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北人58280257
-
2 # 聊城直通車
當然有! 我們身邊很多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地方和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為了生男孩而不顧自己的負擔能力不斷生育,直至生出男孩為止,有些則運用B超選擇性的引產女胎或在女嬰生下之後就丟棄、送人,而一些戶籍不健全的地方還會把女嬰瞞報或漏報。
有些重男輕女觀念較深的家庭裡,女兒出世,父親氣得連飯都吃不下。即使是程度一般的,也常會認為女孩子長大後要嫁人,不需要讀太多書。於是不顧子女的能力和意願,要女兒輟學工作賺錢供她們的兄弟讀書 ,即使女兒成績很好,兒子無心向學,這些父母也照樣如此。平時也會對兒子和女兒有不同待遇,例如:有些哪些好吃的、好玩的都優先考慮給兒子,卻要女兒做較多的家務。極端的情況甚至是把兒子視為寶貝,在家裡有如小皇帝,女兒則被視為奴僕看待,也常被打罵。[2]

另一方面,男性被重視的同時也常意味著要負較重的責任,一些家庭就會對兒子管教特別嚴厲,對兒子的要求也比女兒嚴格。要麼就是男性壓力龐大,被視作賺錢工具;要麼就是男性粗暴野蠻,毫無道德文明意識,國家落後,因此重男輕女對聰明且具有道德觀念的部分男性而言也是一種虛假的“自由權利”。多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和最友好的國家的,就是連續六年男女平等排名第一的冰島。而24個發達國家中男女平等盛行的國家佔壓倒性的數目,因此男女平等比較利於現代國家社會的發展。[4]
在聯合國婦女署駐華辦公室高階專案官員馬雷軍看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對男性的傷害也越來越大。社會把很多責任——例如買房、買車、掙錢養家等強加在男性的身上。馬雷軍說:“這對男性也是不公平的,一個和諧的社會應該是男女共同承擔這些責任。因此,我們強調,不平等的性別關係,不僅影響到了女性的發展,對男性也是一種傷害。希望更多的男性,尤其是年輕人,參與到性別平等的倡導中來。”
湖南都市頻道副總監、主持人王燕在多年的電視節目製作中也發現,在傳統固化思維的影響下,婚姻家庭中的很多人都認為男人就應該承擔掙錢養家的重任,女人不需要承擔養家的責任。王燕說:“這就使得男人一個人肩負著決定全家物質生活水平的重擔。正是這種兩性間的不平等,才使得這樣的家庭不再是愛情的結合體,而是一個需求的結合體,這就失去了婚姻的本意,婚姻的本意應該是互相陪伴,互為依靠。
-
3 # 娜娃12345
在中國,“重男輕女”這個思想一直延續至今。尤其是很多老人,他們會覺得女孩子將來就是別人家的,只有兒子才是自己未來的依靠。
這幾天,一張姚晨被打成重傷的劇照被網路瘋傳,劇照來自近日熱播的一部家庭倫理劇《都挺好》。
這部劇把“重男輕女”這個話題再次帶到觀眾的眼前,劇中姚晨飾演小女兒蘇明玉,上頭有兩個哥哥,分別是大哥蘇明哲,二哥蘇明成。
按理說作為最小年紀的孩子蘇明玉應該是家人寵愛的物件,但卻因為母親的重男輕女思想,父親的懦弱,過著非常悲慘的童年。
悲慘到什麼程度?蘇明玉的童年,兩個哥哥早餐總是雞蛋+火腿,蘇明玉永遠是一碗湯泡飯,哥哥喝的不是牛奶就是果汁,她就只能喝白開水。
二哥蘇明成仗著媽媽寵愛從小使喚蘇明玉幹各種各樣的事,而媽媽無一例外的偏幫著兒子。
大哥要出國讀書,媽媽賣房子給他湊錢,二哥要結婚,媽媽又賣房子,砸鍋賣鐵供兩個兒子讀書,要錢給錢,但是輪到女兒蘇明玉,連一本複習資料都不肯買,女兒有能力考清華,卻讓她去讀免費的師範,就為了把錢省下來給兒子...
