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CGER
-
2 # 浮生半日閒yylsg
歷史上的宮廷政變並不少,例如玄武門之變、燭影斧聲、靖難之役等,這些政變無非都圍繞著權力的爭奪,1861年發生的辛酉政變也是如此,卻因為內憂外患的社會環境,更為世人矚目。
辛酉政變到底是誰主導,現而今仍有待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此次政變的兩個重要參與者,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卻都是為著自己的小算盤而發動的這次政變。
恭親王奕訢自幼聰慧,卻敗給了才能平庸的哥哥奕詝,自己只得了個親王,雖然重德的咸豐帝並沒有殺死奕訢,但對其一直懷有忌憚之心,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出逃卻讓奕訢留在京城接下這個燙手山芋,隨後咸豐病危,設顧命大臣輔佐幼帝,八位顧命大臣裡,偏偏把奕訢及其心腹都撇了出去,而奕訢和肅順早就有樑子,這一切都著實讓奕訢不爽。
此時的懿貴妃也即後來的慈禧太后,因為早年肅順給咸豐找了八個美女而使慈禧失寵,心中早已種下仇恨的種子,加之後來肅順提出讓咸豐帝效仿漢武帝“去母留子”,更是讓慈禧恨毒了肅順。而且肅順在咸豐帝死後更是不把慈禧放在眼裡,慈禧已感到自己的地位乃至性命都岌岌可危,心心念念想找個同盟找個由頭把肅順辦了。所謂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慈禧與奕訢本並無瓜葛,卻因為肅順走到了一起。熱河一個小時的密談,二十七歲的慈禧與三十歲的奕訢決定共謀政變。
辛酉政變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成功了,肅順被處決,拔除了眼中釘肉中刺的慈禧和奕訢心中十分暢快。然而想要掌握大權的奕訢卻低估了眼前的這個女人。
現在看來,慈禧在政治鬥爭和權力控制方面比奕訢要強,辛酉政變後,慈禧迫於自己對政事的不熟悉以及奕訢的黨羽眾多,不得不重用奕訢,但是手腕高超的慈禧卻同時又下聖諭,規定太后可直接預覽大臣的奏摺,這下就繞過了奕訢。很快慈禧就籠絡了大批忠於自己的大臣,力排眾議啟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重用漢臣李鴻章、左宗棠等,以此蠶食奕訢的權力。但此時的奕訢掌握大權,且支援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開設工廠,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還主管總理衙門,善於與列強打交道,對侵略者奴顏婢膝的慈禧看在眼裡,對奕訢這個鬼子六更為忌憚,所以一直想找機會辦了他。終於機會來了,內外交困的中國在中法戰爭中失利,慈禧利用民憤把罪責安在了奕訢的頭上,就這樣奕訢當了替死鬼,被罷了官,就此失勢。
最終奕訢沒能鬥過慈禧,這個不怎麼有文化的女人在權力的面前,充分膨脹了她的慾望,把晚期的清政府,更把中國一步步推向深淵。
回覆列表
1861年,咸豐皇帝病逝於熱河行宮,顧命八大臣為了加大對權利的掌控,步步緊逼,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聯合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一舉剷除了顧命八大臣。事後,奕被封為“議政王”、總領軍機處,慈禧則開始了長達47年之久的聽政生涯。
在不少史書中都認為是慈禧主導了這一切,而恭親王奕只不過是配角而已!其實不然,“辛酉政變”的發起者應該是恭親王,而慈禧純粹屬於“節外生枝”,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慈禧出現與否,恭親王都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慈禧的意外出現不但加速了“辛酉政變”的程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彌補了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的憂慮,讓計劃愈加完美,但是,機關算盡的恭親王卻顯然低估了葉赫那拉日後的能力
為何說恭親王已經“箭在弦上”?
一:不和
雖然咸豐帝在登基之時就冊封奕為恭親王,但是恭親王對咸豐的成見早就埋在心底了,王位,是他心裡永遠的痛!
