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媚讀史
-
2 # 公子霜塵
《鹿鼎記》裡面康熙釋放湯若望,令其設計製造火炮的橋段,應該是金庸先生嫁接的。幫助康熙造炮的是南懷仁,也因此受到康熙信任,建立起深厚的情誼。終其一生,雖只在中國短暫傳教,形勢所限,其卻另闢蹊徑,用另外一種方式踐行教義。
堅定的信仰如果說一個人沒有信仰,作為內在驅動力,很難堅持去完成一件事,更難得的是,一再堅持。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十三載,尋找可以實現抱負的平臺,屢屢被拒,在陳國、蔡國之間幾乎被殺,如同喪家之犬。以此作為參照系,對比一下南懷仁,來華之路,也是坎坷異常,經過漫長的十年等待,好不容易踏上了傳教之路,又遭遇海盜,幾乎喪命,但依然不改傳教的初心。
捲入政治歷經磨難,抵達中國,開始了傳教之路。時間跨度不長,大概不到一年,是南懷仁唯一的,一段傳教活動。時任助手因病不能勝任,湯若望寫信耶穌會,讓南懷仁進京接替。
熟悉天文和算學的南懷仁,對與前輩湯若望,十分尊敬,工作上也很快上手。湯若望對於新助手也甚是滿意,其給耶穌會的信中說道:他對這門學科從頭到尾作了簡明扼要的陳述後,我覺得無需再作任何補充。
康熙皇帝剛登基不久,風向突變。得到鰲拜支援的楊光先,上書彈劾湯若望,指控其在榮親王選擇葬期一事上,選擇“洪範五行”,不符合禮制,犯了大忌,是造成董鄂妃病逝、順治駕崩的主要原因,將湯若望一干人等,逮捕下獄論罪。
判決結果:湯若望凌遲,南懷仁等人杖責。萬幸的是,太后力主開釋以及京城地震等諸因素下,湯若望性命得以保全,改將其一夥人羈押。這是1664年發生的事。
曆法之爭四年後,康熙親政,借湯若望一案為契機,打擊鰲拜一派勢力,整飭朝政。先是派出大學士進行摸底,調查瞭解,湯若望一夥究竟懂不懂天文曆法。 南懷仁指出,楊光先一夥制定的舊曆,兩處最明顯不過的錯誤:
當年竟然存在兩個春分、兩個秋分;當年不應該有閏月,加了一個閏十二月。康熙與眾王公商議,謹慎起見,決定讓南懷仁與楊光先一夥進行比試,透過天象觀測證明其論斷是否正確。南懷仁與吳明烜(楊光先副手),用各自的觀測儀器觀察天象。比試結果:南懷仁測驗,逐款皆符;吳明烜測驗,逐款皆錯。南懷仁還向康熙力主,取消當年的閏十二月,取得了康熙信任,被任命為欽天監監副,主持全面工作。實際的欽天監監正楊光先,已在本次比試中落敗革職。
運石造炮嶄露頭角的南懷仁,在清朝具體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1670年,修築順治皇帝孝陵,需要運送7萬斤的巨石,透過盧溝橋。而盧溝橋此前,兩個橋孔曾被沖毀,剛修復不久。工部擬定的一個方案,是從300匹馬牽引運石車過河,橋墩採用木料加固。康熙讓南懷仁參與本次方案的制定。
南懷仁實地勘察了兩岸的土質,橋樑結構以後。否定了工部的方案,理由是:300匹馬同時上橋,發生的共振容易造成梁橋垮塌,而盧溝橋是當時京城與外省的陸路主要通道。制定了在河西岸、東岸分別裝設12個絞盤,6個絞盤,靠人力驅動絞盤,牽引運石車透過的方案。 四年後,三藩之亂爆發。起初,康熙借調南懷仁,修理破損的火炮。之後,又令其著手鑄造新式,輕便的火炮。南懷仁先後主持設計、鑄造了,可發射3斤重和8斤重炮彈的兩種火炮。鑄炮完成之日,康熙親自參與試射,試炮100發,命中96發。康熙大喜過望,當場脫下貂皮大衣給南懷仁披上,不久升任其為工部侍郎。
教授科學南懷仁在數次解決具體事務後,康熙變得對甚為器重的,同時對於西方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南懷仁成為了康熙的幾何學與天文學老師,每天從早到晚,時間長達五個月。相信兩人在長期的相處中,建立的情感連線更加牢固。以至於東北出巡之時,康熙帶上南懷仁,沿Tiguan天測地,相當於是遊學,將課堂的理論搬到實場景中,加以深化。
此外南懷仁編撰的《坤輿全圖》還收錄在《四庫全書》,主要是介紹世界自然地理常識。
高規格葬禮1687年南懷仁意外墜馬,久治不愈,於次年辭世。康熙親自撰寫感人至深的上諭:效力年久,綜理曆法,允合天度;監造炮器,奉職勤勞,恪恭匪懈。賜諡號“勤敏”。
