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愛lu

    一般在早春或晚秋玫瑰休眠時,剪取成熟的帶3至4個芽的枝條進行扦插。如果嫩枝扦插,要適當遮蔭,並保持苗床溼潤。扦插後一般3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70%至80%。扦插時若用生根粉蘸枝,成活率更高。

    月季花對氣候、土壤要求雖不嚴格,但以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壤土較為適宜。性喜溫暖、日照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大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天為15-26℃,晚上為10-15℃。

    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有的品種能耐-15℃的低溫和耐35℃的高溫;夏季溫度持續30℃以上時,即進入半休眠,植株生長不良,雖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無光澤,失去觀賞價值。

    擴充套件資料:

    月季花(學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稱為花中皇后,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藥用植物,亦稱月季。

    有三個自然變種,現代月季花型多樣,有單瓣和重瓣,還有高心卷邊等優美花型;其色彩豔麗、豐富,不僅有紅、粉黃、白等單色,還有混色、銀邊等品種;多數品種有芳香。月季的品種繁多,世界上已有近萬種,中國也有千種以上。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內向外,呈發散型,有濃郁香氣,可廣泛用於園藝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適應性強,耐寒、耐寒,不論地栽、盆栽均可,適用於美化庭院、裝點園林、佈置花壇、配植花籬、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於做花束和各種花籃,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並可入藥。也有較好的抗真菌及協同抗耐藥真菌活性。紅色切花更成為情人間必送的禮物之一,併成為愛情詩歌的主題。

    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之一。月季花榮秀美,姿色多樣,四時常開,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有52個城市將他選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第五位。

    物種學史

    育種演化

    育種和品種演化:月季育種和品種演化過程分為三個獨立的時期,在這三個時期,育種方法相對不同,但以基因的變化為育種的主題,是共同的。三個時期劃分如下:

    早期(史前-1875年)

    近代(1875-1967年)

    現代(1967年-至今)第一個時期持續了約5千年,到1875年,孟德爾發表了他的著名的雜交遺傳規律,人們對月季的育種也發展為定向雜交育種。從那時起,大多數月季育種學家從孟德爾遺傳規律或者是質量遺傳的角度來考慮育種問題,而育種中的數量遺傳或是加權遺傳行為,在那時還鮮為人知或很少被應用。

    第一時期月季育種的輪廓如下:

    1.眾多月季種類被收集起來,並且全部種植在一起。

    2.其中只有很少幾個種對第二時期月季育種做出了貢獻。

    3.種內雜交是個自然發生的過程。

    5.月季育種工作集中在西歐和美國。

    6.自然進化趨勢是從二倍體到四倍體。

    7.形成原始的巨大的基因庫。

    8.馴化減少了基因資源。

    9.1875年以前的月季品種是被推測出來的。

    第二個時期開始於定向技術的應用,結束於1967年。從1967年開始,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月季中開始應用。該時期持續了90年。

    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967年,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

    月季育種的開端:早期從事園藝工作的人們從野生月季裡挑選出優良的種類,並把它們種植在一起,在史前的很早時期,就有幾個月季種類或其中已馴化的幾個品種種植在中國、波斯、兩河流域、埃及、希臘和義大利,這個時期要遠遠早於公元元年。在古代園藝裡,對月季是進行種子繁殖還是無性繁殖不清楚,但是,在5000多年的時間裡,透過播種由自然授粉得到的種子,一大批新品種出現了。

    品種的馴化和種內雜交雜種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一些不理想的原始型別被拋棄掉,無性繁殖技術得到了發展,馴化的進展加快了。透過旅行家的引入和品種更替,使園藝學家得到了新的基因資源(任何馴化種類其基因變化很小)。

    早期的育種家知道將某一品種和其它品種種植在一起,對後代產生很大影響,同時他們保留了不少母本和新品種產生的資料,使我們夠確認一些品種的演化過程,但是,當時的育種學家,仍不清楚父本特性會透過授粉傳給下一代。在那時,也有一些二倍體品種演化出四倍體品種來。現代月季的主要品種幾乎都是四倍體。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開花的一些品種內,生活力隨著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假如這個知識早被理解,可能會激起期育種學家從二倍體中定向培育四倍體新品種的興趣。

    原產中國的月季花對西歐新型月季品種的培育所起的作用比其它任何種月季都要重要。它給新品種帶來了迄今為止還不知道的連續開花和灌叢現象。還有多花薔薇,也是十分重要的親本,它給月季帶來傘形花序的特。

    第二個時期,生物分子方面的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關於月季的科學研究不多,這種情況可以從過去的《植物育種》和《園藝學文摘》兩種雜誌中看出,在它們當中每年數以千計的文獻裡,很少有關於月季的文章。關於月季的科學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分類細胞學、生理學、形態學、生長條件、變種和砧木研究上,育種研究的目標在於性狀遺傳、雜交育種程式的簡化及提高直接選擇和間接選擇率,關於低耗能與抗病蟲害品種的研究則較少,而且遠遠落後於果樹。例如,幾乎所有的育種工作是侷限在大學或研究所裡。

    第二個時期,有二個重大發現。首先,連續開花,大花品種的育成,它是由皮內特在1900年育成的。它標誌月季種間雜交定向育種的第一次成功。

    第二個重大成果,是在1920年,古老矮壯品種的育成,“pompondeparis",在瑞士重新被發現這個新種類現命名為R.roulettiiCorrevon,是現代一些微型月季的起源。

