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通
-
2 # 冒牌東方朔
郡王、親王和藩王這三種“王”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性質,首先郡王和親王更多是存在爵位上的不同,當然所能夠享受到的政治權利以及官員們的重視程度也是不同的。在爵位方面,郡王是比親王要低的,具體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體系來講,郡王的爵位處在“子”或者“子、男”之間的位置而親王的爵位則與“男”是持平甚至還要高上一級的。而在政治地位方面,親王可以入朝理政,參與朝中大事同時擔任朝中重要的官員,而郡王的話基本無法入朝參與政事,即便有官職也是一些負責皇室後勤的“閒差”,而且從官職的品級上也能體現出兩種爵位的差別。但這裡必須要支出的一點是,無論是郡王還是親王,基本上都是同“姓”之人,也就是說同屬皇室。
而藩王與上述兩者相比較的話,卻經歷了一個從“同姓”到“異姓”再到“同姓”最後再到“異性”的過程,而且這裡首先也要說一下“藩王”的概念,其實是集一個地區的軍、政、財於一身的一方諸侯。
而這樣的諸侯,其實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因為他們當時推行的便是“分封制”,主要針對的便是同姓的皇室之人,只有少數的有功之臣才會受到“分封”。
這種分封的制度可以說一直從商周延續到了西漢,直到“英布之亂”的事件出現,劉邦才宣佈不再分封“異性王”,而在此之前,劉邦論功行賞,分封了大量的異性王,像英布、韓信等等都在其中。
所以,從劉邦得法令一頒佈,對藩王的分封便主要集中在“同姓”層面,不過,即便如此,在西漢景帝時期也還是出現了“七國之亂”,在漢武帝時期出現了“劉安叛亂”等,也就是說把藩王之位給到“自家人”也並不穩妥,於是,此後便又出現了“異姓”的藩王。
上述是從“血緣關係”上來講,藩王與郡王、親王的不同,而在“實權”上來講,藩王則要遠高於郡王和親王,雖說藩王一旦遇到無論是郡王或親王都會禮讓三分,但是真正從政治地位上來講還是後面兩者還是稍遜一些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的話,藩王表面上可以遵從親王對我命令,但卻可以不去執行。
而且歷史上關於“藩王勢大”的事件也是不少的,比如像隋朝時期的“唐王國公李淵”、唐玄宗時期的“四川節度使安祿山”以及清代康熙初期分別佔據雲南、貴州和廣西的吳三桂等三位藩王。
當然,他們最終的結局也不盡相同,但卻螚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一旦蕃鎮勢大,便會危及皇權”。
以上,便是我對郡王、親王和藩王這三種在封建社會當中所出現的“身份名詞”的理解,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
3 # 見賢超齊
親王、郡王、藩王如何區分?
一、親王和郡王一定是由皇帝的兒子、兄弟、叔伯來擔任,但藩王則不一定,有可能是立了軍功的將軍。
二、親王比郡王高一個級別,郡王表現好了可以提升為親王,親王表現差了要被降為郡王。
三、親王和郡王一般是在京城居住,有自己獨立的府邸。而藩王則是駐守在外地。
四、親王和郡王只有安保人員,一般沒有軍隊。而藩王需要鎮守城池,有自己的軍隊。
有了親王、郡王、藩王這四個區分,大家弄明白了吧!
-
4 # 沒事鬧著玩
簡單的說,親王,郡王都屬於藩王!藩王是朝廷對王爺的統稱。除了清代,被封了王的天皇貴胄,功臣會同時給一塊領地,這塊土地就叫藩地。王爺們前往藩地治理,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力,這個過程叫就藩。
當然王爺也有高低之分。親王比郡王高階。親王的封地很大,所以一般都是皇室子弟。以前的王的名字都亂七八糟的,但是字越少的越高階!這麼講您可能有點蒙,我說一個人您就明白了。羅成!隋唐演義裡的羅成被王世充封為“一字齊肩王”,王世充自己是鄭王,意思就是羅成能和王世充平起平坐。
到了明代,親王郡王的上下級關係開始明確確定。即親王大於郡王。親王的嫡長子世襲親王,其餘的兒子降級為郡王,朝廷按例發給歲收。而且這些王都是世襲罔替的,也就是說嫡長子一脈,永遠都是親王,他們的同輩都能是郡王,但是這些郡王實在太多了,所以有的就不一定會劃藩地,只是能領到歲收,這些王就不能成為藩王,屬於有名無實的頭銜。
到了清代,吸取了明朝王爺太多的教訓。朝廷廢除了藩地!也就是說就算封了王,也只能拿到錢,沒有領地了。而且還明確規定親王,郡王不能隨意離開京城。同時在世襲制度上做了更改。除了幾個鐵帽子王外,其餘的王都是降一級世襲,即親王的兒子繼承的爵位只能是郡王,郡王的兒子繼承的只能是貝勒。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皇室爵位的人數,不給國家帶來過重的負擔。
從時間上講,歷史能分為太平盛世跟亂世。太平盛世中,王位因為有中央的絕對支援,所以能保證一定的權威性,這個時候,親王郡王按等級上講,是藩王裡最高的。然而到了亂世,中央管不住地方,地方上有實力的就能自己稱王,有的能被中央承認,有的就不被承認。這個時候,藩王之間就是按實力說話,沒了的等級的分別!
