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錢觀市
-
2 # 我們一起財務自由
增強指數基金是在原基金的基礎上增加了基金經理的個人的分析判斷 長期績優的基金經理達到超越指數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增強指數基金相較指數具有更高風險和更高收益 適合積極型投資者配置。
-
3 # 王老師教財商
朋友的問題是指數增強基金真的可以增強收益嗎?
關於這點,朋友需要首先理解什麼是指數基金以及什麼是增強型的指數基金。
首先,什麼是指數基金呢?
就是完全複製某一類指數的一種金,比如某基金公司的滬深300指數基金,某基金公司的上證50A指數基金,就是完全複製某一指數,收益幾乎和指數的收益相當。
第二什麼為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呢?
也就是該基金公司的操盤經理在跟蹤某個指數的前提下加入了該基金團隊的個人謀略,適當的高拋低吸,適當的個股倉位變動等,達到超越指數基金的收益和目的。
從經驗上來說,增強型的指數基金還是有較大的機率能夠超越單純的指數基金的,核心是該基金操盤手的經驗和管理能力。如果你是一個投資小白,還是建議買單純型的指數基金,如果你的資金量比較大,也可以進行一定量的增強型的配置,這個看個人資金量。
總之,增強型的指數基金不是100%的肯定超越單純的指數基金,也有落後於指數基金的,不要將其神話就好。最後,也希望投資者多學習,增強投資認識,那麼,財富才會逐漸到來。
-
4 # A亞特斯
前言
截止2019年10月4日,全市場共有145只(包括不同ABC不同份額)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其中自成立以來,有101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佔比69.66%,44只是負收益,佔比30.34%。收益最高的易方達上證50指數A,成立以來收益率高達438.8%,其次是銀華-道瓊斯88指數A,收益率為420.42%。而收益率排名榜尾的是國壽安保中證養老產業,收益率-37.58%,虧損超過20%的基金數量為6只,佔比4.14%,虧損超過10%的基金數量為24只,佔比16.55%。
應該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增強型指數基金的盈利佔比應該是更高的,接近70%的增強型指數基金都取得了正收益,但增強型指數基金的目的是在保持跟蹤指數的同時,透過積極的主動策略來取得超越指數本身的收益,那要評價增強型指數基金的效果是否增強收益,我們應該對取得了不同業績的增強型指數基金的策略、業績及跟蹤誤差進行綜合分析。因為取得了正收益的增強指數基金未必就跑贏跟蹤指數,取得增強效果;同理,取得了負收益的增強指數基金,也有可能是因為跟蹤指數的下行而產生的虧損,只要策略有效,同樣可以比跟蹤指數更抗跌。
因此,我會從榜首、榜中和榜末分別找一隻基金進行舉例,力求透過不同的分析視角,讓大家對指數增強型基金有個全面的瞭解。
排名靠前的指數增強基金業績亮眼
應該說,能夠排在業績榜單靠前位置的指數增強基金都是佼佼者,他們絕大部分在跑贏指數的同時,都實現了較為客觀的超越指數的收益。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個增強收益到底有多高,畢竟主動策略也是分高低的。
比如排名第一的易方達上證50指數。該基金成立於2004年的3月,累計收益率438.8%,同期上證50指數的漲幅只有156.5%,實現了超越跟蹤指數282.3個百分點的收益率,這一業績在自成立以來的所有指數基金中依然是排名第一,足見指數這隻基金的增強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根據易方達上證50指數的募集說明書中寫道,該基金的投資策略是追求投資風險、收益和成本最佳匹配的有效途徑。透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 與數量化投資技術相結合彌補純指數化投資的缺陷,在控制與目標指數偏離風險的前提下實現超越指數的收益。透過增強策略控制指數基金的風險,增強其收益,是這隻基金的主要投資策略。畢竟被動指數基金就完全是看指數的表現了,而在中國這個資本市場的新生兒,其波動性還是非常大的,這也就給主動策略的實施創造了空間,也是主動策略能夠發揮效果和作用的土壤。
比如2019年,易方達上證50就是透過降低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板塊的配置,提高銀行、地產的比例來增強收益的,截止今年第三季度,該基金實現了43.87%的收益率,超越上證50指數26.37%收益率17.5個百分點,在1074只基金中,排名115位。
那細分到每一年,這個增強策略實施的效果又是怎麼樣的呢?
