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就醬兒C
-
2 # jacky23342
隨著社會的發展,離婚率逐年攀升呈遞增的趨勢。現在離婚大軍裡面有多了新的群體,第一批90後也加入了。90後到今年為止,最大也就28歲,最多也就是結婚才幾年。為什麼這麼快就選擇離婚了?90後離婚和以往70,80後離婚有什麼不同嗎?來分析看看。
缺乏婚姻基礎現在的90後交友渠道廣泛,網路,微信,QQ各種不同的渠道,這樣的交往沒有實質的基礎,共同的交集少,只是出於新鮮和好奇,往往僅憑一時的喜好和衝動,就匆忙結婚,這樣的婚姻由於大家互相沒有真正的瞭解和互信,婚姻的基礎是脆弱的,也是經不起考驗的。有的甚至被騙婚,騙財。這樣的婚姻關係面臨破裂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大齡剩男剩女背景下的婚姻現在社會中,由於諸多因素造成了大齡剩男剩女越來越多,又由於剩男剩女們都忙於工作,所以有很多城市都有了家長們代為相親的相親角,媒體上也經常會對大齡剩男剩女關注,還有身邊耳濡目染的事實,都使得90後的父母非常擔憂,生怕自己的孩子找不到配偶,成為令人頭疼的剩男剩女。所以他們就提前做準備,在孩子剛剛步入社會,就頻頻催婚,甚至幫子女做主,要求馬上結婚,有些90後在家長的壓力下就倉促結婚了。這種缺乏瞭解和互信的婚姻很多都缺乏堅實的基礎。所以匆忙結婚就變成了匆忙的離婚收場。
90後更注重自我90後不同於以往的70後和80後,他們更加有個性,更加重視自我。認為自己就只有一輩子,不能委屈自己。不會為了家庭或者孩子去願意犧牲自己一輩子的幸福。你可以理解為時代進步了,人性更加自由和釋放,也可以理解為90後的責任心較之前的人們減弱了。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勸說90後的不要離婚,說這樣做對孩子成長不好,可他們會說,我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全犧牲了僅僅為了孩子,孩子長大了也會理解我的。所以一旦婚姻當中出現了問題,又沒有及時解決的話,就很容易演變為離婚。
缺乏成熟的心態90後還很年輕,最大也就28歲,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也就短短的幾年,90後又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個性任性,同時也缺乏成熟的婚姻觀和愛情觀。有的也分不清喜歡和愛。覺得喜歡對方就和對方結婚,當這種喜歡升級不成愛的時候,和自己的理想預判落差大的時候,又很少去用平和的心態去處理和解決,同時又覺得自己還年輕,也沒有什麼顧忌,所以互不相讓。走入離婚大軍。
社會的高離婚率 讓離婚心理門檻降低如今的社會的高離婚率也讓離婚的心理門檻降低,在現今的社會中,離婚已經是一個平常的存在,沒有以前的離婚心理負擔或者說淡化了很多了。同時,現在社會中女性的經濟獨立也使離婚門檻更低。身邊和傳聞的離婚例子比比皆是。讓90後對離婚也覺得很正常,無所謂的心態。這種心態的普遍存在使得90後離婚也越來越多,而且反過來對於同齡人也是一個潛意識的影響。
-
3 # 心若靈犀
九零後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物質不缺,寵愛不缺,唯獨缺陪伴和分享。從小獨慣了,往往個性鮮明。誰也不能忍誰,日子過不下去,離婚在所難免。無論什麼年代,婚姻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想明白了再結婚。足夠的成熟理性,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場將就的死亡的婚姻,存留也沒有幸福,不如趁早止損。讓我們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不為小事而離婚。
-
4 # 就是喜歡你1314520
確實如此,當今的社會,我們經常能發現身邊有人結婚還沒多久,就離婚了,有的甚至孩子剛出世沒多久也離婚了,而我們的祖輩父輩,卻很少有這樣高的離婚率,可以這樣說,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離婚頻率高發的時代,而這其中也包含很多90後,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我個人認為,年輕人特別是今天很多90後們,離婚頻發的這種現象,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現狀。我們今天的社會已經變得非常現實,很多人的思想觀念和老一輩人相差太大,人生觀價值觀也比較現實。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那就是“一切向錢看”。我甚至覺得這句話描述的一點也不過分。
