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悅讀的主題是“秋”。
《詩經》詩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史記》序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道大經。寒來暑往,是先民生活中感受到的週期現象,也是嵌入我們每一個人身體髮膚裡的生活節律。在當下,停一停腳步,感知節氣的變化、尋根傳統的文明,似乎還可成為抵禦工業文明冰冷一面的溫潤方式。提醒我們,有山河壯美,也有草木生靈。
那個父親模樣的人,低頭對小孩子說,你聽,什麼聲音?
那個兩三歲模樣的小孩子聞言,果然就停下腳步,仔仔細細聽。
轟隆隆一陣巨響,小孩子倒是不顯得害怕。每幾分鐘底下地鐵開過,地鐵站裡都被這轟鳴充斥,人也被輕微震動,但久而久之大家習以為常。等這聲音平靜下來,便傳來進出站臺的人流交雜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也平靜下來,站廳的什麼角落裡,有節奏而清亮的聲音持續傳出來。唧唧唧唧——
不是機房的聲音,不是廣播裡站務通知的聲音,也不是站臺裡工作的機器人滾動巡邏的聲音。那些聲音孩子大約都熟悉。他辨認著陌生的“唧唧”,小孩子不明所以,拉動父親的手,示意不知道。那個父親模樣的人,就笑著說,有一隻蟋蟀跑到地鐵站裡來了。蟋蟀啊,知道嗎?小孩搖頭。
因為看到這對父子停下腳步,所以我也放慢腳步出站,在那一個短短的瞬間,側耳傾聽到蟋蟀的鳴叫。這是夜晚將近九點的光景,滿載一天的地鐵,現在剛過晚高峰,站廳裡也安靜下來。因此我們在一座城市最最沒有自然景緻的地方,聽到了傳出純屬於自然的奏鳴曲。
無數的人寫過上海,寫過這裡繁華的商業、移民的奮鬥、寫過地面上人類建造起的漂亮的建築、傳統的和現代的橋、寫過街巷的轉角、寫過一磚一瓦屋簷下的歷史和水泥森林見證過的人事變化。但卻很少有人寫過上海的動物,這座城市除了有人居住,還切切實實有其他物種共存。
飛禽走獸、草木生靈,也一樣生活在這片區域內。他們感知城市裡時光流逝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對城市的空間分佈的認知或許也不一樣。它們在大城市生活,和在鄉間田頭生活的親戚有何異同,它們也會面臨適應都市生活的種種難題嗎?它們會因為在上海紮根下來,而略感驕矜,同時也略帶迷茫嗎?
在美國作家喬治·塞爾登的小說《時代廣場的蟋蟀》裡,久居城市的貓和老鼠,已諳熟城市的道路交通規則,也熟悉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們早已能在車水馬龍的世界裡,熟練穿梭併為自己謀得餐食、住所,甚至暖氣和安撫。直到它們在地鐵站臺裡聽到一陣異響,和此刻的我一樣,它們聽到了不應該屬於地鐵站的蟋蟀的鳴叫。
蟋蟀柴斯特,住在康涅狄格州的鄉村小溪邊的樹樁裡。幾個來草地上野餐的人,在溪邊敞開餐盒,柴斯特垂涎欲滴,跳入餐盒想大快朵頤,不料來野餐的人卻正好收拾餐盒,走去坐車又轉車,直到紐約最熱鬧的曼哈頓區的時代廣場的地鐵站,柴斯特才找到機會躍出餐盒,落到了在地鐵站裡開報攤的小男孩瑪利歐手裡。
一個鄉下佬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驟然進城,又落到了全世界最熱鬧的公共交通樞紐——這個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樓頂上是紐約時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百老匯的交匯地點,眼前的五光十色和人來人往,真是叫柴斯特無所適從。好在地鐵站裡的老居民——貓和老鼠,成為柴斯特熟悉城市生活的朋友。當然,連這新朋友的組合也叫柴斯特詫異,畢竟在鄉下,貓和老鼠應該是勢不兩立才對。
報攤男孩瑪利歐對柴斯特的寵愛,也使蟋蟀迅速解決了在城市會遇到的最大難題——住房問題。它住進了報攤,有一隻火柴盒作為臥室,但半夜醒來,或許是初來乍到新環境的應激反應,或許僅僅是因為飢餓,它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啃掉了瑪利歐一家辛苦積攢的存款——鈔票是紙,而紙的味道多麼像家鄉的草葉。
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柴斯特在貓和老鼠的鼓勵下,決定用自己唯一的擅長——奏樂,來彌補瑪利歐一家。它在時報廣場開了一個演奏會——它扇動翅膀,演奏了莫扎特,演奏了義大利歌劇,演奏了它在報攤收音機裡聽到的大家愛聽的美國歌曲。它的音樂會吸引了地鐵站里人們的駐足,吸引了媒體的關注,也稍稍彌補了它啃掉的瑪利歐一家的金錢損失。
“在這個繁忙的城市裡,從來還沒有發生過像這樣的情況。大家都心甘情願地停在那裡,就好像連呼吸都停止了。在樂音持續的這幾分鐘裡,時代廣場靜得就像傍晚的草原一樣。只見偏西的太陽照在那些人的身上,微風吹拂著他們,彷彿他們只是長得高高的野草!”
