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維祥書法
-
2 # 翟春
蘭亭序是中國行書法的最高境界,是書法愛好者從楷書走向行草的必經之帖,學習蘭亭序帖必有所作為。
蘭亭集序帖字端莊,字的結構美妙絕倫,字型千變萬化,就拿“之”學來說,帖中所見之字,字字有變化,沒有一個雷同,體現了書家用筆的獨具匠心,為書法字型的變化創造了奇蹟。
對於為什麼書法愛好者都喜歡蘭亭帖,一方面寫字必追正宗,所有書法家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王”字,都在王字的影子裡追求變化。另一方面王羲之的書法端莊秀美,無論懂不懂書法,看上去舒服不怪,所以我認為練字從王字入手不會錯,原書法愛好者共同商討。
-
3 # 莫默磨墨先生
除了至高的行書的造詣,蘭亭序文字的哲理和魅力同樣也是可以跨越時空的。少長鹹集本是開心的聚會,但文人的悲憫情懷禁不住在文末感傷起來。無論古今,每次親朋好友的歡聚何嘗不是如此,沒有不散的宴席,眾人散去,每每有感於斯文。撰文、情緒、書寫無不佳境,摹寫者可取其一,偶遇其二,難得其三,故多成為諸多書家一生膜拜摹寫的物件,終難超越。於是很多書家取其文,變換書體,以享佳境。不妨試下搜尋,可以搜到篆書、楷書、魏碑、草書各種書體的蘭亭序。本人鍾情漢隸,亦試之,還請方家指正。
-
4 # 田宗連
蘭亭序的確是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至今無人可以超越。不但筆法,結構,章法達到極致,而且最可貴的是王羲之這篇傑作,達到情致在筆端上的流露。自然生動,儀態萬千。
-
5 # 書法影響力
作為愛好者學習《蘭亭序》是沒錯的。因為愛好者已經有了書法學習的基礎。然後在去學習蘭亭序的時候,會更加理性的注重仔細讀帖和分析運筆趨勢等。如果是書法初學者,不建議學習蘭亭序,可以不斷的觀看讀帖。但是要從其他書法家的帖子開始學起,最後在上溯到蘭亭序。方為正道。
《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其藝術魅力與無可替代的時代風貌即使放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仍然是領先和絕對引導時代書風的。是所有行書範本中無可替代的佳品。
很多人愛寫蘭亭序,這並不奇怪,所有喜愛書法的人都會被蘭亭序的不斷變換的筆法,調鋒技術以及來自自然書寫的感官所折服。因為蘭亭序代表了古今書法屆自然書寫的最高水準。至今無人超越。
所以,古今很多名家都會爭相臨摹蘭亭序,都想從中參悟書聖王羲之的用筆與創作之道。確實,蘭亭序的筆法也好,書寫規則也罷。都蘊藏著很多可以參考的資料。無論是單字書寫運筆,還是整體氣息的連線,都有很多可學之處。而且最為難得的是控筆感與及時調鋒技法,這些都是高階進階者可以學習的。也一定可以受益匪淺。
-
6 # 臨池管窺
《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也是天下第一帖,學習的人多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以說凡練習過書法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接觸或研習過《蘭亭》,只是深淺、粗精、受宜程度的不同而已。
一千六百多年來,王羲之與《蘭亭序》已成至善盡美的象徵。一方面是世界知名度第一的書家;一方面對他真有研究的學人又不多,“非遇真賞,未易遽識”。
