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頭馬面兩鬼

    覺得美國對伊朗的強硬態度也沒有改變,只是特朗普說了不會和伊朗開戰,這是他的心裡話而已。

    【特朗普向國防長表明不想開戰】

    現實情況是美軍好幾艘先進軍艦在波斯灣與阿曼海以夾擊之勢圍堵著伊朗附近的霍爾木茲海峽,美軍軍艦都開到伊朗家門口了,其實更能顯示美國的強硬,美國一直都是心口不一。

    現在以尼米茲級的“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為首的航母打擊群在阿曼海一邊。以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波斯灣附近遊蕩,以兩邊夾擊形式在堵伊朗,美軍的主要目的是使伊朗原油徹底從海上出不去,客戶也不敢進來,這就是非常強硬了,趕盡殺絕的感覺。

    【美軍艦位置】

    美國的本來目的就不是武力衝突,而是斷絕伊朗外匯收入,捏住他的經濟命脈,讓他內部亂起來。或者伊朗心甘情願服輸,回到美國規定的“伊核協議”美國的目的就達到了。

    特朗普說美軍不打算和伊朗開戰,這應該是真心話,此時的特朗普心裡就怕伊朗開第一槍,接著美國一還擊,美國就正式被拖入了戰爭泥潭了。那麼特朗普的再次讓美國強大的夢想到此結束了,特朗普做了那麼多讓美國再次強大的工作就此失去功效,要知道牆到眾人推的道理,美國陷入戰爭泥潭,別的國家也會迅速抓住時機作妖,那是有可能的。如果美國陷入戰爭2020年的總統大選特朗普就可能要與其失之交臂了。

    【美國林肯航母編隊】

    其實近期美伊局勢還在升級,美國駐伊拉克使館的非緊急人員撤了之後,“昨天美孚石油在伊拉克的非伊拉克籍人員也在撤離。感覺局勢在向上升級的感覺。當然伊朗官方也有人說了,你美國的軍艦離我們這麼近,已經在我們短程導彈射擊範圍之內了。

    【山寨反艦導彈】

  • 2 # 清水空流

    不是態度轉變。而是原本就就沒有動武的意思,換言之,特朗普政府見“恐嚇”和威脅住伊朗,也之後做罷、這也充分說明了老人家的一句話“紙老虎”這話真的是一點沒有錯,面對伊朗政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海峽的決心,無論真假,反正特朗普是真怕了。或許局座那句話,無論特朗普和伊朗都是在演戲,給別人看。

    也許實際上特朗普根本就沒打算對伊朗動武,如果就算有,面對歐盟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有點心思也值得作罷,伊朗作為中東最強大的國家,無論宗教影響,政治影響,和軍事實力無疑是第一的,特朗普企圖依靠沙特擊垮伊朗似乎有些痴心妄想,以色列雖然態度和行為比較積極,但畢竟以色列和伊朗不接壤,有勁使不上。特朗普現在的最大問題,伊拉克和敘利亞問題,在敘利亞問題特朗普弄了個灰頭土臉,現在已經準備退出敘利亞了,在伊拉克美軍也不散大好受,再就是IS橫掃中東,伊拉克合法政府在下岌岌可危,甚至隨時有傾覆的危險。這對特朗普政府在中東核心利益構成了威脅。IS在中東的實力越來越大,一旦失控這麻煩就大了!而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顯然用錯了地方。而伊朗的強硬也完全出乎了特朗普政府的意料,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也只有轉變策略。

    而歐盟的集體反對。也是出乎特朗普的意外,原本特朗普希望歐盟出錢出兵,但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歐盟一點面子都不給。真是大哥越來越不好當。隊伍越來越不好帶了。也有人分析。特朗普原本就沒有攻擊伊朗的意圖,更為確切地說,特朗普對伊朗強硬就是為了加強對伊拉克的控制,讓沙特購買更多的武器。數不好,就是伊朗和特朗普做的雙簧。各取所需,各自得力。更為嚴重地是,伊朗武力不弱,美國雖然在軍事是可以擊敗伊朗,但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打仗容易,善後很難,如果無法徹底控制伊朗,局勢失控,大量難民融入歐洲,勢必引發歐盟強烈反映,當初敘利亞難民問題猶言在耳,這也是歐盟反對美國政府動武的原因。

