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哥52601

    中國是個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華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007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5%。目前全國城市中有約三分之二缺水,約四分之一嚴重缺水。

    人均2007立方米就是說即使是透過工程手段把水資源從南方豐裕地區都調到北方缺水的地區中國仍然只有世界人均水資源的四分之一。水資源仍然緊缺。

    何況中國水資源最大的問題是在時空分佈上極其不均勻。由於中國降水主要依靠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所以中國降水東南多西北少。中國的平均年降水量約為730毫米。最大的地方是臺灣省的火燒寮。年平均降水量為6557毫米,其中在1912年測得了最高年降水量,達到了驚人的8409毫米,為中國年降水量之冠。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位於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是中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僅為5.7毫米。

    長江和黃河發源地都是青藏高原。可以說是同根生。但是由於發展路徑不同。造成黃河由於中下游彙集的少所以年徑流量比長江差的很遠。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汛期。百分之七、八十的降水在這兩到三個月裡。即使是水資源充裕的長江下游地區為會經常出現春旱現像。加上水汙染的因素平水年的2020年浙江個別城市自來水都出現短時間的供應緊張。

    把水存起來是最容易想到的辦法。長江和黃河上游能建高壩深庫的地方几十年來基本上都建了。對均衡水量和防汛起到巨大作用。但是建設高壩深庫在中下游沒有條件。而中下游彙集的降水是主要的。所以光靠儲存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調水工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的。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和中線已經實施並確定巨大的效應。但是還遠不能緩解華北地區的水資源緊缺問題。西線工程肯定是要上。但是工程難度更大。需要的投入更大。

    所以解決水資源緊缺不能光盯住工程手段。節約用水才是主要的。

    農業灌溉消耗了中國60%的可利用水資源,用水效率卻僅為30%—40%,遠低於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

    被稱為流淌著蜜和奶的土地的以色列,其實比我們更缺水。人均水資源只是中國的八分之一。但是工農業節水做的好。不但做到自給自足還是農產品出口強國。

    所以中國在農業節水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改變大水漫灌的落後耕作方式。大力推進噴灌、滴灌。不但能節約水資源還能減少化肥的浪費造成的水體汙染。

  • 2 # 真誠言語

    南水北調之水只能用於沿線解決城市居民飲用和工業用水,不可用於沿線農業灌溉,每立方米水4~5元錢的費用價格也用不起,將來還可能上漲。

  • 3 # 何楷華

    南水北調主要解決生活用水。

    生產用水受流量限制。

    至於每噸水價格?共和國真正強大自然解決。

  • 4 # 自然50後

    城市人不知道節約用水,有錢就可以無度用水。不要和水源充足的外華人比,超標準用水就罰款斷供,增強節水生存意識。

  • 5 # 姜太公A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目前南水北調尤其是中線調的水主要是飲用水,根本沒有多餘的水用於灌溉農田。

    南水北調中線調的是漢江和丹江的水,這些水70%來自陝西的南部。

    (陝南整治小流域)

    (南水北調中線秦嶺水源保護區)

    (現場查勘水源保護區)

    為了涵養水源,陝南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光是移民搬遷就超過了當年三峽工程。

    (陝南移民搬遷安置樓)

    (航拍移民安置進度)

    陝西本身就缺水,自己的引漢濟渭還被限制了用水量,哪有多餘的水再供中線?

    多年前有個“小江調水”方案現在也沒有聲了,這個方案要是能實施,整個華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

    長江在重慶的支流“小江”,在三峽水庫蓄水後向北迴水120多公里,這要“引江濟黃”將節省大量工程,並且想調多少水有多少水。線路大概是這樣設想的,從小江抽水到重慶城口,放入任河沿天然河道自流,在陝西紫陽跨過漢江,打長隧洞到關中。這是最近的南水北調線路,渠道長度可以控制在四百公里左右,花費最小,搬遷的移民也最少。

    黃河中下游補水成功後,也能使上游“高水高用”,一舉兩得。

    “小江調水”方案唯一的缺點就是要抽水。

    國家一盤棋,要是結合抽水蓄能發電專案,用三峽的電把水楊高蓄能,再向北放發電,三度換兩度,我們也不吃虧,還能給北方補水。

    憂國憂民的網友還發明瞭“紅旗河”,從亞洲水塔青藏高原給西北引水,這要能實施必將改變中國的歷史走勢,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個“胡煥庸線”

    佔60%國土的西部人口卻只佔不到20%。

    啥原因,缺水唄!“紅旗河”將改變這一現狀,所以“紅旗河”要是能實施必將載入史冊,改變中國國運。

    說遠的也沒有用,遠水解不了近渴嘛!

    陝西引漢濟渭估計今年就通水了,這個水也要楊高。實際引漢濟渭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下游的河南。

    河南應該和陝西好好協商,多讓向下洩些水立馬解決燃眉之急。

  • 6 # 富春惡水

    我不懂市場模式,但總想弄明白市場執行的狀態。凡是是與中線相關的事情,包括能否利用中線的水來澆灌春旱的麥田,都涉及“中線調水的市場模式”,於是借本問答,來探索一下“中線調水的市場模式”問題。

    一、中線調水的市場供求模式。

    中線已經建成五年多,所以中線的市場供求模式是現實的模式。從媒體提供約資料看,中線平均每年向華北調水72億方左右,從華北的現實需求來講,這是不夠的,需求量大,而調水供應量小,所以中線調水的供求模式,是供不應求的市場模式。

