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孫阿狸

    徐達的長女嫁給了朱棣,朱棣發起靖難戰爭時,徐達早已死去多年,一邊是皇上,一邊是姐夫,徐達的兒子分成了兩派,老大徐輝祖堅決擁護建文帝,而老四徐增壽則是姐夫朱棣的鐵桿。

    徐輝祖對建文帝忠心耿耿,連自己的親外甥也不放過。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忌日前夕,燕王朱棣派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祭拜。徐輝祖趁機勸建文帝把自己的三個外甥扣留下來,作為人質,並說高煦勇猛剽悍,他日一定會成為大患。

    然而,建文帝卻優柔寡斷,又問徐增壽,徐增壽卻向著朱棣,說朱元璋屍骨未寒,不能做有傷骨肉之情的事,於是建文帝就沒有聽聽徐輝祖的話,將他們三人遣返歸國,朱棣的三個兒子逃過一劫,這也使朱棣起兵時毫無顧忌。

    徐輝祖還親自上戰場,與燕軍交戰。建文三年四月,徐輝祖奉命參加白溝河之戰,率軍成功掩護李景隆撤退;建文四年四月,徐輝祖與燕軍在齊眉山大戰,大敗燕軍,並親自斬殺燕將李斌;後來又被召回京師駐防,燕兵打到南京時,徐輝祖還在帶兵頑抗 。

    朱棣入京後,徐輝祖留在父親的祠堂,不肯迎接朱棣,拒絕擁戴朱棣。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卻又因徐皇后的原因而不便殺他,不久,革去其俸祿和爵位 ,將其禁錮在家中,永樂五年,徐輝祖去世。

    徐增壽雖然在南京為官,卻暗中支援遠在北平的朱棣,與燕王朱棣暗通款曲,給其通風報信,密告京中部署,並因此而被建文帝誅殺。

    建文帝曾懷疑燕王朱棣謀反,徐增壽卻為其打辯護說:“燕王和先帝同氣,富貴已極,怎麼還會造反呢?”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當面質問他,並將其誅殺。朱棣即位後,追封其為武陽侯,諡忠愍,後進封定國公。

  • 2 # 說古明今

    徐達這個人,是跟隨著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大臣,他對明朝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等到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就把他封為了右宰相,並且還是魏國公,可以說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徐達去世之後,還被朱元璋給封為了中山王,他的後事,也是辦的非常隆重。由此可見,徐達這個人在朝廷中,非常的受人尊重,既然他非常受人尊重,那麼他的子孫後代們,應該也都挺讓人尊重的。但是讓人們最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徐增壽,到了後來卻被皇帝一劍給砍死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徐增壽這個人是徐達的第四個兒子,在朱允炆當上建文帝之以後,朱棣派他的三個兒子去京城見皇上,這個時候徐輝祖,已經察覺到他的姐夫有謀反之心,於是告訴皇帝,建議他把朱高熙,也就是朱棣的次子給扣押,並且當時說朱棣以後肯定成會成為明朝的大患,但是朱允炆這個人比較的優柔寡斷,還是把他放走了。再後來,建文帝就被自己當時的行為深深的懊悔,但也沒有什麼用了。

    徐祖輝一心想舉報朱棣有造反之心,但是徐增壽卻非常的維護他一家人,多次向建文帝給朱棣辯護,有一次說朱棣和朱標是親兄弟,現在的待遇也非常好,他們為什麼要謀反啊,建文帝聽到了這些話以後,就感覺他說的非常對,於是就不再去懷疑朱棣,但令建文帝想不到的事情是,過了沒多久,朱棣就以清君側的名義,開始造反,朱允炆就後悔當時放走朱棣兒子的決定,也懷疑徐增壽有謀反之心,但是現在他沒有抓到徐增壽的把柄,就暫時的沒有對他下殺手。

    再到了後來,建文帝得知朱棣和徐增壽勾結的證據,而且在朱棣快攻上京城的時候,徐增壽還偷偷的和他聯絡,準備接應他們。不巧的就是這些訊息被人洩露出去。所以徐增壽就被人圍了起來,建文帝就一劍把他砍死了。

  • 3 # 尋根拜祖

    何止尷尬,虧得徐達兒子多,否則死光光!徐達跟朱元璋一對發小,朱家天下,徐達一刀一槍幫著打下來的。就憑這種情誼,朱元璋對徐家不薄,徐達的四個兒子都由朱元璋親自賜名。四個女兒除了一位出家,剩餘三個都做了朱家媳婦!

