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溼免疫科趙劍醫生

    聽到膝關節積液,我們首先會想到滑膜炎,但就算是滑膜炎,也有很多不同的病因,所以單就問題中的症狀來談治療是不太實際的,因為連疾病都確定不了,如何治療?這種情況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去正規醫院就診,查明關節疼痛、積液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不過,我們可以就症狀來推測一下原因,以供參考。關節疼痛、積液,小心滑膜炎,更要小心滑膜炎背後的疾病!

    什麼是滑膜炎?簡單說就是因為微迴圈不通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主要症狀是產生積液。

    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結締組織膜,其中富含血管,除了對關節起保護作用外,也會產生關節液,關節液既能為關節軟骨提供營養(軟骨本身沒有血管),又能為關節提供潤滑,還具有吸收震盪的作用,是關節能夠正常活動的重要保障。

    正常情況下,滑液的產生和吸收是呈“動態平衡”的,在活動擠壓關節的作用下,產生多少滑液就會吸收多少滑液,但當關節滑膜受到某些刺激後,導致對關節液的重吸收出現障礙,關節液的產生大於吸收,就會出現“關節積液”,這就是滑膜炎。

    滑膜炎的典型症狀,就是關節疼痛、區域性皮溫升高、腫脹、積液,滑膜炎之所以發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分別為創傷、感染、免疫。

    創傷——多數滑膜炎是在各種膝關節損傷的情況下發生的,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等,都可導致關節內積液或積血。最常見的急性外傷導致的急性外傷性滑膜炎,但如果損傷較輕或長期關節慢性勞損,再加上風寒溼邪侵襲,也可能導致慢性滑膜炎,反覆發作、經久不愈。感染——最常見的是滑膜結核。一半來講,滑膜內血管豐富,血液迴圈良好,是不容易發生感染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結核桿菌所致滑膜炎,病情進展一般比較緩慢,症狀表現時好時壞。免疫——風溼免疫性疾病的中的三巨頭:類風溼關節炎、痛風、骨關節炎,都可引發滑膜炎症,痛風患者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骨關節炎患者磨損脫落的軟骨碎屑,會引發滑膜炎症,類風溼關節炎因免疫紊亂,滑膜組織遭到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也會引發滑膜炎症。

    除了上面介紹的原因之外,像化膿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風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Reiter綜合徵等多種疾病都可能導致滑膜炎。所以,當發現關節積液後,首先就要做規範的檢查來查明原因。如果是急性創傷引起的滑膜炎,損傷不重的話,患者透過冰敷、制動以及相應的物理治療,或許很快就會恢復,損傷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微創治療來及時修復;對於慢性滑膜炎,患者除了做好自我護理之外,還要根據病情采取抗炎止痛治療,以免慢性炎症繼發其他關節損傷。如果是某些疾病引發的滑膜炎,那麼患者除了要針對滑膜炎進行抗炎止痛治療外,還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否則關節積液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膝關節伸不直、走路時疼痛、同時有積液,需小心兩種疾病

    題主問題中講到了三種症狀,其中有一點具有隱藏資訊,那就是“走路時疼痛”,一般說這句話,潛在的意思就是走路時疼痛,不走路時不痛或者沒那麼痛,關節伸不直應該是因為疼痛所致,同時有積液說明有滑膜炎症,那麼懷疑的物件範圍就縮小了。

    如果患者沒有伴隨其他症狀,那麼像類風溼關節炎(休息也會痛)、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紅腫熱痛)、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這些疾病的嫌疑性就要小很多。這時候,患者最需要注意的一是膝關節損傷,二是膝骨關節炎。

    01 / 膝關節損傷

    為什麼滑膜炎最容易發生在膝關節呢?因為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滑膜關節。為什麼膝關節容易發生損傷呢?因為膝關節是人體結構最複雜的關節,並且是負荷最大、活動最頻繁的關節之一。

    膝關節結構極為複雜,關節軟骨半月板交叉韌帶側副韌帶,在膝關節從事巨大負重、反覆蹲起、屈曲受力、屈曲旋轉等動作時,就容易發生損傷。一般情況下,膝關節損傷是在劇烈運動後發生的,如打籃球、踢足球、打網球等,上述危險動作出現最為頻繁,經常看這一類體育節目的人就知道這些運動員最容易出現傷病。此外,長期從事下蹲位工作、搬運重物、頻繁上下樓梯的人,尤其是重體力勞動者,也容易發生膝關節的慢性損傷,從而引發慢性關節病。

    所以,當出現題目中的症狀時,患者應該回憶一下,最近有沒有從事某些劇烈運動、有沒有從高處跳下,是否為創傷所致,如果自己屬於體力勞動者、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或者日常經常上下樓梯、爬山、下蹲等,都要警惕是否存在創傷或創傷遺留,導致滑膜炎。

