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方糧人

    玉米是喜溫,需水肥量大作物,如果只施底肥不追肥會嚴重影響子粒形成,降低千粒重,嚴重造成減產。所以種植玉米要想高產必須要追肥。

  • 2 # 農村人立

    應該不會降低產量。

    我自己種玉米就從沒追過肥,只要地肥下足。

    玉米種植要想高產,首先得選擇好的種子,其次不能缺苗(我去年種的玉米就是因為缺苗嚴重影響了產量)。

    種子是關鍵,地肥也非常重要,我們這邊一般種植一畝地玉米至少需要100斤(只多不少)玉米專用肥。

    另外就是澆水了,玉米是高水肥作物,水必須得跟上,玉米前期不太需要澆水,不過在出捎時就需要澆水了,接下來就是抱穗之後也就是玉米受精時需要澆水。

    其實除了以上幾點,地也是關鍵,如果是種了幾年的重茬地就沒有生化地(指連續幾年沒種過玉米的地)的產量大。

  • 3 # 農保姆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玉米不但要注重底肥,更注重追肥,只有這樣合理的搭配,才能使玉米高產豐收。

    玉米進行追肥與否,對後期玉米的產量影響很大。給玉米追肥,要講究合適的時期和合適的營養。玉米的苗期,是需磷、鉀肥的關鍵期;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是需氮肥的關鍵時期。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追施高氮低磷中鉀或者是高氮低磷低鉀的都可以,可以用尿素配一些鉀肥、磷肥就行。正常情況下,追施一次就行。特別缺營養的地塊,可根據具體情況多次追施。

    為了增加肥料的利用率,玉米的種植面積小時,用人工刨坑深施即可,肥料直接作用於玉米根部,然後覆土;如果玉米的種植面積較大,就挖壟追肥,然後覆土。根據土壤的肥力、玉米品種的需肥特性、玉米品種的生育期等進行科學的適量追肥。對高肥力地塊來說,尿素用量約為15~17公斤/畝即可,對低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約為21~23公斤/畝就行。

    另外,玉米追肥時,如果土壤乾旱,不建議追肥,最好在雨前追肥;貪青晚熟的玉米地塊,要注重增施磷、鉀肥,以促進玉米儘快的成熟。

  • 4 # 宗元三農堂

    種植玉米時,有些農戶只用底肥不追肥,利潤會降低嗎?對於種植玉米追肥的問題,這的確是一個關乎到玉米高產不高產的問題,當然必須排除自然災害之外的情況。現在種植玉米很多農戶開始只追足底肥,而不在生長期間進行追肥。現在的玉米種植改變了以前玉米追肥的模式,一般在種植時候使用的,在大喇叭期開始再追一次肥料,個別比較講究的種植模式,也就是科學種植方法,玉米開發花以後再二次追肥。這些摧毀都是為了確保玉米穩產、高產。其實現在的肥料也分好多種,如果在底肥施足的情況下,特別現在都是用複合肥,以及有機肥,一般在生長週期內不追肥的情況,這會使得後期玉米的生長缺肥料,成長週期內對玉米一次追肥的情況下,會出現高產的現象,至少能出現增產。對於玉米再次追肥這種情況而言,會使得玉米的種植成本增加,而且現在降低了玉米種植補貼,儘管玉米的產量在1000多斤左右,如果再次追回的情況下會增產,每畝地在二三百斤左右。可是每畝的肥料即便是追尿素要在100元左右,包括人工至少需要兩個人工,現在人工費特別貴,也需要200元的人工費,而且現在的玉米價格特別低,還不到一元一斤的玉米價格,每畝地增產也就在二三百元,追肥的成本可能達到300元以上,從這方面來看就得不償失了。對於現在化肥廠已經生產出一種叫緩控釋肥,根據玉米的生長週期不同,而不斷的釋放出肥力,來助推玉米的生長這就是現在化工科技的發達的結果。對於這種肥料價格有所高一點,但是成本所增長的不是太高,這種肥料就不用在生長週期內再繼續追肥了。這種水吊也能保障玉米的穩產、增產的功效。總之,對於在種植玉米時,一些農戶只對玉米施足底肥,而不再生長內進行追肥的情況是否能夠降低玉米的利潤?其實現在對生長週期內玉米追肥,使得玉米種植成本增加,而且現在玉米價格特別低,人工摧毀的費用特別高會導致玉米的利潤不漲而降。當然可以使用現在高科技生產的緩控釋肥,這樣的肥料不用在生長週期內進行追肥,而是在根據玉米生長週期的長短而放出養分,保障玉米的生長期內的肥料的使用,這種肥料不但是玉米增收高產,而且還降低了種植成本。

