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凡之路NO123

    大家好,今天咱們說說穀子的收穫與儲藏,一般春谷需要時間長,夏谷需要時間短,晚熟品種需要時間長,早熟品種需要時間短。穀子籽粒的成熟過程,與其開花次序一致。即在同一穀穗上,以位於穗中上部小穗上的籽粒最先成熟,然後依次向下、向上成熟,位於穗基部小穗上的籽粒成熟最遲。隨著穀子籽粒的成熟,籽粒內部和植株的外部形態都發生明顯變化,一般般我們把穀子的成熟過程概括為四個時期

  • 2 # 農村閒人搞野

    穀子發芽率指測試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30°C)和適宜溼 度(相對溼度70%左右)條件下,經過7天,發芽出苗數佔測 試種子總數的百分比。例如,400粒測試種子有320粒發芽,則 發芽率為80%。

  • 3 # 建行漸遠

    膠東地區屬於丘陵地帶,所以,自古以來種植穀子的就比較多。一般來說,穀子種植的時候,基本上選擇那些土質疏鬆,排水性良好,向陽的山耩薄地種植,土質肥沃地塊多種植玉米及小麥。因為穀子屬於喜溫耐旱的作物,只要是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均可種植。但是,在種植的時候,要選擇以前沒有種植過穀子的地塊,否則如果重茬,就可能造成減產。

    農村人種植穀子,多是自家種植,平日裡熬粥。像我們這邊農村人家家戶戶都多多少少種植一點穀子,等收穫之後,將稻殼去掉,那金燦燦的小米煞是喜人。特別是家中有新媳婦的人家,過去更得多種一些穀子,打出新米後,等兒媳婦坐月子時候,熬小米粥喝。要知道,在過去的時候,那小米粥加上雞蛋,可是產婦最好的營養。

    在過去,穀子是我們膠東半島傳統的農作物,自古以來,膠東半島就乾旱少雨,而穀子屬於我們北方農作物中最為耐旱的作物,當然,也是我們這邊的主要口糧。不過,過去種植穀子的產量比較低,這也是農村種植穀子產量低的原因之一。在過去,一般來說,每穀子產量根本就不足200斤,這也是穀子脫粒之後小麥金貴的原因。

    因為穀子產量過低,而小米又因營養豐富而供不應求。所以,從上世紀60年代起, 許多科研單位就開始聯合培育雜交穀子。後來,河北農業大學的趙治海教授經過反覆試驗,終於成功培育出生長期為90天左右的雜交穀子新品種,適合晚春播種及夏季播種。

    新培育的雜交穀子發芽率高,可達80%以上,株高在1米到1.2米左右,它的根系發達,穀子的秸稈粗壯,葉片比較寬厚,並且生長旺盛,抗病性及扛倒伏性均優於傳統穀子品種好,而且少有分櫱。

    穀子種植注意事項

    首先,種植穀子最忌重茬。最好是輪茬種植,一旦穀子種植重茬,谷地內的伴生雜草谷莠就會旺長,影響穀子的正常生長。而且,會誘發穀子白髮病。傳統穀子根系發達,這也是其耐旱的主要因素,而如果重茬種植,就會因為穀子根系吸肥力強而導致土壤養分失調,所以,如果以前這塊地塊如果種植過穀子,最好在三年內不要種植穀子,換做其他農作物。

    其次,不管是機播還是耬播,或是人工撒播,都要控制好穀子的播種量,一般每畝地播種穀子的數量為1.5斤左右,播種量過多,浪費谷種不說,還會因日後穀苗密集,造成苗弱,影響穀苗的長勢,進而影響到穀子的產量。

    及時間苗,當穀苗出土以後,葉子長到3-5片的時候,就要及時進行間苗定苗。在留苗密度方面也要做到寧稀勿密,株距在4.5-6釐米之間,行距在40釐米左右適宜。

    最後注意及時追肥,穀子種植之前,要多施農家肥,但穀子要想取得高產,當然要注意及時追肥啦。因為膠東農村種植穀子多是選擇瘠薄耐旱地塊,適時追肥利於穀子高產。在穀苗的拔節期,配合田間中耕,可以選擇每畝追施氯化鉀或硫酸鉀20-30斤,以及尿素10-15斤。在穀子抽穗前,每畝再追尿素20-30斤。到了穀子的灌漿期,可以用尿素兌水,溶解成2%的尿素溶液,用噴霧器將溶液均勻地噴灑在穀子的葉面,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時間,為穀子高產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雜交穀子發芽率高於傳統谷種,在種植的時候要避免重茬,把握好每畝谷種的播種量,及時做好間苗工作,合理在各個生長階段施以所需肥料,就可以收穫到優質的穀子,脫殼後即可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金米”。

  • 4 # 月季正紅

    雜交水稻發芽率大概是多少?種植時,需要注意什麼?

