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業務被視為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從To C到To B的轉型,始於2018年,但是在2019年就已經完成了賽道的切換,起步雖晚,增長的勢頭卻是爆發式的。
根據普華永道釋出的《科技賦能B端白皮書》,科技企業賦能B端、服務C端,將成為未來主流的商業模式。而中國科技企業在2025年,市值預計將達到40萬億至50萬億元人民幣。
具體到金融領域,在金融科技輸出的賽道上,已經聚集了不少玩家,切入方式不同,服務也各具特色。
消金界注意到,近日,在Rancher Labs(以下簡稱Rancher)主辦的第三屆企業容器創新大會上(以下簡稱ECIC),飛貸金融科技副Quattroporte陳定瑋分享了飛貸金融科技在“生產容器化及資料庫容器應用”上的典型案例。
飛貸金融科技副Quattroporte陳定瑋
陳定瑋透露,在安全合規的情況下,使用飛貸自研中介軟體,解決金融領域DB應用場景難題,已經可以帶來10倍的DB交付效率,以及極致的彈性擴容能力。
金融科技是如何賦能金融機構的?容器化平臺又是如何提升原有金融科技的效率的?透過飛貸金融科技的容器化建設以及應用,應該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供給端第一梯隊
在瞭解飛貸的容器化建設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Rancher。因為透過Rancher以及ECIC的參會企業,我們可以大致窺探到,國內ToB科技業務目前的市場格局。
Rancher Labs由CloudStack之父梁勝建立,旗艦產品為Rancher,是一個開源的企業級Kubernetes管理平臺。Rancher實現了Kubernetes叢集在混合雲+本地資料中心的集中部署與管理。
Rancher聯合創始人及CEO梁勝
Rancher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一億的下載量,在國內擁有華為、中國平安、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證券、華人壽、海航科技、廈門航空、上汽集團、海爾、中船重工、中聯重科、CCTV、中國聯通等眾多大企業客戶。
而Rancher舉辦的企業容器創新大會,一直是容器技術愛好者的盛會。
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企業容器創新大會,有來自Rancher、阿里雲、百度雲、平安科技、中國聯通、飛貸金融科技、華人壽、SmartX、華泰保險、廈門航空、JFrog、新東方、Cisco等十多家企業。這些企業的技術負責人,介紹了各自在企業容器專案上的實踐案例。
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到,金融領域ToB業務初步的平臺格局——以螞蟻金服領銜的BATJ網際網路巨頭系,以平安為代表的持牌系,以及以飛貸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系。
這些都可以被視作供給端的第一梯隊平臺。
選擇容器化建設
在第一梯隊平臺中,每個平臺的核心能力不同,選擇的競爭策略也有很大差異。
透過陳定瑋的發言,我們看到飛貸金融科技選擇了容器化建設這條路。
實際上,在金融行業,很少有機構的核心繫統在做容器化,大多數都比較邊緣。
一是因為金融行業對於資料安全的要求特別高,只有在安全有保證的情況下,才會去運用新的技術,再就是容器化需要人來運營維護,但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其技術人員可能沒法掌握這樣的技術。
然而,在陳定瑋看來,金融科技企業做容器化建設,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為容器可以有彈性伸縮,同時架構非常靈活,恢復、部署、運維都會比較快。
僅僅在成本方面,容器化就體現出了巨大的優勢。
據瞭解,飛貸整個容器化建設完成後,物理資源成本會比現在再節省40%,人力成本可以再節約60%,研發投入可以再節省40%。而且這還不包含容器本身的快速運用部署的能力。
對於飛貸金融科技來說,生產容器化及資料庫應用的難點在於,如何針對金融領域生產容器化及資料庫容器應用進行實踐創新,如何結合研發及業務場景落地,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產品研發、運維管理效率。
一般企業的容器化,大多數是將現有的虛擬化的技術替換成容器,但裡面實質的東西沒有改變,這樣起不到容器應該發揮的效用。
陳定瑋介紹說,飛貸金融科技應用容器化是基於整個企業的容器化應用,而且利用容器進行了整體的架構部署。不只是把CloudStack的換成所謂的容器,還根據容器的規範與要求,做了大量的調整和重構。