我以前聽很多長輩們回憶他們結婚的時候,經常非常感慨,他們那個年代結婚有的甚至連個住的地方都有,租房結婚的,而今天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結婚沒有房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像婚姻的基礎已經不是愛情而是房子、車子、銀行存款等固定資產了。這種戀愛觀,必然導致年輕人出現閃婚閃離的情況,因為他們結婚的基礎不是愛情。
其次,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沒有所謂的責任感,習慣一個人自由自在,當婚姻帶給他們的自由帶來挑戰的時候,因為缺乏責任感,所以他們更傾向於離婚這種選擇。
對於今天年輕人特別是90後們離婚率高的現象,我個人認為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好的,年輕人的人生觀、戀愛觀真的需要改變,雖然今天的社會比較現實,很多人內心都非常浮躁,但是這些不能成為離婚的藉口,同時我也不贊成“結婚不怕晚,離婚要趁早”這種觀念。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到了結婚的年紀就應該考慮婚姻,結婚要以愛情為基礎,夫妻互幫互助,和睦相處,才是維繫婚姻長久的關鍵。
-
5 # 北極寒冰16
從現時代的人怎麼了?多數都染上了離婚病。70年代湊合著過,80年代將就著過,到了90年代的人離婚就增多了,絕大多數是輸在金錢上。其實都是:金錢,外遇,出軌,等很多小事引起的離婚。而80後期也有一部分和90相似,而且少數女性離婚不要孩子,有些連孩子都不看一眼。但也有客觀原因存在,那就是90在城市多數都是獨生子女。而也趕上了彩禮上漲年代的原因,失業下崗也有點衝擊著他們。90的任務也相當堅難,因為父母馬上即將步入老齡社會,他們多數要承擔4個人養老的義務。可是90經濟改革增長正處於旺盛期,很多孩子掉在蜜罐裡生長。也可能是嬌氣使他們產生了任性,使他們的任性動不動就離婚的原因。你趕到了這個年代,誰也沒辦法,只是你們不願吃苦,但對個人以後也是一種悲哀。其實多數家庭父母不在一起住,你願不得父母吧!如果靜下來多反思自己的過錯,多點持家精神,兩口子勤勞少微節儉一點,父母再幫你們一點,你們日子是可以過得去。但你們性格的任性,是你們不對自已反思造成的。中國有句俗語:兒子大了不由父,女兒大了不由母,意思是兒女大了管不了,只有隨他們去。你們總為一點小事緾繞著小圈子做文章,從不往長遠考慮,刁為眼前一點小利,忍不下一口氣,眼裡容不下半沙粒。多數離婚把孩子扔給了父母,好像應該是他們的義務。真正仔細想一想:你們的任性不僅害了你們自己,而下一代的成長,同時也矇上了陰影,把健康快樂的東西應該留給你們下代的時侯,卻給他們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都是憑性格做事,卻害人整個家人。天道酬勤,人勤年豐。有知吃知,無知吃力。節儉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掙一個花兩個,沒有跟父母要,他們有難處又去找誰!難道去偷去搶嗎?凡事要靠自己。小鳥不學會飛永遠要捱餓,因為老鳥不可能喂他們一輩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家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翻不過的山。幸福是屬於堅持者,不是屬於望而生畏的判逃者。人生的光陰如閃電,很快會過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勇者無敵,智者必勝,愚者難懂,只有珍惜才能得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沙士比亞說過:一個人的經驗,是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歲月的磨鍊才能夠得到的。希望是窮人的糧食,希望是清醒時的夢想,它肩負著人要有志,志同道合才是維持家的根本。朝三幕四的作為是不應該的,只要能堅持和睦相處才是勝利。
-
6 # 倪說
如何看待第一批90後已經加入離婚大軍?分幾個方面看:
1.離婚是一種正常現象
沒有必要誇大,也不要把這種現象安插在90後這個群體中。覺得90後就怎麼怎麼樣!
