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UV陳

    作為一種思想倫理體系,孔子的仁學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依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在所有儒家經典中最能反映孔子仁學思想的莫過於《論語》,其中出現“仁”的章節多達五十九處,而每次孔子對“仁”的解釋又不盡相同。透過對這些章節的分析,筆者認為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仁的內容,達仁的方法,仁的作用。細分之,仁的內容是一個由個人修養到社會責任的昇華過程。其基本的內涵是孝、悌、忠、信、誠、恕、敬。這些是人的自身品格修養。而達到仁的方法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在於自己必須有為仁之決心,要持之以恆。有了決心是前提。然一人之智總會有蔽,故要與朋友以禮樂文章相切磋。仁的作用也有兩途:個人和社會。於個人而言,仁有止惡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對社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息亂,利於國家統治穩定,國家之富強。概言之,“仁”三個方面的內容發端於兩點,即“仁者,人也”和“仁者,愛人”。孔子首先把人當做人來看待,發現了“人”,這是前提,在此基礎上去“愛人”,由“親親”之愛擴充套件到家國、天下,這是“仁”的本質內容,“仁”的內容、作用及其修行方法均由此延伸而來。在深入分析“仁”的內涵的基礎上,探討這一思想對古代社會生活的影響,側重點在於“仁”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消極意義,具體體現在政治、選舉、教育、自然科學等方面。文章的最後論述了孔子仁學的現代啟示,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然而社會道德卻不斷滑坡,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盛行,人們普遍缺乏精神歸屬感。透過對仁的研究發掘有利於重建中國的社會道德、加強當代人的個人素養;另外,祖國統一大業懸而未決,全球環境汙染日益加重等,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孔子仁學思想中的精華也不啻是一劑良藥。

  • 2 # 阿森哥vlog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孔子的“仁”的思想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具有複雜的結構。從一個有機的整體看,孝是“仁”的基點,從孝出發,透過“仁”的具體實踐,最後實現“仁”的目標,即建立充滿大愛的大同社會。

      關鍵詞:孔子;仁;孝;大愛;實踐

      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裡,最高的道德標準是‘仁’”。而孔子講“仁”,每次物件不同,環境不同,他的講解都不一樣,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內涵是豐富的,其含義深刻而寬博。兩千多年來後人對“仁”的解釋從未停止過,見仁見智,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闡釋和註解。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孔子“仁”的思想,仍值得我們重新審視和解讀。

      一、孔子“仁”的思想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作為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仁”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核心概念。“儒家一切思想基本上都是從‘仁’字出發,就普遍性與差別性而言,則‘仁’之本身必具備其普遍性及差別性。”孔子的“仁”雖有差別性,有親疏等級不同的區別,但他的“仁”的普遍性則是最重要的一點,他認為“仁”是社會通行的法則,所有人都應該具備“仁”的言行,“仁”體現在所有人之間,既存在於君臣之間,也體現在君子和君子、君子和小人之間,只有所有人都追求仁愛,全社會才是真正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大同世界。在孔子心目中,正因為“仁”的普遍性,是人的本性,所以他才“有教無類”,希望所有人都能達到“仁”的境界。因此,孔子的“仁”是至高無上的,它既是道德範疇,也是政治原則;既是抽象的道德理念,也是可實踐的具體行為;既有先天的生成,也有後天的養成。它不是一個僵化的概念或教條,而是鮮活的、具有源源不斷生命力的一個世界,是一個內涵豐富、自成體系的有機整體。

      如何理解孔子“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呢?當代著名學者李澤厚的觀點頗為精當。他認為孔子的仁學思想是一種整體模式。它由四個方面或因素組成,諸因素相互依存、滲透或制約。構成這個思想模式和仁學結構的四因素分別是(一)血緣基礎,(二)心理原則,(三)人道主義,(四)個體人格。其整體特徵則是(五)實踐理性。這些因素共同構建成一個有機整體,使“仁”獲得自己的生命和品質,擁有自我生長和更新的機制,從而具有自我調節、自我轉化和相對穩定的多種功能。可以看出,“四因素說”是從不同側面對孔子的“仁”進行了細緻分析,找出了其中的有機聯絡,然後從宏觀上概括把握,最後使我們清晰地看到,孔子的“仁”就是一個渾然一體、結構完整的一個仁學體系。因此,今天我們在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時,不能只看到某一點或侷限於某些觀點,而忽略其內涵的豐富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二、“孝”是孔子“仁”的基點

      孔子“仁”的思想體系中,認為“孝”是“仁”的最初的起點,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以“孝”為基點,不斷陶養而達成“親仁”,是孔子推許的人的理想成長狀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是做人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才可能走上君子之道,才能懂得“為仁”之道。