前者有與書法以外的傳播和耳學上的原因;後者由於崇拜形成慣性,對其美學特點熟視無睹,求甚解而不深刻為病。
《蘭亭》的審美,可讓少年青年驚喜效法;中年咀嚼出哀樂無端,曠達沖虛;老年看到中庸祥和,苦味淡出。。。如此螺旋上升,又是一番風景。但這並不妨礙你去愛唐前碑碣、造像記、摩崖;也不妨礙你去欣賞顏真卿、張旭、懷素、李邕、楊凝式、黃庭堅、祝枝山、倪元璐、徐文長、黃道周、王鐸、傅山、沈寐叟……但再也不會罵趙子昂、董其昌以及“館閣體”了。
黃庭堅說:“右軍筆法如孟子言性,莊周言自然。縱說橫說,無不如意,非復常理可以待之”。
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以法縛,不求法脫。真,從胸襟流出者。竊意書家者流,雖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
周必大說:“蓋胸中全無滯礙,故形於外者乃爾,非但積學可致也”。
岑宗旦說:“其眾妙足以爭造化”。
《蘭亭》摹本不會百分之百神似,摹者的筆墨個性總會滲入摹本,說任何一種摹本有失真之處是對的。但原件無存,丟開摹本而論大王書則是無從說起。摹本是追索原件面目的橋樑,全信全不信都太執著。
古今臨習《蘭亭》者數以億計。寫活古人,得意忘形,獨開流派者卻甚少。對臨《蘭亭》的困難要作出充分估計,方可保持恆溫,持久韌戰。
若將入選古今名家臨本,對照《蘭亭》總結出成就與不足,似有四個層次:
一者,心浮氣短,本在字外。未曾走進,亦不存在走出。墨不入紙,點畫無根,僅從形和材料上找“竅門”,忘了修持與內在大美,傀儡列陣,遠觀森嚴,拆開則少內涵。
二者,力求形似,亦步亦趨。略輸神采,稍遜書香。受原作驅使,該不該如此臨習,逼著自己作出判斷,不允許模稜兩可,含含糊糊。
三者,不肯背離原作,又有不似之似。反覆品嚼,找不到一字不似,又一字全似。異峰突起,另具做人為學之道。移步換形,核心含王書特徵,對後學頗有啟悟。
四者,神形兼備,滲入臨寫者的理解和感受。有獨立於原序之外的審美價值以供人分享。
《蘭亭》有許多打動人之處:風光友誼氛圍對作者心靈倉庫儲備的調動,逸興靈感激盪,神與物合,心共天遊,即興效果理想,噴射奔瀉,遊刃有餘;即將告別政壇,如釋重負的憧憬,同時報國大志未酬的無奈放下,似囚徒走出囚室,千絲萬縷不忍割捨,更不願戀棧。
複雜情思利於創作。作者藝至化境,返虛入渾,寄無於有,心手相師,自然合度。多味的坎坷,送入點畫空白,不計工拙,無技為最高技巧,無態生眾美。。。
《蘭亭》於愛書者可以臨習,不習者可以展讀。臨與讀皆要百遍得其味,千遍得其神。右軍文字以《蘭亭》最耐回味,最完整。尤其是書帖,達意而止,不尚浮文。如果從書法裡分離出來,僅文學作品讀,達不到讀帖的厚度。字是文的肌膚表情,又富潛臺詞與思維脈絡。讀進去,進深了,右軍便躍然紙上,由平面而立體化。再看看《晉書》、《世說》,瞭解右軍生存空間,把他放到典型環境中看,味如嚼橄欖。
生活節奏越快,越需慢節奏的藝術來調節身心的倦怠緊張。寫字讀帖是要心敬、淨、靜、進為煩燥歲月中最佳的“補藥”。比花道、茶道更具清心。書法無重現物象的負擔,點劃線條運動節奏鮮明,有詩境、樂律、舞姿。。。
放鬆神經親近《蘭亭》,為身心找個真善美的安頓處,腑臟清涼,燥熱自消。我們沒有文化巨人的創造力,卻有使命和責任去解讀先哲的遺產,與之神交心會。走進崇山峻領,貼進一草一花,去遊目騁懷,去聆聽點畫的對語,找到星辰與泉眼,與昨天無言一笑,交換充盈……!
這也許便是人們喜愛《蘭亭》萬千理由之一罷!