可當觸手可及的出名的誘惑和金錢——這些城裡人普遍最在意的東西接踵而至,最真心愛蟋蟀的小男孩,最先察覺蟋蟀的不快樂,這位演奏家不僅僅因為頻繁的演出感到疲倦,也因為秋天的到來感到疲倦。當看到紐約的第一片落葉旋然而下,柴斯特告訴貓和老鼠,它想家了,想念鄉下的土撥鼠和兔子,想念小溪和柳樹。
貓和老鼠,從未去過鄉村,也從未想過要去鄉村,就像它們從不覺得自己應該對立一樣,它們對都市生活引以為豪,也像個城裡人一樣互不干涉,邊界線分明,它們在這城市裡,離開所謂出人頭地的上流社會很遠,但對一個初來乍到的蟋蟀,也不吝於展示一點城裡人的優越——它們充當柴斯特適應城市生活的嚮導和保護者,最後,也是它們義無反顧穿越平時不會涉足的人類的站臺,幫助新朋友坐上了返回康涅狄格州的列車。在小說的最後,因為送走朋友而久久沒有入睡的老鼠對貓說,“也許明年夏天我們可以到鄉下去。我的意思是,到康涅狄格州的鄉下去”。
在大學上兒童文學選修課的時候,老師讀到這段,曾經解釋說,蟋蟀難以過冬,柴斯特看到報紙上的日期顯示九月開始,自知壽數將盡,它想要落葉歸根。但作者不忍將死亡展現在兒童文學裡,因此讓蟋蟀坐車回鄉,是最完美的安排。
在上海的這個夜晚,地鐵站裡的這對父子在聽到蟋蟀鳴叫時,各自又會想到什麼呢?
在城市裡出生長大的小男孩應該會和瑪利歐一樣,從未在已知的生活經驗裡見過這種小昆蟲。而那父親呢,若是這城市的老居民,或許會記得小時候放學後和夥伴在上海石庫門弄堂的花圃裡捉蟋蟀的往事,那時候上海還不是這麼高樓密佈的場所;若他是這城市的新移民,此刻會不會也有一點思鄉呢?像柴斯特思念土撥鼠和兔子、小溪和柳樹一樣,他會不會在牽著兒子的手的時候,想念童年故土風物?
柴斯特這樣向貓和老鼠解釋自己的心緒:“想我只是有點兒九月的憂鬱。就快到秋季了,這正是康涅狄格州最美的時候。所有的樹都在改變顏色,每天都是晴空萬里,一望無際。只有天邊偶爾會出現一點點燒樹葉時升起的縷縷輕煙。這時,南瓜也快要收穫了。”
人類時間裡的一個季節,對一隻蟋蟀來說,就是半生。
幾天後,我差不多還是在夜晚的同一時間經過這個地鐵站臺,那隻蟋蟀依舊在鳴叫。但是盡力尋找,空蕩蕩的站臺,空無一人,唯有鳴叫持續發出,一切像一個夢一樣。這是屬於蟋蟀它一個“人”的演奏會。而循著長長的扶手電梯來到地面,夜晚的風已經帶著涼意,上海的秋天已經降臨。
這一期悅讀的主題是“秋”。
《詩經》詩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史記》序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道大經。寒來暑往,是先民生活中感受到的週期現象,也是嵌入我們每一個人身體髮膚裡的生活節律。在當下,停一停腳步,感知節氣的變化、尋根傳統的文明,似乎還可成為抵禦工業文明冰冷一面的溫潤方式。提醒我們,有山河壯美,也有草木生靈。
那個父親模樣的人,低頭對小孩子說,你聽,什麼聲音?
