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說春秋

    要說歷史上的垂簾聽,還真是不少,這應該分兩種情況。一是形式上的,二是實際上的。

    一、形式上的垂簾聽政

    這種情況僅發生在清末慈禧太后。是特殊背景下的太后行政方式。清代入關後,曾在後宮門前立過鐵牌,宣示過後宮嬪妃不得干政。當慈安慈禧聽政時,為避祖制,聽政時幼帝前坐,兩後宮垂簾居後處理政務。這只是以簾後執政的形式,實施太后治國的方式,簾子是形式,主政才是實際。

    二、實際上的無簾聽政

    這種情況歷史很多,不掛簾子,不稱帝而以太后身份處理國政。

    如漢高祖皇后呂雉,在漢惠帝時期,一直把持朝政,歷史上稱之謂呂后稱制,是實際上的皇帝。是頭帶鳳冠代替皇帝兒子執政的型別。也應該屬於垂簾聽政的之類。這一類也很多,主要發生在幼兒皇帝或無能皇帝時期。如東晉白痴皇帝的賈南鳳、北魏馮太后、元代的3位皇后和清初孝莊太后等。自漢至清,不完全統計約有10多位。武則天先替李治主政,後替兒子主政,最後改唐為周做了15年皇帝。在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中,這種現象也多見,根本不需要簾子遮醜。

    三、垂簾聽政只是表面形式,應該與不垂簾而實際行施皇權的同樣看待。歷史上有幾個不稱皇帝而實際上行使皇權且列入歷史紀年的有漢代呂后和金、元代等太后,,與慈禧垂簾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差別,簾子只是形式。

  • 2 # 鄧海春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不僅表現在漢朝有呂后垂簾聽政,唐代有武則天登基,還有清末有慈禧干政。而除了中國有這些有手段的女子,日本也有,北條政子就是最成功的代表。

    在筆者剛剛舉的這幾個例子中,最早站在權力巔峰的就是呂后。

    呂雉,自娥姁,碭郡單父縣。後來全家為了躲避仇家,呂雉便隨父親呂文搬到沛縣。也正是在沛縣,呂雉和劉邦結緣。

    呂家初到沛縣時,因為呂文和沛縣縣令關係不錯,沛縣官員紛紛來呂家恭賀喬遷,劉邦也在列。當時蕭何負責喬遷宴賓客安排,他把賀禮不到一千銅錢的人都安排在堂下。這一安排,卻引起了不滿,來自劉邦的不滿。這位別人口中“只會說大話”的亭長,居然一文不給卻在禮冊上寫自己“賀錢一萬”。

    劉邦這一“皮”,卻“皮”進了呂文的眼。呂文自認擅長看面相,他一見到劉邦,就覺得他將來是個不凡之人。所以,當即決定把小了劉邦十五歲的女兒呂雉下嫁給劉邦。

    是的,呂雉嫁給劉邦,是下嫁。而且,還是難上加難的下嫁。因為當時劉邦未婚卻已經有了兒子劉肥,劉肥之母曹氏是劉邦的情婦,也就是說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要呂雉接受一個大自己十五歲的丈夫,還有一個半大的兒子,實在是很考驗年輕的呂雉了。

    大概是偉人都是從小養成的吧。面對這樣的新婚家庭,呂雉欣然接受。直到劉邦發跡之前,呂雉都未曾苛責過劉肥。

    相比於後來那個我們更熟悉的臨朝稱制,製作人彘的呂后,早年的呂雉實在是溫柔賢惠。

    有一次,不成器的劉邦在押解犯人時喝過了頭,犯人逃跑。劉邦為保命,也逃到芒碭山下的沼澤地區,把呂雉和兒女留在家中。面對這樣的丈夫,呂雉選擇獨自一人撐起家,還時不時帶上衣食去給逃亡的丈夫送補給。

    有個這樣共患難的“隊友”,劉邦大概也笑醒過吧。可後來,也是他自己,葬送了這麼一位溫柔的妻子。

    劉邦後來離開呂雉外出爭奪天下,出於軍事原因,近7年未曾和呂雉相見,卻讓戚夫人常伴其身。這讓孤身一人歷經苦難的呂雉紅了眼。後來,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那位一步步進入權力中心,殘忍殺害劉邦後宮寵妃和劉氏宗親,執掌天下大權的呂后了。