無論文才武略,奕在諸皇子之中都是翹楚,這是公認的,而咸豐帝奕寧則表現平平,和奕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但是奕寧有個好老師——杜受田,此人深諳官場、工於心計,對道光皇帝的性格、愛好更是把捏的極為精準。他也知道在“才能”的比拼中奕寧根本不是奕對手,於是就抓住道光帝重“仁”這一點,讓奕寧劍走偏鋒,在“德”上大做文章。果然,在杜受田的謀劃下,奕寧最終成為咸豐皇帝,而雄才大略的奕也只能成為恭親王。
從“志在必得”到“兩手空空”,這種失落,時刻都在刺激著奕,所以,即使接受了“恭親王”的封號,但他心裡對平庸的咸豐早就不滿,而在母親冊封一事上,兩人算是徹底決裂
咸豐10歲時,他母親就去世了,道光就將他交給奕的母親靜貴妃撫養。咸豐繼位後,靜貴妃本以為自己對咸豐有養育之恩,應該得到“皇太后”的封號,卻只被封了個“太貴妃”,這成了她的心病。1855年,在她病危之時,奕跪求咸豐為其冊一“皇太后”的封號,咸豐“哦、哦”幾聲,本為搪塞,卻被奕認為是恩准,就向軍機處傳旨,禮部迅速奏請冊封,咸豐帝騎虎難下,不得不恩准,冊封為康慈皇太后。可咸豐卻認為這是種要挾,在康慈皇太后喪事剛罷,咸豐便以“辦理皇太后喪儀失當”為由革去奕所有職務,連正黃旗都統一職也被免,雖然之後又提拔了奕,但是,卻再也沒有真正信任過他
二:肅順得寵
恭親王被革職後,留下了權利空缺,端華等人就舉薦了肅順,而肅順也不負眾望,興了不少利政,深得大臣們的擁戴和咸豐的信任,而且肅順在官員的任命上,不分滿、漢,唯才是用,也正是由於肅順的力保,左宗棠才在滿族官員的打壓下撿回一條命,如果沒有肅順,我們也就看不到後來的左宗棠了,所以,不管歷史怎麼說,肅順這個人的能力還是必須肯定的。後來,恭親王被恢復原職,可他的復出並沒有阻礙肅順的得寵,反而被肅順認為是一個“潛在敵”(也許,咸豐恢復恭親王的職位也就是為了制衡肅順等人吧)。後來發生的“戶部鈔票作弊案”和“耆英之死”讓兩人之間矛盾越發尖銳。
咸豐時期發生了太平天國運動,強大的軍力開支讓國庫變得十分空虛。於是,不少官員趁著發紙幣、鑄大錢的機會大肆斂財,時任戶部尚書的肅順下令嚴查,結果查出多樁大案,包括恭親王奕在內的數百位官員都牽涉其中,可在緊要關頭,戶部卻失火了,和恭親王有關的證據都被燒燬,再加上咸豐的有意袒護,恭親王被置身事外,其他人則都受到嚴懲。兩人的樑子就此結下,肅順也因為此事得罪了不少官員
轉眼到了英法戰爭,大清是戰敗國,耆英奉旨前往議和,可是他受不了洋人的奚落和嘲笑,一氣之下就回了京,激怒了咸豐:“不候旨擅自回京,實屬自速其死”!他命僧格林沁緝拿耆英交恭親王和六部會審,恭親王懇請將其定為“絞監候”,可肅順卻上奏“耆英不殺不足以震百官”,還指責恭親王是有意袒護。在肅順的堅持下,耆英被直接處決,恭親王也受到咸豐的斥責,兩人此時已經是水火不容
三:權力架空
英法聯軍進北京時,咸豐攜肅順等人外逃,將恭親王留下議和並處理日常事務,看似信任,實則是一個“燙手山藥”,因為誰也不知道兇巴巴的英法聯軍進京後會幹出什麼破格的事,況且,雖說讓恭親王處理事務,但是還需向熱河行宮彙報。
內有太平天國,外有英法列強,此時的咸豐已經萬念俱灰了,這給了肅順等人一個極好的機會:他們一邊用酒色聲樂來“安慰”咸豐,一邊以咸豐的名義發號施令,逐步將權利移接到自己手裡;同樣看到這個機會的人還有慈禧,她也利用批閱奏章的機會發展自己的黨羽、並打壓肅順等人,這引起肅順一黨的警覺和敵視。遠在京城的奕何嘗不知道肅順等人的心思,可他多次懇求皇上回鑾都遭到拒絕。眼看著實權一點點落入肅順一黨,奕能不急嗎?尤其在咸豐病危時,任命的顧命八大臣中,竟然沒有奕,全是肅順一黨,這讓奕有了一絲危機感,這也更堅定了他“政變”的決心
要麼,束手待斃;要麼,就做出改變
綜上所述,以當時恭親王奕的處境來看,他若不採取行動,勢必會被完全架空,後果不堪設想;由此推斷,咸豐病逝後,最急於發動政變的人不是慈禧,而是奕。況且,當時的慈禧,除了咸豐帝留給她的一方大印之外,還真沒有一點可倚重的資本。我們常說“後黨”,可在“辛酉政變”前,所謂的“後黨”也僅指兩個皇后和身邊的太監們而已,而且在肅順下令封閉避暑山莊之後,她們根本就無計可施,除此之外,關於“慈禧策劃辛酉政變”一說,還有很多疑點:
疑點一:
慈禧想要發動政變,最先考慮的應該就是軍隊。可她有嗎?久處深宮的慈禧和軍方將領沒有任何接觸,扒一下她的祖譜,祖上和重兵在握的將領世家也沒有什麼牽扯,沒有軍隊的支援,她想政變?憑嘴嗎?