那個兩三歲模樣的小孩子聞言,果然就停下腳步,仔仔細細聽。
轟隆隆一陣巨響,小孩子倒是不顯得害怕。每幾分鐘底下地鐵開過,地鐵站裡都被這轟鳴充斥,人也被輕微震動,但久而久之大家習以為常。等這聲音平靜下來,便傳來進出站臺的人流交雜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也平靜下來,站廳的什麼角落裡,有節奏而清亮的聲音持續傳出來。唧唧唧唧——
不是機房的聲音,不是廣播裡站務通知的聲音,也不是站臺裡工作的機器人滾動巡邏的聲音。那些聲音孩子大約都熟悉。他辨認著陌生的“唧唧”,小孩子不明所以,拉動父親的手,示意不知道。那個父親模樣的人,就笑著說,有一隻蟋蟀跑到地鐵站裡來了。蟋蟀啊,知道嗎?小孩搖頭。
因為看到這對父子停下腳步,所以我也放慢腳步出站,在那一個短短的瞬間,側耳傾聽到蟋蟀的鳴叫。這是夜晚將近九點的光景,滿載一天的地鐵,現在剛過晚高峰,站廳裡也安靜下來。因此我們在一座城市最最沒有自然景緻的地方,聽到了傳出純屬於自然的奏鳴曲。
無數的人寫過上海,寫過這裡繁華的商業、移民的奮鬥、寫過地面上人類建造起的漂亮的建築、傳統的和現代的橋、寫過街巷的轉角、寫過一磚一瓦屋簷下的歷史和水泥森林見證過的人事變化。但卻很少有人寫過上海的動物,這座城市除了有人居住,還切切實實有其他物種共存。
飛禽走獸、草木生靈,也一樣生活在這片區域內。他們感知城市裡時光流逝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對城市的空間分佈的認知或許也不一樣。它們在大城市生活,和在鄉間田頭生活的親戚有何異同,它們也會面臨適應都市生活的種種難題嗎?它們會因為在上海紮根下來,而略感驕矜,同時也略帶迷茫嗎?
在美國作家喬治·塞爾登的小說《時代廣場的蟋蟀》裡,久居城市的貓和老鼠,已諳熟城市的道路交通規則,也熟悉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們早已能在車水馬龍的世界裡,熟練穿梭併為自己謀得餐食、住所,甚至暖氣和安撫。直到它們在地鐵站臺裡聽到一陣異響,和此刻的我一樣,它們聽到了不應該屬於地鐵站的蟋蟀的鳴叫。
蟋蟀柴斯特,住在康涅狄格州的鄉村小溪邊的樹樁裡。幾個來草地上野餐的人,在溪邊敞開餐盒,柴斯特垂涎欲滴,跳入餐盒想大快朵頤,不料來野餐的人卻正好收拾餐盒,走去坐車又轉車,直到紐約最熱鬧的曼哈頓區的時代廣場的地鐵站,柴斯特才找到機會躍出餐盒,落到了在地鐵站裡開報攤的小男孩瑪利歐手裡。
一個鄉下佬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驟然進城,又落到了全世界最熱鬧的公共交通樞紐——這個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樓頂上是紐約時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百老匯的交匯地點,眼前的五光十色和人來人往,真是叫柴斯特無所適從。好在地鐵站裡的老居民——貓和老鼠,成為柴斯特熟悉城市生活的朋友。當然,連這新朋友的組合也叫柴斯特詫異,畢竟在鄉下,貓和老鼠應該是勢不兩立才對。
報攤男孩瑪利歐對柴斯特的寵愛,也使蟋蟀迅速解決了在城市會遇到的最大難題——住房問題。它住進了報攤,有一隻火柴盒作為臥室,但半夜醒來,或許是初來乍到新環境的應激反應,或許僅僅是因為飢餓,它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啃掉了瑪利歐一家辛苦積攢的存款——鈔票是紙,而紙的味道多麼像家鄉的草葉。
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柴斯特在貓和老鼠的鼓勵下,決定用自己唯一的擅長——奏樂,來彌補瑪利歐一家。它在時報廣場開了一個演奏會——它扇動翅膀,演奏了莫扎特,演奏了義大利歌劇,演奏了它在報攤收音機裡聽到的大家愛聽的美國歌曲。它的音樂會吸引了地鐵站里人們的駐足,吸引了媒體的關注,也稍稍彌補了它啃掉的瑪利歐一家的金錢損失。
“在這個繁忙的城市裡,從來還沒有發生過像這樣的情況。大家都心甘情願地停在那裡,就好像連呼吸都停止了。在樂音持續的這幾分鐘裡,時代廣場靜得就像傍晚的草原一樣。只見偏西的太陽照在那些人的身上,微風吹拂著他們,彷彿他們只是長得高高的野草!”
