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哥必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簡稱IoT)是指“萬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將各種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物聯網透過各種資訊感測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鐳射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採集任何需要監控、 連線、互動的物體或過程,採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 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資訊,透過各類可能的網路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線,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慧化感知、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的資訊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物件形成互聯互通的網路。

  • 2 # 天工測控

    在物聯網時代,人們期待藉助物聯網實現人與物和物與物之間的資訊互動和通訊,進而獲得更為便捷的生活體驗。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延伸,採用智慧感測器、資訊識別技術、通訊技術等,把物品連線到網路上,在沒有人為介入的前提下透過物品和物品的協作來完成任務。

    其應用範圍覆蓋了個人穿戴、家庭安防、交通物流、智慧城市、工業製造、智慧金融、智慧家居、環境監測等行業,為資訊通訊產業開拓了全新空間。

    從公共基礎設施方面來看,物聯網技術可以將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裝置中,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高速公路收費站的ETC,就是一種很初級的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這個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中,整合網路裡的人員、機器、裝置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管理和控制。由此,人類也可以以更加精緻和動態的方式去管理,從而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智慧家居也是物聯網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試想一下,如果你某一天忘記帶鑰匙被所在門外,肯定會找物業或者開鎖匠幫忙。不過,實際上開鎖可不像電影裡那樣用一根鐵絲伸進鎖眼裡捅一下就可以。工作人員會先拆掉貓眼,把一根很長的開鎖器從貓眼孔裡伸入,勾住室內的把手一拉,門立馬就開了。整個過程其實不到一分鐘,而且沒有任何技術可言,只要有工具,人人都可以做到,而且不管安裝防盜門有多厲害,此方法都可以搞定。可見,傳統的門無論是開鎖效率還是安全保障都有一定侷限性。可如果安裝了電子貓眼,它就可以結合雲端資料庫進行人臉識別,辨別出房主、親友、快遞、陌生人等。甚至採用人工智慧行為分析技術,識別出有犯罪企圖的人並給予實施報警,使得安全保護更加高效可靠。

    雖然物聯網可應用的範圍很廣,但從現在的發展狀況來看,物聯網仍然處於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許多裝置能夠實現的功能還不夠多、智慧化水平低。例如,可穿戴裝置,目前只能上報資料、記錄步數、公里、心率,但沒有提供更有效的分析資訊。比如,是否告警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代謝等生理機能是否正常、 熱量攝入和支出是否達標等等針對性的深入服務。只是上報資料,便顯得簡單而蒼白。這也是目前可穿戴裝置沒有預期發展得那麼好的原因。只有進一步提升實用價值,才能帶動物聯網有更深入的發展。

    作用於物聯網資訊通訊的無線模組

    目前市場上出現一款多款物聯網WiFi無線通訊模組,其中SKYLAB的IOT UART WiFi模組:WG219/WG229/WG231/LCS6260,可將使用者的物理裝置連線到WiFi無線網路上,進行網際網路或是區域網通訊,實現聯網功能。該模組主要用於智慧電網、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手持裝置、工業控制等領域。

    BLE藍芽模組的應用領域

    基於藍芽技術受眾面廣闊,藍芽標準以智慧化、低功耗、高連線速度、低成本等特性,在物聯網應用市場佔據了主要核心位置。目前藍芽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家居、消費電子、智慧醫療、汽車、智慧穿戴裝置和智慧建築裝置在內的所有物聯網智慧產品中,加速人與萬物互動的步伐。應用在物聯網領域內的藍芽模組基本都屬於低功耗藍芽模組,其中SKYLAB的4.0/5.0BLE藍芽模組:SKB369/SKB501能夠作用於LED燈中,實現傳統智慧藍芽LED的升級。該模組主要應用於家庭物聯網、車輛控制、彩燈控制方案、樓宇管理、超市商品Beacon推廣等領域。

  • 3 # 一休數字化

    觀點

    首先,不管是網際網路還是物聯網,電是通訊的基礎,但不能侷限在與電有關的東西上;

    其次,網際網路時代是人與人、人與物的連線,物聯網時代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擴充套件了物與物的連線,再加上服務與服務之間的連結,所以也就有了萬物互聯的說法。

    最後,任何網路形態都是將人、流程或機制、資料、物連線在一起,進行資訊交換、資料互聯互通的行為過程。

    物聯網連線的物件

    我們常說,網際網路最終的使命是讓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隨時連線、隨時互動、隨時展現,這是真正的所有人、所有物都互聯、互通、互動。那既然物聯網可以實現萬物互聯,連線物件都有哪些呢?

    比如:電視、電腦、手機、熱水壺、燃氣灶、咖啡機、榨汁機、電錶、汽車、門鎖、路燈等等太多太多,可以說是世間萬物。那麼萬物隨意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連線嗎?不然!首先要求這些連線物件要有連線屬性,其次要求所有連線物件必須統一體系,滿足這兩大條件才可進行通訊和互動。

    1、什麼是連線屬性?