    在第二個時期的初期,人們發現了月季的大量基因型別,面對眾多的基因資源,第二個時期的育種家抓住了機會,一些親本被選擇保留,另一些被拋棄,雜交育種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並開始了室內雜交育種。很多不同的原始親本都可以互相雜交,結果是不同種類之間原本是清楚的界限消失了。

    在20世紀30年代,月季被分為溫室月季和露地月季。受到對二個種類品種需求的鼓勵,育種學家開始選育適合各自特定環境的種類。今天,育種學家主要集中在第一個種類上,因為溫室品種的品質是露地品種的3-5倍,使溫室品種變得特別引人注目。

    由於品種間,一直仍有很豐實的基因資源,育種學家在二個種類的育種工作中,相當成功,漸漸地,一些適合溫室生產的種類被繁育成了,它們包括一些小花中花和大花品種。

    總體來講,對溫室月季和露地月季的選育,從方法上沒有什麼區別,談到方法或是選育程式,育種學家更多的是用消極的方法,選擇他們的實生苗。在選擇過程中,大約99%的實生苗被淘汰,這種在每年數以萬計的實生苗中嚴格選擇的方法,持續了近100年,這勢必導致基因的嚴重流失。更糟糕的是,幾乎每個育種學家都選擇同樣的形狀,因而應用了同樣的選擇標準。

    栽植傳承

    月季原產於中國,有二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相傳神農時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漢朝時宮廷花園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時更為普遍。由於中國長江流域的氣候條件適於薔薇生長,所以中國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流域一帶。

    中國的六朝南齊(公元497—501年)詩人謝眺有《詠牆薇》詩句描述薔薇花為紅色。而古代月季的栽培,見之記載的則要比薔薇晚二、三百年左右。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記》記載:“此花即東方所謂四季花者,翠蔓紅花,屬少霜雪,此花得終歲,十二月輒一開。”那時成都已有栽培月季。明代劉侗著《帝京景物略》中也寫了“長春花”,當時北京豐臺草橋一帶也種月季,供宮廷擺設。

    在李時珍(公元1950年)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有藥用用途的記載,但中國記載栽培月季的文獻最早為王象晉(公元1621年)的二如堂《群芳譜》,他在著作中寫到“月季一名‘長春花’,一名‘月月紅’,一名鬥雪紅,一名‘勝紅’,一名‘瘦客’。灌生,處處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莖長蔓,葉小於薔薇,莖與葉都有刺。花有紅、白及淡紅三色,逐月開放,四時不絕。花千葉厚瓣,亦薔薇類也。”由此可見在當時月季早已普遍栽培,成為處處可見的觀賞花卉了。這比歐洲人從中國引進月季的記載早了約一百六十多年。

    到了明末清初,月季的栽培品種就大大增加了,清代許光照所藏的《月季花譜》收集有64個品種之多,另一本評花館的《月季畫譜》中記載品種月季有109種。清代《花鏡》一書(公元1688年)寫到:“月季一名‘鬥雪紅’,一名‘勝春’,俗名‘月月紅’。藤本叢生,枝幹多刺而不甚長。四季開紅花,有深淺白之異,與薔薇相類,而香尤過之。

    須植不見日處,見日則白者一二紅矣。分栽、扦插俱可。但多蟲莠,需以魚腹腥水澆。人多以盆植為清玩。”這已簡單說明了栽培繁殖月季的主要原則。並可看出有白色月季遇日光變紅的品種,類似當今栽培的某些現代月季品種。由於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建立,中國大多時間處於戰亂年代,民不聊生,中國的本種月季在解放初期僅存數十個品種在江南一帶栽種。

    據《花卉鑑賞詞典》記載,月季於1789年,中國的硃紅、中國粉、香水月季、中國黃色月季等四個品種,經印度傳入歐洲。當時正在交戰的英、法兩國,為保證中國月季能安全地從英國運送到法國,竟達成暫時停戰協定,由英國海軍護送到法國拿破崙妻子約瑟芬手中。

    自此,這批名貴的中國月季經園藝家之手和歐洲薔薇雜交、選種、培育,產生了“雜交茶香”月季新體系。其後,法國青年園藝家弗蘭西斯經過上千次的雜交試驗,培育出了國際園藝界讚賞的新品種“黃金國家”。此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弗蘭西斯為保護這批新秀,以“3-35-40”代號的郵包,投機寄到美國。又經過美國園藝家培耶之手,培育出了千姿百態的珍品。

    1945年4月29日,太平洋月季為歡慶德國法西斯被徹底消滅,就從這批月季新秀中選出一個品種定名為“和平”。1973年,美國友人欣斯德爾夫人和女兒一道,帶著欣斯德爾先生生前留下的對華人民的深情,手捧“和平”月季,送給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從此,這個當年月季遠離家鄉的使者,經歷了二百年的發展變化,環球旅行一週後,又回到了它的故鄉——中國。

    月季被歐洲人與當地的品種廣為雜交,精心選育。歐美各國所培育出的現代月季達到一萬多個品種,栽培月季的水平遠遠領先於中國,但都是歐洲薔薇與中國的月季長期雜交選育而成,因此中國月季被稱為世界各種月季之母。

    參考資料:月季花(薔薇科植物)_百度百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時代,怎麼做好線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