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火蟻

    《論語》中說“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意思是說孔子的學說是由最笨的學生曾參傳下來的。曾參傳給子思,子思傳給孟子。

    要說孔子的學說在大眾中傳播影響全社會,那還得說是隋朝實行的科舉制度,它有力地推動了孔子學說的傳播,使孔子學說發揚光大。

    孔子的學說稱為“儒”,學習儒學有成就的叫“儒家”。這個“儒”是古代對學者的尊稱,意思是“雅”“優”“和”,從人從需,指他們的思想學問能夠安定別人,說服別人,為人所需。

  • 2 # 牛仔故事

    影響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正統儒家學說,有兩個極著名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孔子,另一個便是孟子。如果說,孔子是代表儒家學說的最高山峰的話,那麼,孟子就是僅次於這座山頭下的另一座高峰。二者的主次分明,但構成高峰的學說都各有不同。

    作為創始者,孔子創造了以“仁”和禮教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作為繼承者,孟子在孔子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義”、“氣”、“善”以及“王道”、“仁政”等新概念,從而極大地豐富和擴充套件了儒家學說的內容。

     

     孟子的“義”和孔子提出的“仁”是緊密相聯絡的。有仁必有義,義是對於仁的發展與補充。比如孟子一書中,開篇就記載梁惠王問孟子能用什麼辦法使他的國家得到利益,孟子即回答說:“王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為梁惠王分析了從天子到普通百姓普遍好利的弊端之後說:“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承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焉。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厭。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孟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從天子到百姓都只一心謀自己的私利,國家還不危亡嗎?可見“利”是禍之根源,唯有仁義才是正道。

      關於什麼是仁?什麼是義?孟子在書中不同的地方也有過多次闡述。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用,放其心而不知其求,哀哉!”“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

    孟子將仁比作安居的房子,將義比作人間的正路,可謂貼切生動。“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日利。”(《孟子·告子下》)孟子以為,君、臣、父、子只要都堅持做到仁義,人民就會走向安居樂業,天下就會實現統一。孟子在《孟子·盡心下》篇中還說:“人能充無慾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孟子·盡心下》)其大意是隻要人們能擴充那種不願害人的心和那種不挖洞跳牆(也即盜竊)的心,那麼他的仁與義便用不盡了。同時只要再擴充那種不受輕蔑的實際言行,那麼,他就不管到那裡都再沒有不合乎義的了。

      

    仁與義既然如此重要,作為君子就應當高度重視。孟子拿魚與熊掌打比喻:魚與熊掌皆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則取熊掌。所以他認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將義提高到比生命還重要的位置,可見具有義的修養對於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孟子對於“義”的概念的這些論述,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至今仗義、行義之風氣仍然顯而易見並受到肯定即是一個明證。

      孟子學說中有關“氣”的概念的提出,是對孔子儒家學說的又一發展和貢獻。孟子在與公孫丑的對話中解釋說:“夫志,氣之由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認為志與氣是相互關聯的,“志壹動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孟子還對公孫丑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問他什麼是浩然之氣?孟子解釋說:“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孟子這段話的大意是,浩然之氣是世間最偉大最剛勁的,這種氣能直養使它不受一點傷害,那麼就會充滿於天地之間,並無所不在。作為一種氣它還必須與義和道相配合。沒有義與道,這種氣就會顯得軟弱無力。孟子還舉以宋人揠苗助長的故事為例,說明這種浩然之氣既要會培養它,同時也不能違背規律去幫它拔苗助長。拔苗的結果當然只會傷害它而毫無益處。

     孟子提出的這種浩然之氣,是君子堅持正義所必有的修養品行。孟子本身的言與行,就充分顯出過他的浩然之氣是剛勁的。同時充滿了一個火氣十足的傲然儒者的自信。比如他堅持自己的主張,並以王者之師自命,他還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問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他的言論豪邁而雄壯,新穎而深刻。“居天下之廣居,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之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的這些精闢論述,還成了後來不少仁人君子的處世格言。

