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運動最終在哲學上獲得根基,卻是因為一個被認為身患「直男癌」的猶太哲學家,奧地利人奧托·魏寧格(Otto Weininger)。
這位哲學家不僅有著傳奇的人生,也有著更令人詫異的思想。他21歲就寫出了後來被無數人追捧的著作《性與性格》,探討男性與女性的關係。
在這本書誕生僅僅兩年後,年僅23歲的魏寧格開槍自殺,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年輕的哲學天才。
魏寧格死後,他唯一著作的《性與性格》遭到兩極分化的評價。他深遠地影響了弗洛伊德、卡夫卡、D.H.勞倫斯、詹姆斯·喬伊斯、維特根斯坦等公認的大師,也使後來的女權運動得到理論的支援,甚至波伏娃(Simone Beauvoir)那部被奉為「女性主義的聖經」的《第二性》,都逃不開魏寧格的影響。
《性與性格》,顧名思義,探討兩「性」和「性格」兩方面的內容。「性」是對男女性別的討論,而「性格」則是「性」在心理上和社會學意義上的表現。這部書據此分為兩部,第一部分討論「性」,第二部分討論「性格」。
「這個嘗試既不想盡量收集有關性格的顯著資料,也不想系統地整理科學測評和實驗的全部結果,而僅僅是闡釋能夠說明男女間全部差異的一條原則。」
首先,魏寧格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生物界的區別。透過對動植物的分析,他發現任何細胞都具有男性和女性,或者說是陽性和陰性的區分,只有在某種程度上,某一個環節上才最終使一個細胞或生物最終選擇了自己的性別。
於是他推理出,「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男性,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女性」。
解剖學確定的男性和女性,在魏寧格看來並沒有說服力。因為雖然事實上男人和女人都有著一定的性徵,卻不足以就此產生一個人就是完全的男人或女人的定論。而即使一個男人最終變為了男人,那也是他作為一個胚胎,在某一個時刻偶然選擇的。其選擇之後,也不意味著女性的因素就此消失。
因此,他幾乎是想當然地認為,人的性格也是如此。沒有完全的男性,同樣,也不存在完全的女性。每一個人,都是這兩種性格的糅合物,只有哪種成分更多的區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男人一樣的女人和女人一樣的男人。
他由此劃分了兩個柏拉圖式的概念,男性和女性。這兩個概念不存在於世界的任何地方,只存在於理念上。他用M表示男性,用W表示女性。前者代表全部的「有」,而後者代表全部的「無」。他將一切已有的制度、文明都歸因於男性的「有」,是男性創造了一切,而女性則不創造、不包含任何東西。
在這個生物學的基礎之上,他開始了揚男貶女的歷程。
在魏寧格的理論中,女人永遠比男人差。「大量有才能的婦女和姑娘」,她們「要麼就是雙性戀者,要麼就是同性戀者」。在思想史上,「即便是成就最接近男人的女人,也沒有一個真正堪與第五等第六等的男性天才相提並論」。對於女權主義者,他說:
「極力鼓吹婦女解放的,並不是那些真正的女人,而只是那些男人型的女人,她們以婦女的名義提出其要求的時候,既誤解了自己的性格,也誤解了促使她們行動的動機。」
男人比女人優秀,而最優秀的男人就是天才,他代表一切的優點。他們有意識有目的地認識世界,能夠洞悉世界的規律,能夠對崇高的東西感興趣。男人有邏輯,能夠理解同一性,而女人卻對邏輯毫不在乎。男人在倫理上具有同情心、同理心,愛只可能是男人的概念。
他還創造了「涵擬」(henid)一詞來說明女性的思維狀態,他認為,女性「交混著淡去的印象和新生的印象」,永遠不可能產生對事物同一性的追問,因為一個念頭出現,隨即又被另一個念頭所取代。
涵擬是天才的反面。由於涵擬這種思維狀態,女人不可能渴望不朽,不可能追問任何與自身無關的事。涵擬就是對一切保持一種遺忘的狀態,而遺忘產生不了任何文明。他認為:
「全部思想史就是一個不斷『澄清』的過程,一個在細節上得到越來越準確的描述、越來越現實化的過程。」
