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緣人153832681
-
2 # 老蛇正宗
一,香為佛使。《賢愚徑》載:佛陀當年住祗園,有長者富奇那造一座旃檀堂,手持香爐朝祗園請佛陀,香菸飄到佛陀頭頂形成"香雲蓋”……。香燒起佛就知道了,這香是佛之信使也。又稱,佛陀說法,“香如須彌,華如車輪”。又有,香火因緣,結成香火社,香客的說法。
二,戒定慧解脫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圓滿成佛。《華嚴經》:“解定解脫香,光明雲蓋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重證寂沒“。是供香拜佛的象徵意義。
三,行香促解脫。中國行香始於晉代的道安法師,是法會時的儀式,燃香、拈香、上香,請法師傳法。後來“行香”又變成法師和主持齋戒者舉香繞場的“行香“,或行香街市等。南北朝開始有行香廟會,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云:“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白居易:“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古時,是國忌日進行行香,後傳入民間用以超度亡靈,祀天求福、拜佛、祭神、祭祖等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香火燎繞。
現在拜佛燒香一般點清香三支,粗細由人,用兩手之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夾定香尾部,安置胸前,舉至眉齊,香頭平對佛象,連續拜三次,左手分插進香爐,先插中央一支,口唸:“供養十方三世三寶“;右則插第二支香口唸:供養歷生父母師長”;左則插第三支香口唸:“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和我XX的冤債孽障“。
還有一種念法,先右插第一支香念:“誓斷一切惡”;次插左則念:“誓修一切善”;後插中間念:“誓度一切眾生”。最後默唸:“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或願此香華雲直達佛居所)懇求大慈悲,施於眾生樂“。云云,香畢禮成。
-
3 # 老王157923675
謝邀。燒香起源哪裡還真不知道,但現在如果無香燒的話,那就做不了很多事,我想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從拜佛,敬神,祭祖,到文人墨客的賞香品香。現在香的形狀五花八門,大到幾米高几十釐米直徑,到小如牙籤,圓形的塔形,到粉狀的。還有香中焚出字的,工藝技法多種多樣。是一個不小的產業,估計很多人的飯碗就在做與香有關的工作上。
-
4 # 孟珍
謝謝邀請。燒香起源於什麼?祭祀?求神?拜佛?祭祖?祭奠?結婚?拜把子還是別的什麼?其實這一切都是一種形式,這種種形式用同一種方式,必然有其共性的東西,這種共性的東西才會跟這種燒香有重要的聯絡。利用這些共性的東西才可以找到燒香的真正用途。這種用途才是燒香這種形式的根本起源。從上面我們所列舉的那麼多燒香的專案來看,不論哪一種形式,都是特別莊重之事,人們在做這些事兒的時候,都應該是全神貫注的。而這個時候最容易擾亂人們心神的無疑是蚊蟲的叮咬。這會使得人們不勝其煩,影響了人們做事時的關注度。所以人們在做這類莊重嚴肅的大事兒的時候,就會提前用煙霧驅逐蚊蟲,以使人們不受其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達到敬重之目的。這或許就是人們燒香的起源。在那些遠古時期,以煙驅蚊就是處理問題的一種自然方法,不存在誰借鑑誰。大家都在自然而然地做事兒而已。
-
5 # 漢周讀書
焚香習俗由來已久,古人在夏季為了驅逐蚊蟲,減少蚊蟲叮咬,去除室內的汙濁之氣,就燃燒含有芳香氣味的植物,這是焚香最初的用途。
圖騰崇拜等原始宗教產生後,一些迷信鬼神、巫術的人們為了表達對鬼神的敬畏,就以焚香祭祀鬼神,此後,焚香被賦予了神聖、莊嚴的使命,被逐步神化,並持續神化。
歷朝對焚香都格外重視,從最初民間的普通需求,發展成為王公貴族基層的特殊需求,從平民化過渡到貴族化。焚香的材料也從普通植物演變為名貴香料。
與此同時,焚香使用的器具由簡到繁,品種更加豐富,用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考古專家根據漢墓出土的文物分析表明,燻爐焚香在漢朝時期非常盛行,香爐的質地多為金屬、陶瓷等兩大類。
漢代燻爐
歷代的香爐製作精美,自成風格,唐代的香爐分內外多層,宋代香爐外觀多為動物造型,明代的宣德爐靈巧精緻,清代的景泰藍香爐富麗堂皇,絢麗華美。
以香菸祭祀天地,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周朝,人們燃燒芳香的植物舉行“煙祀”,在周文王時期就形成了制度,這種祭祀方式成了燒香的習俗的起源。
周朝燻爐
漢朝開始,打破了貴族壟斷的格局,燒香祭祀由宮廷傳到民間,進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當中,漢武帝時期,西域的香料開始在中國傳播開來。隋唐以後,兩廣、海南生產的“南香”取代了西域生產的“西香”。
隨著香料價格的降低,加之道教、佛教信徒的增多,“尚香”、燒香習俗進入前所未有的興盛時期。焚香除了祭祀、敬神之外,古人在撫琴、讀書、沐浴、梳妝時,都會焚香,起到助興、渲染氣氛、修身養性等作用。
-
6 # 佛經大全
燒香起源
燒香是中國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個特點極為引人注目:
一是普遍性,漢人燒香,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燒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無處不燒
二是歷史悠久,現存文獻《詩經》《尚書》已有記載,則其起源必早於詩書時代即西周。
三是普及性,幾乎做什麼都要燒香:對祖宗要燒,對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燒,對動物要燒,對山川樹木石頭要燒;在廟裡燒,在廁所也燒;過節要燒,平常也要燒;作為一種生活情調要燒,所謂對月焚香,對花焚香,對美人焚香,雅而韻,妙不可言;作為一種門第身份,所謂沉水燻陸,宴客斗香,以顯豪奢;虔敬時要燒,有焚香彈琴,有焚香讀書;肅殺時也要燒,辟邪祛妖,去穢除腥;有事要燒,無事也要燒,燒本身就是事,而且還會上癮,稱為“香癖”,就彷彿現代人的抽菸飲茶一樣。