    雜交水稻分單季晚稻和雙季晚稻,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品牌種子。像我們浙江有浙優、汕優、粳稻等。現在農民種植的雜交水稻種子,大都是從當地種子公司購買的,袋包裝。

    一、雜交水稻發芽率不低於≥80%

    至於雜交水稻發芽率大概是多少?這個問題包裝袋上註明的清清楚楚。不是那一個人說了算,那個制種單位說了算,那是有國家雜交水稻種子質量標準的,是透過國家有關水稻權威機關檢測過的。具體表準是:純度≥96%,淨度≥98%,水份≤13.0%,發芽率≥80%。

    二、雜交水稻種植時應注意三個問題?①、浸種催芽

    水稻種子不同於其他糧食種子,必須催芽後再播種秧田。漫種前將包裝袋開啟,將種子曝曬一至二天,然後放在清水中浸泡,將漂浮上面的癟谷撈走,並倒入多菌靈攪拌均勻沉泡12小時以上。瀝乾後放在盤子裡蓋上薄膜催芽,等穀子露白後即可撒播在秧田板上。

    ②、整秧田、撒種子、勤管理

    翻耕耙耖的秧田放幹水,再將秧板整平,讓太陽曬上四至五個小時,看秧田板上沒水時就可以撒種,播種子必須均勻,播種後用鐵鍬將種子糊平,見不到種子為準。種子發芽後注意灌水,防止麻雀偷吃種子,注意防治秧苗病蟲害。

    雜交水稻除直播外,一般移栽的秧苗秧齡是一個月,最遲也不能超過45天,一定要適時移栽,超秧齡會影響水稻產量。如果是單季晚稻,應該是6月15前移栽,雙季晚稻應該是7月20日開始移栽。

  • 5 # 餐霞逸客古道西風

    我們堅持以從前可留續種的原生一切農作物,反對一切雜交增產農作物。重點打擊用轉增基因來雜交農作物。世界三山六海一分田,人類人口十億三十億,原生農業作物產量須健康生態正常產量大格局不可改變,生物生態多樣性不可改變。……………

  • 6 # 小羊愛往山上跑

    穀子屬禾本科的一種植物。古稱稷、粟,亦稱粱。一年生草本;稈粗壯、分櫱少,狹長披針形葉片,有明顯的中脈和小脈,具有細毛;穗狀圓錐花序;穗長20~30釐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級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結實數百至上千粒,子實極小,徑約0.1cm,穀穗一般成熟後金黃色,卵圓形籽實,粒小多為黃色。去皮後俗稱小米。粟的稃殼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俗稱“粟有五彩”。廣泛栽培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中國黃河中上游為主要栽培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栽種。

    1. 選好地塊合理輪作

    (1)選好地塊。穀子對土壤要求不高,一般的耕地均能種植,但由於穀子種子小,不能澇,故選擇地勢較高,通風透光,排水良好,易於耕作和疏鬆的砂質壤土種植。

    (2)選好茬口,合理輪作。穀子不宜重茬,必須選好茬口,實行合理輪作,其原因,一是重茬谷易染病蟲害,特別易染穀子白髮病。二是雜草增多。三是因穀子多種於旱地,根系發達,連年種植就會大量消耗土壤相同養分,造成某種營養元素失調,導致植株早衰、黃枯、秕子多,產量降低。所以穀子不宜連作,必須年年倒茬。

    2. 整地保墒。為使穀子保全苗,促壯苗,從寧夏乾旱山區“春旱、夏早、秋雨多”的氣候特點出發,透過整地保墒,實行“春旱秋抗”的措施。抓好“三墒”:秋季深耕蓄墒;冬季耙耱保墒;春季播種前後鎮壓提墒。