這一任務只可能由男人來完成,或者說由「男性」的成分來完成。天才是最高的男性,因此也是「最高的道德」,於是就自然是「每個人的義務」:這一思想強烈地影響了後來的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他繼而推而廣之地認為,時代也是這樣,當天才居於多數的時候,時代就是「有意識」的,當沒有天才的時候,時代就是「無意識」的。意識就是道德:
「意識,唯有意識,其本身就是道德。一切無意識都是不道德的,一切不道德也都是無意識的。」
這樣,有的時代就是男性的時代,它是道德的;而有的時代就是女性的時代,它不道德。
然後,他區分了男性和女性的諸多本質區別。男人會投入到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領域中,而女性卻只可能「投入性活動的領域」,他舉了一系列歷史上的事件證明到:
「絕大多數女人從未特別關心過藝術和科學,而僅僅把它們看做手工勞動的更高階分支。」
性就是女性的全部,「女性總是時時具有性慾」,「女人除了性慾什麼也不是,因為女人就是性慾本身」。
他還區分了女人中的兩種型別,一種是母親型,一種是妓女型。妓女型更能激發男人的慾望,以及男人的創造力,她們代表著慾望,永遠都只渴望性行為。而母親型則透過生育和照顧男人來滿足她的性慾。他得出看似荒唐的結論:
「男人佔有自己的性器官,而女人的性器官卻佔有女人。」
在他看來,女人沒有性格、沒有尊嚴、也沒有真正的邪惡。她們與所有的男性社會的價值都無關,因而顯得神秘,激起了男人愛她們的衝動。女人的價值只可能由男人賦予,因為「男人不但能給女人價值,而且願意這麼做」,但「男人卻不可能從女人那裡得到價值」。
他得出的結論就是,女人是男人賦予的,女人是男人創造的。這與波伏娃所說的「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形成了有趣的映照。魏寧格認為,只有女人瞭解到男人所說的價值,才可能獲得男人真正的認可和平等的對待。不然,所有的女權運動就終究是鬧劇。
這一系列對女人的貶損,招致了無數對魏寧格的咒罵。
確實,魏寧格的大多數觀點,在表面上都是對女性惡毒的攻擊。其立論怪異,論據不足,邏輯上也有明顯的缺陷。
然而,在《性與性格》中,魏寧格早就預見了後來會對他產生的種種誤讀。並對這些會對他產生的偏見給予了回答。他說:
「即使考察的最終結果是對女性的貶低,甚至是對女性的否定,那也根本不是想以此去摧毀那些已經存在的事物,或者去貶低那些具有自身價值的東西。」
他並不想因此而鼓勵人們真地去貶低和羞辱女性。相反,他說他的觀點最終指向對男性的批評:
「男女兩性之間既不應當是性的關係,也不應當是愛的關係,因為這兩者都是把女人用作達到目的的工具,都只是試圖理解女人的嘗試。大多數男人都在理論上尊重女人,但實際上卻完全看不起女人。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應當顛倒過來。」
在書的最後部分,他將矛頭轉向了猶太人,認為猶太人就是女性在人類文明上的代表。他們對歷史的似是而非,對一切價值的漠不關心,還有那種歇斯底里地求人給予憐憫等等,都是魏寧格找到的「鐵證」。恐怕世上還從沒有一個猶太人像魏寧格這樣,貶損過自己的民族。甚至,他的這些觀點成為了反猶主義的理論基礎,間接造成了猶太人在20世紀遭受的迫害。
對於他的猶太人觀點,他也解釋道:
他再三強調,他的理論基礎中的「男性」和「女性」概念並不存在於世界上。他說的「猶太人」,也不是指猶太人,而是每個民族身上都可能有的性格,只是或多或少罷了。
書中,魏寧格也列舉了華人和英華人的例子來論證這一點,他說華人的面板細膩、體毛稀少就是女性化的標誌。英華人則從來沒有產生過足夠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唯一偉大的哲學家休謨還是蘇格蘭人。並且,英華人的宗教也總是有種功利的、不虔誠的成分。
不過,即使魏寧格真的像人們誤解的那樣,是一個敵視女人和猶太人的哲學家,他也依舊有著光輝的貢獻。
他在書中也說過與他的那些「謬論」同樣激起當時人們非議的「真理」。這些話在現在看來卻是對同性戀解放、女性解放大有裨益的。