    二、中線調水的管理模式。中線建成後的執行,總是要有人去管理,如果不去管理,那麼就不能很好的執行。所以中線的執行必須要有個去管理它的組織。南水北調總公司的成立,為中線的管理提升了一個高度。

    中線管理是在市場中進行的,故所以中線調來的水採用有償使用的市場原則,而有償使用比無償使的優勢在於: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較大幅度地減少浪費現象。且更在於,有償使用水資源,可以積累調水工程的建設資金。當然目前的決策思路如何,倘不太瞭解。

    但從長遠的角度講,水價不應該一直住上漲,總希望一步步往下降,但至少不要再往上升,因為水作為基礎資源,漲得太多,會增加生產成本。

    中線的水質非常好,其更適宜於城鄉的生活用水,至於麥田的春旱該不該使用中線的水,這個問題很糾結,如果小面積地澆一次地,用水量不大,中線是可以承受的,且建議降低收費單價。但如果大面積的乾旱,那麼,估計用完丹江口水庫的水還不夠,那麼如果真的如此,還會影響到華北城鄉的生產生活用水。

    三、中線調水的技術模式。中線採用自流調水的技術模式,就是調水水渠建好後,讓水自動流到北方,不象東線,採用提水調水的方式,消耗很多的能源,調水成本也很高。除了自流調水外,其還存在明渠調水的方式。在過黃河時,採用兩根8米直經的隧道穿過河底的過河方式。這些與暗渠調水等都有明顯區別,所以是採用明渠自流調水技術的模式。

    四、中線調水的工程模式。中線工程是由國家投資的,並採用分段招標的方式來建設。這裡,工程隊需要工程業務,而中線則提供了這個業務,所以中線是供方,工程公司方面是需方。但換一個角度,中線需要工程公司來完成中線的建設業務,而工程公司能夠提供這種建設業務,這時候中線是需方,而各工程公司是供方。我們搞懂這個工程模式,只要理解國家出了建設資金,各工程公司按標段按時按質完成工程任務,從而收取建設費用,或用以支付建設者的工資等等。

    五、中線調水的本利模式。這裡的本利模式可以分為盈利模式和成本模式。從盈利模式來講:

    1、與發電相比,調水的盈利水平要比發電高許多,至於多多少?行業不同,物件不同,會有不同的盈利倍數,從數倍、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不等。

    2、中線的管理團隊,採用有償使用的市場模式,如果每方水為3元,(實際超過3元),那麼,19年約呼叫了90多億方水,收入可超270億元,絕對是賺錢的,盈利的。

    這裡中線作為一個企業,它是盈利的。而這些水資源被社會的工農生產所用,也會產生很大的效益,叫做社會經濟效益,所以社會經濟也是盈利的。

    3、中線調水的成本模式。這裡的成本模式主要是指:整個中線工程的投入與調水量的比例。如果中線總投入為1000億,而最大調水量為100億,那麼,中線調水的成本模式是每調一億方水需要十個億的投資。但如果加上移民、橋樑、土地等等的各項投入,有人估算為2500億,那麼,按照這個資料,其成本模型應該是每調一億方水需要總投入25個億。

    這個中線調水的成本模式,也可用來計算邊際回本的時長。上面講到,中線一年的水費毛收入在270億,那麼去除成本,約需十年能夠收回成本,這個邊際回本時長約需十年時間,在十年之後,中線才能產生回本後的邊際利潤。

    六、與中線相關的節水模型。因為中線採用有價用水的市場形式,這種有償用水的管理模式,有益於對水資源的節約和提高利用效率。但中線是一個缺水之後的補充性調水形式,所以其對傳統的生產生活的用水習慣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同樣是農業生產,應該種植一些節水的農作物,工廠也應該投產一些節水型的產業,但實際上傳承下來的產業,不會因為中線而有顛覆性的變化。比如糧食生產,對於麥子和玉米等來講,效益差又不省水,但國情如此,難以有大的改變。只可能有少量的土地進行蔬菜等滴灌節水作業。

    對於水資源的調入方來講,有償用水,對生活用水具有節約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而對工農產業來講,其節水模式,與生產物件有密切關係,總是要將那些耗水量大的產業剔除出去,選擇那些節水型的生產物件。

    七、中線的儲水模式。與東線比較,中線缺泛如微山湖、駱馬湖、東平湖等的湖泊來儲存調節水資源,這些湖泊如同倉庫一樣,能將平時用不完的、或者季節性富餘的,又或者雨水等儲存起來,到乾旱時抽起來用。但可惜中線沒有。那麼,中線能不能在沿線建設一些水庫,將水儲存起來,到了春旱等缺水需水時抽起來用呢?我想這應該是可行的。黃河出小浪底後,在北岸的新鄉及以東,有一片低地,比黃河大堤低許多,適宜做儲水湖泊,或者水庫,但那裡人口密度太高,搬遷成本太巨,不適宜。如果中線能夠沿線建設數個水庫,那麼,作為戰略儲備,是有益於城鄉生產和生活的。諸如麥田春旱之類的缺水現象,應該能夠解決。

    八、中線調水的補充模式。由於中線呼叫漢江水的有限性,或者說中線調水流量規模的有限性,無法完全滿足華北地區的用水需求,因而需要擴大調水量,只有擴大調水量,才能逐步滿足華北地區全部的城鄉生產生活用水。

    而增高三峽大壩,讓三峽水巨量自流進入華北地區,才能徹底解決華北平原的缺水問題。這中間可以季節性的透過中線來調運或儲存一部分水到華北,補充漢江流域流量的不足。只有巨量自流調入長江水,才能徹底解決華北的缺水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因為空耳而造成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