目前飛貸金融科技的IT技術體系包括容器化平臺、產品研發平臺與資料平臺,覆蓋了應用安全、資料安全、網路安全、容器安全、運維安全等部分。
這一技術在安全的前提下,節省成本又有彈性,引發了金融機構的興趣與關注。
容器化成果
飛貸金融科技與很多軟體廠商的最大區別在於,它自身有運營C端業務,在自己業務中遇到的問題,會在系統中完全解決掉,然後用飛貸金融科技認為的最佳方案輸出給B端的金融客戶。
在飛貸金融科技進行了容器化改造之後,無論是飛貸金融科技C端業務的效率,還是B端技術輸出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陳定瑋表示,飛貸金融科技容器化建設的效果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首先是整體生產力的提高。目前,飛貸80%的基礎運維都是自動化的,交付能力也有所提升,交付能力達每小時上百套。現在有幾千個容器在飛貸整個生產環境上面運作,擁有數百個MySQL的例項。
其次就是就是研發和擴充套件,飛貸可以按照容器的pod、物理主機節點、機櫃及資料中心級別做擴充套件。
第三是IT成本的投入大幅下降。之前飛貸的私有云是用CloudStack作為平臺去搭建的,現在全部換成了容器。這樣大約節約了40%的資源,節省了60%的人力投入。
以前要部署一個應用,需要提供虛擬主機在RD上面部署,現在容器一鍵部署就可以完成。另外專案研發投入時間也節省了40%,因為部署應用之類的內容現在已經不需要RD人員處理,都是由平臺全流程自動化處理。
第四是安全、敏捷、高效。飛貸業務資料的全量備份是分鐘級的,因為將資料庫縮得足夠小,所以可以在幾分鐘內迅速備份。在容災故障的時候,業務應用一鍵恢復,秒級資料快照。同時,資源利用率提升了10倍,資料庫交付能力提升近百倍。
現在飛貸整個應用有上百個MySQL節點,如果一個個部署非常慢,把映象做起來以後,部署非常迅速。
最後一點是運維變得非常簡單,自動化、極致的、彈性容器的排程,灰度釋出、預釋出、藍綠部署、持續交付的實現讓運維更為簡單。
可以預見的是,以飛貸金融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將服務金融的科技實力推上新的臺階。容器化建設或許才剛剛開始,在金融領域最大化發揮其功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對飛貸金融科技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To B業務被視為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從To C到To B的轉型,始於2018年,但是在2019年就已經完成了賽道的切換,起步雖晚,增長的勢頭卻是爆發式的。
根據普華永道釋出的《科技賦能B端白皮書》,科技企業賦能B端、服務C端,將成為未來主流的商業模式。而中國科技企業在2025年,市值預計將達到40萬億至50萬億元人民幣。
具體到金融領域,在金融科技輸出的賽道上,已經聚集了不少玩家,切入方式不同,服務也各具特色。
消金界注意到,近日,在Rancher Labs(以下簡稱Rancher)主辦的第三屆企業容器創新大會上(以下簡稱ECIC),飛貸金融科技副Quattroporte陳定瑋分享了飛貸金融科技在“生產容器化及資料庫容器應用”上的典型案例。
飛貸金融科技副Quattroporte陳定瑋
陳定瑋透露,在安全合規的情況下,使用飛貸自研中介軟體,解決金融領域DB應用場景難題,已經可以帶來10倍的DB交付效率,以及極致的彈性擴容能力。
金融科技是如何賦能金融機構的?容器化平臺又是如何提升原有金融科技的效率的?透過飛貸金融科技的容器化建設以及應用,應該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供給端第一梯隊
在瞭解飛貸的容器化建設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Rancher。因為透過Rancher以及ECIC的參會企業,我們可以大致窺探到,國內ToB科技業務目前的市場格局。
Rancher Labs由CloudStack之父梁勝建立,旗艦產品為Rancher,是一個開源的企業級Kubernetes管理平臺。Rancher實現了Kubernetes叢集在混合雲+本地資料中心的集中部署與管理。
Rancher聯合創始人及CEO梁勝
Rancher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一億的下載量,在國內擁有華為、中國平安、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證券、華人壽、海航科技、廈門航空、上汽集團、海爾、中船重工、中聯重科、CCTV、中國聯通等眾多大企業客戶。
而Rancher舉辦的企業容器創新大會,一直是容器技術愛好者的盛會。