當時正值孝莊太后國喪期間,康熙特意將南懷仁葬禮,推遲一個月。國喪一過,康熙安排了高規格的葬禮,寄託對這位大臣,老師的哀思。特意派出佟國舅,當朝內閣首輔代為送殯,靈堂前行跪拜之禮,棺木採用上等名貴木材,表面漆工精美。光抬靈柩的人便達80人之眾,隊伍最後是八旗騎兵。
後記:受耶穌基督洗禮的南懷仁,本著以傳教踐行教義,但現實不允許。另闢蹊徑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其身上的品格,依然閃耀著傳教士教義的光輝。先是在湯若望“曆法之爭”中,主動放棄出獄的機會,留在獄中照料年老多病,生活難以為繼的湯若望,這點就足以讓人尊敬。其次,受“曆法之爭”的影響,其餘在華的傳教士全部羈押在廣州,傳教活動受到禁止。南懷仁受到康熙器重後,念念不忘,經多次斡旋,得以釋放。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
3 # 歷史小師弟
南懷仁身為比利時的博士,為何不遠萬里來清朝工作呢?
中國封建帝國曆史並不是與外界完全封閉的,清朝時期就有大量的傳教士來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其中還有很多選擇了在大清定居,並最終死後安葬在這裡。
說起清朝,很容易給人一種“閉關鎖國”的印象。其實在清朝前期,中外之間存在交流互動,甚至連皇帝都對西洋充滿興趣,許多外國傳教士還在朝廷身居高位,南懷仁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比利時人,曾擔任清朝的工部侍郎,還為康熙講解過幾何學與天文學。
一、比利時博士,不遠萬里來清朝工作
1623年,南懷仁出生於比利時,十二歲時進入耶穌教會讀書,十七歲進入魯汶大學藝術學院學習。
魯汶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會大學之一,在此學習期間,南懷仁系統地學習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還涉及天文、地理、數學、歷算等知識。
學完哲學課程後,南懷仁又在耶穌會學院學了一年數學和天文學,然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拿到神學博士學位。這段學習經歷,為他日後的中西交流打下知識基礎。
作為教會工作者,南懷仁本打算去南美洲傳教,但被西班牙王室拒絕。老天給他關上大門,卻給他開了另外一扇窗。1654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衛匡回國述職,南懷仁與之交流後,受其影響,對大清產生心馳神往。於是,南懷仁要求前往清朝傳教,並得到教會支援。
順治十三年,南懷仁、衛匡等人由義大利啟程,但出發不久就在路上遭遇海盜,所幸物品被搶劫一空,他們不得不重新準備。第二年,南懷仁從里斯本出發,次年抵達澳門。
1659年,南懷仁進入大清內地,先是前往西安傳教,過了段時間又被召入京城,擔任湯若望的助理,在欽天監協助制訂曆法。
湯若望是一位著名的傳教士,明末來華,後為清朝工作。清朝初年,湯若望多次向領導陳述新曆法的優點,並用新曆法準確預測了順治元年的日食虧、食甚等天文現象,最終說服多爾袞,將新編纂的《時憲曆》頒行天下。後來,湯若望擔任了欽天監監正,深受順治信任,還助力玄燁的勝出。
湯若望比南懷仁年長三十多歲,在華已經取得很大成就。南懷仁對這位長輩非常尊重,竭盡全力協助他工作。湯若望在寫給同事的信中,對南懷仁評價道:
“他不僅掌握了這方面的科學,而且謙虛、坦誠。當他對這門學科從頭到尾做了簡明扼要的陳述後,我覺得無需再作任何補充了。”
二、經歷挫折,卻得到康熙的賞識
歐洲傳教士來華,很容易與本土的傳統儒家文化發生衝突,於是不得不改變傳教策略,將教義與儒家學說相結合,因而傳教士本身的工作也遠超傳教範疇。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他們要傳播西方科技,甚至進入仕途,進而影響皇帝。康熙心胸開闊,喜歡西方科技,所以康熙朝,西方傳教士能夠得到較好待遇,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清朝時,中西文化的衝突,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曆法之爭,這種衝突不僅超過科學文化領悟,甚至關係到民族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四年發生了著名的“曆獄”。
