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看美劇

    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隨著人們利用電子計算機對會計資料進行綜合處理,系統地提供經濟分析、決策所需要的會計資訊,手工簿記系統被電算化資訊系統取而代之。這個時期會計電算化的特點是電子計算機幾乎完成了手工簿記系統的全部業務,打破了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常規結構,更重視資料的綜合加工處理,並加強了內部管理。這一時期,所開發的系統具有一定的反饋功能,能為基層和中層管理提供資訊,但各種功能之間還未實現共享。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網路的出現和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應用,形成了應用電子計算機的管理資訊系統。企業管理中全面地應用了電子計算機,各個功能系統可以共享儲存在計算機上的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資料庫。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成為管理資訊系統中的一個部分,企業、公司的最高決策也藉助計算機系統提供的資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0世紀80年代,微電子技術蓬勃發展,微型計算機大批湧現,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家庭在內。資訊革命逐漸成為新技術革命的主要標誌和核心內容,人類進入了資訊社會,微型電子計算機不僅受到大、中型企業的歡迎,也得到了小型企業的青睞,它促使各部門把小型機、微型機的通訊線路相互聯結,形成計算機網路,提高了計算和資料處理的能力,取代了大型電子計算機。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於1987年10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的以“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為中心議題的“第13屆世界會計師”大會,成為計算機會計資訊系統廣泛普及的重要標誌。  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會計資訊系統在國際上也呈現出廣泛普及之勢。美國在這一領域已步人較高的發展階段,始終處於國際最高水平。美國會計軟體的應用也非常普及。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有300—400種商品化會計軟體在市場上流通。會計軟體產業已成為美國計算機軟體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  2.中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中國會計電算化工作始於1979年。其主要標誌是,1979年財政部支援並參與了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會計電算化試點工作。1981年8月,在財政部一機部和中國會計協會的支援下,在長春召開了“財務、會計、成本應用電子計算機專題討論會”,這次會議成為中國會計電算化理論研究的一個里程碑,在這次會上提出計算機在會計上的應用統稱為“會計電算化”。從此,隨著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在全國各個領域的應用、推廣和普及,計算機在會計領域的應用也得以迅速發展。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緩慢發展階段(1983年以前)  這個階段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少數企事業單位單項會計業務的電算化,計算機技術應用會計領域的範圍十分狹窄,涉及的業務十分單一,最普遍的是工資核算的電算化。在這個階段,由於會計電算化人員缺乏,計算機硬體比較昂貴,軟體漢化不理想,會計電算化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因此,致使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比較緩慢。  (2)自發發展階段(1983年1987年)  從1983年下半年起,在全國掀起了一個應用計算機的熱期,微型計算機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由於應用電子計算機的經驗不足,理論準備與人才培訓不夠,管理水平跟不上,造成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出現許多盲目的低水平重複開發的現象,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一階段的主要表現:一是沒有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就匆匆上馬的會計軟體開發專案佔大多數,而且許多單位先買計算機,然後才確定上什麼專案,沒有全盤考慮如何一步一步地實現會計電算化;還有的單位為了評先進、上等級等原因,買一臺計算機來擺樣子。二是開展會計電算化的單位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閉門造車、低水平、重複開發的現象嚴重。三是會計軟體的開發多為專用定點開發,通用會計軟體開發的研究不夠,會計軟體的規範化、標準化程度低,商品化受到很大的限制。四是會計電算化的管理落後於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全國只有少數地方財政部門開展了會計電算化組織管理工作,配備了管理會計電算化的專職人員,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多數地區還設有著手開展管理工作。五是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人才正在培養之中,從1984年開始,各大、中專院校,研究院所紛紛開始培養會計電算化的專門人才。六是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研究開始得以重視,許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企業組織了專門的班子研究會計電算化理論。1987年11月中國會計學會成立了會計電算化研究組,為有組織地開展理論研究做好了準備。  (3)普及與提高階段(1987年至今)  這一階段相繼出現了以開發經營會計核算軟體為主的專業公司,而且業務發展很快,逐步形成了會計軟體產業。由於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和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限制,會計電算化的演進具有多型性。可以說,中國會計電算化的演進過程是:從單項資料處理,發展到全面應用計算機、建立會計資訊系統的過程;從計算機處理和手工操作並行,發展到甩掉手工賬本,靠計算機獨立執行完成記賬、算賬及報賬等任務的過程;從計算機應用於企業內部會計資訊處理,發展到用計算機彙總並報送會計報表,為國家宏觀經濟提供可靠的會計資訊的過程;從最初採用原始的軟體開發方法,發展到運用現代軟體工程學方法開發會計軟體的過程;從單家獨戶開發會計軟體,發展到設定專門機構,集中專門人才,開發通用化、商品化的會計軟體的過程。  這一發展階段有如下幾個主要標誌:一是會計軟體的開發向通用化、規範化、專業化和商品化方向發展;二是各級行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加強了對會計電算化的管理,許多地區和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規劃、管理制度和會計軟體開發標準;三是急於求成的思想逐漸被克服,失敗和成功的經驗給人們以啟示。  