當女兒蘇明玉忍不住質問母親的時候,蘇母直接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你是女孩,怎麼跟兩個哥哥比,我只負責養你到18歲,你以後還要嫁人,我們到老了也不需要你養。”
蘇明玉憑著自己多年的努力,賺到了錢,改變了命運。成為一個精明、能幹、果斷,女強人。
成年後的她,在家人眼裡,她冷漠、自私、無情。
在同事眼裡,她性格古怪,大齡剩女,心狠手辣,為達目的誓不罷休,多年的合作伙伴因裁員問題向她求情,她連眼睛都不眨。
但是,只有她自己心裡知道,這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對她的心裡造成了多大的創傷。
在最新的劇集中,姚晨扮演的蘇明玉因為二哥袒護媳婦被毒打成重傷。從小在家就受到二哥欺負的女孩,長大後還是沒能逃脫被哥哥欺負的命運。
其實,這劇的火可以料想,因為它撕開的,傳統中國式家庭倫理關係中的種種偽善。
有網友說,劇中的蘇家,就是曾經《歡樂頌》中的樊家,主角蘇明玉就是一個升級版,更加真實的樊勝美。
的確,他們都有著類似的家庭格局,她們都是這個小家中食物鏈的最底端。
在她們的家庭中,兒子是用來養老的,女兒則是遲早嫁人出門的。
因為這種“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作祟,兒子是自己的,女兒是給別人養的。
有人會說:這只是電視劇而已,都2019年了,怎麼還會有人重男輕女?可能只有農村有少數這樣的現象吧?
說出這樣話的人,挺幸福的。至少沒有經歷過這種痛苦的經歷。
事實上,在當下的社會,中國式家庭的重男輕女,還真不少。
女兒就是個賠錢貨,
不見了就做試管嬰兒生個兒子!
有一次我生病了,把女兒交給婆婆帶,當時婆婆只顧打麻將,雖然嘴上答應著,但心思並不在孩子身上。
看完病回家接女兒,當時婆婆說謊說女兒出去玩沒有回來。可是在鄰居家沒有找到我女兒,我們開始在村裡四處尋找,都一無所獲。
當時我有點抱怨婆婆不看著孩子,誰知婆婆卻說:“女兒是賠錢貨,不見就不見,不見更好,以後做試管嬰兒生個兒子,還有人給我養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到了晚上村裡的一個大叔把女兒抱回來了,大叔說:”怎麼讓小女孩一個人在山上亂跑呢?還好下山的時候看見她啊!!”多虧這位同村的大叔,不然一個晚上過去,女兒在山上遇上什麼事情真不敢想。
其實我們家每個人重男輕女的思想都很嚴重,當初懷孕的時候去做B超,知道是女兒就想把她打掉,當是身體不好不宜打胎,否則日後生育困難,女兒才能倖免,順利降生。
我老了寧可在兒子家討飯,
也不願意女兒家做座上賓!
之前還看到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頭胎是女兒,現在懷了二胎,婆婆帶著全家人逼著我去檢查是男是女,不是兒子就一定得打掉。”
這個女生表示談戀愛的時候並沒有說一定要生兒子的,所以結婚生了女兒後,她也並不在意,但是婆婆經常說鄰居(也是老公的堂嫂)為了生二兒子打掉了好幾個女兒,說她為了他們老家如何吃苦了。
當時這個女生就有點警覺了,婆婆還說如果她懷了老二呢(其實已經懷了),一定要去檢查一下的,是兒子才行,不是兒子一定得打掉的,別人都是這樣的。
女生是家裡的獨生女,老公也是獨生子,之前談戀愛的時候覺得他為人有擔當才決定嫁給他的,沒想到一跟他說了這事,老公卻說:我以後老了寧可在兒子家裡討飯,也不願意在女兒家裡坐上賓。
我知道,沒有女人甘心只是在一段婚姻裡充當繁衍的角色,誰不希望被疼、被寵、被愛呢。
可是,如果一個男人只會讓女人在並非本意的情況下不斷生孩子,這還會是愛嗎?