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企業容器創新大會,有來自Rancher、阿里雲、百度雲、平安科技、中國聯通、飛貸金融科技、華人壽、SmartX、華泰保險、廈門航空、JFrog、新東方、Cisco等十多家企業。這些企業的技術負責人,介紹了各自在企業容器專案上的實踐案例。
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到,金融領域ToB業務初步的平臺格局——以螞蟻金服領銜的BATJ網際網路巨頭系,以平安為代表的持牌系,以及以飛貸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系。
這些都可以被視作供給端的第一梯隊平臺。
選擇容器化建設
在第一梯隊平臺中,每個平臺的核心能力不同,選擇的競爭策略也有很大差異。
透過陳定瑋的發言,我們看到飛貸金融科技選擇了容器化建設這條路。
實際上,在金融行業,很少有機構的核心繫統在做容器化,大多數都比較邊緣。
一是因為金融行業對於資料安全的要求特別高,只有在安全有保證的情況下,才會去運用新的技術,再就是容器化需要人來運營維護,但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其技術人員可能沒法掌握這樣的技術。
然而,在陳定瑋看來,金融科技企業做容器化建設,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為容器可以有彈性伸縮,同時架構非常靈活,恢復、部署、運維都會比較快。
僅僅在成本方面,容器化就體現出了巨大的優勢。
據瞭解,飛貸整個容器化建設完成後,物理資源成本會比現在再節省40%,人力成本可以再節約60%,研發投入可以再節省40%。而且這還不包含容器本身的快速運用部署的能力。
對於飛貸金融科技來說,生產容器化及資料庫應用的難點在於,如何針對金融領域生產容器化及資料庫容器應用進行實踐創新,如何結合研發及業務場景落地,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產品研發、運維管理效率。
一般企業的容器化,大多數是將現有的虛擬化的技術替換成容器,但裡面實質的東西沒有改變,這樣起不到容器應該發揮的效用。
陳定瑋介紹說,飛貸金融科技應用容器化是基於整個企業的容器化應用,而且利用容器進行了整體的架構部署。不只是把CloudStack的換成所謂的容器,還根據容器的規範與要求,做了大量的調整和重構。
目前飛貸金融科技的IT技術體系包括容器化平臺、產品研發平臺與資料平臺,覆蓋了應用安全、資料安全、網路安全、容器安全、運維安全等部分。
這一技術在安全的前提下,節省成本又有彈性,引發了金融機構的興趣與關注。
容器化成果
飛貸金融科技與很多軟體廠商的最大區別在於,它自身有運營C端業務,在自己業務中遇到的問題,會在系統中完全解決掉,然後用飛貸金融科技認為的最佳方案輸出給B端的金融客戶。
在飛貸金融科技進行了容器化改造之後,無論是飛貸金融科技C端業務的效率,還是B端技術輸出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陳定瑋表示,飛貸金融科技容器化建設的效果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首先是整體生產力的提高。目前,飛貸80%的基礎運維都是自動化的,交付能力也有所提升,交付能力達每小時上百套。現在有幾千個容器在飛貸整個生產環境上面運作,擁有數百個MySQL的例項。
其次就是就是研發和擴充套件,飛貸可以按照容器的pod、物理主機節點、機櫃及資料中心級別做擴充套件。
第三是IT成本的投入大幅下降。之前飛貸的私有云是用CloudStack作為平臺去搭建的,現在全部換成了容器。這樣大約節約了40%的資源,節省了60%的人力投入。
以前要部署一個應用,需要提供虛擬主機在RD上面部署,現在容器一鍵部署就可以完成。另外專案研發投入時間也節省了40%,因為部署應用之類的內容現在已經不需要RD人員處理,都是由平臺全流程自動化處理。
第四是安全、敏捷、高效。飛貸業務資料的全量備份是分鐘級的,因為將資料庫縮得足夠小,所以可以在幾分鐘內迅速備份。在容災故障的時候,業務應用一鍵恢復,秒級資料快照。同時,資源利用率提升了10倍,資料庫交付能力提升近百倍。
現在飛貸整個應用有上百個MySQL節點,如果一個個部署非常慢,把映象做起來以後,部署非常迅速。
最後一點是運維變得非常簡單,自動化、極致的、彈性容器的排程,灰度釋出、預釋出、藍綠部署、持續交付的實現讓運維更為簡單。
可以預見的是,以飛貸金融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將服務金融的科技實力推上新的臺階。容器化建設或許才剛剛開始,在金融領域最大化發揮其功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對飛貸金融科技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