    事實上,因愛生恨而步步上位的女性,不止呂雉一人。北條政子也是,武則天在宮中十二年也沒有受到李世民寵愛。

    這也許就是越美的越毒,本來只是溫婉佳人,卻被打磨成淬毒的匕首,刺向了曾經相愛的人,除掉了爭奪寶座的人。

  • 3 # 煮酒君

    "垂簾聽政"一詞常見於歷史文獻中,是古代中國特有的一種皇權統治形式。後宮臨朝稱制,參與朝政,普遍稱為垂簾聽政。

    在中國歷史上,君主體弱多病,昏庸無能,或者嗣君年幼常常出現后妃臨朝稱制的情況。

    垂簾聽政的歷史由來已久,歷朝歷代都不乏其數。根據不完全統計,歷代以來臨朝稱制的女主有40人。分別為,秦國1人,西漢4人,東漢6人,北魏2人,唐代2人,宋代9人,遼代3人,元代11人,清代2人。

    秦國的宣太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聽政的女主。

    根據後漢書記載:"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為將軍,任政,封為穰侯。太后攝政,始於此也。"宣太后本是楚華人,後來嫁給秦惠文王為姬妾。惠文王死後,秦武王即位,卻因舉鼎而死,由於秦武王生前沒有選定繼承人,秦國宗室子弟互相爭奪王位,在宣太后同母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秦昭襄王即位,由於昭襄王年幼,便由宣太后臨朝主政,魏冉輔政,長達40年。

    然而這時的宣太后雖然臨朝主政,卻並不"垂簾",而是直接面對大臣。

    歷史上首次出現"垂簾"記載的是在唐高宗時期,根據《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風疹不能聽證,政事皆委決於天后。......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當時的唐高宗體弱多病,武則天素來足智多謀,善於決斷國家大事。因此高宗把大小政事都委任給武則天處理,上演了中國歷史上"垂簾聽政"的第一幕。

    到了宋代,垂簾聽政制度漸臻成熟。有宋一代,后妃臨朝稱制的人數多達9人,但卻沒有造成政治動亂,反而鞏固了趙宋的皇權統治。

    歸根結底,在於宋代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垂簾聽政制度。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劉氏,善於決斷國家大事,真宗臨終前,嗣君宋仁宗尚且年幼,於是指定劉皇后"垂簾聽政",主政國家大事,劉皇后也即宋朝第一位攝政的皇太后,攝政時間長達11年,後來又和平歸政於宋仁宗,這也是她為人所稱道的地方。

    縱觀兩宋時期,攝政的皇后雖然有9位之多,但除了章獻太后聽政時間長達11年,宣仁太后9年外,其餘7為皇后的垂簾時間,最長者不過一年,最短者不過一天。

    清代時,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故事人所共知。

    咸豐皇帝去世後不久,慈禧太后便發動"辛酉政變",奪取了朝中大權,為避免眾人非議,她拉著慈安太后一同聽政,然而大事卻全由慈禧太后決斷。同治皇帝親政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捲簾歸政。

    同治帝病逝後,光緒年幼,兩宮太后又一次垂簾聽政,直至戊戌變法後,慈禧太后大權獨握,便不再垂簾了。

    慈禧太后以垂簾聽政為名,實則獨攬大權,以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作為大清朝的末代太后,歷來為人所詬病。

  • 4 # 高挺真

    還有一種獨罷朝綱的男人,象趙高、秦檜等,這些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人們也將其諷刺為垂簾聽政。這種人古代有,近代也有。

  • 5 # 帝國的臉譜

    垂簾聽政,自然是指女子當國,一個男人在朝堂之上,自然不要垂簾。但女子當國,男女有別,故有設簾之舉。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女子,有人曾作過一個統計,說中國歷史上曾經垂簾聽政,或者雖未垂簾但有過主政實質的,包括秦國1人,西漢4人,東漢6人,北魏2人,唐朝2人,宋朝9人,遼國3人,元朝11人,清朝2人。這裡選擇三位較有代表性的人物,一為劉邦的妻子呂雉,二為宋真宗的老婆劉娥,再有,就是清末的慈禧太后了。

