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秦朝丞相,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為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並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始皇死後與趙高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趙高所忌,腰斬於市。
縱觀李斯一生的發展軌跡,其人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很順利的,並且也很輝煌,走過了76個春秋,要不是被奸人趙高所害,活個80多歲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至少享受了40多年的榮華富貴,尤其是輔助秦始皇,居功至偉,成為秦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丞相,位居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其子女大多與秦始皇結為親家,真可謂地位穩固,紅得發紫。只可以晚年中了宦官趙高的詭計,鬼迷心竅做出了違背秦始皇旨意,陷害忠良的事情,致使將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一切的榮華富貴皆化為烏有,所有的榮耀都沉入歷史的煙雲之中。
仔細分析李斯的人生得失,與他的雙重人格有密切的關係。因為雙重,他處處小心謹慎,思維縝密,頭腦敏捷,能隨機應變,會左右逢源,擅長中庸之道;也因為雙重性格,所以有時又見風使舵,自私自利,未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行事偏激,或有時優柔寡斷,猶疑不決,瞻前顧後,缺少主見。故人生多半時間都順風順水,一帆風順,能哄得皇帝團團轉;可是,晚年有聽信小人趙高一面之詞,經不起蠱惑,而作出人生中最錯誤的一次決定,以致將自己的及家人的一生幸福徹底玩完,實在又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著不慎全盤輸”,給後人留下的教訓是十分深刻和慘痛的。
1、一邊重視人才,一邊坑殺人才。
李斯總的來說是重視人才的,這也是秦國發展及強大的需要。這也是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李斯本身就是荀況的高徒,擅長帝王之術,在秦國仕途上扶搖直上。
李斯重視人才最明顯的一件事就是:上書《諫逐客書》,網羅天下英才。
這件事起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派水工鄭國去秦國關中修建水渠,後來才查到這裡面居然有個大陰謀。原來南韓表面上是幫助秦國修渠,實際上南韓想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以便秦國在短期內無力進犯南韓。同時,鄭國等還在秦國當臥底,做奸細,蒐集一些秦國的情報。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這些事情被秦華人查到了並報告了秦王,大臣們紛紛建議秦王將來自於各國的客卿全部逐出秦國,防止他們在秦國搞破壞。
隨著秦國國內本土勢力不斷向秦王施壓勸說,秦王就發生了一系列驅逐外國的政令。此時李斯剛好三十七歲,官居客卿,但李斯是楚華人,也是列為被驅逐之列。史記記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
不管李斯出於什麼目的,但他還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給秦王上書反對下“逐客令”的官員。經過一番認真、詳盡、科學、嚴密、全方位的闡述,讓秦王如夢方醒,認識到人才對秦國的重要性,要實現統一天下的目的,必須取消“逐客令”。這是李斯上書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秦國在重視人才方面的一次偉大勝利。
經過這次上書,秦王不僅讓李斯官復原職,而且委以重任,不久官為廷尉(司法的最高官吏,九卿之一) 。用李斯的計謀 ,先後於前230年滅韓,前228年滅趙,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前221年滅齊。終於統一了天下,並於公元前221年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自稱“始皇帝”。
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重視人才,實用人才給秦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秦始皇建立的是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是沒有民主的,是權和法大於和高於一切的。對於秦始皇來說,權和法都是他一家的,任何人必須無條件絕對服從。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又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
這一招真的是太武斷了,也是李斯法家思想的一次極端化。從文化意識形態領域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也是封建專制的典型體現。只可惜歷史文化在這場浩劫中損失太大了,人們的思想又一次遭到了禁錮。
可以說李斯對秦始皇實施的“焚書坑儒”政策市支援的,這是他在人格的一次變異。