    俄羅斯現在也是鐵了心維護伊朗,也讓特朗普有所忌憚,當初6+1核協議(中,德,英,俄,美,伊)墨跡未乾,特朗普自己單方面撕毀協議,本身就理虧,伊朗實在是沒有任何錯處,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從俄羅斯運回核燃料,預備重啟核計劃,真把伊朗逼到死衚衕,拼個魚死網破。這就不是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想法了。所以說,在伊朗真準備重啟核計劃。特朗普反而“洩氣”了,現在美國經濟疲軟,國債高達22萬億。實在是沒有財力發動一場戰爭,所以說當“恐嚇”無用時候,特朗普也只有做罷。

  • 3 # 路漫漫41705300

    支援正義,反對霸權。自古以耒正義必勝。特朗普好好讀讀中國老子孔子的書吧。征服世界靠德不靠砲。中國是君子大國必勝。

  • 4 # 銘蘇先生

    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並沒有轉變,軟硬兼施這個道理大家應該清楚。美國一邊是要求伊朗同自己談判,一邊是不斷加碼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美國無非是想透過這種極限施壓的方式迫使伊朗主動妥協讓步,好讓伊朗接受美國的條件。

    美國近期向中東地區部署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特遣隊以及愛國者導彈,這只不過是美國在上演軍事威脅的戲,局座形容美國和伊朗都是戲精,都在做表演,這一形容比較貼切。美國並沒有打算對伊朗動武,卻表現出一副大軍壓境的緊張局勢,就連美國國會都看不明白白宮到底想幹什麼,以致於國會要求白宮向其會報對伊朗政策。

    伊朗也沒閒著,一方面透過各種方式銷售石油,另一方面也向國際社會施壓,如果不能保障伊朗正常的石油貿易,那麼伊朗將退出伊核協議。伊朗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並沒有被嚇到,並做好了應對美國可能軍事幹預的準備。伊朗知道自己身單力薄,所以伊朗需要藉助俄羅斯、歐盟等其他伊核協議簽署國維護自身權益。目前除了美國以外的另外五個簽約國都站在伊朗這邊,這也使伊朗有底氣與美國繼續博弈。

    美國對伊朗制裁了40年,早已對伊朗完成了軍事包圍,但是美國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不是美國不敢,而是沒有必要。畢竟採取軍事打擊的成本和代價太大,美國現在還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所以,美國對伊政策主要是圍繞著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這兩條線,而且這一政策還將維持下去,所以美國對伊政策並沒有轉變。

  • 5 # 魚磊衛靜

    1、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不會變的,其手段是極限施壓,目的就是打壓伊朗的地區霸權,打壓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的輸出,打壓伊朗欲擁核武器的程序。最高目標就是使伊朗內亂,最好發生顏色革命。

    極限施壓是什麼?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是不斷的製造狼來了的假象,就是以逼真的動作敲打你的神經。目的是嚇壞一些神經衰弱者,嚇怕一些精神脆弱者,欺騙一些有各種想法的人跳出來攪亂正常秩序。但是,就是沒有真正的軍事戰爭,卻有心理戰、經濟戰、間諜戰、生存環境戰。

    至於極限施壓中的態度,差距就大了。是在心理學家的指導下,依據最新情報而定的。目的就是讓你起碼似是而非,讓你們不斷猜測,氣氛緊張,精神承壓。

    2、有人會說,己經知道是極限施壓了,這種手段還有用嗎?我告訴大家,伊朗有近億人,一是他們的智商是不一樣的,甚至相差很大,他們的精神健康度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在困難中判斷問題是會產生矛盾和爭論的,也是很易產生衝突的。二是一些人本來就存在各種活思想,甚至各種野心(雄心),很易趁機跳出來的。三是經濟一旦衰退,各種矛盾和衝突自然會產生,也可能會積累和暴發的。