    尷尬就尷尬在朱家媳婦身上,大姐夫朱棣造反了!你讓徐家兄弟怎麼辦?

    不知道徐家兄弟,有沒有召開緊急家庭磋商會,疑似仨兄弟定下了一個悲壯的決議:大哥徐輝祖做建文帝的忠臣孝子;老四徐增壽暗中幫助大姐夫朱棣;老二徐膺緒當兩面派,堅決不表態。老三徐添福最瀟灑,若干年前就到天上去了,此刻正冷眼看世界。

    當然,史書沒這麼寫,從結果看,不排除這個推論推論。太兇險了,決不能把徐家的雞蛋,放到一個框裡,這個方法最多損失三分之一!

    老大徐輝祖折了

    徐輝祖做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良將,幾乎沒有懸念。朱元璋駕崩前,就把徐輝祖作為護法金剛,放置在建文帝身邊。建文帝一上臺,就加徐輝祖太子太傅。

    朱元璋高瞻遠矚,遺詔所有皇子不得入京參加葬禮。朱棣只好讓三個兒子代替自己到南京。

    喪禮期間,徐輝祖向朱允炆密奏:“三甥中,獨高煦勇悍無賴,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為大患。”

    舅舅背後捅了二外甥一刀,從私情上看太腹黑了,但對朱允炆來說,徐輝祖盡了最大的忠誠!朱允炆搖擺之間,朱高煦聞到了不祥的氣息,他從徐輝祖的馬廄裡偷出匹馬,奪路而逃。

    徐輝祖知道大事不妙,讓人去追拿,可惜來不及了。就是這個勇猛的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多次救朱棣於危難,也讓朱允炆的部隊吃盡了苦頭。

    朱允炆曾後悔不疊,當初怎麼就沒聽徐輝祖的話呢!

    這就是朱允炆的短板,不識人!甚至他對徐輝祖的忠心都看不透。李景隆節節敗退的時候,徐輝祖曾親自上陣,不但救了李景隆,還把朱棣的愛將李斌斬殺,讓朱棣落在山東進退不得。

    “徐輝祖之援兵適至,甲戌,與燕兵大戰於齊眉山,自午至酉,南軍輒勝,斬燕驍將李斌。維時王師再捷,燕人兇懼。會淮土暑溼薰蒸,北軍疾疫。”

    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朱棣就撐不住了。但就在這時候,徐輝祖被莫名其妙地調回京城。《罪惟錄·列傳卷之八上·啟運諸臣列傳上》記載:“會有言輝祖以王故,戰不利,亟召還,由是諸將鹹戰敗。”

    原來朱允炆的疑心病犯了:徐輝祖是朱棣的小舅子,靠不住吶!徐輝祖走後,朱允炆的部隊兵敗如山倒!“俄被詔還,諸將勢孤,遂相次敗績。”

    徐輝祖押錯了寶,朱允炆敗了,姐夫榮登九五。朱棣趾高氣昂,以挑撥叔侄情指責徐輝祖。徐輝祖沒有絲毫歸附之意,他輕蔑一笑:俺有先帝免死金牌!“廷臣論劾,令自陳狀。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子孫免死’上之。文皇大怒,欲與齊、黃輩並誅。”

    朱棣暴跳如雷,將徐輝祖投入大獄。此後,徐輝祖消失在歷史中。有的說他後來被圈禁至死,也有的說,他被朱棣處死了。

    徐增壽也折了

    徐輝祖押錯寶,折了不奇怪,怎麼押對寶的徐增壽也折了呢?他做什麼了呢?

    徐增壽投靠姐夫後,就成了朱棣在朝中的密探。朱高煦兄弟能安全返回北京,就是徐增壽的功勞。

    朱允炆在徐輝祖建議扣留朱高煦後,猶豫不決,就徵求徐增壽的建議。徐增壽胸脯拍得當當響:燕王與陛下同氣連枝,富貴至極,怎麼會造反呢!

    於是包括朱高煦在內,仨兄弟陸續返回北京,為朱棣造反掃清了心裡障礙!靖難之役打響後,徐增壽又不斷向朱棣傳遞訊息,被朱允炆察覺了。

    朱允炆怒火沖天,召來徐增壽問責。徐增壽大概沒料到自己這麼快會暴露,面對建文帝的切責,連狡辯的詞都沒想好,他默默無語瞪倆眼!

    朱允炆手提劍落,親手劈了徐增壽!

