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象眼觀天下
-
2 # 吾評武願
我認為民國的軍閥是受當時的軍事和經濟綜合影響的。
首先,民國初期清室遺老袁世凱沒能實現原來改朝換代那種絕對統治,比如明朝推翻元朝時那種絕對統治,他手頭的小站系北洋兵,也無力統一全國。所以說,民國的建立,只是草草地讓清帝退位,革命軍都沒有攻入北京城,這樣的半吊子革命,必然留下很多隱患,軍閥就是其中之一。當然,溥儀在紫禁城的權益得不到保證,也證明了民國的條約檔案啥的都沒有啥權威性,誰手裡有兵誰就是老大,就可以推行自己的意志。馮玉祥趕走溥儀全國拍手稱快,但是考慮到革命軍有承諾保證清朝在紫禁城裡的權益,馮玉祥就是軍閥作風,毫無誠信度,如果他不同意溥儀留在紫禁城,1911年就應該拼死抵制這個協議,不惜把自己所有兵力拼光也要手刃小皇帝。但是他沒有,他在1911年也是想著怎麼養兵當軍閥,當了大軍閥再去趕溥儀。
張作霖喜歡養兵,說過手裡有錢才能養兵。從歷史資料分析,民國初期當個軍閥兵最起碼能吃飽,還能燒殺搶掠,所以很多老百姓也樂意當軍閥兵,總比在家鄉直接餓死強。這就是我說過的經濟因素。如果民國初期就是小康了,大家有吃有喝還有手機玩,誰會把腦袋別褲帶上當軍閥兵去混戰廝殺,誰都知道軍閥就那麼幾個,軍閥兵幾百萬,最終戰死的是大多數。
面對軍閥亂局,孫先生努力改變過,北伐過,但是他的軍事實力不夠統一全國軍事的,因此失敗了!蔣在表面上統一全國,當時他自己也清楚,他手下每個派系都算是一個大軍閥,他也不可能形成絕對權威,只能倚仗黃浦嫡系,斡旋其他軍閥旁系,這是當時蔣唯一能做的!其實,金一南教授講過,當時軍閥割據的局面,客觀上幫助了我軍實現《苦難輝煌》。
-
3 # 瀟湘老妖fwj
軍閥的形成,從曾國藩訓練湘軍開始。湘軍是私人軍隊,不聽朝廷調令,只服從領兵大帥一人。平定太平天國後論功行賞,湘軍將領被封為各地督撫大員。他們都是帶著自己的湘軍舊部去赴任的,這是他們的私人武裝,朝廷指揮不了。這就是軍閥最開始的雛形。
-
4 # 國史拾遺
民國軍閥,大多都是趁著辛亥革命興起的。
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種勢力趁機響應,一起推翻了清朝。其中有長期反清的革命黨,也有很多渾水摸魚的立憲派、滿清舊官僚。
辛亥革命中,各地掌權的都督、將領掌握了本省的行政、軍政、財政,擴充了軍隊。各地都處於半獨立狀態。
辛亥革命後,中央政府政局混亂,無力制約各地的都督(督軍等)。本來袁世凱是最有實力的。他當大總統的時候,各地督軍都很聽話,已經開始裁軍、整頓財政了。但袁世凱稱帝后人心盡失,被推翻。之後皖系、直系、奉系等長期爭奪中央權力,政局更加混亂。中央政府沒空管各省,很多督軍就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
-
5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清末民初的軍閥政治,是清代後期漢人士大夫崛起與滿清中央政府的權威不斷衰弱的結果。
滿清依靠八旗制度起家,早在關外時就征服了漠南蒙古,於是滿蒙通婚,對蒙古王公也實行八旗制度,滿清入關後,應對八旗的兵員數量不足以及大批的前明士兵投降的問題,開始講前明投降的漢族士兵組建綠營,而八旗和綠營構成清朝前期主要軍事力量。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以後,在中國歷史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面前,綠營和八旗屢戰屢敗,完全沒有當年幫助滿清一統天下的氣勢。於是滿清政府被迫允許漢族士大夫回鄉募集鄉勇組織團練,而這其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曾國藩,曾國藩回到老家湖南組織湘軍,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軍。到了太平天國運動後期,除了曾國藩的湘軍之外,李鴻章組織淮軍,左宗棠組織楚軍等地方軍事力量,這些表明清朝漢人力量的崛起。
組織清朝第一支漢人軍隊湘軍的曾國藩