-
7 # 萬氏制筆
對於為什麼書法愛好者都喜歡蘭亭帖,一方面寫字必追正宗,所有書法家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王”字,都在王字的影子裡追求變化。另一方面王羲之的書法端莊秀美,無論懂不懂書法,看上去舒服不怪,所以我認為練字從王字入手不會錯,原書法愛好者共同商討
-
8 # 翰墨書道
喜歡書法,就應該臨摹學習一下《蘭亭序》。無論是學習書法或諸書體,都應如此。當然原因就是《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之“盡善盡美”可以說是自大唐以後毫無爭議的。按照“取法乎上”的學習書法原則,就要從《蘭亭序》中汲取所需的營養。這不僅僅是書法愛好者的事,而是所有書法家或研習中國傳統文化者都要臨摹學習一下的。這個問題在歷朝歷代都不乏師法者。說我們現代的書法都是或直接或間接一脈相承從王羲之的書法那裡來,一點都不為過。《蘭亭序》之美,值得我們一輩子甚至永遠學習和借鑑。
《蘭亭序》不僅僅是中國書法是史上的一座高山,也是王羲之自己都無法超越的高山,主要是因為這件作品是在特定的環境、情緒之下的無意於佳乃佳的作品,其書法的自然而然,水流花開,瀟灑流暢到了極點,還有就是與流美便當的創作中還有一種似有若無的感慨與沉鬱,這較之一味地漂亮,形成一種世人萬難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李世民不惜以帝王之尊稱讚王羲之的書法: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隸,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
-
9 # 樸陌君
東晉王羲之《蘭亭序》是中國歷史上成就最大、影響最廣、價值最高的一部書法精品。這部作品無論在章法、結構和筆法上都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被人們稱作“天下第一行書”,自古以來學習書法的人都作為必學的“師法”。
長期以來,人們之所以對《蘭亭序》有這樣高的評價,首先是它在書法技巧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古人稱之為“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究其產生巨大社會影響的原因,不只是它在書法藝術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它在思想內容、文風等方面,都是一篇精品散文,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其次是作者用完美雄秀的書法藝術充分表現了積極進取、清新優美的文章內容和文風,使書法藝術與文章的思想內容、寫作技巧三者達到了高度統一。
學習《蘭亭序》的書法藝術,首先要深刻理解《蘭亭序》文章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也就是作者的氣度、襟懷、情愫和文風,只有理解了作者的“精、氣、神”,並把它融入書法藝術中,才能下筆有神,真正學到真諦。作者處在統治集團保守偏安、尚玄務虛的東晉時代,正是抓住這一時政弊端,在文章中宣揚了積極進取、有所作為的“痛樂觀、生死觀”;作者一改魏晉時期一味追求對偶、詞藻、音律、典故的浮躁文風,代之以樸素簡潔、灑脫流暢、自然清新的風格,就是在字型上也改變漢魏以來質樸穩掘的書風,開雄秀流暢的先河,這些進取思想、革新精神都在書法藝術上體現出來。由於有了這種思想和精神,作者在“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和“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氣氛和環境下,必然文興、筆興大發,一氣呵成,寫成了這千古絕篇!傳說作者“他日更出數十本,但比之原作,終莫能及”。唐太宗組織多人臨摹本,和後來的石刻拓本,以及近代人的不斷臨寫,都只能在書法藝術上發揚光大。其次,貴在學習《蘭亭序》凝固的思想精神,有什麼樣的精神境界,就會寫出什麼樣的文字來。固然形式技巧和基本功很重要,但立意反映什麼也尤為重要。我過去常臨摹《蘭亭序》,也把影印本放在一邊仿寫,寫的時間長了,看起來不錯,其實仍然是“形似神不似”。後來熟讀文章,領會思想精神,鑽研書法技巧,用自己的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出來,寫多了自然就會把《蘭亭序》的思想和技藝貫注到自己的書法中,形成自己的書法特色。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回答問題,書法愛好者,也是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不斷的積累,對於書法的認識會逐步提高,越知道的多,越覺得自己懂得少了!從小由不認識到認識,從不會寫到會寫,從寫不好到知道寫好!進而又知道怎麼寫才美,怎麼寫是醜,沒有學習到一定程度的書法愛好者,是看不出《蘭亭序》的美的,當學到了一定程度,不但看到了《蘭亭序》的美,還深不可測,書法愛好者就奢望自己能複製《蘭亭序》,自我陶醉,自我欣賞,這就是書法愛好者喜歡學習寫《蘭亭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