再看一下在“辛酉政變”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兵部侍郎勝保,在京城軍事力量最雄厚的就是他,可他和慈禧還真沒一點關係。倒是和恭親王奕來往過甚,尤其在咸豐去世後,兩人更是親密。
《翁同龢日記》記載:“九月十六日,聞恭邸(奕)回京,又聞勝克齋(勝保)到京”;
《熱河密札》也有記載:“此公(勝保)十五日到,不卜如何措施,在城想見著邸堂(奕),一切終將盡悉”
由此可見,勝保即使有合謀之人,也必是奕,而不是慈禧
疑點二:誰煽動上奏“垂簾聽政”
第一個奏請兩宮“垂簾聽政”的人是誰?董元醇,時任山東道監察御史,只是一個地方小官,而後附奏的都有誰?除了勝保,還有大學士周祖培和賈禎、戶部尚書沈兆霖、刑部尚書趙光等,這些人都和慈禧不熟,偏偏還都是恭親王奕的心腹黨羽,說慈禧煽動他們上奏根本就站不住腳。唯一可能指使他們這麼幹的也只有奕,而且在他們的奏章中不但要求“兩宮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還同時提出“並簡近支親王輔政”
說到“親王輔政”第一個想到的是誰?多爾袞!他雖只有“攝政王”之名,卻在行“皇帝之實”,現在又提出讓親王輔政,難道沒有效仿的意思?親王裡,誰最有資格輔政呢?恭親王奕。而且這些奏章中,誰權理朝政其實是次要的,“親王輔政”才是重點
所以,煽動眾人上奏,完全又是恭親王奕的運作,和慈禧沒一毛錢關係
密謀
那又出現一個問題,恭親王要人脈有人脈、要軍隊有軍隊,為何還要和一無所有的慈禧聯手呢?這就要回歸到奕要發動政變的出發點上,他並無謀反之心,他的目的只是為了扳倒肅順一黨、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利,包括勝保在內的那些同黨,他們的考慮大概也是如此,當然,最終的權利越大越好,這也是那些奏摺中要求“親王輔政”的原因所在;而慈禧則不同,慈禧想把權利統攬在自己手中,可惜她的實力根本不及肅順、或者奕,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只有在兩者之間“選邊站”,肅順對她成見頗深,甚至想“除之而後快”,那恭親王就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於是,她抓住恭親王熱河哭喪的機會,完成了與奕的會面。《熱河密札》中記載:“值殷奠叩謁梓宮,伏地大慟聲徹殿陛,聞者無不淚下。祭畢,太后召見,恭邸請與內廷偕見。不許,遂獨對,一時許方出”。這“獨對”的一個時辰究竟發生了什麼,外人無從知曉,但就當是的形勢來看,除了密謀除去肅順一黨之外,對於日後的權力分配,慈禧肯定也給出了讓恭親王滿意的承諾,這才有了兩人的聯手
尾聲
就恭親王而言,不管慈禧是否出現,“政變”一事他都勢在必行,也正是由他主導了“辛酉政變”!慈禧的出現完全是個意外,但這個意外既可以免去他“犯上作亂”之嫌,又能滿足他對權利的追逐,何樂而不為?只不過,從兩人“獨對”之後,對慈禧“上位”的運作就成為了重點。可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看似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女人,在日後帶給他的屈辱比咸豐還要多。