焚書坑儒就這樣殘酷的扼殺了知識和人才,對人才及諸子百家思想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也是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開放思想的一次嚴厲禁錮。實際上是阻礙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更加激化了社會的內部矛盾。
2、一邊賞識韓非子,一邊嫉妒殺韓非子。
李斯深知人才的作用,唯一賞識和欽佩的就是自己的同窗學友韓非子,早年還將韓非子介紹給秦王嬴政。給秦王炫耀說:“韓非子就是我最好的同學,很有才華,也對帝王之術頗有研究。”這更加激發了秦王想得到韓非子的慾望。
韓非子和李斯都師從儒家大師荀況,可是他倆都對法家學術感興趣,並在一起經常切磋學習。畢業後,李斯來到秦國投奔呂不韋門下,跟呂不韋為秦王跑前跑後,而韓非子留在自己的國家南韓想大展宏圖,為韓王獻計獻策。可是韓王對韓非子根本不放在眼裡,十分冷落。
韓非子就寫了幾篇文章,如《五蠹》、《孤憤》等,將自己的治國思想都寫進了文章裡,韓王對這些並不在意,可是雄心勃勃秦王嬴政看了韓非子寫的這些文章,如獲至寶,甚是欣賞佩服,決意非要要見到韓非子這位大才不可。
可南韓又有點不情願,於是秦國以武力相威脅,韓王無奈,於公元前234年,就派韓非作為使臣來到秦國,韓非來後就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這令秦王很不高興,這韓非會不會全心幫助自己很難說,加上韓非說話口吃,有些木訥,像個書呆子,完全沒有社會經驗,也不會搞社會關係,在這方面沒法和李斯相比。因此,秦王也開始冷落韓非。
韓非到底有多大能耐,也只有他的同門師兄瞭解,他太瞭解韓非了,甚至覺得自己的才能根本就比不上韓非子,所以心裡一直很嫉妒韓非子,擔心有一天秦王還會重用韓非子,擋住李斯升官發財之路,心胸狹窄,心起邪念。於是李斯覺得最安全的辦法是置韓非子於死地。
但這件事情不能做的太過頭,也不能自己親自出頭,於是他就拉攏對韓非有意見的大臣姚賈出面,誣陷韓非對秦王不忠,包藏禍心,對秦國不利,李斯在旁邊添油加醋,把韓非子儼然說成了一個對秦國有威脅的人,建議秦王將韓非打入大牢,千萬不能將韓非放虎歸山。公元前233年,在李斯的策劃和設計下,讓人給韓非送毒藥,逼韓非在獄中服毒自殺。
這完全是李斯出於自私的目的,採取下三濫的手段殘害自己的同門師弟。
可見李斯處於病態的雙面人格,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擇手段,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只有冷酷無情,沒有一絲的人情味,道德、道義此時在他的眼裡根本一文不值。這也許就是法家學說侷限性的地方。充分展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而且法家主張人性惡,所以就採取一些“非常”見不得人的手段。在“殺”字面前,毫不留情。
3、一邊推行依法治國的法家思想,一邊知法犯法,以身試法。
李斯用法家的思想,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成功輔助秦王嬴政一統江山,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實現了秦王嬴政偉大的政治抱負,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指導的。
可是,李斯在執法的同時又在踐踏法律。採取邪惡的手段殺害韓非子,支援秦始皇“焚書坑儒”。尤其是在李斯晚年,一邊將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極端化,可另一方面又和姦臣趙高串通,為了貪圖權貴,違背原則和法律尊嚴,篡改遺詔,殘害忠良,置大秦江山社稷於不顧,將大秦王朝經歷料毀滅性的災難。玩火者自焚,始作俑者趙高和李斯都為此而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4、一面是正人君子,一面是卑鄙小人
回顧李斯的一生,他是秦國法制建設的設計者,法律是很威嚴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按說作為秦朝著名丞相的李斯大多時候是一派正人君子的形象。但他有又在背地裡偷偷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即使被腰斬,但他還是無臉見曾經幫助、信任、支援、共事的一些人。
一是他對不起一直信任和重用他的秦始皇。他和秦始皇是親家,可以說秦始皇將一半的江山社稷託付給了李斯照看,幫助輔助,可是他卻讓秦始皇大失所望,以致死了都沒法給老大交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病逝,趙高和李斯發動了“沙丘之變”,將有德才的公子扶蘇及大將軍蒙恬、蒙毅以欺騙的手段殺害,為秦國損失幾位人才,而將一個兇殘毫無德行的混混胡亥扶上了皇位,做了一件助紂為虐的蠢事,最後將自己的一切給葬送了。
二是對不起幫助提攜過他的呂不韋。呂不韋是他的前任,他在呂不韋落難之際,也可能耍了一些小把戲,至少他要幫助秦王嬴政把呂不韋集團給消滅掉,為秦王和自己未來發展掃清一切障礙。
三是對不起同門師兄弟韓非子,就因嫉妒,設計殺害了自己的同學,一個一門心思做學問的憤青韓非子。韓非子作為南韓實則死的實在太冤屈了。一方面是政治的犧牲品,更主要是李斯的險惡用心。
四是對不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九代,全部收到株連。
五是對不起被趙高殺害秦始皇的二十多個皇子和公主。幾乎把秦始皇辛辛苦苦留下的後代給幹光了。