    朱棣攻入南京後,對徐增壽撫屍痛哭。“即位,追封武陽侯,諡忠愍。尋進封定國公,祿二千五百石。以其子景昌嗣。”

    徐增壽雖然押對了寶,但忘了自己“地下黨”的身份,結果在革命勝利前夕“犧牲”了,帝王的Sunny,只能照在他冰冷的屍體上!

    啥也不做的老二功德圓滿

    押對寶的,和押錯寶的,都OVER了,算好的50%機率,變成了零,老朱家真坑人!啥也不做的“兩面派”徐膺緒能逃過一劫嗎?

    很幸運,徐膺緒圓滿了,弄得地下的徐達長鬆了一口氣,差點沒找朱元璋打架。史書上關於徐膺緒的記載簡單到令人髮指,這傢伙“清白”得,用放大鏡也找不到做了什麼,弄得朱家叔侄想找毛病都沒地方下手。不過,既然沒做什麼,就得不到大封賞,徐膺緒不光沒有那哥倆的“公爵”,連侯爵都沒撈到。憑藉皇后的弟弟身份,混了個世襲指揮使。

    一場突如其來的“靖難之役”,打破了徐家人的安寧,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皇家的富貴沾得,皇家的罪你也得受得!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明成祖朱棣靖難,讓他老丈人徐達的兒子非常尷尬,立時間分成了三派!嫡長子徐輝祖旗幟鮮明地站到了明惠帝朱允炆一邊,嫡幼子徐增壽表面上維繫著與明惠帝的君臣關係,暗地裡卻與姐夫明成祖達成了默契,甚至將明惠帝的軍事機密、內部虛實一五一十地透露給了姐夫明成祖。而徐達庶出的兒子徐膺緒因為庶出的身份以及和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並不是一母同胞,選擇了置身事外、保持中立。

    徐輝祖作為徐達的嫡長子,在徐達去世之後承襲了魏國公爵位,是徐達活著的三個兒子中繼承父親衣缽的那一個!而他也繼承了父親對明王朝的“忠心耿耿”。靖難期間,徐輝祖不僅旗幟鮮明地站到了明惠帝一邊,而且還曾經親自披掛上陣,迎戰姐夫明成祖。明成祖對此非常惱火,攻入南京城之後,曾經想將這位小舅子一刀咔嚓了。可徐輝祖畢竟是明王朝開國元勳徐達的繼承人、而且還是自己的小舅子!不僅政治象徵作用顯著,明成祖也不得不顧及髮妻徐皇后的感受。最終,明成祖只得將這個小舅子革爵、幽禁在家了事。永樂五年,徐輝祖在幽禁中離世。可徐輝祖畢竟是明成祖的小舅子、而且明成祖與髮妻徐皇后的夫妻感情也是相當不錯的。在徐輝祖去世一個月之後,明成祖便以“不忍中山王(徐達死後被追贈中山王)絕嗣”為由,命徐輝祖的兒子徐欽承襲了魏國公爵位。實際上,明成祖給出的這個理由相當牽強,且不說徐達的嫡幼子徐增壽於永樂二年被追封為了定國公,且由其子徐景昌承襲了定國公爵位,足以續徐達之嗣。而且,徐達的庶出之子徐膺緒還活著,“中山王絕嗣”之說根本站不住腳,無非就是明成祖找出的一個理由罷了。

    至於徐膺緒。因為是庶出,魏國公爵位與他絕緣,自幼徐膺緒就心知肚明,於是選擇了吃喝玩樂,根本不摻和自己一兄一弟搞出的那些事!靖難之前,徐膺緒是開國元勳中山王之後,雖然沒有承襲爵位,卻依然享受著功臣之後的優待。靖難之後,徐膺緒是皇帝的小舅子、皇后同父異母的親弟弟,地位更加崇高。徐膺緒繼續秉承一向“不問世事”的作風,繼續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永樂十四年,徐膺緒去世,後代承襲了“指揮使”世職,雖然不及魏國公、定國公顯赫,也是衣食無憂、富貴萬代了。

    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把為自己丟了性命的定國公一支帶入了北京,而魏國公一支則留在了南京繼續繁衍生息,徐膺緒一支因為是庶出,最終也留在了南京。自此,徐氏一門兩公爵,一直延續到明亡,也使得徐達成為了明朝開國公爵中唯一與明王朝共存亡的一位!換言之,靖難不僅沒有讓徐氏家族遭受實質性損害,反而還多撈了一頂公爵的帽子,徐氏家族是靖難中僅次於明成祖一支的最大贏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見明星秀恩愛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