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廣銀

    古代最常見的紀年方式有兩種,帝王紀年和干支紀年。“年”其實就是一套累加的系統,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把哪一年當作第一年。古代用帝王年號來紀年,比如萬曆十五年、崇禎二年等等,就是把皇帝當政的那一年當作第一年。

    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的時候,為了國號的問題,還專門下了一道詔書,說《周易》裡面有四個字叫“大哉乾元”,以後我們的國號就叫“大元”了。忽必烈這麼做,是因為他作為蒙古人,要在漢人的土地上建立新王朝,就必然要利用漢人的儒家文化。《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經典,用《周易》來起國號,就等於宣告蒙古人認同了漢人的儒家文化,這有利於樹立新王朝的正當性。

    其實,國號的精彩之處還不止這些,它還暗含了中國歷史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中國社會是怎樣變遷的。

    古代中國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我們從最常見的說起,很多國號都來自地名。比如關於商朝的國號,王國維先生就說,“商”原本是地名,商人的始祖曾經被封到“商”這個地方,後來他們建立國家以後,就把“商”作為國號。周朝的祖先曾經生活在陝西渭河流域的“周原”,所以在他們建立國家以後,就把“周”作為國號。

    不過,很多王朝的國號看似來源於地名,這個地名可不簡單,它其實是開國之君從前朝那裡獲得的封號。比如隋朝的創立者楊堅,在稱帝以前就繼承了父親楊忠的“隨國公”爵位,所以稱帝以後就把國號改為“隋”。當然,這個“隋”字是經過改動的,改動的原因我在開頭已經說過了。再比如唐朝的國號也來自封號,李淵在稱帝以前,就曾經被隋朝封為“唐國公”。宋朝的創立者趙匡胤雖然沒有獲得過封號,但他曾經在宋州這個地方擔任節度使,所以他即位以後就把國號定為“宋”,從廣義上來說也可以算作這一類。

    在這裡我們要講一個特例,那就是漢朝。漢朝的國號看上去來自封號,劉邦曾經被項羽封為“漢王”,但劉邦其實曾經對這個封號很不滿,因為這個封號來自漢中。漢中在當時比較偏僻,他覺得自己這是被流放了。張良就安慰他,說“漢”這個封號不錯啊,你看天上的銀河,被稱為“天漢”,我們在地上的這個“漢”,和天上那個漢是彼此呼應的,我們打出“漢”這個旗號,一定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所以,漢朝的這個“漢”,表面上來自封號,其實也和含義有關。

    用封號做國號,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主流。你可能還注意過一類現象,有一些政權的國號和之前的王朝是相同的,這一般是因為後面這個王朝想要抬高自己的身價。舉個例子,漢朝滅亡以後,中國歷史上還出現過好幾個國號叫“漢”的政權,而且建立者一般都姓劉。光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三個:五代中的後漢,建立者叫劉知遠;十國中的北漢,建立者叫劉旻;十國中還有個南漢,建立者叫劉龑。這些姓劉的都把國號定為漢,主要就是跟劉邦建立的漢朝套近乎,顯得自己的政權比較有背景。再比如唐朝滅亡以後,歷史上又出現了兩個叫“唐”的政權,而且建立者都姓李:一個是李克用建立的後唐,另一個是李昇建立的南唐。不用說你也知道,這兩個政權打出的都是復興唐朝的旗號。

