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紫氣東來
-
2 # 一個人的歷史
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李嚴是一個有能力但無品行的人,不能控制的慾望毀掉了他,讓他和諸葛亮離心離德,從戰友變成了敵人。具體記載如下:
有能有為,可信之人李嚴字正方,南陽郡人。年輕時任郡吏,以有才幹著稱。荊州刺史劉表派他走遍了州中的郡縣。曹操攻入荊州時,李嚴正任縣的行政長官,便向西進入了益州。劉璋任他為成都縣令,也以能幹而出名。建安十八年,劉璋讓李嚴代理護軍的職務,在綿竹抵禦劉備。李嚴帶領部眾投降了劉備,劉備任他為裨將軍,劉備取得成都以後,任命李嚴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平亂有功,託孤之臣建安二十三年,馬、高勝等盜賊造反,糾集數萬人的軍隊,打到了資中縣。當時劉備正在漢中,李嚴沒有讓朝廷增加兵力,只率領郡中士兵五千人前去討伐,便平定了叛亂。隨後李巖又多次平定叛亂,在章武二年,劉備徵召李嚴到永安,任其為尚書令。章武三年,劉備病重,李嚴與諸葛亮一同受劉備遺詔輔佐少主劉禪。以李嚴為中都護,統領朝廷內外的軍事,留在永安鎮守。建興元年,李嚴被封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建興四年,轉任前將軍。因為諸葛亮準備出兵漢中,李嚴應當處理後方事務,便轉移屯紮在江州,留下護軍陳到駐紮在永安,全都統屬於李嚴。李嚴給孟達寫信說:“我與諸葛孔明一起受先帝委託,憂慮深而責任重,希望得到很好的同伴。”諸葛亮也給孟達寫信說:“處理公務就像流水那樣順暢,果斷的決定取捨沒有滯留,這是李巖的天生優點。”他就是這樣的被人看重。
因私廢公,難堪重任建興八年,李嚴遷升為驃騎將軍,因為曹魏大將曹真要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命令李嚴率兩萬人赴漢中。諸葛亮又上表推薦李嚴的兒子李豐為江州都督督軍,主持處理李嚴走後留下的公事。諸葛亮因為第二年就要出兵,又任命李嚴以中都護的身份處理丞相府的事務。建興九年春,諸葛亮屯軍的祁山,李嚴負責催促都督後方運輸。到了夏末秋初的時候,正趕上大雨下個不停,後方的糧食運輸供應不上。李嚴派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把這個意思告訴諸葛亮,請諸葛亮撤軍。諸葛亮聽從了李嚴的意見撤回軍隊,李嚴聽說軍隊退了回來,又變成一副吃驚的樣子,說:“軍糧非常富足,為什麼撤回來?”李嚴想用這個辦法解脫自己辦事不力的罪責,顯示是諸葛亮不進軍的責任。又向後主劉禪上表說:“我軍是假裝撤退,想一次引誘敵人出來再與他們戰鬥。”於是諸葛亮把李嚴前後給他的信和給後主的奏摺全部拿出來,李嚴的過錯就明顯的顯露出來,理屈詞窮只好低頭認罪。
罷官免職,永不復用於是諸葛亮上表彈劾李嚴說:“自從先帝逝世以後,李嚴的任上治理自己的家產,喜歡使用小恩小惠,只求自身安全,沽名釣譽,不對國家的事擔憂盡力。在我將要北伐曹魏的時候,想得到李嚴的兵力,以鎮守漢中,李嚴對此卻用了各種手段進行抵制,絲毫沒有要出兵的意思,反而要求再給他五個郡,讓他當巴州刺史。去年我準備西征,想讓李嚴主持都督漢中的事物,李嚴卻對我說曹魏已經給司馬懿等輔政大臣特權,准許他們開府自行任命下屬官員。我知道李嚴的用意,他是想逼迫我答應他的條件,從而為自己牟取利益。所以我上表請求李嚴的兒子李豐主持江州事務。提高對李巖的待遇也使得當時需要能夠得到滿足。李嚴到達漢中後,我把丞相府中的事物全都委託他辦理,群臣上下都奇怪我為什麼這樣厚待他。這是因為當時大業還沒有完成,漢朝的處境岌岌可危,當時糾正他的短處,不如對他進行褒獎。我只是以為李嚴的慾望在榮譽和利益方面,想不到他的心術不正到了這種程度,如果對這件事拖延不處理,將會導致禍亂失敗,這都是我的不聰明造成的。我不能再說了,說得越多越增加我的過錯。”於是將李嚴罷官為民,流放到梓潼郡。建興十二年,李嚴聽到諸葛亮去世的訊息,也發病而死。李嚴在流放的時候,常常希望會重新啟用自己。諸葛亮去世,他認為後人誰也做不到,所以激憤發病。李豐做官做到朱提太守。