      孟子在他的學說中,還鮮明地提出了“善”的概念。在他看來,人生來其本性就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有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來,人性的向善,就像小溪向低處流一樣。那水一拍打,一時可以使它高出你之額頭,你沒法抵擋它,一時也可以使它飛濺上山。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這是形勢逼著它如此。人而可以使他做壞事,他的本性的變更也和改變水的本性一樣。“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張君子要行善,認為君子的所作所為沒有比跟別人一同行善更偉大的了。孟子還曾勸導齊宣王說:“君子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子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在此實際上也是提出了一個“善”於為人和為政的問題,一國之君只有具備了善心,也才能同他的臣民保持和睦的關係。所以孟子在主張行善的同時,又大力倡導統治者行“王道”施“仁政”,只有用“王道”“仁政”才能統一天下,“保民而王,莫之御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還具體提出了行王道施仁政的辦法,即“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廑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學說中有關“義”、“氣”、“善”及“王道”、“仁政”概念的提出,對於孔子儒家學說的完善和發展是顯而易見的。後人為此將他尊為“亞聖”,可見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孟子的生平事蹟史書記載不詳,我們只大致知道,他在當朝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大師。他曾經和孔子一樣到處講學,並遊說於君王之間。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得到實行,但是他一生也並未得到重用,最後也以著書為樂,寫了七卷《孟子》,並活了84歲。孟子儘管平生並未在仕途上得志,但他提出的王道仁政的主張卻深深影響了後世的君主。他的學說中的許多精華,至今仍是我們應當努力挖掘和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孔子和孟子的學說融為一體。就構成了主體的儒家學說。而到漢武帝時,又因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學說就更成了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學說了。

     

  • 3 # 真誠地看著你

    儒,意思是有學問的人。

    孔子的思想由弟子們繼承發揚,由孟子發揚光大,由董仲舒博採眾家之長形成後世的治國思想基礎。

  • 4 # 讀書是福

    漢代以後,儒家學說從之一,成為了唯一指定官學。從此被籠罩上一層神學的色彩,孔子被神聖化,孔子思想被宗教化,而始作俑者,董仲舒也。董仲舒,生活年代為公元前179前104年,他是漢代官方哲學的奠基人、以“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觀點,推出了道德教化的策略;以“,獨尊儒術”的策術,首次開創了以儒家學術為正統官學的局面。董仲舒把“三綱五常”作為儒教的基本教義,使之成為人們信奉、踐行的行為準則。從此以後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領域均以儒學為正統的學派。董仲舒也獲得了“漢代孔子”的地位。董仲舒一生研究孔子學說,把傳承發揚儒家精神為己任。為了鑽研孔子學說,他“三年不窺園”,“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當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提出“天人三策”,被漢武帝驚為天人,從而開創了儒家學說向“儒教”演變的局面。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其核心就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其實並非董仲舒首創,但以此為依據,建立道德教化理論卻是首創。早在戰國時期,陰陽家已經提出了“天人相通”之說。把天、人看作是相通的,天有意志,可以干預人事,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董仲舒在陰陽家這一觀點的基礎上,加以系統化、理論化的發揮,他認為,天有意志,也有情感活動。為了說服漢武帝,董仲舒還舉例,人有小骨節三百六十六個,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大骨十二節,天有十二月;人有五臟,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時;人有視瞑,天有晝夜;人有剛柔,天有冬夏;人有哀樂,天有陰陽;人有倫理,天有天地。總之,董仲舒把人看作是天的複製品,天用祥瑞現象表示對人的德行的讚許,用災異現象表示對人的惡行的譴責。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是把天作為“萬物之祖”、“百神之君”,每個人的言行都要按照天的指導去進行。違背天意就要受到懲罰。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把人分為三類,即聖人、中民、斗筲(指才識短淺之人),這三種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聖人之性近於全善,不用教育就是善的,這是上品之性;中民之性經過教化可以成為善的,這是中品之性;斗筲之性是教化了也不會善的,這是下品之性。董仲舒認為:上品之性和下品之性都佔少數,多數人屬於中品之性。因此,提倡以教化為本,透過教化使中民成為善者。很顯然,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中加進了濃厚的神學內容,使儒家學說帶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其次,董仲舒在政治上堅持“大一統”的原則,他以讚揚“大一統”來論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專制主義政策。董仲舒的建議被漢武帝全盤採納,由此開創了把儒家學說確立為正統官方思想的先河,一改過去只把儒家學說作為一家之言的狀況。尤其是打破了統一中國以後“以法為教”,以及漢初時崇尚的“黃老之術”。儒家學說所提倡的“以德去刑”、“德治”、“仁政”等思想,對於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和集權統治秩序是極為有利的。同時,此時的儒學已同陰陽家、法家、和讖緯迷信相結合,逐漸向神學化方向發展,這樣更有利於封建統治者統治的需要,所以儒家學術被神聖化,並不是一種進步,而是順應了統治者的喜好。從此,儒家學說成為封建社會正統的思想,並在漫長的社會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達兩千多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夏天怎麼驅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