康熙初年,敵視傳教士的勢力非常強大。康熙親政之前,就出現過楊光先為代表的傳統士大夫抗拒湯若望的極端行為。因順治時,湯若望倍受恩寵,以楊光先為首計程車大夫已經不滿。待康熙繼位,鰲拜便代表了這些人的意願,對湯若望群起而攻之。
康熙三年,楊光先上書彈劾湯若望。緊接著,湯若望、南懷仁等人被關押審訊。湯若望當時年事已高,吐詞不清,每次受審都由南懷仁代為答辯。在監獄中,南懷仁對這位長輩悉心照顧,甚至放棄自己出獄的機會。
康熙四年,輔政大臣們認為,湯若望大逆不道,應該千刀萬剮,南懷仁等人應該拘禁與流放。這個時候,孝莊發話了,她認為:“湯若望向為先帝所信任,禮待極隆,爾等欲置之死地,毋乃太過。”
於是,湯若望、南懷仁得到釋放。
康熙親政後,湯若望與南懷仁得到平反。康熙八年春,在京城觀象臺,經過實測證明,南懷仁推算的太陽緯度與實測結果相同,從而戰勝了鰲拜支援的楊光先。憑藉天文歷算方面的知識,南懷仁很快確立了自己的威望。
接著,康熙授予南懷仁欽天監監副的職位,並下令“曆法天文,概第南懷仁料理”。從此,南懷仁深受康熙信任,後來還擔任了工部侍郎。
三、擔當多重角色,去世後受朝廷認可
在欽天監,南懷仁改造了觀象臺,重新建造了許多用於西洋新法的天文儀器。這些儀器不僅先進實用,同時也是典雅精美的藝術品,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碩果,至今仍然陳列於北京古觀象臺。
在製造儀器的同時,南懷仁將各種儀器的製作原理、安裝和使用方法,詳細記錄,著成一本《新制靈臺儀象志》。
康熙十三年,南懷仁繪製完成《坤輿全圖》,該圖系木刻、著色,由兩個半球圖組成。圖的周圍,分佈著十四段註記文字,解釋了許多自然現象。
除了在天文地理方面有所貢獻,南懷仁的工作還涉及到監工、帝王師、翻譯等多重角色。
清代,由於要到處平定戰亂,康熙需要製造大量火炮。無論在規模上還是質量、數量上,康熙年間的火炮都達到一個高峰。南懷仁對此作出過突出貢獻,他所設計的火炮,有三種還被列入《欽定大清會典》。
由於大清本土翻譯人才的缺乏,在同歐洲國家交往時,很容易出現溝通問題。南懷仁通曉多重語言,因而數次擔任清廷翻譯,成為中歐交流的橋樑。
康熙喜歡西洋科技,備受信任的南懷仁因而成了帝王師。他為康熙講授幾何學與天文學,還將《幾何原本》翻譯成滿文,並陪同康熙觀測星相。
1688年,南懷仁去世,朝廷為其舉行隆重的葬禮,並賜諡號“勤敏”。
回覆列表
說起清朝,很容易給人一種“閉關鎖國”的印象。其實在清朝前期,中外之間存在交流互動,甚至連皇帝都對西洋充滿興趣,許多外國傳教士還在朝廷身居高位,南懷仁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比利時人,曾擔任清朝的工部侍郎,還為康熙講解過幾何學與天文學。
一、比利時博士,不遠萬里來清朝工作1623年,南懷仁出生於比利時,十二歲時進入耶穌教會讀書,十七歲進入魯汶大學藝術學院學習。
魯汶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會大學之一,在此學習期間,南懷仁系統地學習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還涉及天文、地理、數學、歷算等知識。
學完哲學課程後,南懷仁又在耶穌會學院學了一年數學和天文學,然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拿到神學博士學位。這段學習經歷,為他日後的中西交流打下知識基礎。
作為教會工作者,南懷仁本打算去南美洲傳教,但被西班牙王室拒絕。老天給他關上大門,卻給他開了另外一扇窗。1654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衛匡回國述職,南懷仁與之交流後,受其影響,對大清產生心馳神往。於是,南懷仁要求前往清朝傳教,並得到教會支援。
順治十三年,南懷仁、衛匡等人由義大利啟程,但出發不久就在路上遭遇海盜,所行物品被搶劫一空,他們不得不重新準備。第二年,南懷仁從里斯本出發,次年抵達澳門。