-
3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永安的確稱得上是蜀漢與吳國之間的戰略要地。李嚴之後在此地任職的如鄧芝、羅憲等亦皆一時之傑,且所在治績有稱) ,而李嚴的軍政才能亦頗不俗,算得上負責永安內外守備的恰當人選。
此外,由於在夷陵敗退之後劉備並未直接返回都城成都,而是停於永安,因此,此時永安相當於皇帝行宮,有著更為特殊的地位。 在章武三年劉備困篤之時,距離夷陵之戰結束尚不到一年,雖然蜀漢與吳國已經開始重新互通使節,著意修補和慢慢恢復原先的同盟關係,但大戰剛剛結束,作為慘敗的一方心存警惕加意嚴防也是完全正常的情況,更由於永安有著如前所述的特殊地位,因此其守將當然要選擇重人( 蜀漢在此地守將的選擇上慣用重人,
按照《李嚴傳》的記載,“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數萬人,到資中縣。時先主在漢中,嚴不更發兵,但率將郡士五千人討之,斬秦、勝等首。枝黨星散,悉復民籍。又越巂夷率高定遣軍圍新道縣,嚴馳往赴救,賊皆破走。”可見李嚴在犍為太守的任上表現了頗高的軍政才能,故而劉備召其前來並將永安託付於他,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綜上所述,《李嚴傳》中“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的真實意思應該是: 以李嚴為中都護,統領對吳一線國境內外的軍事事務,留鎮永安。
-
4 # 歷史小跟班
李嚴在歷史上飽受爭議,與後來叛漢的孟達一樣,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猜想。
要說才幹李嚴是非常能幹的,在任期間他所治理的郡縣皆為上佳。犍為太守任上,他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雖有面子工程的嫌疑,但其優秀的政治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他還參與過蜀漢律法《蜀科》的條文制定,說明這是個非常全能的行政人手。
論及軍事,他也曾多次平定過治下叛亂,更有一次以5000郡國兵便擊潰了數萬馬賊的壯舉,後來更是被劉備任命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
這樣的託孤任命與孫策任命周瑜掌武張昭腐輔文之策一般無二,顯然在那位識人極明的劉備眼中,李嚴是堪比周瑜的託孤重臣。
可就在他仕途如日中天之際,劉備的病逝使得李嚴愈加狂放,開始陷入權力的漩渦。他不顧蜀漢的實際情況,自恃甚高不肯與諸葛亮合作,一心爭權論勢,最後借兵糧押送不便之事令諸葛亮北伐功敗垂成,被諸葛亮識破後貶為庶人。
他的老鄉陳震曾評價他“嚴腹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在李嚴尚未爭權奪勢前來暗諷他。
“鱗甲”這一詞在漢代可不是什麼褒義詞,是指一個人猶如蛇一般狡詐,用心險惡。
-
5 # 路遙lgy
李嚴,(?—公元234年)字正方,後改名李平,南陽人。原是劉表手下秭歸縣令。曹操南下後,李嚴去投了劉璋,被劉璋重用為成都令,獲得不錯名聲。
李嚴曾帶軍抵抗劉備取益州,後來投靠了劉備。劉備也重用李嚴。他是《蜀科》的五位制定者之一。
《三國演義》李嚴出現的不多。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在白帝城託孤時,李嚴被命為中都護,知內外軍事,留守永安(白帝城)。
