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哥簡評
-
2 # 高山流水116820061
發展經濟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的頭等大事,也是任何一位領導人都撇不開的重要議題。特別是世界上的大國,想要綜合實力的強大,和發揮重要影響力,發達的經濟是基礎和根本。俄羅斯作為世界級大國,雖然軍事實力十分強大,但經濟的發展卻一直差強人意。截止到2018年,俄羅斯經濟總量為一萬五千多億美元,僅列世界第12位,這與其大國地位嚴重不相稱,並且將制約國家的全面發展。
對於本國的經濟狀況,普京也是心急如焚。面對油氣和金屬等俄羅斯傳統出口商品價格的下降,和西方國家持續不斷的制裁壓力,俄羅斯有效的應對措施並不多。另外,俄羅斯人口已經多年出現了負增長,人口嚴重老齡化和勞動力缺乏,都是未來阻礙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普京要想讓經濟狀況得以改觀,必須破解這些不利因素。從目前普京宣佈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改革措施來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革經濟管理制度,經濟管理實現數字化;在生產領域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改善醫療條件,提高民眾預期壽命,提振生育率;大力發展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積極吸引本囯及海外投資,改善商業經營條件等。
普京目前所能做的也就這些了。按照普京的規劃,俄羅斯經濟總量將超過德國,至少在2023年也要躋身世界經濟體前5強。看來,普京對於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前景還非常樂觀。不過,以俄羅斯目前經濟發展的水平,用短短4年時間,一下子向上提高6、7位,讓經濟總量翻一翻,取代英國,位列世界第五,還真的很不容易,輿論一般認為不可能做到。
事實上,俄羅斯在經濟上可發揮的空間非常有限。近兩年來,俄羅斯的經濟只所以有回暖跡象,和中國貿易量持續不斷的大幅增加有重要關係。資料顯示,中國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貿易總量更是超過了1000億美元,這對於經濟總量僅有15000多億美元的俄羅斯來說,這一數額已是非常巨大了。無疑,中國對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支援作用巨大,不可替代。普京對俄羅斯未來經濟的發展持如此樂觀的態度,主要源自和中國經貿關係的逐步深入。
-
3 # 那點趣聞
普京作為俄羅斯現任總統,已在任19年。
普京曾說:只要給他20年時間,他就會還給俄羅斯人民一個更強大的俄羅斯。
19年過去了,俄羅斯到底怎樣?的確進步巨大!但嚴格看,普京距離自己承諾的目標還有距離,而現在只剩一年,顯然時間已不夠,因此可以說普京沒做到。
普京的努力有目共睹,雖然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大量武器裝備,但同樣繼承了巨大債務,這讓本就有著經濟危機的俄羅斯雪上加霜。雖說普京未能實現承諾,但他卻將前蘇聯留下的鉅額欠款全部還清。
現在俄羅斯居民幸福指數並不低,因為俄羅斯的教育和醫療是免費的,並且政府還提供免費住房,在基本物資方面實行了進口替代。
如今普京到底應該怎樣發展俄羅斯的經濟?
眾所周知,俄羅斯經濟結構失衡已非一日之寒,主要依靠能源和軍火出口。而要打破這種比例失調,俄羅斯經濟發展方向應該是:實現經濟多元化,調整經濟結構,解決經濟系統性問題。
雖然普京作為總統的時間只剩一年,但他應充分利用這一年時間一如既往、盡力而為、承上啟下。
-
4 # 李建秋的世界
前兩天有個訊息是這樣的:
長城汽車已經在俄羅斯開始投產,這是中國汽車走出國門的第一步,中國汽車長期是受到外國資本和技術輸入的,其實這今年陸陸續續都有汽車出口,比如說比亞迪的電動大巴之類的,但是大規模到俄羅斯投資的,這應該還是第一次。
葉利欽階段俄羅斯經濟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葉利欽當總統時期,俄羅斯經濟用災難形容並不過分,由於激進的改革,相信了美國經濟專家,導致俄羅斯人均壽命從1986年的70週歲直線下降到1994年的64週歲,出生率從1987年的1.75下降到1994年的0.98,死亡率從1987年的1.03上升到1994年的1.6,人口負增長一直持續到2009年才得以逆轉。
1999年俄羅斯居民平均實際貨幣收入只相當於1992年的27%,由美華人倡導的新自由主義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災難,俄羅斯佔據全球GDP的份額,從1990年的5.5%下降到1999年的2.5%,從1991年到1998年,只有1997年實現了0.9的微弱增長,剩下的年份全部是負值。
普京時代自普京上臺,俄羅斯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這種恢復是建立在從2000年以後國際原油上漲的基礎上的,這對於油氣出口占出口比重70%,創造50%的國民收入的俄羅斯來說,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俄羅斯早在2013年的時候,石油價格已經接近110美元,俄羅斯僅僅增長了1.3%,用梅德韋傑夫的話說:“能源依賴性增長模式的潛力已經耗盡了。”
但是這不代表俄羅斯就沒有新的增長點了,俄羅斯還有一個殺手鐧-----農業。
2017年,俄羅斯糧食產量創下了40年的新高,高達1.34億噸。
看一下資料就知道:
2015年,俄羅斯農業產值在GDP下降3.7%的基礎上,逆勢而上,增長2.6%,肉類產量增長4.6%,2016年,俄羅斯農業同比增長4.8%,魚類和其他水生產品增長5.5%,產量超過法國,美國和德國,為世界上最大的甜菜糖生產國
俄羅斯幅員遼闊,本身就有農業崛起的先天性條件,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90年代俄羅斯的大混亂,很大程度上就是糧食問題,普京執政後,把農業提升到一個關係國計民生的高度,先後出臺了《俄羅斯聯邦新徒弟法典》,《俄羅斯聯邦土地流通法》《農業商品生產者財物重整法》等等一系列法案。
由於西方的制裁,普京在2014年簽署了進口禁令,很多人以為這不過是普京的報復,誰曾想這裡面暗含著普京扶持俄羅斯農業的心思?進口禁令大大刺激了俄羅斯國內農產品生產,出口額暴增,到2015年,俄羅斯農產品進口減少了三分之一,2016年,俄羅斯中國產食品填補了國內市場的90%。