從過去14.75年(含2019年的3個季度)的業績資料來看,易方達上證50只有3年是跑輸上證50指數的,跑輸最多的一年是2007年的大牛市,跑輸的幅度不到10個百分點,其次就到2012年和2015年,分別跑輸跟蹤指數0.11個百分點和1.77個百分點。
我們再拿另外一隻跟蹤上證50的ETF基金進行對比,這隻基金是ETF基金,同樣成立於2004年,跟蹤誤差只有0.05%,應該說也是指數基金中的佼佼者了。但是一對比,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易方達在中長期業績方面要完勝華夏上證50ETF,近5年的收益率更是超出其73.77個百分點,足夠其增強策略的效果。
所以從微觀層面看,該基金的增強策略有效的提高了基金的收益,且效果開始越來越好。雖然跟蹤誤差並不低,但是不妨礙這隻基金的被投資者追捧。因此,對於排名較前且成立時間比較長的基金,如果它的規模還比較大,通常都是通過了市場檢驗的基金,是值得我們仔細去研究和琢磨的,畢竟資金都是很聰明的。
排名中游的指數增強基金要分辨
排名中游的指數增強基金通常都良莠不齊,畢竟收益率資料是冰冷的,不會結合其跟蹤效果來排名,只會根據資料的高低進行區分。而資料的高低和跟蹤指數的表現,基金成立的時間等都有關係的。
比如這隻成立於2011年的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增強型基金——諾安滬深300指數增強,就表現非常的不理想。成立了7年多,累計收益率只有14.15%,這個收益還跑輸了同期跟蹤指數滬深300指數15.89%的收益率。
回到每一年度看,在這7年間,這隻基金只有2年跑贏了跟蹤指數,雖然跟蹤誤差只有0.23%,但是依然無法為投資者創造較好的投資回報。從收益率趨勢圖和跟蹤標的指數的走勢來看,諾安曾經在2013年6年到2017年年6月這段時間取得超越標的指數的收益,但是這個收益並沒有得到保持,也就是說其增強策略的穩定性、延續性和收益能力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驗證。
如果對比跟蹤效果更好的ETF基金,則更能直觀的瞭解基金的收益能力。除了今年表現稍好以外,基金在1年以上的業績表現都明顯落後於滬深300的ETF基金,5年的業績落後對比的ETF基金83.56個百分點,幾乎是全面敗退。對於這樣的增強效果,投資者也用腳投票,基金的規模不斷地在縮小,截止今年的6月30日,基金的淨值只剩下5100萬左右了。因此,處於行業中游的基金我們除了結合跟蹤標的對比業績以外,還需要看其規模的變動,通常規模不斷縮小的都有自己的問題,特別是長期處於行業中游的基金,我們更加需要謹慎對待。
排名榜末的基金未必就都是差生
指數基金其實也可以細分為跟蹤寬基指數還是窄基指數,在國內主流的指數基金還是寬基指數基金。它們流動性好,業績波動相對較小,因此是大公司的首選。但是隨著投資者的需求變化以及競爭的飽和,市場開始不斷開發更多行業指數基金,跟蹤不同行業的細分指數。可跟蹤細分的行業或主題類指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通常業績波動會比較大,畢竟一個行業受經濟週期、行業政策、市場需求等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明顯的波動,這對跟蹤指數的基金來說,同樣會帶來高波動性。
而增強策略的實施通常也不會偏離跟蹤指數的,通常也就在擬進入指數的成分股中進行選擇,因此選擇的範圍空間其實也還是受整個行業的影響,所以一般來說,這種增強型基金的特點都是高波動,收益高時很客觀,但是跌起來也會比較兇猛。
比如這隻富國中證娛樂主體指數增強基金,跟蹤的就是中證娛樂主題指數。該指數成立於2016年的3月,主要覆蓋旅遊、影視動漫、電子遊戲、體育、圖書、彩票等娛樂相關產業,主要為可選消費行業,權重佔比約為66%,其次是資訊科技,權重佔比約為26%。
該指數從2016年3月成立至今,已經從2400多點一路跌到了現在的1235.75,跌幅近50%。而這隻基金是在2017年的3月成立的,也就是說差不多2000多點的時候開始成立,業績自然也就很難擺脫主題行業指數的表現。
從基金近3年的表現看,基金的應該說還是可以跟上跟蹤指數的業績的,但是並沒有實現明顯的超額收益,這也和主動策略實施的空間和範圍有很大的關係。在過去6個月,基金的業績是跑輸了跟蹤指數1.38個百分點,過去1年,跑輸跟蹤指數3.07個百分點,但是自成立以來,跑贏跟蹤指數0.67個百分點。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隻基金的增強效果並不明顯,這是因為窄基指數的跟蹤範圍和空間所決定的。
總結
應該說增強型指數基金在國內還是存在著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因為增強策略其實就是主動管理策略,必須要在不完全有效的市場中才能把握到更多的收益機會,為指數基金增厚投資收益。與此同時,寬基指數由於跟蹤指數的成分股較多,流動性較好,在實施增強策略時具有更為寬廣的實施空間和選擇範圍,更有利於主動策略的的執行和實施,因此相比範圍更小的行業和主體指數會更有優勢。
所以,在選擇增強指數基金的時候,我們應該選增強策略得到驗證,長期業績優秀的增強指數基金,同時避免規模太小,或者過於小眾的行業主題基金,除非個人對於這個行業非常熟悉,否則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
5 # 使用者31785243632
完全複製型與增強型指數基金有什麼不同?-------是有區別的。
1、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這個是完全意義上的指數基金,也就是說是完全複製跟蹤指數走勢的。這種指數基金只是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來配置、調整,雖然會因為投入比例變化與實際指數走勢有所偏離,但差距是微小的,也可以說超越指數的機會是很小的。因而,這種基金與指數的符合度是最高的。
2、增強型指數基金-----這個則是在跟蹤標的指數的同時,將一定比例的基金資產採取積極投資的方式,以此獲得超越標的指數的收益。這類基金在投資時有較大的靈活性,除了瞄準指數外,還可以做一些增強型的投資,這也就增大了相對於指數的變數,既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高於指數收益率的回報,也可能導致實際收益率劣於指數。 結論:如果積極投資做的好的話,增強型的指數基金會超越複製型指數基金。但如果積極投資做的不好的話,則反之。
回覆列表
先回答什麼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簡單說就是跟蹤某一個指數,比如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跟蹤中證白酒指數,目標就是做到沒偏差完全複製,增強基金則對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要求比較高,比較靈活的調倉,目的就是要跑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