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史春秋
-
2 # 墨梅逸清寒
被稱為“兵仙”“戰神”的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跟隨劉邦擒魏破趙脅燕擊齊滅楚,立下汗馬功勞,劉邦都說“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可就這麼一位難得的武將也沒有逃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最終被殺且誅三族。在其死後的祠堂中,僅十個字的對聯寫盡他的一生。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這知己指的是蕭何,韓信因為在項羽麾下從軍不受重視,轉投劉邦,沒想也不受待見,多虧了伯樂蕭何月下追韓信,極力推薦才使得韓信這匹千里馬得以馳騁沙場,一展雄風。而後來韓信被殺也是正是因為對蕭何的信任。漢高祖十一年春,蕭何和呂后合謀將因為被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的韓信騙至長樂宮中,被吊在鍾室中,未見天地未見刀,(劉邦曾許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刀不死)用竹片戳死了。
由上可見,韓信的亡是因為呂后這個女人了,存則是因為一位洗衣服的老奶奶。《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韓信小時失去父母,生活困苦,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計,時常餓肚子的他常受一位漂洗衣物的老婦人接濟。韓信胯下之辱有一種說法就是韓信為了在屠夫那裡佘肉給得病的漂母吃才忍受的。後來韓信發跡以後以千金報答漂母。
雖然短短十個字,不僅對仗工整,而且窮盡韓信一生,什麼兵仙戰神什麼豐功偉績自有後人傳頌,而這十個字著實寫出了他傳奇的一生及其最關鍵的人際關係,讓去瞻仰他的人看到這十個字唏噓不已,感慨良多。
-
3 # 漁耕樵讀
不知道題主想表達什麼,是覺得韓信留下的字太少還是什麼,這只是一個楹聯,既然是楹聯,而且還是祠堂的楹聯,難道這樣精煉的概括一生的楹聯不是很貼切?
至於韓信的功績,根本不需要祠堂為他表功,也不需要帝王將相的評判,韓信的功績早已刻進了我們文化的骨髓,無論你怎麼看韓信,作為用華語的人,都不可能避免受到韓信的影響,因為僅僅與韓信直接相關的成語都至少有三十多個。
多多益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胯下之辱,背水一戰,獨當一面,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推陳出新,功高震主,婦人之仁,解衣推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羞與噲伍,高屋建瓴,拔旗易幟,國士無雙,略不世出,戰必克攻必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即便你一生都不曾用到這些成語,也必然會聽到有人用過,可以說有華語的地方就有韓信,韓信的功績從來不願意在祠堂刻出來,因為它已經刻進於文化的核心。
而韓信祠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只是對於韓信命運的感嘆,一知己當然是指的蕭何,兩婦人當然是指那個漂母和呂后。我想關於其中的典故,也沒必要我在這裡在重複了,大家對這些故事都應該是耳熟能詳了。
自古以來,我們的文化對於歷史都比較重視,可能是我們沒有對神靈的崇拜,但是不代表我們沒有沒有信仰。我們的信仰存在於史書中的一座座豐碑上。
有人說沒有對神靈的敬畏做事就沒底線,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神靈早已不足以束縛人們的內心,而且依靠神靈的對內心的束縛難免會出現可笑的愚昧,而歷史的評價或許是一種更有效的方法。所以個人覺得,為後代儘量保留一個客觀公正的真相,或許比所謂的“神的僕人”靠譜多了。
反正我挺煩聽到有些人總盲目的跟著西方人“華人沒有信仰”這句話的,信仰一塊石頭,難道比信仰客觀事實更重要?當然重要的是如何保證歷史的客觀性,才是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尋找一個虛無縹緲的神。
-
4 # 碧波壹線1
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這十個字總結韓信的一生,我感覺是不全面的。韓信應該是一個落魄的貴族,年輕時執劍,那個時代普通百姓是不能佩劍的,所以有瞧不起他的人,當眾讓他“出我袴下”,韓信不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如果當時一怒之下刺死這個人,就沒有以後的以後了。再以後韓信跟隨項羽官為郎中,換成現在起碼也是公務員了吧,韓信如果安於現狀跟隨霸王,起碼是工作穩定衣食無憂的,但是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以後乃至經蕭何極力推薦,有了後面的雄圖偉業,指揮了背水一戰等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齊地稱王以後,若能聽謀士直言,與項羽,劉邦,三分天下,結果另當別論,所以我很不贊同那十個對聯,成功是因為韓信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堅持,失敗是因為自己的沒有更長遠的眼光!原因皆在自身耳!