    除此以外,有一些國號表現得特立獨行,它們來自讖語。所謂讖語,就是一種帶有政治意義的預言,意思都比較模糊,只能靠猜。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國號就和一句讖語有關,這句讖語叫“代漢者當塗高”。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取代漢朝的是當塗高,但這個“當塗高”是什麼呢?東漢末年有人就猜,當塗高就是擋在路上的那個高大建築物,這不就是“魏”嗎?古代皇宮大門上都有一座高聳的城樓,那個叫“魏闕”,“魏”就是高大的,“闕”就是門。“魏闕”有時也簡稱“魏”,所以曹操曾經要求漢獻帝封他為“魏公”,也可能是為了呼應“代漢者當塗高”這個讖語,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後來“魏”這個字就從曹操的封號,變成了曹魏政權的國號。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司馬炎建立的晉朝,表面上來自封號也就是“晉國公”。但有歷史學家指出,其實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當年要求封為晉國公,也是為了去呼應“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當時漢朝還留了一個尾巴也就是蜀漢政權,司馬昭認為魏國並沒有真正地取代漢朝,這個任務將來要由司馬家族來完成。晉國公的這個“晉”字,就有“高升”的意思,所以會有“晉升”這個詞,這也可以跟“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呼應起來。

    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例子。南北朝時期,南方先後出現了宋、齊、梁、陳這四個政權,其中齊朝的國號也來自讖語。齊朝的建立者是南朝宋的大將蕭道成,他是透過篡位當上的皇帝。在他篡位以前,有一句讖語很流行,叫作“金刀利刃齊刈之”,“刈”就是割斷。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把金刀和利刃都一齊割斷,背後其實大有玄機。南朝宋的皇帝姓“劉”,所以南朝宋又叫“劉宋”。繁體的“劉”字裡面就含有“金”字和立刀旁,蕭道成就把“金刀利刃齊刈之”裡的“金刀”解釋成劉宋政權,把一齊的“齊”字解釋成未來的國號,這句話的意思就變成了“斷送劉宋政權的新王朝是齊朝”。蕭道成就根據這句讖語,把國號定為了“齊”。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了,離我們最近的那三個王朝,也就是元、明、清三朝,怎麼現在還沒登場呢?這三個王朝的國號都可以劃入一類,那就是根據含義來選擇國號。

    元朝的國號自周易裡的四個字“大哉乾元”。乾元就是萬物之始,入主中原的蒙古人選擇“大元”作為國號,目的就是宣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明朝的國號可能和當時的白蓮教信仰有關,白蓮教在元末農民起義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它的核心教義是“明王”即將出世,救民於水火。“明王”就是佛教中的阿彌陀佛,白蓮教徒日常誦讀的經典《大阿彌陀經》當中就把阿彌陀佛稱為“諸佛光明之王”。所以,元末紅巾軍領袖韓山童自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後來被稱為“小明王”。

  • 2 # 重陽話春秋

    1260年3月初,忽必烈抵達開平,隨後不久召開忽裡勒臺,除了之前提到的合丹、塔察兒、也孫哥等人以外,還有忽必烈的弟弟木哥,闊端的兒子只必帖木兒,哈赤溫的孫子忽剌忽兒、納鄰合丹,別勒古臺的孫子爪都等人。木華黎的曾孫忽林池、成吉思汗的外甥納陳駙馬等功臣外戚也一併前來。此外,忽必烈的妻室及漠北部眾也都悄悄南下來到開平。

    忽必烈登上汗位一個多月以後,即1260年5月1日,忽必烈宣佈選用“中統”作為年號,他在《建元中統詔書》中宣佈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起,建元為“中統元年”。

    宣佈年號是中國王朝的重要標誌之一,“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十九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稱當年(前122年)為元狩元年。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群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此後,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並同時改變年號。

    《建元中統詔書》中說:“列祖列宗依靠長生天所贈與的武功和勇敢得以征服天下,以淳厚的德行統治著天下百姓。大蒙古國建立的時間不長,還來不及以文治來增添潤飾;不過各項政事經過改造變通,慢慢地開始有了規章條理。我有幸得以繼承祖宗的基業,不斷擴充領土,認真考察先祖制定的札撒,並研究歷朝歷代的制度。建立年號是為了顯示歲時,表示帝王要萬代相承襲,紀錄時間,記載王業,以看出天下統一的要義。效法《春秋》做萬世的軌範,體現《易經》為萬物的開端。

    可從庚申年(即1260年)五月十九日開始,建立年號為中統元年。從我即汗位建立年號開始,就必須把建立法度、秩序擺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因此朝廷內部設立都省(中書省),以總領宏觀的法制綱紀,朝廷外部設立總司,以處理具體政務。把發展利益剔除危害的辦法,補救偏頗救助弊病的措施,隨詔書而頒行天下。我手執政柄,把握樞要,必得順應時勢而建立年號;施行仁義,頒發政令,以期盼與天生萬物共同發展、更新。所有的臣僚百姓,都應當體察我極深的用心!”