1659年,南懷仁進入大清內地,先是前往西安傳教,過了段時間又被召入京城,擔任湯若望的助理,在欽天監協助制訂曆法。
湯若望是一位著名的傳教士,明末來華,後為清朝工作。清朝初年,湯若望多次向領導陳述新曆法的優點,並用新曆法準確預測了順治元年的日食虧、食甚等天文現象,最終說服多爾袞,將新編纂的《時憲曆》頒行天下。後來,湯若望擔任了欽天監監正,深受順治信任,還助力玄燁的勝出。
湯若望比南懷仁年長三十多歲,在華已經取得很大成就。南懷仁對這位長輩非常尊重,竭盡全力協助他工作。湯若望在寫給同事的信中,對南懷仁評價道:
“他不僅掌握了這方面的科學,而且謙虛、坦誠。當他對這門學科從頭到尾做了簡明扼要的陳述後,我覺得無需再作任何補充了。”二、經歷挫折,卻得到康熙的賞識歐洲傳教士來華,很容易與本土的傳統儒家文化發生衝突,於是不得不改變傳教策略,將教義與儒家學說相結合,因而傳教士本身的工作也遠超傳教範疇。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他們要傳播西方科技,甚至進入仕途,進而影響皇帝。康熙心胸開闊,喜歡西方科技,所以康熙朝,西方傳教士能夠得到較好待遇,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清朝時,中西文化的衝突,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曆法之爭,這種衝突不僅超過科學文化領悟,甚至關係到民族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四年發生了著名的“曆獄”。
康熙初年,敵視傳教士的勢力非常強大。康熙親政之前,就出現過楊光先為代表的傳統士大夫抗拒湯若望的極端行為。因順治時,湯若望倍受恩寵,以楊光先為首計程車大夫已經不滿。待康熙繼位,鰲拜便代表了這些人的意願,對湯若望群起而攻之。
康熙三年,楊光先上書彈劾湯若望。緊接著,湯若望、南懷仁等人被關押審訊。湯若望當時年事已高,吐詞不清,每次受審都由南懷仁代為答辯。在監獄中,南懷仁對這位長輩悉心照顧,甚至放棄自己出獄的機會。
康熙四年,輔政大臣們認為,湯若望大逆不道,應該千刀萬剮,南懷仁等人應該拘禁與流放。這個時候,孝莊發話了,她認為:“湯若望向為先帝所信任,禮待極隆,爾等欲置之死地,毋乃太過。”
於是,湯若望、南懷仁得到釋放。
康熙親政後,湯若望與南懷仁得到平反。康熙八年春,在京城觀象臺,經過實測證明,南懷仁推算的太陽緯度與實測結果相同,從而戰勝了鰲拜支援的楊光先。憑藉天文歷算方面的知識,南懷仁很快確立了自己的威望。
接著,康熙授予南懷仁欽天監監副的職位,並下令“曆法天文,概第南懷仁料理”。從此,南懷仁深受康熙信任,後來還擔任了工部侍郎。
三、擔當多重角色,去世後受朝廷認可在欽天監,南懷仁改造了觀象臺,重新建造了許多用於西洋新法的天文儀器。這些儀器不僅先進實用,同時也是典雅精美的藝術品,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碩果,至今仍然陳列於北京古觀象臺。
在製造儀器的同時,南懷仁將各種儀器的製作原理、安裝和使用方法,詳細記錄,著成一本《新制靈臺儀象志》。
康熙十三年,南懷仁繪製完成《坤輿全圖》,該圖系木刻、著色,由兩個半球圖組成。圖的周圍,分佈著十四段註記文字,解釋了許多自然現象。
除了在天文地理方面有所貢獻,南懷仁的工作還涉及到監工、帝王師、翻譯等多重角色。
清代,由於要到處平定戰亂,康熙需要製造大量火炮。無論在規模上還是質量、數量上,康熙年間的火炮都達到一個高峰。南懷仁對此作出過突出貢獻,他所設計的火炮,有三種還被列入《欽定大清會典》。
由於大清本土翻譯人才的缺乏,在同歐洲國家交往時,很容易出現溝通問題。南懷仁通曉多重語言,因而數次擔任清廷翻譯,成為中歐交流的橋樑。
康熙喜歡西洋科技,備受信任的南懷仁因而成了帝王師。他為康熙講授幾何學與天文學,還將《幾何原本》翻譯成滿文,並陪同康熙觀測星相。
1688年,南懷仁去世,朝廷為其舉行隆重的葬禮,並賜諡號“勤敏”。
秋媚說:南懷仁是中西交流的使者,他為清朝做出過貢獻,同時,他也是一位忠誠的耶穌會士。傳教是南懷仁的職責與目的,傳播科技是他實現目的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