透過沒有絕對男性和女性的根基,魏寧格匯出了「男女的中間狀態」的概念,認為所有人都是男人和女人的雜糅物,認為所有人都根本上是雙性戀。這就實際上結束了幾千年來人們對於同性戀的敵視。他說「不能把同性戀視為一種變態」,「性倒錯也可能是完全健康的表現」。
對於女權運動,他極力要求人們關注「作為單數的女人」,而不是把女人作為一個不知其所是的整體。他說,「『女人全都一模一樣』是一種很普遍的錯誤認識」。
魏寧格把女性當成「無」,實際上解放了以往對於女人在道德上、精神上的一切指控。他站在了女權解放的對立面,卻站在了女人的一邊。他痛斥「普通心理學已經完全變成了男性心理學」,認為男人們不但拒絕關注真正鮮活的女人,而且在所有領域上為女人豎起了高牆。而身處這種情況的女人,卻試圖用男人的方式來獲得男人認可,這種女性的解放不過只是「妓女的解放」。
他說,「一切施加於女人的性慾和色情行為,無論是什麼形式,全都是不公正的」。他又說,「除了女性以外,誰都沒有資格對女人作出精確的陳述」。
在他看來,女性唯有真正認識到自己和男人一樣,都一部分是「男性」(陽性)的,一部分是「女性」(陰性)的,並努力去理解價值,追求不朽,才可能真正獲得解放。他於是便說出了那句名言:
「婦女解放最大的和唯一的敵人,就是女人自己。」
魏寧格的一生就像希臘神話中的悲劇英雄,他也以這樣的人生為19世紀畫上了句號。
時至今日,魏寧格的時代早已成歷史,他的自我掙扎和矛盾卻使《性與性格》依舊熠熠生輝。也許,這才是他的幸福所在。
女性運動最終在哲學上獲得根基,卻是因為一個被認為身患「直男癌」的猶太哲學家,奧地利人奧托·魏寧格(Otto Weininger)。
這位哲學家不僅有著傳奇的人生,也有著更令人詫異的思想。他21歲就寫出了後來被無數人追捧的著作《性與性格》,探討男性與女性的關係。
在這本書誕生僅僅兩年後,年僅23歲的魏寧格開槍自殺,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年輕的哲學天才。
▲魏寧格留下的為數不多的照片之一魏寧格死後,他唯一著作的《性與性格》遭到兩極分化的評價。他深遠地影響了弗洛伊德、卡夫卡、D.H.勞倫斯、詹姆斯·喬伊斯、維特根斯坦等公認的大師,也使後來的女權運動得到理論的支援,甚至波伏娃(Simone Beauvoir)那部被奉為「女性主義的聖經」的《第二性》,都逃不開魏寧格的影響。
▲《性與性格》作者:奧托·魏寧格譯者:肖聿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性與性格》,顧名思義,探討兩「性」和「性格」兩方面的內容。「性」是對男女性別的討論,而「性格」則是「性」在心理上和社會學意義上的表現。這部書據此分為兩部,第一部分討論「性」,第二部分討論「性格」。
「這個嘗試既不想盡量收集有關性格的顯著資料,也不想系統地整理科學測評和實驗的全部結果,而僅僅是闡釋能夠說明男女間全部差異的一條原則。」
首先,魏寧格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生物界的區別。透過對動植物的分析,他發現任何細胞都具有男性和女性,或者說是陽性和陰性的區分,只有在某種程度上,某一個環節上才最終使一個細胞或生物最終選擇了自己的性別。
於是他推理出,「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男性,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女性」。
解剖學確定的男性和女性,在魏寧格看來並沒有說服力。因為雖然事實上男人和女人都有著一定的性徵,卻不足以就此產生一個人就是完全的男人或女人的定論。而即使一個男人最終變為了男人,那也是他作為一個胚胎,在某一個時刻偶然選擇的。其選擇之後,也不意味著女性的因素就此消失。
因此,他幾乎是想當然地認為,人的性格也是如此。沒有完全的男性,同樣,也不存在完全的女性。每一個人,都是這兩種性格的糅合物,只有哪種成分更多的區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男人一樣的女人和女人一樣的男人。