可當觸手可及的出名的誘惑和金錢——這些城裡人普遍最在意的東西接踵而至,最真心愛蟋蟀的小男孩,最先察覺蟋蟀的不快樂,這位演奏家不僅僅因為頻繁的演出感到疲倦,也因為秋天的到來感到疲倦。當看到紐約的第一片落葉旋然而下,柴斯特告訴貓和老鼠,它想家了,想念鄉下的土撥鼠和兔子,想念小溪和柳樹。
貓和老鼠,從未去過鄉村,也從未想過要去鄉村,就像它們從不覺得自己應該對立一樣,它們對都市生活引以為豪,也像個城裡人一樣互不干涉,邊界線分明,它們在這城市裡,離開所謂出人頭地的上流社會很遠,但對一個初來乍到的蟋蟀,也不吝於展示一點城裡人的優越——它們充當柴斯特適應城市生活的嚮導和保護者,最後,也是它們義無反顧穿越平時不會涉足的人類的站臺,幫助新朋友坐上了返回康涅狄格州的列車。在小說的最後,因為送走朋友而久久沒有入睡的老鼠對貓說,“也許明年夏天我們可以到鄉下去。我的意思是,到康涅狄格州的鄉下去”。
在大學上兒童文學選修課的時候,老師讀到這段,曾經解釋說,蟋蟀難以過冬,柴斯特看到報紙上的日期顯示九月開始,自知壽數將盡,它想要落葉歸根。但作者不忍將死亡展現在兒童文學裡,因此讓蟋蟀坐車回鄉,是最完美的安排。
在上海的這個夜晚,地鐵站裡的這對父子在聽到蟋蟀鳴叫時,各自又會想到什麼呢?
在城市裡出生長大的小男孩應該會和瑪利歐一樣,從未在已知的生活經驗裡見過這種小昆蟲。而那父親呢,若是這城市的老居民,或許會記得小時候放學後和夥伴在上海石庫門弄堂的花圃裡捉蟋蟀的往事,那時候上海還不是這麼高樓密佈的場所;若他是這城市的新移民,此刻會不會也有一點思鄉呢?像柴斯特思念土撥鼠和兔子、小溪和柳樹一樣,他會不會在牽著兒子的手的時候,想念童年故土風物?
柴斯特這樣向貓和老鼠解釋自己的心緒:“想我只是有點兒九月的憂鬱。就快到秋季了,這正是康涅狄格州最美的時候。所有的樹都在改變顏色,每天都是晴空萬里,一望無際。只有天邊偶爾會出現一點點燒樹葉時升起的縷縷輕煙。這時,南瓜也快要收穫了。”
人類時間裡的一個季節,對一隻蟋蟀來說,就是半生。
幾天後,我差不多還是在夜晚的同一時間經過這個地鐵站臺,那隻蟋蟀依舊在鳴叫。但是盡力尋找,空蕩蕩的站臺,空無一人,唯有鳴叫持續發出,一切像一個夢一樣。這是屬於蟋蟀它一個“人”的演奏會。而循著長長的扶手電梯來到地面,夜晚的風已經帶著涼意,上海的秋天已經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