-
5 # 開涮歷史
韓信為漢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他死後卻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有人為韓信的死叫屈,痛斥劉邦“狡兔死,走狗烹”;也有人覺得韓信太過傲氣,跟劉邦對弈,直言不諱劉邦頂多帶10萬兵,而他則多多益善,太過狂傲,不知自保。
韓信確實用兵如神,從出漢中,一路開掛,打了不少勝戰,劉邦能從項羽手裡翻盤,韓信居功至偉。畢竟張良、陳平等謀士,再好的謀略,若沒有有力的人執行,也是一紙空文。
韓信死後,他墓前的祠堂中有一副對聯,這副對聯就10個字: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屈區10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的命運經歷。
落魄的韓信,遊蕩鄉里,漂母賞了一口飯吃,得以生存韓信還是貧民的時候,很窮,因為品行不好不被推薦做官,也沒有正經的謀生職業,經常到處噌吃噌喝,惹人嫌棄。試想那個時候,秦朝苛捐雜稅重,誰家也不富裕,沒事誰願意接濟一個遊手好閒的人。
聽說韓信在鄉里經常腰間配一把箭,愛讀兵書。可是我特別奇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天下兵器都銷燬鑄成了十二金人,韓信怎麼能佩劍大搖大擺的走在鄉里,如果猜的沒錯的話,韓信腰間跨的可能只是一把木劍,以顯示他與眾不同的風格。還有秦始皇焚燬諸子百家的書,只留農桑占卜律法之類的書,韓信的兵書是哪裡來的?——求問諸君!!!!!!
韓信一直在鄉里晃盪,特立獨行,被別人嘲笑、挑釁都好說,忍忍就過去了,可肚子餓,卻忍的了一天二天,卻不能一直忍下去。
江邊一個洗衣服的好心婦人,見韓信可憐,接濟了他,經常把自己帶來的飯,勻一半分給韓信。韓信改封楚王后回故里,好好報答了這位漂母。
因蕭何的“大臉面”力保,韓信一夜之間從一個逃兵,直接晉升為大將軍韓信先是投了項梁,後來跟了項羽,聽說韓信經常跟項羽出謀劃策怎麼打戰。項羽是貴族,應該是很講禮儀,但是他肯定在內心很不屑的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人,嗤之以鼻:切!老子縱橫天下無敵手,打仗還要你教!
韓信得不到重用離開了項羽,投奔劉邦,可是因為之前名聲不好,就只做了接待的小官。
哈哈,小二來壺酒!如果是韓信心不甘情不願的提來一壺酒,想想這個畫面是不是很搞笑。
韓信估計是窮怕了,接待的時候犯錯誤要斬首,到斬首這個地步,估計罪犯的不輕,以他的職責,要麼貪汙了錢,要麼勒索了。
猜測僅是猜測!
當然這位帶著主角光環的韓信沒有死,在砍到他時,韓信不喊冤而是說漢王要得天下,為什麼要殺壯士?監斬的媵公見他相貌威武,言談不俗就把他放了,還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劉邦給了他一個治粟都尉,管糧草的。
韓信一心想建功立業,平素也經常去找蕭何自薦,蕭何是何許人,劉邦集團的二號人物。可韓信自薦了幾次,也發表了多次激昂慷慨的“面試演講”,但也不見漢王召見,心想在這也沒什麼用武之地了,就想另尋賢主去,於是月黑風高夜,韓信跑了!