2.90後的婚姻觀
3.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喜歡就是放肆,但愛是剋制。當研究表明女性遇到自己合適另一半的機率是一百多萬分之一。所以,婚姻的事不能苛求。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婚姻的自由。
所以,我覺得,離婚是正常現象,沒必要誇大。90後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釋出了一份關於離婚糾紛的司法大資料專題報告,資料顯示“第一批90後已加入離婚大軍”,隨後這一話題迅速在網路引發熱議,一些90後令人大跌眼鏡的閃婚閃離故事,也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對此,有人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婚戀觀的變化,當今中國社會的離婚率整體都在一路走高,沒必要將90後群體加以標籤化,更不應該將一些奇葩個案作為整個群體的縮影。也有觀點認為,離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種文明的進步,離婚數量的增多恰恰說明90後更加追求婚姻自主和人生品質。但同時也有聲音指出,相較父輩而言,90後群體對待婚姻確實比較草率和自私,缺乏對家庭和伴侶的責任心。針對這一現象,你有何看法?是否贊同“結婚不怕晚,離婚要趁早”的觀念嗎?
回覆列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一代人的結婚年齡變得越來越晚,心理成熟得也越來越慢,導致閃婚閃離現象的增多,這其實跟從小父母的過度保護有關係。90年代出生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寵愛都放在自己身上。上學期間,父母為了讓我們好好讀書,一般是不讓我們去做家務的,時間久了,我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事情不該由自己去做。工作後,難得回家一次,父母更是不捨得讓我們去幫忙做些家務事,每次放假我們更多的是呼朋喚友出去小聚,而忽略了身邊的家人。
就是這種在心理上並不成熟、並不善於替別人著想的我們逐漸到了婚育年齡,我們滿懷希望的進入婚姻的殿堂,卻發現它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和甜蜜。婚後,兩個人面臨的是柴米油鹽的普通生活,每天工作一天下班後,誰都不想動彈,那麼晚飯誰來做?家務誰來收拾?所以,我們需要去適應婚後生活,用寬容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愛人。
我和先生結婚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來,我們一直在磨合,磨合彼此的性格。剛結婚時,先生在做飯,說了一句,“我在家可從來不做這些活”,我反口回了一句,“你覺著我在家幹這些活嗎?”說完後,我們都愣住了,是啊,在家我們都是甩手掌櫃,但是現在我們卻不得不幹。我的脾氣相比先生而言,比較急躁,用先生的話說,每次吵架都是我挑起來的,但是我有個優點是每次吵架絕對不隔夜,不冷戰,有事情我就當面說出我的不滿,因為我覺得有的時候男人就是get不到女人生氣的點,與其自己生悶氣,不如說出來讓他知道到底問題出在哪?所以說,夫妻之間相處要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找到雙方都接受認可的交流方式。
其實,我覺得兩個人離婚,有很大一個原因還在於兩個人的高度不同了。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一定不要因為一個人對你好,就決定嫁給他。因為隨著婚姻生活的開始,他對你的好不足以吸引你陪他一直走下去。”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的心哇涼哇涼的,因為每次朋友問我為什麼嫁給先生時,我的回答一直是“因為他對我好啊,我覺著不可能再遇到對我這麼好的人了”。怎麼辦?我開始觀察先生的優點,每天吃飯時就跟先生聊天,他喜歡聊他的工作,聊他的客戶及領導是怎樣認可他,欣賞他。然後我發現他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是很專業的,這點認知讓我對他有點崇拜,也讓自己開始重視自己的工作專業能力。這樣我們才能站到差不多的高度去繼續維持我們的婚姻。
總之,90年代的人是有個性、有想法的一代人,在做出每個決定時多想想責任與寬容,多想想彼此的好。世界上的確沒有“如果”,不過卻有很多“但是”。不要總去想“如果我沒有嫁給他該多好”,多去想想“雖然現在不如意,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