至少我覺得不是,別說男人不愛,女人也沒有愛自己。
我賣女兒,
是為了救兒子啊!
去年在微博上刷到一張圖,一箇中年男人單手抱著小女孩,另一隻手拿著一塊寫滿字的告示牌。
告示牌上用鮮明的紅色大字寫著“轉讓女兒救兒子”。
看到這七個大字,我心裡一驚,這個家庭到底發生了什麼?居然需要一個小女孩來承擔。
從廣告牌上我們可以得知:
家有一對3歲的雙胞胎孩子,因兒子患上白血病,負擔不起昂貴的治療費,才決定誰願意出錢給兒子治病,就把女兒轉讓給他。
“轉讓”多麼諷刺的字眼。這位父親,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私人財產,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女孩長大後得知曾經被賣會怎樣呢?
一字一句,皆是血淚。
1.小時候我成績很好,弟弟成績一般,有一次聽到媽媽跟弟弟說:“你考了九十分就帶你出去吃大餐!”後來我考試得了一百分,很高興回家問我媽有什麼獎勵,我媽十分冷漠,我就說為什麼弟弟考九十分就有獎勵,我一百分就沒有?你偏心!接著就是獎勵我兩個耳光....
2.從小爸媽就不喜歡我,一次過年全家人都在,我爸說:“我最後悔生了個女兒,一輩子沒個兒子。”那時候所有人坐著聊天,我跪著擦地。
3.我媽說:“你不嫁個有錢人,你弟弟指望誰養活?我和你爸都要老的,他以後就是你的責任。”
5.記得有一次吵架,我媽說:“你以為我想看到你?看到你我就噁心!”
6.我媽跟我說:“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賠錢貨。你要是小姐,就多拿點錢回家。”
每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是女兒的“隱形監獄”;
每一對重男輕女的父母,都給女兒判了“無期徒刑”。
他們給女兒帶來自卑和恐懼,喪失熱愛生活的能力,讓她們不敢愛、不會愛、甚至覺得自己不配愛。
他們讓女兒沒有尊嚴,沒有底氣,除了一味的輕視自己,就是陷入混沌的生活自暴自棄。
重男輕女的家庭,像是一把尖刀,狠狠刺進了女孩的心裡,隨之帶來的傷害和疼痛,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熱線妹只希望今後少些蘇明玉,少些樊勝美...
-
4 # 亭子日常
我是魯西南地區的
有人說我們那邊重男輕女。
我不否認。因為我姥姥那邊特別待見我弟弟。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弟弟過生日我舅還給他買了小腳踏車。過年的時候男孩有壓歲錢,女孩都沒有的。我覺得姥姥家特別的偏愛男孩。
但是我奶奶家正好相反
可能是我奶奶比較公正吧,男孩女孩一樣對待,但是因為我奶奶沒閨女,我又是我奶奶家第一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奶奶把我看大的反正我叔叔這邊都很疼我
再說我爸媽,我沒感覺出來重男輕女,撫養我考上大學,支援我創業,給我買車。還說要在我結婚前給我付個首付讓我選個房子。我爸媽對我弟弟也是這樣的。
所以我覺得重男輕女在這個年代每個地區應該都會存在,隨著我們80後90後一代成家立業,這種現象應該就都會轉變了,畢竟時代不同女孩子也可以給父母養老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的好。不但身邊乃至全中國重男輕女的何其多也!因為多數人還沉漬在舊覌念圈中,認為養兒防老,能傳宗接代。事實教育了我,我頭幾個孩子全是女兒,為了要個帶靶的費盡辛苦,可算有了,全家人都當個寶,嬌生慣養,給他養成以我為中心的自私主義者,而女兒們全都是為家庭勞力,為別人著想,為父母分優。我今天明白了,養兒育女是為人口的傳續,男女都一樣,事實教育了我,都生兒子上哪找媳婦,還有啥傳宗接代?重男輕女者快轉變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