      “孝”與“仁”直接相關,不僅是“仁”的根本,而且孔子進一步指出“孝”也是“忠”的根本。孔子多次指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慈,則忠”等等,從這些可以看出,孔子認為,孝心是“仁”的起點,而且還是“忠”的前提,一個有孝心的人同樣會忠於君主,這在孔子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種觀點應該說是符合中國的民族特點的,中國的政治體制一直是家國同構、二元一體的模式,君主實際上就是最大的家族的家長,大家族管理統治著無數小家族,孝於自己的父母和忠於大家族的家長原則上是一致的,實質上“忠”就是放大的“孝”。既然孝者能達到忠信,因此,孔子才會把“孝”作為人生的根本,把推行孝道作為最大的政治。而當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參與政治時,他說“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認為做到孝就是參與政治了,不需要一定要出來做官。可見他是把“孝”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在教育弟子方面,他把“孝”也放在重要位置上,“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不僅要求弟子們對“孝”要身體力行,而且視之為真正的得道之“學”,高於普通的求知問學。

      由此可知,“孝”在孔子“仁”的思想體系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位置。孔子把“孝”作為“仁”的基礎,把“親親尊尊”作為“仁”的標準,反對把“政”、“刑”從“孝”“仁”中分化出來,希望透過對“孝”的提倡,來使天下恢復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秩序。

      三、“孔子“仁”的本質是自覺追求大愛之境

      從“孝”出發,孔子把“仁”首先歸結為親人之愛,然後根據這種人生常理,再把“仁”向更大的範圍推及,直至天下眾人。孔子認為“仁”的本質特徵,就是要把愛心從狹小的自己和家人之愛中推及眾人,真正的仁者是要愛天下人,成就別人,所謂“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樣的大愛之境應該是仁者的自覺追求和人生志向。孔子在表述自己的志向時,就是把實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樣充滿人間大愛的社會作為奮鬥目標,以天下人的幸福為己任,可見他的“仁”的本質就是追求大愛無疆的境界。

      孔子看到了“仁”的本質是“大愛”,而且這種愛是人發自內心的自覺追求,是個人道德修養的一種自覺行為。在“仁”的思想指導下,君子可以不斷祛除和遠離惡的行為,而且處處為別人著想,最後實現大愛的人生超越。孔子認為一旦人有了仁愛的追求,就自然會遠離“惡”,“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每天遠離惡多一點,就接近“仁”多一點,日積月累,大愛之仁心就可逐漸養成。不僅如此,具有仁愛之心的人不但遠離了惡,而且時時都會為別人著想,以別人的苦樂為苦樂,以仁愛之心對待一切。比如孔子在遇到別人有喪事時就如同自己有喪事一樣,如《論語》中記載的“子食於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之類的事,說明孔子的仁愛,是體現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哪怕是生活中一些小事,也能體現大愛之精神,這是真正達到了仁者的大愛之境。   也是從“仁”的大愛本質要求出發,在政治上孔子自然要求統治者對人民要推行仁政,要用大愛之心來關心民眾的命運,為人民的幸福而剋制自己的貪婪和慾望。他指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明確要求統治者約束自己,把不合禮法的言行納入禮的範疇,一旦他做到了這一點,天下的人都會認為他做到了“仁”,就實現了仁政。

      四、“仁”的實踐指向是其外在特徵

      孔子是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家、踐行者,而且在他的“仁”的體系中,常常把實踐放在第一位。他對誇誇其談、言過其實的人十分反對,認為:“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巧言亂德”,“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中這些話充分看出孔子反對空談虛誇者,他認為這樣的人正是缺乏仁愛的人,是道德品質低下的人。他認為“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因而他要求自己和學生都要做堅韌不拔的“躬行君子”。

      由於強調“仁”的實踐,孔子鼓勵學生積極出仕,為國家發展和社會安定盡力盡責,仁者“任重而道遠”,如果“仁以為己任”,就要“死而後已”。當然,“仁”的實踐不僅是入仕為官(在孔子看來,這是實現仁政的最好途徑),還體現在人生的多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即表現為對一切具體學問和道德的追求。“仁”對學問的要求是無限的,學問越大,實行仁愛的能力則越強。所以對仁的無限追崇,必然相應地會自覺無限地努力求知。好學是“仁”的實踐的一個要求和前提,並且其本身就是實踐的一種形式。孔子最欣賞的弟子顏回就是好學不倦、踏實勤奮的典型仁者,他稱讚道“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自述自己也是“多能鄙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從這些話語中我們聽到的是一個永不停歇的仁愛踐行者的內心自白。

      孔子強調實踐,認為做到“仁”並不難,他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要實現“仁”,關鍵是在力行,是要積極地踐行仁愛的思想。可見,孔子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與它的“仁”的實踐原則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仁”的實踐特性也必然把內在的精神指向外在的形式“禮”,從而把“仁”和“禮”聯絡起來,“仁”與“禮”的統一是孔子仁愛實踐的又一重要特徵。禮樂正是“仁”的重要實現手段。人們透過“禮”的具體實踐,維護國與家、人與人之間的上下左右、尊卑長幼之間的秩序、團結,這種“禮”的行為和規則,實際是“仁”的外在規定。

      儒家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今天仍然需要我們繼承弘揚。對孔子的“仁”進行深入分析解讀,有助於理解和傳承孔子的“仁”的思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在人生的實踐中遵循“仁”的方向,按照“仁”的要求砥礪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木耳怎麼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