六是對不起秦國的父老鄉親,陳勝吳廣領導的一場農民革命運動席捲全國,有多少父老鄉親被生靈塗炭,人民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看看李斯的所作所為極其後果,李斯真的有些小人的嘴臉。所做的事情實在是讓天下人不恥。教訓深刻而慘痛。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秦朝丞相,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為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並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始皇死後與趙高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趙高所忌,腰斬於市。
縱觀李斯一生的發展軌跡,其人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很順利的,並且也很輝煌,走過了76個春秋,要不是被奸人趙高所害,活個80多歲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至少享受了40多年的榮華富貴,尤其是輔助秦始皇,居功至偉,成為秦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丞相,位居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其子女大多與秦始皇結為親家,真可謂地位穩固,紅得發紫。只可以晚年中了宦官趙高的詭計,鬼迷心竅做出了違背秦始皇旨意,陷害忠良的事情,致使將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一切的榮華富貴皆化為烏有,所有的榮耀都沉入歷史的煙雲之中。
仔細分析李斯的人生得失,與他的雙重人格有密切的關係。因為雙重,他處處小心謹慎,思維縝密,頭腦敏捷,能隨機應變,會左右逢源,擅長中庸之道;也因為雙重性格,所以有時又見風使舵,自私自利,未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行事偏激,或有時優柔寡斷,猶疑不決,瞻前顧後,缺少主見。故人生多半時間都順風順水,一帆風順,能哄得皇帝團團轉;可是,晚年有聽信小人趙高一面之詞,經不起蠱惑,而作出人生中最錯誤的一次決定,以致將自己的及家人的一生幸福徹底玩完,實在又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著不慎全盤輸”,給後人留下的教訓是十分深刻和慘痛的。
1、一邊重視人才,一邊坑殺人才。
李斯總的來說是重視人才的,這也是秦國發展及強大的需要。這也是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李斯本身就是荀況的高徒,擅長帝王之術,在秦國仕途上扶搖直上。
李斯重視人才最明顯的一件事就是:上書《諫逐客書》,網羅天下英才。
這件事起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派水工鄭國去秦國關中修建水渠,後來才查到這裡面居然有個大陰謀。原來南韓表面上是幫助秦國修渠,實際上南韓想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以便秦國在短期內無力進犯南韓。同時,鄭國等還在秦國當臥底,做奸細,蒐集一些秦國的情報。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這些事情被秦華人查到了並報告了秦王,大臣們紛紛建議秦王將來自於各國的客卿全部逐出秦國,防止他們在秦國搞破壞。
隨著秦國國內本土勢力不斷向秦王施壓勸說,秦王就發生了一系列驅逐外國的政令。此時李斯剛好三十七歲,官居客卿,但李斯是楚華人,也是列為被驅逐之列。史記記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
不管李斯出於什麼目的,但他還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給秦王上書反對下“逐客令”的官員。經過一番認真、詳盡、科學、嚴密、全方位的闡述,讓秦王如夢方醒,認識到人才對秦國的重要性,要實現統一天下的目的,必須取消“逐客令”。這是李斯上書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秦國在重視人才方面的一次偉大勝利。
經過這次上書,秦王不僅讓李斯官復原職,而且委以重任,不久官為廷尉(司法的最高官吏,九卿之一) 。用李斯的計謀 ,先後於前230年滅韓,前228年滅趙,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前221年滅齊。終於統一了天下,並於公元前221年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自稱“始皇帝”。
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重視人才,實用人才給秦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秦始皇建立的是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是沒有民主的,是權和法大於和高於一切的。對於秦始皇來說,權和法都是他一家的,任何人必須無條件絕對服從。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又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
這一招真的是太武斷了,也是李斯法家思想的一次極端化。從文化意識形態領域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也是封建專制的典型體現。只可惜歷史文化在這場浩劫中損失太大了,人們的思想又一次遭到了禁錮。
可以說李斯對秦始皇實施的“焚書坑儒”政策市支援的,這是他在人格的一次變異。
