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ooHoo先生

    《長安十二時辰》主要講述大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上元節(即正月十五)前夕,長安城混入可疑人員,死囚張小敬(雷佳音飾)臨危受命,與少年天才李必(易烊千璽飾)攜手開展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長安反恐24小時”角逐。

    該劇在服化道上對歷史的還原,古風的配樂,開篇一鏡到底的長鏡頭,直引人入畫盛唐長安街上元節,一展大唐恢宏繁華的氣度。

    最大的原因是製作超級良心,每一處細節都無可挑剔,劇中美術、道具、服飾等,據說可是花了6個億,僅為打造還原度最高的大唐盛景,甚至連宣傳海報也被網友稱為“長安版清明上河圖”。

    大氣的唐風建築、熟悉的太白詩詞、萬國來朝的繁榮盛世,精緻的仕女妝容,讓不少觀眾對大唐長安城心生嚮往。

    美術&攝影

    全劇整個的美術場景設定,看起來就像精美的油畫,值得全方位打call,據悉《長安十二時辰》的美術概念設計花了近兩年時間大量研究史料,從唐史、文物、壁畫到日本同時代的文物。

    以考古報告作參考場景再現,復原那座舉世聞名的世界第一城長安,每一幀畫面都耐人回味,簡直是紙上長安,不能再真實了。

    劇集中那些看起來就很高階的拍攝場景,無論從採光到構圖再到色調,每一處都對細節把控得十分到位。

    為了展現當時盛唐鬧市的繁華,導演在片頭直接運用長鏡頭,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在這部劇中大量出現了長鏡頭,可見導演是按照拍電影的標準在拍,也確實成功把這部劇拍出了電影質感。

    道具

    有人可能不知道,為了完全還原唐朝長安城的佈局,劇組在開拍前用了7個月時間,打磨道具搭建場景。

    那時候的長安城有108坊,整齊劃一星羅棋佈,看起來就像一個迷宮。

    然而劇中的建築均按歷史記載,按原比例1:1搭建,耗資5000萬。

    服飾

    劇中所有的服裝和配飾,只為表現中國文化之美,誰又能知道這些衣服,還都是劇組自己用草木染料染制而成,甚至做了一張唐代的標準色卡,難怪這麼好看,不是沒有道理。

    禮儀

    有人稱這部劇是唐代禮儀紀錄片,因為唐朝最與眾不同的禮節,就是叉手禮,在南唐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中出現過

    劇中用鏡頭多次向觀眾傳達了這一細節,「 大唐叉手禮 」,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執此禮儀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種禮,以示尊敬。

    這部劇之所以大獲成功,還得歸因於幕後團隊的匠心精神,還原了千年長安的風貌與氣質,帶觀眾領略了中國唐代文化之美、生活之美,這在現在眾多的劇集中已經不為多見了,所以很有可能作為今後中國產影視劇學習的典範。

    “熙囔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

    從小背誦唐詩的我們,心底都有一座長安城,長大後不少人慕名大唐的風采,從五湖四海奔赴至西安,只為了一睹大唐盛世的皇城,尋找千年前的痕跡。

    但是,就像長安街,千堆雪,日出一到,註定瓦解一樣,那個千年前的長安,早已被千年的風沙,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下。

    而這一切,也正是從第一集的那句“天寶三載,元月十四日......大荒落”開始。

    天寶三載,即唐玄宗在開元二十九年後改元天寶的第三年,公元744年,熟悉的開元盛世已結束,前半生勵精圖治的唐玄宗開始享受養老玩樂的人生。

    大荒落是一日之中的巳時,太Sunny開始由極盛轉弱,而“長安十二時辰”恰似唐王朝由盛轉衰的一個縮影,《長安十二時辰》之後,再無盛世長安街。

    回到現實,曾不止一次聽人抱怨:別去西安了,那裡並沒有長安街,除了千篇一律的商業街,翻修的古城牆,西安什麼也沒有......

    真沒有嗎?泱泱大唐落幕後,那個曾輝煌過的長安城從此寂滅消失了嗎?

    並不是,去西安之前,如果不曾瞭解這些,那你註定找不到大唐長安城了。

    古城牆·長安城的前世今生

    歷史典故與傳奇的味道,讓西安這座城獨具魅力,而那些留存於這座城市的古建築和帝王墓則是這座城千年歷史傳奇的見證者與無聲的發言者。

    立於西安的那座古城牆,就是如此!

    雖然始建於明代,但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四邊的古城牆圍成一長方形的古城區,是西安的市中心。

    《長安十二時辰》裡,長安街各處設有望樓,用於監督和傳遞資訊,碰到需要抓捕的犯人時,可以及時掌控其行蹤。

    而在外圍的長安城牆上,更是設有向外突出的馬面牆臺,每個馬面弓弩將城牆段所有範圍都覆蓋在弓箭射程之內,讓城牆沒有防禦死角,這些牆臺在今天的古城牆上,仍然存在。

    城牆與望樓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監控防禦系統,以保證長安城的太平繁榮。

    站在城牆眺望開闊的馬路,對面層層疊疊的高樓,還有間隙中的老房子,歷史的痕跡與現代的繁華,還有未來的不可知,在眼前掠過,而這堅固的城牆,記錄並參與著歷史與現在。

    華清宮·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宮,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有過對這裡的描述,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更是賦予了它唯美浪漫的色彩。

    而今的華清宮裡,隨處能看到唐朝的建築,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規模宏大,樓臺館殿,遍佈驪山上下,恰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

    漫步華清宮,路過長生殿,走在華清池畔,遙想當年楊貴妃在此溫泉水滑洗凝脂的盛景,一場穿越千年的愛情故事躍然眼前。

    長恨歌·驪山語罷清宵半

    驪山腳下的九龍湖畔,每晚都會上演一場纏綿悱惻的唐明皇於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長恨歌》。