  • 6 # 大將軍威武K

    筆者認為,特朗普的強硬態度是有點變,但不是變軟,而是換了一種強硬的方式。

    美國想要迫使伊朗屈服進而達到掌控全中東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中東卡在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無論是海上還是路上,三大洲之間的聯絡途經中東都是最短的。而伊朗恰恰又是中東的制高點,北接世界油氣資源重地——裡海盆地,南控全球重要的海上石油貿易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換句話說,如果美國不控制伊朗,那麼伊朗也會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緣位置和豐富的油氣資源向西向南擴張。屆時,早已經一蹶不振的伊拉克和胖而不壯的沙烏地阿拉伯絕不是如狼似虎的伊朗的對手。

    為了遏制伊朗,美華人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先是奧巴馬時代簽署的《伊核協議》,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伊朗核武器發展的步伐。特朗普上臺後,感覺這種溫吞水的做法不過癮,乾脆將其廢掉,換上了美華人固有的方式——經濟制裁加軍事威懾。時至今年5月2日,特朗普對伊朗進行了空前絕後的石油封殺,緊接著又是兩個航母戰鬥群、200多架作戰飛機開赴波斯灣,拉開一副放手一搏的架勢。

    現在的波斯灣美伊雙方經濟較量如火如荼、軍事對抗暗流湧動,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樣子。

    匪夷所思的是,就在雙方齜牙咧嘴、劍拔弩張之際,雙方高層自本月中旬起就相繼透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向外界宣佈都沒有開戰的意思。特朗普更是對所謂的“向中東增派12萬大軍”的訊息進行公開闢謠,並且還表示願意和伊朗就當前問題進行對話談判。

    特朗普這種做法在美國曆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但是特朗普無論態度上如何變,意圖是不變的。先前特朗普曾經對伊朗提出12點談判條件。具體內容筆者不在此贅述,主旨意思就是伊朗必須放棄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的研發並接受國際監督、從敘利亞撤軍、停止支援哈馬斯等恐怖組織、放棄向伊拉克擴張的企圖。說白了,就是讓伊朗人在國際組織監督下自己關起門來過日子不插手任何國際事務。關起門來過日子的辦法早在150年前就被西方殖民者打破了,更何況150年後的今天?

    一個現代化國家想要有發展又怎麼可能靠關起門來進行?

    因此,12條談判條件實際上才反映出來特朗普政府的本質。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或強硬或軟弱,都是圍繞著這12條轉,骨子裡還是要征服伊朗。

  • 7 # 匯通網

    其實不是特朗普的態度轉變了,只是特朗普說了句比較實際的話而已“不會和伊朗開戰,”特朗普的這個轉變就類似一個惡霸說“我要殺了你”,而結果只是捆了你,要些錢財,你能說這是強硬態度的轉變嗎,或許這只是一種技術策略。先放話嚇唬一下,一旦你被唬住了,沒有迴應,那說明我絕對佔了優勢,如果相反得到的是你態度的強勢迴應,說明我的策略需要有所調整。或許所謂特朗普態度得轉變就是這樣的,特朗普在自傳中曾說過類似這樣的話,不怕對手出聲,就怕對手不出聲,在對手的叫囂聲中尋找機會是最開心的。

    所以,或許特朗普的態度根本就沒變,其手段是極限施壓,目的就是打壓伊朗的地區霸權,打壓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的輸出,打壓伊朗欲擁核武器的程序。最高目標就是使伊朗內亂,最好發生顏色革命。

    極限施壓是什麼?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是不斷的製造狼來了的假象,就是以逼真的動作敲打你的神經。目的是嚇壞一些神經衰弱者,嚇怕一些精神脆弱者,欺騙一些有各種想法的人跳出來攪亂正常秩序。但是,就是沒有真正的軍事戰爭,卻有心理戰、經濟戰、間諜戰、生存環境戰。

    至於極限施壓中的態度,差距就大了。是在心理學家的指導下,依據最新情報而定的。目的就是讓你起碼似是而非,讓你們不斷猜測,氣氛緊張,精神承壓。

    另外,美國的本來目的就不是武力衝突,而是斷絕伊朗外匯收入,捏住他的經濟命脈,讓他內部亂起來。或者伊朗心甘情願服輸,回到美國規定的“伊核協議”美國的目的就達到了。就是我的確是不會打你,但是我肯定不會讓你感覺很好的節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安七子之一陳琳(陳孔璋)的生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