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風頭正勁的曾國藩急流勇退,為了避免清廷猜忌而主動解散湘軍,而淮軍就成為當時清朝所倚重的主要軍事力量,在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淮軍都主要參戰力量,不過在中日甲午戰爭以後,作為洋務運動成果的,裝備近代槍炮的淮軍陸軍,和以淮軍為骨幹組建的北洋海軍均遭到重創,淮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李鴻章組建的淮軍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清朝的海軍遭受重創,為了重建軍事力量,清朝開始重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用德式方法練兵,組建新式陸軍,以此成為北洋軍閥的雛形,此後北洋新軍的模式被推行的全國各省,各省先後利用清廷政府的便利政策組織各省的新式陸軍,比如後來辛亥革命首義的湖北新軍,發展這個階段,清朝對於各省的控制力逐漸下降,最明顯的例子,是1900年慈禧太后向世界11國宣戰,西方組織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北京。而東南各省的地方政府居然彼此溝通以慈禧的宣戰詔書為亂命為由,拒絕參與滿清中央政府、義和團與八國聯軍的戰事,而是宣佈東南互保,保持中立,坐觀北京北攻破,慈禧逃亡西安。
八國聯軍時期的東南互保形勢
辛亥革命後,清朝各省有其是南方各省相繼宣佈獨立,並組建各自的軍政府,與前來鎮壓的清朝北洋新軍對抗,孫中山回國後,南方各獨立身份,宣佈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清朝南北對峙,而後北洋系的老大袁世凱逼迫清帝遜位,清朝滅亡,由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當時的中國主要由北洋控制,個別南方省份由革命黨控制的,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後,北洋軍向南進攻,打垮了革命黨,控制了大部分地區,但是南方仍有一些省份,比如四川,貴州等國控制在蔡鍔等其他勢力手中。
袁世凱和他的北洋將領
袁世凱死後,北洋系很難出現像袁世凱這樣能夠完全掌握北洋系的人物,北洋系這一清朝滅亡後最龐大的政治軍事體系內部開始分裂,迅速分裂後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張作霖為首的奉系,北洋軍閥以外的南方出現了桂系和陳炯明、孫中山控制的廣東軍閥,而四川更是有大大小小的軍閥。
袁世凱死後的軍閥割據
在北洋軍閥中吳佩孚、張作霖試圖透過武力統一南方的嘗試失敗之後,南方的革命勢力開始北伐,開始武力統一北方,1926年南方革命軍北伐先後擊潰孫傳芳、吳佩孚的軍閥部隊,張作霖的奉系退出關外,但是隨後南方的革命政府的各派系也開始內鬥不斷,出現了中央軍、晉軍、西北軍和新桂系、新奉系這些新軍閥,這些新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權力,在中原進行混戰,內戰的規模遠超北洋軍閥時代。
中原大戰時各新軍閥形勢
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進行全面侵華戰爭,內鬥不斷的軍閥們,終於看到磨刀霍霍試圖對華夏亡國滅種的東洋鬼子的野心,於是全面抗戰開始後,無論是川軍、中央軍、桂軍、晉軍、西北軍、東北軍都能夠放棄了以前的成見,團結一致對付日本人,而在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之中,原有的各路軍閥基本都煙消雲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出川抗戰的川軍死字旗
-
6 # 王老先僧
姜文的《讓子彈飛》,張麻子剛到鵝城。師爺葛優說:“晚了,前幾任縣長把鵝城的稅收到九十年以後了,也就是他媽西曆2010年!”
以上雖是電影,但歷史卻有其事。據統計民國時期的軍閥,從張作霖那種大督軍到鄉鎮地區的武裝團體,大大小小有3000多個。這些人,盤踞一處,擁兵自重,經濟、軍隊、稅收等本該國有管制的東西全歸自行做主。東北的稅收跟華北的稅收不一樣,因為奉天的督軍是張作霖,山西的督軍是閻錫山。
像民國初年這種軍閥割據,歷史上其實已經屢見不鮮。哪個王朝末年,沒有軍閥割據。新莽末年的劉秀、樊崇,東漢末年的曹孫劉,元末的朱元璋、陳友諒。但有意思的是,正常講,民國是一個透過和平方式取代舊制的統一國家。新國家剛建立沒幾天,袁世凱就當了大總統。一個新型的統一國家,還未怎樣發展,就出現軍閥割據的亂世,不可謂不稀奇。
所以,民國的軍閥割據,其實自古有之。只是它出現的時機,太特別了。完全沒按照歷史必然出牌。
歷史上,造成軍閥割據的特殊背景是——中央集權制度。
何意?