    3. 施足底肥。增施種肥穀子雖耐瘠薄,但吸肥力強,對施肥反應較敏感。每生產100千克籽粒,約從土壤中吸收氮4.7千克、磷1.6千克、鉀5.7千克。因此,應施足底肥,增施種肥。

    播種與移栽 1. 選種。應採取田間穗選留種。選種的標準應為耐寒、抗旱、抗寒、抗病、耐瘠、穩產。選擇生長健壯、整齊、無病害,並且有本品種優良特徵的穀穗,單收、單打、單藏,留作種用,還可採取異地換種。

    2. 種子處理。一是曬種。在播種前4~5天將種子攤開曬2~3天,以提高其發芽率和發芽勢。播種時再進行風選或水選,可用泥水或10%的鹽水選種,除去秕粒。二是藥劑拌種。海原縣穀子黑穗病、白髮病較嚴重,在播前應分別採用藥劑拌種,以防病害。也可採用55℃左右的溫水浸種10分鐘,可殺死病菌。三是穀子大粒化播種。方法是:將2毫升的辛硫磷農藥稀釋水中備用。再將肥料(0.5千克過磷酸鈣和尿素)與3~5千克細土混合均勻備用,然後把0.5千克谷种放在篩子內,邊撒上述細肥土,邊噴上述農藥水,並搖動篩子,使肥土包住谷種,形成顆粒狀的泥蛋,陰乾即可播種。

    3. 適期播種。穀子播種過早,出苗慢,雜草長得快,易感白髮病和受蟲害;播種晚,延遲成熟,籽粒不飽滿,降低產量。所以要嚴格按照穀子生長特點和當地氣候來確定適宜的播種期。穀子適宜播種期應該是使穀子的拔節抽穗期正好趕上當地的雨季,以滿足穀子對水分的要求和正常成熟。

    4. 播種方法。在正常年份一般採用耬播。在乾旱年份,土壤墒情特差,可採用抗旱播種法。

    (1)套耬播種法,如果地表層乾旱,土壤有底墒可採用此法。具體做法就是用2張耬播種,先用未裝有種子的空耬開溝,撥開表層的乾土,後面緊跟著有種子的耬,順溝進行播種,這樣達到深開溝淺覆土的目的,將種子種在溼土層上,以利種子出苗。

    (2)沖溝等雨播種法。在土壤墒情太差的情況下可採用開溝等雨播種法。先用犁鏵按一定的行距進行沖溝,待雨後,立即在溝內播種,用壟背上的溼土進行覆蓋,此法只要下一點小雨,就能搶墒播種,且易出苗。在播種時,施種肥尿素2~5千克、過磷酸鈣10~15千克。

    田間管理1. 補苗、間苗、定苗。穀子出苗後要抓緊時間到田問進行查苗。若有缺苗斷壟地段應及時進行補苗。可根據不同缺苗情況,分別採用趁墒補種、催芽補種、移栽補苗等方法。當苗高3~6釐米,有3~4片時定苗。間苗和定苗時拔除瘦弱苗、病苗,留壯苗、健苗,且需留苗均勻,達到每畝留苗的密度。

    2. 中耕、培土。穀子苗期生長較慢,易受雜草的危害,應及時抓緊中耕除草。在除草時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除草結合中耕鬆土和間苗進行,以達到除草、鬆土增溫、保墒的作用。一般中耕3次,掌握“頭遍淺、二遍深、三遍不傷根”的原則。第1次中耕苗小,宜結合間苗進行淺中耕,除草鬆土。第3次中耕結合培土進行,培土具有調節土壤養分和水分,防止倒伏和排澇的作用。

    3. 追肥灌水。穀子拔節期和孕穗期間是需水需肥最多的時期,也是促壯株、攻大穗的關鍵時期。若肥量少,在穀子枝梗分化時結合灌水1次追施。若肥多,在拔節期和孕穗期結合灌水分2次追肥,灌水後要鋤地鬆土,促使穀子正常發育。在穀子穎殼發黃,籽粒變硬,穗子達到該品種成熟時固有的顏色時,此時為穀子的收穫適期,不需管葉子的顏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塘裡的通氣管怎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