  • 5 # 熊吃吃

    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植物的生長週期不同階段的需是不同的,所以追肥效果更好。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類的長效肥,如果按照植物生理需求來講,不建議用長效肥,比如一個人一天吃三碗飯,讓他早上一頓飯吃三碗,然後中午,晚上不吃。這是不科學的。

    但是,為什麼現在農戶都選擇長效肥呢,一個是省時省力,在一個就是現在玉米不是特別值錢了。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在其他工作上,對農民的錢包又多了一項收入。

  • 6 # 先鋒孟

    玉米施肥要根據玉米的生長特性和需肥條件選擇相應的肥料,現在有些廠家為掙取暴利偷養份換包裝誇大宣傳不擇手段忽悠農戶,品名繁多,高養份低價格免追肥,實質都是偷樑換柱缺養份的劣質肥料,誤導使廣大農戶上當而造成大的減產!要使玉米增產施肥,首先必須科普宣傳,不要被黑心商忽悠利用,鼓勵農戶到正規的農資店擇選肥料,計劃免追肥要選擇優質的玉米專用長效控緩肥料,或根據立地條件及產量要求目標配方施肥,根據玉米的肥水臨界期(大喇叭口期)合理追肥,並加強各環節農業措施及病蟲害的綜合管理才能使玉米高產穩產而獲得豐收!

  • 7 # 十星科技

    因為一:玉米是高氮作物,必須有足夠的氮肥,才可以讓玉米最省錢且最高產!

    見下圖,全國玉米用氮肥21年科研資料彙總,玉米高產高效必須畝用28斤以上的純氮【請注意,高密度和高產攻關田還需要更加多的氮肥,資料最高氮肥畝用量為67斤純氮】。所以說,玉米每畝純氮低於28斤【摺合46%尿素60斤】,都是付出減產的代價的。

    因為二,賣給你肥料的是為了【賺到肥料錢】,和你玉米高效沒有關係

    賣肥料的鼓吹讓你【一次性施肥不在追肥】,他們順利的賺到了肥料錢。而你卻為你的懶惰【有人貪圖賣肥料的吃喝】,付出的減產代價是20%以上。

    因為三,如果夏玉米地塊比較肥沃,不用任何肥料也比“一炮轟施肥”高效

    所謂的夏玉米“一炮轟施肥”,除了讓賣肥料的多賺之外,對玉米沒有半點好處:導致玉米紮根淺,莖節細長容易倒伏,玉米後期早衰,青枯病嚴重。

    所以說,

    同樣的肥料開支,改用尿素就可以增產20%以上。

    如果耕地肥沃(前茬使用磷酸二銨和鉀肥),夏玉米完全不用肥,也比“一炮轟施肥”強很多,至少是【風險更低,不怕災年】。

    農技問答看“十星”,簡單明瞭幾分鐘!