    在忽必烈繼承汗位之前,蒙古是用十二生肖紀年的,從成吉思汗開始,四位大汗都沒有想過要用年號紀年。忽必烈稱汗之後,決定全方位模仿漢地王朝制度,包括廢除十二生肖紀年,改用年號在內。

    他選取“中統”一詞作為年號,無疑有著很深的政治用意,所謂“中統”,就是“中華開統”,無疑向天下宣告,我所建立的王朝才是華夏中央王朝的正統之所在。自古以來,權力的政治合法性都是每一個政府孜孜不倦予以追求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在國家分裂的背景下。忽必烈在漢人謀臣的建議下,以“中統”作為年號,對南宋朝廷表明,我以繼承中央王朝的正統自命,將來也要致力於寰宇一統,混一南北。

  • 3 # 小於歷史

    1260年三月二十四日,大蒙古國已故大汗蒙哥之弟忽必烈即位於開平府(今中國內蒙古正藍旗),五月十九日宣佈建元“中統”。建元詔書內容為:

    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創,未遑潤色之文;政事變通,漸有綱維之目。朕獲纘舊服,載擴丕圖,稽列聖之洪規,講前代之定製。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炳煥皇猷,權輿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為中統元年。惟即位體元之始,必立經陳紀為先。故內立都省,以總宏綱;外設總司,以平庶政。仍以興利除害之事、補偏救弊之方,隨詔以頌。於戲!秉籙握樞,必因時而建號;施仁發政,期與物以更新。敷宣懇惻之辭,表著憂勞之意。凡在臣庶,體予至懷。[2]

    “中統”是大蒙古國(後來的元朝)的第一個年號,據說取義自“中華開統”[1],1264年平定阿里不哥後,忽必烈又改中統五年為至元元年。

  • 4 # 野史官人

    其實在忽必烈之前的,元朝歷史是沒有年號的,大多是依靠遼代曆法為依據,至於忽必烈為何選擇“中統”作為年號?其實是有一個插曲的,據野史記載,忽必烈在南下時,經過一座寺廟,裡面也傳來,朗朗頌書聲。

    經過南征北戰的忽必烈,感覺難得有一片幽靜之地,便前往廟堂,在廟堂中忽必烈看到一位僧人,便與之交談,談吐之間忽必烈對其有些好感,感到此人雖獨在寺院,卻知識淵博,是個人才,加上當時戰亂不止,國家百廢待興,便請其,跟隨自己。

    偶然間的相遇,也許是命中的安排,這位僧人的歷史背景也不簡單,其祖輩也曾是官員,只是後來家境敗落,自己又感到博學多才,得不到重用,便隱居於此。

    遇到忽必烈後,此人也將才能,發揮到了極致,被後世稱為元朝名相,他就是劉秉忠,也是一個肩比諸葛亮的人物。

    在元朝成立後,劉秉忠說,既然國家建立了,就應該有自己的歷法跟年號,因為歷代中國朝代,都有年號,於是他就給忽必烈定下“中統”年號,意在表明,元朝是國家正統。

    1260年在長兄去世後,忽必烈在開平繼承汗位,定為 建元中統,開始按中國傳統的王朝年號紀年。

    在劉秉忠死後,他被葬在大都(北京),後來又被遷回老家邢臺安葬,經過一千年的歷史,現在其墓地也是,一片狼藉,就連墓碑也破損不堪,曾經叱吒風雲的元朝宰相,落得如此地步,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後來“中統”這個年號,忽必烈也僅僅使用了四年,後面又被改為“至元”年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我們如何鍛鍊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