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kiod3990

    乾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常溫和壓強為6079.8千帕壓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無色的液體,再在低壓下迅速蒸發,便凝結成一塊塊壓緊的冰雪狀固體物質,其溫度是零下78.5℃,這便是乾冰。乾冰蓄冷是水冰的1.5倍以上,吸收熱量後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無任何殘留、無毒性、無異味,有滅菌作用。它受熱後不經液化,而直接昇華。乾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態,由於乾冰的溫度非常低,溫度為零下78.5℃,因此經常用於保持物體維持冷凍或低溫狀態。   在室溫下,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到約101325Pa時,當一部分蒸氣被冷卻到-56℃左右時,就會凍結成雪花狀的固態二氧化碳。固態二氧化碳的氣化熱很大,在-60℃時為364.5J/g,在常壓下氣化時可使周圍溫度降到-78℃左右,並且不會產生液體,所以叫“乾冰”[切記在每次接觸乾冰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並且用厚綿手套或其他遮蔽物才能觸碰乾冰!如果是在長時間直接碰觸肌膚的情況下,就可能會造成細胞冷凍而類似輕微或極度嚴重燙傷的傷害。汽車、船艙等地不能使用乾冰,因為昇華的二氧化碳將替代氧氣而可能引起呼吸急促甚至窒息!   1.切勿讓小朋友單獨接觸乾冰!!  2.乾冰溫度極低,請勿至於口中,嚴防凍傷!!   3.拿取乾冰一定要使用厚綿手套、夾子等遮蔽物 (塑膠手套不具阻隔效果!!)   4.使用乾冰請於通風良好處,切忌與乾冰同處於密閉空間!!  5.乾冰不能與液體混裝。  溫馨提示:正確,安全操作使用乾冰,避免其引起傷害。   凍傷症狀及處理措施:  凍傷定義   凍傷是指身體某部分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其面板與組織因而受到傷害.   症狀:   會覺得面板非常冷,而且在凍傷之前會有點紅。  面板會先失去血色,但是在凍傷逐漸形成時,會變白或是黃中帶灰,或是白中帶有斑點。  可能會起水泡。可能會有點疼,也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凍傷了   凍傷處的初始症狀(凍僵frostnip)是刺痛,接著是麻木僵硬,患部呈現蒼白顏色;此時如加以回溫,可完全復原。如果初始凍瘡未加以處理,則會進展為表淺凍瘡,此時面板及皮下組織已經壞死,面板依舊蒼白或稍呈灰色,摸起來冰冷但柔軟;解凍後會發紅、疼痛,一至數日後形成如同二度灼傷之大水泡;再經數日後,水泡乾燥形成黑色的焦痂(eschar),如未併發感染,最後終將被新生的面板取代。   凍傷處理措施:  移至暖和處,維持患部於溫暖、乾燥的空氣中.除去束縛物,避免腫脹時無法拔除.放於逐漸調節的溫水(38.8~40.5度)中保溫   不可再暴露在寒冷中,抬高患部以減輕疼痛及腫脹, 然後用乾淨紗布包裹患部,再送醫院救治;急救目的是使冷結的體液恢復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圍變溫暖,很快可以治癒。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熱水中或用火烤患部,這樣會使凍傷加重。由於按摩會引起,切記不要在患部做按摩。  注意---不可按摩、烘烤、及刺破水泡,防止患部感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栓塞病人為什麼會出現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