    每一樣物體要具備所需資訊的接收器;每一樣物體要有相應的資料傳輸通路;每一樣物體要有一定的儲存功能;每一樣物體要有微處理器;每一樣物體要有作業系統,並且要有專門的應用程式;每一樣物體要有資料傳送器,同時遵循物聯網的通訊協議,在萬物互聯的網路中具有可識別的唯一碼。

    2、連線物件怎樣統一體系?

    統一萬物連線的標準;

    統一提供連線的產品;

    統一的資訊互動平臺;

    統一服務貫通的網路。

    那可能就有人問呢,讓路燈具備上述連線屬性難嗎?一點都不難,世間萬物皆可感測,皆可智慧、皆可“說話”。

    物聯網通訊的原理

    如果你理解網際網路通訊的原理,那你就可以很快理解物聯網的通訊原理。

    1、物聯網的構成

    一般物聯網主要由五部分構成:感測器網路、USN接入網路、網路基礎設施、USN中介軟體和USN應用平臺等。

    1)感測器網路:包括感測器和獨立的供電裝置(如電池、太陽能),感測器可用於採集和傳輸自身或其周圍環境有關的資訊,比如:手環或手錶裡的人體心率等資訊的採集感測器。

    2)USN接入網路:中間節點或匯聚節點從一組感測器中收集資訊,並與控制中心或外部實體進行通訊。

    3)網路基礎設施:主要是基於下一代網路構建整體架構、通訊協議、標準等基礎設施。

    4)USN中介軟體:用於收集和處理海量資料的軟體。

    5)USN應用平臺:是指在特定工業部門或應用中,用於支援USN高效實用的技術平臺。

    2、物聯網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對物體屬性進行標識,屬性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屬性,靜態屬性可以直接儲存在標籤中,動態屬性需要先由感測器實時進行探測,然後再儲存;其次需要識別裝置完成對物體屬性的讀取,並將資訊轉換為適合網路傳輸的資料格式;最後將物體的資訊透過網路傳輸到處理中心,由處理中心完成物體通訊的相關計算,處理中心可能是散落在多點,也是分散式的,例如家裡的計算機或者手機;也可能是集中式的,例如電信運營商的因特網資料中心。

    物聯網的價值所在

    基本的物聯網應用其實已經落地了很多年,主要是在大型生產車間,早已有透過物聯網進行生產裝置的互聯和控制,但尚未達到真正智慧。未來,隨著5G的逐步落地,將會徹底影響物聯網,相當於為物聯網插上了萬物互聯的翅膀。

    物聯網根據應用場景的廣發和不同,可以分為城市物聯網、農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等。

    在我看來,物聯網的價值體現在社會發展、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農業的建設、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樓宇、智慧教育、智慧家居、智慧消防、智慧銀行等諸多行業。

    拿智慧家居舉個簡單的例子:嚴寒冬季,當你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即將踏入家門前,即可透過手機APP控制家裡的熱水器開始注水燒水,以便你晚上洗個洋洋灑灑的熱水澡;再比如,你可以透過手機APP開啟家裡的空調,提前替你溫暖房間,你也可以透過手機APP提前開啟客廳的燈,免去以往抹黑找燈的麻煩...類似的場景太多太多。這就是物聯網的魅力所在,價值所在。

    物聯網安全嗎?

    正因為有了萬物互聯,所有連線、處理、通訊等過程中的風險明顯增大,當然這取決於萬物連線的標準、安全機制等體系的建立及完善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物聯網在安全控制上還有大量的技術攻關和工作要做。

    5G時代真的能萬物互聯嗎?

    不管是上述哪個應用領域,都對行動網路的傳輸速率、損耗性和穩定性等有相當高的要求,所以說5G、甚至是6G才是物聯網升級的源動力。那5G加持下的物聯網到底能不能實現萬物互聯呢?我覺得還是有太多侷限性的,尤其是5G覆蓋範圍和傳輸損耗方面存在明顯缺點的前提下,除了萬千裝置終端外,其他世間的物體要互聯互通,代價和難度太大。你認同嗎?

    資訊創造價值,學習使人進步。

    我是泰瑞聊科技,為您開啟科技生活,感謝您閱讀與關注!

  • 4 # 嘉朗科技

    物聯網不僅僅指的是電器物聯,與電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萬物物聯的說法也有正確性可言。

    在2005年“物聯網”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早於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的Auto-ID實驗室就提出將書籍、鞋、汽車部件等物體裝上微小的識別裝置,就可以時刻知道物體的位置、狀態等資訊,實現智慧化管理。Auto-ID的概念以無線感測網路和射頻識別技術為支撐。提到的書籍、鞋肯定不能算電器。

    05年正式提出的“物聯網”的概念,通俗的來講就是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利用射頻、無線資料通訊等技術構造的一個可以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網路。在這個網路中物品能過夠彼此“交流”並且不需要人工干預。它的實質其實是利用射頻識別技術透過計算機網際網路實現實現商品的自動識別和資訊的互聯與共享,管理者可以透過電腦或者手機實現對物品的智慧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瓦崗寨李密有多強?為何猛將如雲卻敗給了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