    呂雉當國,大臣戰戰兢兢。嚴格地說來,呂雉不能稱為垂簾聽政,她沒有設簾,也沒端坐於朝堂之上,不過,呂雉雖未設簾,但比許多設簾的太后更威風、更強悍、更霸道,讓那些曾經隨劉邦衝鋒陷陣的兇悍武將都戰戰兢兢,不得不對呂后惟命是從。

    呂氏當國,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破了劉邦的遺言,立了諸呂為王。劉邦臨終,曾與文臣武將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從今往後,非劉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如違此約,天下共擊之!然而,劉邦去世後,呂氏就運作封自己的兄弟侄子為王,他先追封了自己死去的兄長呂澤為悼武王,接著又封自己的孃家侄子呂臺、呂產、呂祿為王,後來還封了她的侄孫呂通,從此,呂后可謂孃家獨大,一手遮天。

    二是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大臣們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呂氏因為兒子劉盈繼劉邦之位,當了皇帝,故被封為太后。劉盈仁弱,膽小怕事,更怕自己的娘。他繼位之後,呂后將大權緊緊抓在自己手裡,對這個兒子經常呵斥,甚至恫嚇。呂后利用手中的權力,將戚夫人斷手足,挖眼珠,燻耳朵,藥喉嚨,做成“人彘”,處以極刑,而這位變態的母親,還在戚夫人沒死前,特將劉盈帶到戚夫人囚禁之所,讓他親眼目睹這人不人鬼不鬼的“人彘”,劉盈看到這慘不忍睹的一幕後,嚇得半死,從此不理朝政,將權力拱手讓給了母后。

    而那些曾經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的大臣,因為呂后心狠手辣,故對呂后怕得要死。為封諸呂,呂后向陳平、周勃徵求意見,陳平時任左相,周勃為太尉,呂后一問,他們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高皇帝定天下,封劉氏子弟為王,今太后臨朝稱制,分封諸呂為王,這是一樣的事情,無所不可。”不但違背“白馬之盟”,還編出這樣一條貌似合理卻荒唐透頂的理由,可見他們對呂后有多麼的怕。女子當國,當到呂后這種威風的,真是前無古人。

    劉娥垂簾聽政11年,從容不迫。歷史上垂簾聽政時間較長的,劉娥是其中之一。劉娥是宋朝第三個皇帝宋真宗的皇后,宋真宗去世前,將皇位傳給兒子,即宋仁宗,因為仁宗年少,真宗便讓劉娥代為理政,軍國重事,全權處理,真正的“垂簾聽政”。劉娥垂簾聽政11年,一邊處理朝政,一邊教育兒子仁宗,撫養他長大成人,總體上做到了平穩過渡。

    慈禧太后,手段極狠。歷代垂簾聽政的女人,唯慈禧太后可與呂后相當。上位前,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其手段既準且狠。“二宮垂簾”後,先穩住慈安太后,後傳言她毒死了慈安,得以獨攬大權,左右晚清政局三十餘年,是影響整個清末和中華民族命運的女人,的確不簡單。

    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女人中,以呂后、慈禧二人最精明,最狠毒。

  • 6 # 小龍女5505

    歷史上垂簾聽政有的女強人也有四十位,其中最厲害也最有名的當然是唐朝女皇武則天。然後其她還有十三位比較厲害又出名的女強人分別是:1.秦朝宣太后,2、西漢開國皇后呂雉,3.四朝太皇太后王政君,4、東漢太后鄧綏,5、北魏太后胡充華,6.北宋一代賢后劉娥,7、遼國女中豪傑蕭太后,8.西遼攝政太后蕭塔不煙、9、西遼自號承天女皇的耶律普速完,10一11、元朝兩位掌權太后海迷失和乃馬真,以及12一13、清朝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薩德防空系統是最先進的防空系統嗎?它跟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比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