    02 / 膝骨關節炎

    如果是中老年人,在沒有明顯的創傷情況下出現上述症狀,還要小心是否已經患上膝骨關節炎。膝骨關節炎最開始是關節軟骨的老化和磨損,繼而就會發生骨質增生和滑膜炎症。

    關節軟骨是關節中的“保護墊”,但隨著年齡增長軟骨會發生退行性改變,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因磨損不斷變薄,再加上其他因素影響,就會逐漸發生缺損,磨損到一定程度,脫落的軟骨碎屑會引發滑膜炎症,失去軟骨保護的骨端直接摩擦,會導致骨質硬化、骨贅生成,從而引起關節晨僵、疼痛、腫脹、摩擦音、畸形甚至功能障礙等症狀。

    骨關節炎早期,因為軟骨磨損較輕,通常為間斷性隱痛甚至不痛,隨著進一步磨損,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症狀。因為髕股關節面軟骨最容易發生損傷,所以疼痛最常見的表現是上下樓梯痛、下蹲起立痛,也可能是行走後疼痛,早些時候在休息後疼痛可緩解,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則會轉化為持續性疼痛。

    如果患上骨關節炎,患者則應根據病情的進展來採取對應的治療方法。早期的患者症狀並不明顯,多采用非藥物治療,即透過改變運動方式物理治療運動治療等方法來防止軟骨損傷進一步加重,從而阻止病情的發展;中期患者以疼痛症狀為主,就需要透過外用藥物(非甾體抗炎藥、辣椒鹼)、內服藥物(對乙醯氨基酚、非甾體抗炎藥、弱阿片類鎮痛藥)、關節腔注射激素(打封閉)等方法來止痛,讓患者保持一定的活動能力,預防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攣縮、萎縮,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晚期患者保守治療無法阻止病情,往往需要選擇手術治療。

    膝關節疼痛、積液,及時到醫院做這些檢查

    關節炎患者到了醫院,一般要做一系列的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甚至某些特殊檢查,這是因為關節炎種類繁多,單憑患者描述症狀加上醫生視診、觸診,是很難確診的,必須結合這些檢查才能確診。實際上,有不少關節病,尤其在早期階段診斷難度非常大,如果你去就診的醫院或科室不夠專業,誤診的情況並不少見。

    01 / 實驗室檢查

    一般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肝腎功能、免疫球蛋白、蛋白電泳、補體等;自身抗體類風溼因子、抗環狀瓜氨酸抗體、類風溼因子IgG和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抗核抗體、抗ENA抗體等;遺傳標記HLA-DR4及HLA-DR1亞型。

    02 / 影像學檢查

    X線片——可見軟組織腫脹、骨質疏鬆、侵襲性骨破壞、關節面模糊、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融合及脫位等;MRI檢查——可見關節軟骨、韌帶、半月板、滑膜、腫物病變和損傷等;超聲—有助於鑑別滑膜炎、關節積液以及關節破壞等;

    03 / 關節積液檢查

    有時候關節炎的診斷,還需要藉助關節穿刺術來抽取關節積液,透過鑑定關節液的成分來幫助診斷病情。題主的問題中提到了關節積液,那麼我們就再來了解一下,不同的疾病會導致關節積液產生哪些變化。

    顏色——如果關節積液為綠色,通常見於細菌性感染、結核性關節炎、免疫功能缺陷等;如果為不均勻紅色,可能為穿刺時損傷血管;如果為黃褐色,則可能為陳舊性關節出血;如果為乳白色,則多見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透明度——如果關節積液混濁,則可見於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病毒性關節炎、風溼熱、痛風等)。;白細胞——白細胞從少到多,分別可能為非炎症性疾病(創傷性關節炎、退變性關節炎、腫瘤等)、輕度非感染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等)、重度非感染性疾病(類風溼關節炎、風溼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感染性炎症疾病(細菌感染、結核、Reiter綜合徵、病毒感染等)。類風溼細胞——常見於類風溼關節炎、痛風及化膿性關節炎等。紅斑狼瘡細胞——常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吞噬細胞——常見於Reiter綜合徵。多核軟骨細胞——常見於骨關節炎。結晶——尿酸鹽結晶常見於痛風;焦磷酸鈣結晶常見於軟骨石灰沉著病;滑石粉結晶常見於滑石粉引起的慢性關節炎;類固醇結晶常見於類固醇製劑引起的急性滑膜炎;膽固醇結晶常見於結核性、類風溼關節炎。

    此外,關節積液中類風溼因子測定、紅細胞沉降率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測定、狼瘡細胞測定、補體測定等,都十分有助於多種疾病的確診。

    總結一下,如果膝關節出現疼痛、腫脹、積液等症狀,原因可能有很多種,這時候患者不要自行盲目選用一些消炎藥服用,如果你是感染所致滑膜炎,那麼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不合適,如果你是風溼病所致滑膜炎,那麼使用抗生素又沒什麼意義,所以,首先要做的還是去醫院查明原因,以免誤診誤治,反而延誤了病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設工程第三方檢測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