李嚴與諸葛亮同樣是託孤大臣,他卻逐漸被諸葛亮邊緣化。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由於他糧草辦理不力,本來前線形勢還不錯,他給諸葛亮說因連續有雨,糧草接濟不上不如退兵。諸葛亮無奈只好放棄大好形勢,退兵。
不料,李嚴在諸葛亮退兵後,為了塞倘自己辦理糧草不力事實,在劉禪面前反問諸葛亮:“糧草充足,為何要退兵”?諸葛亮只好拿出他的書信作證。李嚴自相矛盾,原形畢露,被劉禪貶為庶人,遷徒枝潼。
234年,諸葛亮病逝,李嚴獲得訊息,知道自己無望被起用,激憤而死。
李嚴的才能,是被劉備和諸葛亮所承認的。諸葛亮在用李嚴上,還是十分的忍讓的。歷史上,諸葛亮曾想讓李嚴把守漢中,來幫助他北伐。李嚴推脫不去,甚至要求劃出幾郡,讓其做太守,被諸葛亮拒絕。
李嚴在北伐糧草的事上,明顯是犯了一個低階錯誤,屬於掩耳盜鈴。劉備託孤使李嚴出現了私心,被私慾矇蔽。對諸葛亮大權在握,心存嫉妒。本來是一代名臣,卻落個晚節不保。
-
6 # 中孚鑑
李嚴,字正方,他是蜀漢的重臣,於劉備臨終之前,李嚴和諸葛亮同為託孤重臣。後來在諸葛亮一次北伐的時候。李嚴負責督運糧草,但是因為連天多雨故而道路難行,結果就延誤了時日,諸葛亮不得已回師。然而作為蜀漢重臣的李嚴為了推卸責任,反而把責任推到諸葛亮身上,責怪諸葛亮北伐回師。
雖然李嚴在之前就和諸葛亮有些不和,但是諸葛亮覺得李嚴和自己同為託孤輔政大臣,如今天下又未定,是不宜自相攻擊的,所以諸葛亮心中還是覺得李嚴能和他一道同心協力為蜀漢效力的。
然而因為李嚴推卸責任之事,讓諸葛亮對李嚴失去了信心,覺得李嚴不顧全大局、只在乎自身的利益而無為國效力之忠心,於是就上表彈劾李嚴,結果曾經為劉備臨終之時的託孤重臣李嚴就被廢為庶人,流放梓潼郡。
諸葛亮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大事小事都親自辦理,結果諸葛亮因為蜀漢操勞過度就積勞成疾而去世。
這是歷史上的李嚴,那如何評價《三國演義》裡的李嚴?
《三國演義》雖然是部小說,但是卻是以歷史為基礎而創作的。內容雖有虛構的,但還是有不少真實的故事。而《三國演義》裡的李嚴雖然和歷史上的李嚴有著出處。但基本上還是相同的。
李嚴在投向劉備之前,是劉璋的手下。在劉備入川時,李嚴曾被任命守綿竹以拒劉備,曾和黃忠大戰四十多回合不分勝負。之後投降劉備。劉備去世後,李嚴亦是劉備的託孤重臣。後來因督運糧草不力而推卸責任,因此獲罪廢為庶人。諸葛亮去世後,李嚴因認為無人再起用他,就發病去世。
李嚴能和諸葛亮同為劉備的託孤重臣,說明李嚴是才能不錯的。但是李嚴卻是一個自私、不以國事為重的人。比如他曾主動要求分地建立巴州,他為巴州刺史,並且還曾慫恿諸葛亮受九錫、晉位稱王。
當然不管如何,李嚴能成為劉備的託孤重臣,說明他是有才能的,是受到劉備信任的。而劉備之所以信任他,是因為他有才能、為劉備的蜀漢做出貢獻的。比如李嚴曾和諸葛亮、法正、劉巴、伊籍一起制定《蜀科》,而這又奠定了後來蜀漢的法律基礎。
-
7 # 常青藤616
李彥是蜀中名將,秉性忠厚,很講究義氣,先為劉章麾下,後在張飛的感召下,歸順劉備,為劉備入川,李下來汗馬功勞。
回覆列表
應答,簡單點,蜀國內部就有兩大勢力,一股劉備舊部,二就是以李嚴為代表的投劉備的一股,李嚴身份重不重要,只看白帝城託孤,就諸葛,及李嚴,實標上就是劉備自知大限已到,用李嚴來平衡諸葛權力的手段,劉備死後諸葛與李嚴的關係就開始惡化,對諸葛一手遮天的有反感,而李嚴也不支援六出祁山的連年戰亂,損兵折將,勞民傷財,而諸葛又掌兵權,又是承相管國內大小事宜,李受排擠而無能為力,國內混亂,託孤大臣也就閒在家中直止病故,其實李嚴很有能力的,否則劉備也不會這麼信任他,僅服劉備而不服孔明,這也就是蜀國強不起來的重要原因之一。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