    披著長紗的楊玉環從九龍湖上的荷花中翩然而出,一時之間,山巒璀璨,煙樹朦朧,陣陣絲竹絃音之中,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那段曠世之戀裹挾著盛唐風貌踽踽而來。

    一個是風流倜儻的帝王,一個是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的楊家才女,人生若只如初見,該多好!可惜結局,總是讓人惋惜。

    大唐芙蓉園·唐宮花草還依舊

    想要一覽大唐盛世的皇家園林,請移駕大唐芙蓉園。唐風的樓臺亭閣,移步換景的小園香徑,窈窕的唐裝美人,盡在眼前。

    大唐芙蓉園在西安大雁塔之側,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而今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全方位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回民街·長安城裡饕餮客

    當個長安城裡的饕餮食客,感受一下長安民風的素樸,如《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吃貨主播“張小敬”一樣,在長安街頭大吃特吃,必去回民街。

    回民街上西安的傳統小吃羊肉泡饃、BiángBiáng面,還有吃播張小敬現場直播的大碗水盆羊肉、水晶柿子,從北廣濟街、北院門到西羊市正真是吃到你扶牆出!

    永興坊·名臣府邸長安街

    昔日的唐時名臣魏徵的府邸舊址,現在火爆抖音的網紅美食街。

    坐落在西安老城牆邊的永興坊,如果不曾瞭解歷史,以為它只是一條有著網紅毛筆酥、麻將點心、桃花酥、摔碗酒等美食的一條街。

    如果瞭解歷史,知道千年前長安街坊的佈局,會發現永興坊的出現,再現了古長安城的108坊風貌,《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長安街,在這裡就可以找到。

    古建築和帝王墓冢並不是西安這座城市真正的代表,只有加上存在於空氣中的那些歷史典故與傳奇的味道,才使這裡獨具魅力。帶著對過往的瞭解,走進西安這座城,才能找到那座藏在《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長安街!

  • 2 # 流動的小哥哥

    《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有一個與其他歷史劇不太一樣的鏡頭,它是諸多鏡頭中的一個,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個,但書生卻認為那個鏡頭是對歷史的尊重,是高度還原歷史之作。

    哪個鏡頭呢?

    旅賁軍黃山騎馬飛馳去打探訊息時,地面飛揚的塵土。

    那一幕,不像是在城市,而像在野外安營紮寨的情形。

    可事實是,他們的確是在城市,還是大唐都城長安。

    《長安十二時辰》更新到了16集,劇中長安城大部分地方是土路,就像小時候經常看到的土路一樣,下雨泥濘,晴天揚塵。

    看到這個鏡頭,有朋友會疑惑,甚至會認為這部劇拍的這個地方是它最大的不足之處。

    其實不是,它不僅不是不足,而是真正的還原歷史。

    在古代,不管是哪個城市,都是如此,路都是土路,沒有水泥路、柏油路、地磚路等等,我們以前看到的多數歷史劇裡的地磚路等都是假的,與正史相違背,男女主人公腳上的鞋一塵不染更是扯淡。

    話又說回來,有些劇組也是無奈,給小鮮肉走土路,揚塵一起滿臉灰,他們怎麼耍帥賣靚呢,總不能走路都替身吧。

    不過揚塵對某些小鮮肉也有好處,只會用123456789代替臺詞的小鮮肉不會穿幫。

    可人家哪在乎穿不穿幫啊,人家在乎美,在乎帥,哭戲眼圈都不紅,誰也沒譴責過他們不是,都是給慣得。

    好,咱繼續說土路。

    因為城市是土路,皇帝出行就很不方便了,皇帝的陣仗太大,那陣仗足夠讓揚塵遮天蔽日了。

    遮天蔽日也沒關係,還能擋住刺客的視線,可皇帝的威嚴也沒了,臣子們的御前之禮也就沒了。

    所以,為了威嚴,皇帝出行,地方或宮裡的相關部門要做“淨水潑街,黃土墊道”這項工作。

    正因此,也出現了一個技術工種,潑街工。

    這個工種持續的年頭還真不少,從有“淨水潑街,黃土墊道”開始到民國,他們都存在。

    別小看了這個工作,古代城市的乾淨,歸功於他們。

    不信?你可到郊區找土路去潑一下試試,不潑成泥濘的路,那真就不是在城市裡長大的你了。

    潑街工的水平到了何種程度呢?就拿清朝來說,北京城“黃土墊道、淨水潑街”的工作都是由內務府派工完成的,必須做到土不揚塵的程度,以保證扈從接駕的勳戚藩靴帽袍褂上幾乎沒有灰塵,以免失了御前之儀。

    看看吧,簡單點說,穿一雙布鞋在潑好的街道上走一趟,幾乎不沾土。

    這乾淨程度還真不一般,就現在我們城市裡的柏油路也不過如此,甚至有些衛生條件不好的城市,黑皮鞋一天下來還真有一層灰。

    黃土墊道,談不上技術活了,只要把坑坑窪窪的土路墊平整就好了,以免顛著皇帝的車架,畢竟那會的車底盤和減震沒有現代的轎車好。

    曾有朋友說,“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純粹的折騰人。

    的確,為了皇帝的威嚴和臣子們的御前之儀而去“淨水潑街,黃土墊道”有些折騰,但我們還要考慮城市裡的普通人,皇帝出行而產生的揚塵對百姓也是不好的,所以“淨水潑街,黃土墊道”有敬意,更有皇帝對百姓的愛戴,以免自己出行百姓跟著遭殃。

    《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城的土路,還原了歷史,僅就這一點,這部劇就是靠譜的,值得一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膽管結石醫生說不能做手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