趣的是,不特中國燒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國家也燒。香的英語寫作incense,查《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八卷第543頁),載有如下內容:古埃及人從阿拉伯和索馬利亞沿海地區引進香料樹,把香當作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倫人在祈禱和占卜時往往焚香。以色列人在被擄往巴比倫(公元前586年--前 538年)以前引進了香,到了公元前5世紀,一些祭壇專供奉香之用。印度教特別是溼婆派在正式禮拜和家常禮拜中都要焚香;佛教在節日禮拜、成年禮拜以及日常禮拜中都焚香。日本神道教也焚得。從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就焚燒木頭和樹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惡魔。羅馬人先是焚燒香木,後來引進了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時越來越顯得重要。
中國燒香的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以漢武帝為界,前面為第一期,可稱初始期。其間,所燒的香有以下幾種:
柴,玉帛,牲體,香蒿,粟稷等。
燒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來祭祀。燒香行為由國家掌握,由祭司執行。
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禋”或“禋祀”。《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箋:“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說,這種祭制始於周文王。
其具體祭法為:將犧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煙,表示告天。《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注:“禋之言煙。”“ 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疏:“禋,芬芳之祭。”(用《十三經注疏》本,下同。)
可見,所謂禋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菸祭神,那麼這就是後世所謂“燒香”了。
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點:一是香品原始,為未加工的自然物,還不是後世正規意義上的“香料”(樹脂加工而成);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器具如後世的“香爐”;三是專用於祭祀,而祭祀由國家掌握,即,燒香還沒有生活化,民間化。明周嘉胄《香乘》引丁謂《天香傳》謂:“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薦,而沉水燻陸無聞也。其用甚重,採製粗略。”
第二期,從漢武帝到三國,可稱引進期。漢武帝於中國香事的發展,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其一,武帝奉仙,為求長生,是神就敬,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壟斷
其二,武帝時期香品漸走向實用化,如置椒房儲寵妃、郎官奏事口銜舌香等,打破了香必用祭的壟斷,使香進入生活日用。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武帝大規模開邊,就在這一時期,產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傳入中國。
《說郛》卷35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稱:“又按漢武故事亦云,毗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甘泉宮。金人者,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唯燒香禮拜。然則燒香自漢已然矣。”此外,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國(今伊朗境內),《香乘》卷二引《漢書》稱:“安息國去洛陽二萬五千裡,北至康居,其香乃樹皮膠,燒之通神明,闢眾惡。”樹皮膠,即樹脂,是為真正的香料。
由於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時的香事變得格外繁盛起來,後世野史筆記屢稱不絕。什麼焚“月支神香”解除長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漢武外傳》),用東方朔“懷夢”香草在夢中與李夫人相見,直至燒“返魂香”使李夫人還魂--這個傳說還傳到日本(見《源氏物語》)第48回)。
香事繁盛,香具應運而生,不久,中國第一個香爐也發明出來了,稱為“博山爐”。傳說上面還有劉向的銘文:“嘉此王氣,嶄巖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綺,宋火青煙。”(見《香乘》卷38)。劉向為宣帝時人。從此,香品與香爐配,使中國的香事進入一個新階段。
然而,從武帝時引入西域香料始,降及東漢三國,在這三百多年間,香的使用還僅限於宮庭和上層貴族之中,極為名貴,難得進入尋常百姓之家。《香乘》卷2引《五色線》稱:“魏武與諸葛亮書雲: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為饋贈之禮品。又《香乘》卷7引《三國志》稱:“魏武令雲: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薰香。”足見焚香即使在宮庭中也還是一種奢侈。
第三期,是普及期。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後的事。普及的原因有二:
一是“西(域)香”由“南(兩廣、海南)香”所取代。“迨煬帝除夜,火山燒沉甲煎不計其數,海南諸香畢至矣。
-
7 # 沉睡的森林396
燒香,由來從遠古就有,用於驅蚊蟲,再後來,周朝,秦朝,漢朝的薰香也是燒香的一種。燒香開始用於敬天法祖。再後來又用於宗教之中!
回覆列表
謝邀,燒香起源於那裡眾說紛雲,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有人說起源於上古時代,人類發明火種開始。有人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長匯以南江浙一代,有人說是起源於出香料的地方,眾說不一,但燒香歷史悠久,巨今以有幾千年歷史,那裡有宗教那裡就有燒香,那裡有寺廟那裡就有燒香拜佛。
說起燒香,舉頭三尺有神靈,心誠則靈。一般燒香三支保平安。主要盛行於長江以南,傳說觀音經常受於香客的香火,那裡就有香火普薩保佑,現在蘇北也盛行燒香拜佛,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燒斗香,有的十七八層高。燒香看人心,信者則有,不信者則無,現在家庭有普薩供奉,工廠也有,請神容易送神難。誠心對待都一件事。人在做,天在看。願佛主保佑天下蒼生,一切安好!阿彌佗佛!圖片來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