少數人統治多數人,國家強於社會,君主高於百姓。政府最大。因此,當皇帝或政府所代表的少數人崩潰,社會便失去領頭羊,失去秩序,開始亂竄。有能力的拉大旗扯虎皮,一般能力的找靠山,普通人則受盡動亂。比如:一個昏庸的皇帝會影響國家走向。
這種造成軍閥割據的特殊背景,自辛亥革命成功,溥儀退位,民國成立後,便已經消失。因為,民國推崇的是民主制度,最多算成少數人服務多數人的制度。總統再怎麼昏庸,人們最多把他投票罷免,再選一個有能力的人繼續工作。
可見,民國時期的軍閥割據,是沒有歷史條件的。它能出現,是歷史反其道而行的奇觀。
其實,民國真正意義的軍閥割據,出現在袁世凱皇帝夢破碎,身死以後。當孫中山以溥儀和平退位為條件辭職,袁世凱夢想成真終於當了大總統。之後,袁氏當國。那會兒的民國上下,對於袁世凱實則覬覦厚望,中央政府也是可以號令全國的。按照這種路子,民國不一定會發生軍閥混戰的亂局。要不是袁世凱透過獨裁妄圖恢復帝制,造成新政府徹底崩潰,歷史也必然會走向另一個轉折點。
所謂的中央政府名存實亡後又被老舊的中央集權代替,這對於民主革命為大勢的時代來說,這類政府便沒有意義了。之後,各路反袁,孫中山在廣州又設立了一個新政府。諾大的中國,出現一國兩府的尷尬局面,最後護法戰爭不但把中國一切為二,還成了直系、奉系、桂系的等軍閥滋生的溫床。內戰頻發,天下徹底大亂。
所以,民國軍閥割據,是有偶然性的。是袁世凱個人閒扯蛋的結果。這就好比,王莽建立新朝,屁股還沒做熱乎就大施新政,造成社會矛盾加劇。最後,讓符合國情的劉秀當了皇帝。
-
7 # 使用者127439531
其實這是衰弱的中央政府遭到地方勢力打擊崩盤後的結果之一。一般來說想打掉中央政府只有兩種情況下有可能,第一,中央政府其實是名存實亡,沒有實力,第二,造反派的力量極大,中央力量小或者來不及調動更多力量抵抗就崩了。如果這個這個地方勢力裡中央較遠,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到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國也就是改朝換代的過程而已,在討伐中央的過程也還是統一的過程,如果這個地方勢力離中央近在咫尺,或者是流動來的還有能力端掉中央,那麼中央政府突然消失會導致全國的突然失控。端掉中央的地方勢力能控制的範圍其實還是他原來的地盤,而突然失去中央的其他地方勢力,不管是出於自保,防止外地勢力侵權,出於對原中央的忠誠,對其他地方勢力的敵對,都不可避免的陷於獨立。要想重新統一必須打一遍全中國。你必須理解一點,人不是財產,沒有繼承性。錢是死的,人是活的,錢可以搶到,地盤可以搶到,人心搶不到,如果你要佔地盤就必須把不服的人都殺光,指望別人主動歸附除非你有明顯絕對優勢。
回覆列表
民國初期的軍閥基本上都是清朝末期的軍隊。
最大的軍閥是北洋軍閥,即袁世凱的嫡系部隊,這支部隊即原清朝武衛新軍的一部分。各地方軍閥也多是地方政府組建的新軍、殘留的老部隊,比如雲南的滇軍,就可以追溯到清末雲南巡撫岑毓英奏準編練的新軍,也有原革命黨軍隊形成的軍閥,比如閻錫山的晉軍。
南京國民政府組建後,力圖消滅地方軍閥軍隊,一直到抗戰時期才勉強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