很難表達自己的情感,更談不上給他人帶來美的享受了。

    書法只有筆法技術達到一定的高度,單字基本功紮實,才能實現行氣貫通,章法美妙。有了這個基礎,書寫才有可能心手雙暢。忘記書寫本體而進入表達情感之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感人的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