▲電影《一曲難忘》劇照,電影以音樂家肖邦與作家喬治·桑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他們的愛情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佳話。其中,肖邦具有女性般的敏感性格,而喬治·桑卻是常把自己打扮成男性,在《性與性格》中,魏寧格就分析了這一案例。他由此劃分了兩個柏拉圖式的概念,男性和女性。這兩個概念不存在於世界的任何地方,只存在於理念上。他用M表示男性,用W表示女性。前者代表全部的「有」,而後者代表全部的「無」。他將一切已有的制度、文明都歸因於男性的「有」,是男性創造了一切,而女性則不創造、不包含任何東西。
在這個生物學的基礎之上,他開始了揚男貶女的歷程。
在魏寧格的理論中,女人永遠比男人差。「大量有才能的婦女和姑娘」,她們「要麼就是雙性戀者,要麼就是同性戀者」。在思想史上,「即便是成就最接近男人的女人,也沒有一個真正堪與第五等第六等的男性天才相提並論」。對於女權主義者,他說:
「極力鼓吹婦女解放的,並不是那些真正的女人,而只是那些男人型的女人,她們以婦女的名義提出其要求的時候,既誤解了自己的性格,也誤解了促使她們行動的動機。」
男人比女人優秀,而最優秀的男人就是天才,他代表一切的優點。他們有意識有目的地認識世界,能夠洞悉世界的規律,能夠對崇高的東西感興趣。男人有邏輯,能夠理解同一性,而女人卻對邏輯毫不在乎。男人在倫理上具有同情心、同理心,愛只可能是男人的概念。
他還創造了「涵擬」(henid)一詞來說明女性的思維狀態,他認為,女性「交混著淡去的印象和新生的印象」,永遠不可能產生對事物同一性的追問,因為一個念頭出現,隨即又被另一個念頭所取代。
涵擬是天才的反面。由於涵擬這種思維狀態,女人不可能渴望不朽,不可能追問任何與自身無關的事。涵擬就是對一切保持一種遺忘的狀態,而遺忘產生不了任何文明。他認為:
「全部思想史就是一個不斷『澄清』的過程,一個在細節上得到越來越準確的描述、越來越現實化的過程。」
這一任務只可能由男人來完成,或者說由「男性」的成分來完成。天才是最高的男性,因此也是「最高的道德」,於是就自然是「每個人的義務」:這一思想強烈地影響了後來的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奧地利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其一生都受到魏寧格的影響,尤其以魏寧格所說的「邏輯和倫理實際上是一回事」和「天才是每個人的義務」為其座右銘。他繼而推而廣之地認為,時代也是這樣,當天才居於多數的時候,時代就是「有意識」的,當沒有天才的時候,時代就是「無意識」的。意識就是道德:
「意識,唯有意識,其本身就是道德。一切無意識都是不道德的,一切不道德也都是無意識的。」
這樣,有的時代就是男性的時代,它是道德的;而有的時代就是女性的時代,它不道德。
然後,他區分了男性和女性的諸多本質區別。男人會投入到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領域中,而女性卻只可能「投入性活動的領域」,他舉了一系列歷史上的事件證明到:
「絕大多數女人從未特別關心過藝術和科學,而僅僅把它們看做手工勞動的更高階分支。」
性就是女性的全部,「女性總是時時具有性慾」,「女人除了性慾什麼也不是,因為女人就是性慾本身」。
他還區分了女人中的兩種型別,一種是母親型,一種是妓女型。妓女型更能激發男人的慾望,以及男人的創造力,她們代表著慾望,永遠都只渴望性行為。而母親型則透過生育和照顧男人來滿足她的性慾。他得出看似荒唐的結論:
「男人佔有自己的性器官,而女人的性器官卻佔有女人。」
在他看來,女人沒有性格、沒有尊嚴、也沒有真正的邪惡。她們與所有的男性社會的價值都無關,因而顯得神秘,激起了男人愛她們的衝動。女人的價值只可能由男人賦予,因為「男人不但能給女人價值,而且願意這麼做」,但「男人卻不可能從女人那裡得到價值」。
他得出的結論就是,女人是男人賦予的,女人是男人創造的。這與波伏娃所說的「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形成了有趣的映照。魏寧格認為,只有女人瞭解到男人所說的價值,才可能獲得男人真正的認可和平等的對待。不然,所有的女權運動就終究是鬧劇。