焚書坑儒就這樣殘酷的扼殺了知識和人才,對人才及諸子百家思想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也是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開放思想的一次嚴厲禁錮。實際上是阻礙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更加激化了社會的內部矛盾。
2、一邊賞識韓非子,一邊嫉妒殺韓非子。
李斯深知人才的作用,唯一賞識和欽佩的就是自己的同窗學友韓非子,早年還將韓非子介紹給秦王嬴政。給秦王炫耀說:“韓非子就是我最好的同學,很有才華,也對帝王之術頗有研究。”這更加激發了秦王想得到韓非子的慾望。
韓非子和李斯都師從儒家大師荀況,可是他倆都對法家學術感興趣,並在一起經常切磋學習。畢業後,李斯來到秦國投奔呂不韋門下,跟呂不韋為秦王跑前跑後,而韓非子留在自己的國家南韓想大展宏圖,為韓王獻計獻策。可是韓王對韓非子根本不放在眼裡,十分冷落。
韓非子就寫了幾篇文章,如《五蠹》、《孤憤》等,將自己的治國思想都寫進了文章裡,韓王對這些並不在意,可是雄心勃勃秦王嬴政看了韓非子寫的這些文章,如獲至寶,甚是欣賞佩服,決意非要要見到韓非子這位大才不可。
可南韓又有點不情願,於是秦國以武力相威脅,韓王無奈,於公元前234年,就派韓非作為使臣來到秦國,韓非來後就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這令秦王很不高興,這韓非會不會全心幫助自己很難說,加上韓非說話口吃,有些木訥,像個書呆子,完全沒有社會經驗,也不會搞社會關係,在這方面沒法和李斯相比。因此,秦王也開始冷落韓非。
韓非到底有多大能耐,也只有他的同門師兄瞭解,他太瞭解韓非了,甚至覺得自己的才能根本就比不上韓非子,所以心裡一直很嫉妒韓非子,擔心有一天秦王還會重用韓非子,擋住李斯升官發財之路,心胸狹窄,心起邪念。於是李斯覺得最安全的辦法是置韓非子於死地。
但這件事情不能做的太過頭,也不能自己親自出頭,於是他就拉攏對韓非有意見的大臣姚賈出面,誣陷韓非對秦王不忠,包藏禍心,對秦國不利,李斯在旁邊添油加醋,把韓非子儼然說成了一個對秦國有威脅的人,建議秦王將韓非打入大牢,千萬不能將韓非放虎歸山。公元前233年,在李斯的策劃和設計下,讓人給韓非送毒藥,逼韓非在獄中服毒自殺。
這完全是李斯出於自私的目的,採取下三濫的手段殘害自己的同門師弟。
可見李斯處於病態的雙面人格,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擇手段,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只有冷酷無情,沒有一絲的人情味,道德、道義此時在他的眼裡根本一文不值。這也許就是法家學說侷限性的地方。充分展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而且法家主張人性惡,所以就採取一些“非常”見不得人的手段。在“殺”字面前,毫不留情。
3、一邊推行依法治國的法家思想,一邊知法犯法,以身試法。
李斯用法家的思想,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成功輔助秦王嬴政一統江山,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實現了秦王嬴政偉大的政治抱負,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指導的。
可是,李斯在執法的同時又在踐踏法律。採取邪惡的手段殺害韓非子,支援秦始皇“焚書坑儒”。尤其是在李斯晚年,一邊將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極端化,可另一方面又和姦臣趙高串通,為了貪圖權貴,違背原則和法律尊嚴,篡改遺詔,殘害忠良,置大秦江山社稷於不顧,將大秦王朝經歷料毀滅性的災難。玩火者自焚,始作俑者趙高和李斯都為此而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4、一面是正人君子,一面是卑鄙小人
回顧李斯的一生,他是秦國法制建設的設計者,法律是很威嚴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按說作為秦朝著名丞相的李斯大多時候是一派正人君子的形象。但他有又在背地裡偷偷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即使被腰斬,但他還是無臉見曾經幫助、信任、支援、共事的一些人。
一是他對不起一直信任和重用他的秦始皇。他和秦始皇是親家,可以說秦始皇將一半的江山社稷託付給了李斯照看,幫助輔助,可是他卻讓秦始皇大失所望,以致死了都沒法給老大交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病逝,趙高和李斯發動了“沙丘之變”,將有德才的公子扶蘇及大將軍蒙恬、蒙毅以欺騙的手段殺害,為秦國損失幾位人才,而將一個兇殘毫無德行的混混胡亥扶上了皇位,做了一件助紂為虐的蠢事,最後將自己的一切給葬送了。
二是對不起幫助提攜過他的呂不韋。呂不韋是他的前任,他在呂不韋落難之際,也可能耍了一些小把戲,至少他要幫助秦王嬴政把呂不韋集團給消滅掉,為秦王和自己未來發展掃清一切障礙。
三是對不起同門師兄弟韓非子,就因嫉妒,設計殺害了自己的同學,一個一門心思做學問的憤青韓非子。韓非子作為南韓實則死的實在太冤屈了。一方面是政治的犧牲品,更主要是李斯的險惡用心。
四是對不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九代,全部收到株連。
五是對不起被趙高殺害秦始皇的二十多個皇子和公主。幾乎把秦始皇辛辛苦苦留下的後代給幹光了。
六是對不起秦國的父老鄉親,陳勝吳廣領導的一場農民革命運動席捲全國,有多少父老鄉親被生靈塗炭,人民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看看李斯的所作所為極其後果,李斯真的有些小人的嘴臉。所做的事情實在是讓天下人不恥。教訓深刻而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