訊息傳到蕭何那,蕭何二話沒說,騎著馬也不管天黑就去追了。蕭何月下追韓信,把韓信追回來了,而且還在劉邦大肆誇獎韓信,說他“國士無雙”,並以“保人”的身份為他討了一個上將軍的職位。
試想蕭何跟劉邦是什麼關係,蕭何一項為人穩重,低調,心裡有盤算,他這樣看得上韓信,劉邦相信這一定錯不了。就真的拜了韓信為大將。劉邦有自己南征北戰的親信將領,居然拜一個沒有戰績,未經考驗還名聲不好的人為上將軍,劉邦這樣抬舉韓信,是給了"蕭何"多大的臉面。
蕭何將韓信騙進宮,呂后在長樂宮鍾室直接將韓信扣押,斬首,夷滅三族韓信自小窮困,後來飽受戰亂辛苦,真沒享福的命。受封沒見年,就被殺,著實令人慨嘆!
據《史記》記載:高祖四年封韓信為齊王,五年改封為楚王,六年降為淮陰侯,十年被蕭何和呂后誘騙到長樂宮殺死。民間野史還傳說,因為韓信功高,劉邦曾立言"三不殺"——天不殺,君不殺,鐵不殺 。
還有更誇張的"五不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光不殺;見君不殺;見鐵不殺。說韓信最後是被呂后吊起來用竹籤扎死的。
這只是演繹,聽聽就算了。韓信被騙到宮中,直接就是扣押、弄死,沒有那麼戲劇性的。
回覆列表
韓信被劉邦封壇拜將之後,軍事天賦發揮的淋漓盡致,軍神是對韓信在軍事領域所取得成就的積極評價,韓信受之無愧。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就是韓信祠堂中楹聯上的10個字,看似簡簡單單,但寫盡了韓信一生的哀榮。
生死一知己,知已就是漢朝天下的第一功臣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此而來。韓信從軍項羽,項羽天賦異稟,目中無人,韓信滿腹謀略無從施展。後來韓信轉投劉邦,仍然鬱郁不得志,一匹沒有閱歷的千里馬,縱然一口氣能跑出上萬裡的路程,但沒有人駕馭和賞識,只能是一個人孤芳自賞的遊戲。於是,如果沒有伯樂的出現,韓信隨時可能仗劍天涯,再次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而恰好蕭何就是韓信生命中的伯樂。所以韓信與蕭何之前,並不只是簡單的知遇之恩,而是默契的心靈知己。知己可以讓一個人託付生命,也可以讓一個人抱憾終身,雖然明明知道前方是萬丈深淵,但也要毫不猶豫地去殉葬,這即是人性無奈的扭曲,也是韓信致命的弱點。所以當蕭何出現在韓信生命的終點時,韓信會由衷的感嘆,怎麼不是別人!因此,蕭何既親手給了韓信一線生機,也親自把韓信推向沒路黃泉。
存亡兩婦人,就是漂母和呂雉。漂母是平頭老百姓,呂雉貴為一國之後,用“婦人”一詞將二人概括在一起,用意不言而喻。韓信無地葬母,更無處吃飯,落魄街頭還不如一個乞丐。當南昌亭長夫人在背禍裡就把飯吃個精光的時候,韓信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白眼、冷漠,還有無法接受的世態炎涼。而當自己連一條魚都抓不住的時候,漂母卻給了他滴水之恩,因此大丈夫日後必湧泉相報,而漂母的單純善良更讓韓信五味雜陳。漂母讓韓信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不僅僅是苟且,還有順勢而為的建功立業。因此,漂母給了韓信存的信念。
韓信為大漢江山劈荊斬棘,出生入死,一身的功勳換來的榮華富貴,轉瞬即逝,成為過眼雲煙。韓信有過忠貞不渝的堅持,因為性情中人,會把眼中的“解衣推食”看的無上高大,但是他不明白帝王本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演技高手。他即可以讓你感動的涕泗橫流,讓可以讓你痛到骨髓和靈魂,所以當韓信領悟到其中的真諦時,他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歷史沒有如果,更不會重來,韓信把後悔帶進了墳墓。而終結韓信的又是另一個婦人,那就是呂雉,呂雉教會了韓信怎麼去寫一個“亡”字。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道不盡的辛酸,述不完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