3.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  (1)會計軟體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  1996年,在第二屆全國會計電算化會議上提出了財務會計軟體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的口號,為中國會計電算化發展指明瞭方向。會計資訊系統是企業管理資訊系統的中心,企業的所有管理活動與會計資訊系統都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在企業管理中,會計資訊是最普及和最大的資訊系統,它的“觸角”延伸到其他各個子系統中。  因此,會計資訊系統是企業管理資訊的加工中心,在管理資訊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管理型會計軟體所依賴的資訊主要來自會計核算系統。正因為如此,發展管理型會計軟體首先是將現有的各核算軟體,如銷售核算、工資核算、改造成本、銷售管理和工資人事管理等財務管理軟體,並加強各系統之間的聯絡和資料共享。目前,中國的會計電算化系統主要應用於各種核算的編制賬表,或者說主要應用於財務會計方面。功能較強的電算化會計系統包括分析、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責任評價等方面的功能,並向管理會計方面延伸。會計資訊系統要提高管理層次,就要和企業管理資訊系統的其他系統進行有機結合,並且這種結合應是密切的而不是鬆散的,各系統之間資料充分共享和互換。會計資訊系統不能只包括會計資訊而獨立存在,而應從會計管理資訊系統出發,包括市場、生產等管理資訊,建立“大財務資訊系統”,將現有的會計資訊系統逐步發展成全面的管理資訊系統,才能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  (2)向網路化方向發展  隨著計算機阿絡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和發展,以及會計核算業務量的增大、業務種類的繁多,對會計資訊資料的分析與研究的深入,計算機單機處理的方式難以完成現有會計核算工作。同時,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也使會計電算化系統出現許多新的特徵。這些既推動了現有會計資訊系統的發展,同時也對現有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發展產生了障礙。為此就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課題,即會計電算化系統必然向網路財務的方向發展。所謂網路財務是指基於Web技術,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以實現企業物流、資金流、資訊流高度致為目標,支援企業電子商務,並最終實現管理資訊化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  網路的發展對企業會計環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就廣域環境而言,一方面,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使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資訊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網(Intranet)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則使企業走出封閉的“局域”系統,實現企業內部資訊對外實時開放。網路環境為會計資訊系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資訊支援。由於Intranet是根植於Internet為主的一系列技術之上的一種企業內部網路結構,它將企業管理系統以網路的銜接方式進行重新組合,其結果是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資料越來越多地以電子形式直接儲存於計算機網路之中。一方面,Intranet技術使企業對所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實時報告成為可能;另一方面,藉助於Intranet網路及Internet網路,企業外部資訊需求者同樣可以實時獲取所需資訊進行分析,以便作出有效決策。  (3)會計資訊的報告向實時化、模式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會計軟體開發與應用的網路化、智慧化的實現,將能夠做到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實時為各類資訊使用者提供最新最快的資訊,使其迅速瞭解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有利於單位的管理者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把握未來。研究如何在會計資訊系統中應用電子計算機,建立完善的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以提高會計核算和管理水平是會計電算化的根本任務。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必然滲透到整個企業的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中,形成“管理型”、“網路化”的會計資訊系統,將會計資訊系統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資訊系統、市場營銷管理資訊系統同其他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企業的管理資訊系統網,使會計電算化向綜合應用和高層次管理等方面發展。  (4)會計軟體由“手工弄”向“智慧型”發展  ①操作過程智慧化。在憑證輸入過程中就有許多智慧化的問題。例如,當用戶選擇了現收憑證,那麼借方科目自動顯示現金,或者借方科目輸入“現金”,憑證型別自動顯示“現收”。例如,借方已輸入“材料採購”科目,那麼借方一般還有“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而且其金額已根據本行業的稅率與“材料採購”的金額自動計算。這類智慧化工作還有很多,目前的會計軟體還完善。  ②業務分析智慧化。業務分析的前提是業務分類,會計核算中的一級科目有幾十個,明細科目有幾百個,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析。目前的會計軟體根據經驗一般還增設了按“部門”、“專案”、“客戶”等幾種分類,也是為了便於分析。國際上流行業務流程重組理論。所謂業務流程重組,是指會計業務除了傳統的流程之外,還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進行若干次的重新組合。這就要求:一方面,要把業務重組(分類)的許可權交給使用者,而不是由軟體開發商去限定;另一方面,要解決標誌的多重性問題。所謂標誌的多重性問題.是指一筆業務或一個會計賬戶需要進行若干次重組(分類)時,可以給予多個不同的標誌。  ③決策支援智慧化。也就是將人類的知識、經驗、創造性思維和直覺判斷等能力,用計算機語言來表達,模擬人腦進行決策。決策支援智慧化主要解決非程式化決策和半程式化決策中無法用常規方法處理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徒步、騎行和自駕遊你們怎麼看?有這方面經歷的人不妨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