▲波伏娃,20世紀著名的女性主義者、哲學家、小說家。她是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終生情人,其著作《第二性》受到《性與性格》的影響。這一系列對女人的貶損,招致了無數對魏寧格的咒罵。
確實,魏寧格的大多數觀點,在表面上都是對女性惡毒的攻擊。其立論怪異,論據不足,邏輯上也有明顯的缺陷。
然而,在《性與性格》中,魏寧格早就預見了後來會對他產生的種種誤讀。並對這些會對他產生的偏見給予了回答。他說:
「即使考察的最終結果是對女性的貶低,甚至是對女性的否定,那也根本不是想以此去摧毀那些已經存在的事物,或者去貶低那些具有自身價值的東西。」
他並不想因此而鼓勵人們真地去貶低和羞辱女性。相反,他說他的觀點最終指向對男性的批評:
「男女兩性之間既不應當是性的關係,也不應當是愛的關係,因為這兩者都是把女人用作達到目的的工具,都只是試圖理解女人的嘗試。大多數男人都在理論上尊重女人,但實際上卻完全看不起女人。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應當顛倒過來。」
在書的最後部分,他將矛頭轉向了猶太人,認為猶太人就是女性在人類文明上的代表。他們對歷史的似是而非,對一切價值的漠不關心,還有那種歇斯底里地求人給予憐憫等等,都是魏寧格找到的「鐵證」。恐怕世上還從沒有一個猶太人像魏寧格這樣,貶損過自己的民族。甚至,他的這些觀點成為了反猶主義的理論基礎,間接造成了猶太人在20世紀遭受的迫害。
▲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圖為被殺害的猶太人留下的鞋子。對於他的猶太人觀點,他也解釋道:
他再三強調,他的理論基礎中的「男性」和「女性」概念並不存在於世界上。他說的「猶太人」,也不是指猶太人,而是每個民族身上都可能有的性格,只是或多或少罷了。
書中,魏寧格也列舉了華人和英華人的例子來論證這一點,他說華人的面板細膩、體毛稀少就是女性化的標誌。英華人則從來沒有產生過足夠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唯一偉大的哲學家休謨還是蘇格蘭人。並且,英華人的宗教也總是有種功利的、不虔誠的成分。
不過,即使魏寧格真的像人們誤解的那樣,是一個敵視女人和猶太人的哲學家,他也依舊有著光輝的貢獻。
他在書中也說過與他的那些「謬論」同樣激起當時人們非議的「真理」。這些話在現在看來卻是對同性戀解放、女性解放大有裨益的。
透過沒有絕對男性和女性的根基,魏寧格匯出了「男女的中間狀態」的概念,認為所有人都是男人和女人的雜糅物,認為所有人都根本上是雙性戀。這就實際上結束了幾千年來人們對於同性戀的敵視。他說「不能把同性戀視為一種變態」,「性倒錯也可能是完全健康的表現」。
對於女權運動,他極力要求人們關注「作為單數的女人」,而不是把女人作為一個不知其所是的整體。他說,「『女人全都一模一樣』是一種很普遍的錯誤認識」。
魏寧格把女性當成「無」,實際上解放了以往對於女人在道德上、精神上的一切指控。他站在了女權解放的對立面,卻站在了女人的一邊。他痛斥「普通心理學已經完全變成了男性心理學」,認為男人們不但拒絕關注真正鮮活的女人,而且在所有領域上為女人豎起了高牆。而身處這種情況的女人,卻試圖用男人的方式來獲得男人認可,這種女性的解放不過只是「妓女的解放」。
他說,「一切施加於女人的性慾和色情行為,無論是什麼形式,全都是不公正的」。他又說,「除了女性以外,誰都沒有資格對女人作出精確的陳述」。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的遊行,這一天後來促成了國際勞動婦女節。在他看來,女性唯有真正認識到自己和男人一樣,都一部分是「男性」(陽性)的,一部分是「女性」(陰性)的,並努力去理解價值,追求不朽,才可能真正獲得解放。他於是便說出了那句名言:
「婦女解放最大的和唯一的敵人,就是女人自己。」
▲畫家伊斯多爾·考夫曼(Isidor Kaufmann)筆下的魏寧格。魏寧格的一生就像希臘神話中的悲劇英雄,他也以這樣的人生為19世紀畫上了句號。
時至今日,魏寧格的時代早已成歷史,他的自我掙扎和矛盾卻使《性與性格》依舊熠熠生輝。也許,這才是他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