普京說,十幾年前,俄羅斯幾乎一半食品依賴於國外進口,現在俄羅斯也成為出口商,俄羅斯不僅能夠依靠自己的土地和水資源自給自足,還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健康,環保和高品質食品供應商。
普京發現當年俄羅斯是出口石油換取食品,但是被禁以後俄羅斯的農業增長的如此之快,與其如此不如干脆主動出擊,在2016年主動宣佈對歐盟進口禁令繼續延長,在和歐盟幾輪制裁和反制裁博弈,歐盟損失慘重,不但失去了俄羅斯這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市場,內部還分歧不斷。
俄羅斯能源不但可以自給還可以輸出。農業不但能夠自給還能夠輸出,剩下的就是輕工業品了,而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正是強項。
回覆列表
俄羅斯經濟該如何發展,這個問題不僅普京操碎了心,網友們也是非常關注。
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困境,主要是源於其本身的經濟結構不合理。俄羅斯的支柱產業是資源開發,其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資源行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礦石和木材等,受這類商品價格的波動影響非常大。俄經濟在2009年遭到重創,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下滑幅度超過了二十國集團及金磚四國。2009年1月至10月,GDP同比下降9.6%,2009年按照美元匯率計算的GDP,下降了25%左右。所以,有人說,俄羅斯患上了石油依賴症。
而要破除石油等資源經濟,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轉過來的。影響其經濟發展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畸形的經濟結構。
俄羅斯現有的經濟結構是從蘇聯那裡繼承而來的,雖然經歷了幾十年的經濟改革,但是依然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油氣資源的開發。如果俄羅斯經濟結構不進行大規模的變革,那麼俄羅斯的經濟將難有大的起色。俄羅斯雖有大國的架構,但是經濟確實不行,就連南韓這樣的彈丸小國都可以超越俄羅斯。
二,蘇聯工業本是一個體系,但是伴隨著解體,商品生產間的產業聯絡都分佈在不同的國家。比如,俄羅斯可以建造一艘船,但是發動機卻在烏克蘭生產,這就導致缺乏完整的產業鏈,而出現經濟問題。烏克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只有兩者配合起來才能發展,但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卻是多次降到冰點。
三,俄羅斯在工業經濟體系陷入危機時,沒有快速解決工業發展中斷裂的地方,而是依靠資源出口維持國民經濟,這樣只會從一個陷阱掉入另一個陷阱,出現嚴重不平衡。
四,俄羅斯的自然氣候問題。
氣候問題是制約俄羅斯整體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俄羅斯由於地處緯度較高,大部分地區氣候異常寒冷,尤其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氣候的極寒導致很多地區無法開發,限制了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的開展。所以,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廣闊,但是人口絕大部分都分佈在氣候相對適宜的歐洲板塊。
五、俄羅斯的外部發展環境較為惡劣
俄羅斯由於與美國的對抗,美國及北約不斷對俄羅斯進行圍堵,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隨著北約的東擴,美國及北約介入俄羅斯周邊的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引發這些國家與俄羅斯關係緊張和矛盾衝突。美國及北約以此來牽制俄羅斯的發展,使俄羅斯無法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為了應對美國及北約的軍事威脅,俄羅斯不得不在敘利亞、委內瑞拉、本土及周邊地區同美國對抗,這也會消耗俄羅斯有限的經濟資源。
目前,俄羅斯也已經認識到石油經濟的弊端,正在考慮兩條腿走路。
一是除了建設北溪2號拓展與歐洲國家的石油經濟,對中國的石油出口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據俄媒報道,俄羅斯石油寡頭Transneft副QuattroporteSergeyAndronov於3月31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中國今年將從俄進口約2700萬噸原油。這2700萬噸原油中,有1650萬噸原油透過“斯科沃羅季諾-漠河”石油管線輸往中國,另外700萬噸原油透過途徑哈薩克的石油管線輸送至中國,剩下的350萬噸將從俄東部的科茲米諾港裝載出海最終運往中國。
二是加強農業建設。
在最近的幾年,俄羅斯的農產品外匯收入,已經達到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創匯的約四分之一。俄羅斯石油經濟或正轉型為農業經濟,一旦國際油價暴跌,可以成為俄羅斯經濟應對危機的後備力量,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俄羅斯農民和生意人”因此而受益。以糧食為例,俄羅斯小麥已聞名世界。2016年俄羅斯向海外銷售小麥2505萬噸,佔俄羅斯糧食外銷總額的72.5%。截止去年,俄羅斯的玉米對外銷售量也在攀升,其玉米已經出口到世界40多個國家。油料、糖、土豆、肉類、奶及其製品、酒類也都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和更多市場份額。
俄羅斯農業部的資料顯示,去年俄羅斯農產品和食品對海外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普京3月在俄羅斯南部城市克拉斯諾達爾舉辦的全俄農產品生產者論壇上說,與2000年相比,2017年俄羅斯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額增長了15倍。預計2022年俄羅斯農業出口額將超過進口額,成為農業淨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