-
5 # 四川達州人
一、親王與郡王
西漢開始封王。然後劉邦逐步削異性王,殺白馬盟誓規定——非劉不王。
此時的王,沒有等級,都是國王,最小也是一郡之地。不僅擁有獨立王國體系,掌握軍隊和財稅體系,因此才會出現七國之亂:
自推恩令後,西漢東漢對宗室王管制嚴格,諸侯王失去對軍隊與屬官體系的控制權,無法再對中央政權產生威脅,卻也導致了另外一個後果,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篡魏發生時的宗親諸侯王毫無作為。所以西晉開始恢復分封制度,又搞出了親王、郡王。
親王一般是皇帝兄弟,叔伯。
郡王最早是太子的兒子,後面成為次於親王的王爵,親王嫡長子外的嫡子多封郡王。清代則作為皇子的基本封爵之一。
唐宋明三個時期,曾多次封具備大功的大臣或追贈為郡王。
比如郭子儀的汾陽(郡)王:
唐代還有第三種王——嗣王。如楚王是親王,嫡長子繼承後稱嗣楚王,嗣王低於原爵但高於下一爵,宋代基本不再封嗣王(僅三位)。
如何分辨親王和郡王呢?
親王通常以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命名,比如魯王,秦王,少數比如中山王也是親王(因為中山國也是周代諸侯國)。後期很多特殊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漢、隋、唐、宋這些曾經的中央王朝國名不再封,形成楚齊魏晉燕為第一等親王,魯衛等為第二等親王,滑許等為第三等親王的慣例。
郡王則通常以秦漢的郡命名,多是二字王。比如常山王、太原王。
也有特殊情況。宋代秦王、楚王、齊王等就要看字尾,楚(親)王指封地故楚國的親王,楚郡王則是封地楚州的郡王。
清代不再以地名命名王爵而是改為美號。比如禮(烈)親王代善,禮是封號,烈是死後的追諡,親王是等級。
郡王也是如此,如順承(恪)郡王熙良。
當然,清代也非一字王是親王,二字王是郡王這麼嚴格。如順承郡王錫保被雍正晉升親王,而康熙長子胤禔受封就是直郡王。
二、藩王、番王
此二者是不同的。
番王當然指中央王朝外的番外之王。主要是周邊國家朝貢後給予的王爵,比如北韓日本交趾及少數民族酋長。
藩王指就藩的封王。如明成祖朱棣就是就藩北京的燕王。清初四個漢族藩王也是。
藩王,可以是親王也可以是郡王,所以區分藩王與非藩王,就要看是否就藩(入封地)。
最成功的藩王——朱棣:
清代的宗室王都不是藩王,沒有特別命令不能出京,平時只能領固定俸祿和收取門下的孝敬生活,所以清代不再實封宗室王,而蒙古封王則是藩王型別。
藩王其實大多數時候並不好過。脫離中央政權後不僅失去皇位繼承權(除非皇帝絕嗣),政治影響力也極速降低,還會被中央政權嚴密監控,想發展勢力是非常難的。若非朱允炆實在年輕鎮不住場面,朱元璋又殺了太多功勳武將,朱棣絕無可能獲得勝利。
回覆列表
以明清為例,藩王定為親王或郡王,但親王和郡王不一定為藩王前提
錢穆老先生在作《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時,曾選擇了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五個代表性的朝代來闡述。因為它們中有借鑑,繼承,又有不同。而對於親王、郡王、藩王的區別,在這裡我們可以選擇兩個朝代,一個是明朝,一個是清朝。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對於血緣關係的至親相當重視,寧可屠戮建功立業的功臣勳舊,不捨殺一位昏庸無能,荒淫無道的皇子。即使口口聲聲說魯王朱檀死不足惜,但最終還是不捨得下殺手,在其因病薨後,痛惜萬分。朱元璋對各位皇子期許很高,把諸皇子分封各地,藩屏國家。
朱元璋一生共生育子女四十二人,皇子二十六人,公主十六人。朱元璋分三批把兒孫們分封了二十五個王。洪武三年,第一次分封子孫,皇太子朱標留在京都南京外,從二子朱樉(秦王)到十子朱檀(魯王),另外加上從孫朱守謙(靖江王),共分封了十王。第二次分封在洪武十一年,從十一子朱椿到十五子朱植共五王,而第三次分封已經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從十六子到二十五子,共十王。
三次封王共二十五位,就國者十八位。從二十子以後六王還未來得及就國(其中九王趙王因早殤未就國),朱元璋就駕崩了。
諸子中除了二子朱樉外,冊封是多年少,到了十八九歲成年後到封藩。
《明史·諸王傳序》記載:“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
上面朱元璋分封的二十五個王中,自己的皇子自然都是親王,封藩之後,自然成了藩王。即親王為藩王。而其中的靖江王朱守謙為朱元璋的侄孫。《明史》記載為洪武九年定“靖江王,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每年米二萬石,鈔萬貫,餘物半親王”。靖江王作為朱元璋的侄孫,乃為孫子輩,也就相當於親王的兒子輩,所以爵位為郡王。當朱元璋把朱守謙(郡王)分封靖江王后,其也成了藩王。即郡王為藩王。
總結,明朝在正式受封親王、郡王時,即為藩王,之後成年就國。沒有正式受封時,皇帝之子為皇子,親王之子為王子。
清朝
清朝借鑑明朝,也分封親王和郡王,但又引以為戒,防止親王和郡王在地方權力過大,難以控制,規定親王和郡王皆在京師建府,不能隨便出京城四十里。對於親王和郡王,清廷只給莊園和人丁,不封藩國,並對分封爵位加以控制。
清初舊制,親王、郡王爵位都可以由一嫡子“世襲罔替”,只是貝勒以下才實行世襲遞降原則。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改為世襲罔替功封王外,恩封王公,其子孫均按世襲降爵襲封。
總結,清朝有親王和郡王爵位,但因不實行藩國分封,更無就國,也就沒有藩王一說。所以,清朝有親王和郡王,而沒有藩王。
可以說,藩王定為親王和郡王,但親王和郡王不一定為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