  • 8 # 海棠小醉

    玉米是穩產作物,不像其它作物產量會隨著田間管理的強弱有明顯變化,例如小麥,田間管理對產量高低有明顯差別,如果田間管理到位的話可以畝產一千三四百斤,如果田間管理粗放不細緻的話畝產七八百斤的也有。玉米穩產性就導致很多時候對玉米加強田間管理,例如辛苦追肥、澆水到最後畝產量相差一百大幾十斤,還不夠辛苦費。

    玉米田間管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追肥,特別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也就是玉米十來個葉的時候,說專業點兒就是玉米拔節和穗分化期。如果此時對玉米進行追肥管理會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而且這個時候可以追加尿素、高效磷肥甚至稀人糞,都會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在玉米後期進行追肥,特別是高效磷鉀肥,也會明顯增加玉米產量。

    過去我們本地玉米追肥往往都選擇臨下雨之前,那時澆地不容易,乾旱期追肥也起不到效果,全村子的人都等老天下雨,看天氣一變馬上拉著化肥去玉米地,有端著臉盆一棵一棵抓的,有拉拉著袋子沿著玉米壟跑的,好在玉米植株不高,田間容易操作,但玉米後晚期追肥困難太大,溫度高、秸稈高,地裡面完全看不見人,追完肥渾身難受。

    敲個黑板:玉米穩產一般在一千三幾百斤,加強田間管理也不過一千五六百斤,但追肥的時候不僅僅增加肥料錢,關鍵人工費用高,僱人給玉米追肥更不合算,不僱人自己去追肥付不出辛苦,到最後高產不高產還說不準;現在玉米秸稈普遍較高,農民也擔心倒伏問題,特別是得不償失的心理,是玉米後期人們不去追肥的主要因素,有些時候是真的得不償失。

  • 9 # 李增喜3

    我這幾年種植玉米就是隻施底肥而不再追肥。不追肥的原因是那樣太累人,有時還在浪費錢。我們這裡大部分人追肥使用的是尿素,在玉米長到一米多高時,如遇雨天后,把肥撒到地表層。我認為這種辦法玉米吸收養分不充分,大部分肥效受損失。可要是施肥後再理掉,那樣又是很吃力。

    我種的玉米雖然不追肥,可其它管理都仔細,每年秋天收穫後,玉米一點不比他們追過肥的少。我共種玉米15畝,共可產玉米27000斤多一點,每畝可均1800斤。最高一年賣過3萬元,現在玉米降到8毛多,收入也就少了些。

    玉米還是追肥好,只是時間要掌握好,還要方法巧,否則就是事倍功半,設力不見得好。

  • 10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種植玉米,只用底肥不追肥,利潤不一定會降低,但是產量必然會減產的,一般在3-10%之間。對於利潤的影響不是很大。

    像題主說的這樣,基本就是所謂的“一炮轟”種植方式了。透過使用所謂“一炮轟”長效複合肥來達到養分在土壤中緩慢釋放滿足玉米的各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而不需要追是肥料的種植方式。但是就目前國內的肥料生產工藝以及種植技術、土壤健康情況來看,“一炮轟”難以滿足玉米全期對養分的需求。

    我沒記錯的話,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一炮轟”之類的暢銷複合肥料了,號稱“後期不追肥、減肥不減產”。我當時在讀大學,我問我們學校的一個老教授這個問題,老教授說必然減產。工作之後接觸的多了,也瞭解了農業生產更多的方面。目前,國內肥料的工藝水平和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不管是國字號的企業還是一些名氣比較響亮的肥料企業,其生產工藝還是有一些缺陷,不能達到肥料能在全期逐漸釋放的目的,極容易造成後期的玉米缺素症狀;其次是種植方式,國內的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落後,遠達不到大農業、大機械化的水平。在這樣的生產條件下,即便有了優質的長效複合肥料,也很難達到其最佳的使用狀態;國內耕地健康情況,早已被國內農民剝削的極為“瘦弱”了,有機質嚴重缺乏。這樣的耕地狀態,對於肥料的長效持續也是不利的。所以,使用“一炮轟”不追肥種植玉米減產是必然。但是為什麼減產不一定減利潤呢?

    因為國內的玉米較為便宜,2019年大概也就6-7毛錢/斤吧,減產5%也就減產大概60-70斤左右,合計每畝少賺取30-50元左右。但是追肥需要肥料和人工投入啊,這兩項的投入可不是30-50元能比擬的,甚至在某些時候減產還能相對的“節本增效”呢?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信是漢朝的軍神,但在其死後的祠堂之中,為何僅留有1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